暂无图片
 
小谷围:一个王朝的寂寞身影
发布时间:2010-06-08 10:47:43
小谷围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大学城。然而很少人知道,它的文明史始自千年以前的南汉王朝。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唐代以后的五代十国,以广州为都,建立起一个南汉国。它存在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数十年,但统率着两广之军民,国力一度十分鼎盛。

穗石村古老的林氏大宗祠。

  南汉国的统治者,把大半广州城变成后花园,小谷围成为皇家的狩猎场和御花园,这里曾建起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昌华宫,据说珠宫贝阙,金雕玉砌,其奢华程度超乎想象。

  更独特的是,南汉的开国皇帝,舍近求远,把自己和兄长安葬在小谷围,为这片青山绿水平添一抹神秘色彩,并由此演绎出一段绵延千年的关于南汉皇陵扑朔迷离的故事。

  岁月山河,倾天皇权,总被风吹雨打去。如今,一座座高校建筑群,如千姿百态的蝴蝶,翩跹于水光山色间。芳草萋萋渭水寒,孤冢秋烟萤火碧,寻觅南汉皇陵的踪迹,抚摸古老村庄的青砖石墙,我们仿似看到一个王朝寂寞的身影,还有深埋地底下的千年根脉。

 

  前传:南汉御花园

  皇家狩猎场

  从地图上看,小谷围是位于广州西南面的一个江中洲。先秦时期,古人大概不知道茫茫碧海中,还有这样一个秀丽的小岛。但据考古发现,到了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这里便有人活动的痕迹。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又是江中孤岛,与世隔绝,自汉至唐千余年间,先民们最终未能繁衍生息,有的不得不离岛,有的最后就长眠岛上,化为尘土。

  直到有一天,有一大队人马,乘着大船,从西面劈波踏浪而来,这个沉寂的荒凉小岛才热闹起来。这时候,已经是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了。当时,全国陷入大混乱,在中原地区出现五个前后更替的王朝,而在秦岭、淮河以南,则建立十个割据政权。其中,以广州为首都,刘岩在其兄刘隐所奠定的基础上称帝,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王国,称为大越国。控制岭南大部分地区,最强盛时拥有60个州,地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及湖南南部一带,还曾占据交州(今越南北部)。

  这队人马,乃是御林军。他们来到岛上,不是要戍边垦荒,而是要开辟一个狩猎场,供皇室的成员们玩乐。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小谷围成了皇家的狩猎场。当年狩猎场的范围,包括整个小谷围,主要地域在北亭村一带。从地图上看,从广州城到小谷围岛,取道位于岛的西部北亭是最近、最便捷的。

  那时的小谷围,处于原始荒岛的状态,四面环水,岛上流水淙淙,草木繁茂,人烟稀少,是飞禽走兽的天堂。刘氏兄弟率宫廷侍卫在此飞鹰走狗,逐兽狩猎,不亦乐乎。

  金雕玉砌昌华宫  

  刘岩称帝后,改广州为兴王府,作为国都。在位的25年间,他大兴土木,建宫阙,修宫城、皇城、郭城,开拓城区。同时,这个以骄奢淫逸、专制残暴著称的皇帝,在小谷围着手营造御花园:昌华南苑,并在苑中修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行宫——昌华宫。

  昌华宫建于何处,在史籍中找不到记载。文史专家冯沛祖曾在小谷围巨变前夕,和其他文史研究者到这里进行实地调查,他们听当地一个村民说,昌华宫极有可能是在大江山上。

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德陵。

  北亭村曾有一座大江山,在村的北面,高仅二三十米,山势秀而雄,南汉时代,山畔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海曲河,连接珠江。大江山本无名,可能因昌华宫建在山上而得名,含有“江山千古”之意。山下江水环绕,可称得上是岛中之岛。王宫建在那里,登临览胜,近望珠水,远眺山峦,可谓风景奇秀,气象万千。

  昌华宫之豪侈,远远超出想象。据宋代人所写的《五国故事》记载,刘岩所建的宫殿都是极其奢华,几乎是用金银珠宝铺砌而成:“(刘)岩暴政之外,惟以治宫殿为务,故作昭阳诸殿、秀华诸宫,皆极瑰丽。昭阳殿以金为仰阳,银为地面。檐楹榱桷亦饰之以银。殿下设水渠,浸以珍珠,又琢以水晶、琥珀为日月,列于东西二楼之上……其余宫室殿宇悉同之。”

  昌华南苑在南汉后主刘■主政期间进行了扩建。刘■的奢侈残暴,与其祖父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昌华南苑附近建了码头、道路、桥梁、练兵场、守卫岗亭等等设施。

  昔日小谷围,留下不少与南汉宫苑有关的地名:马埗通津、百花桥、北较场、昌华等。其中,南、北亭村的得名与南汉有直接关系。所谓“亭”,是指驻扎兵马的地方。由于南汉在小谷围有两座皇陵,朝廷在此设南、北二亭,派兵守陵。后来在北亭一带建的村,称为北亭村,在南亭一带建的村,称为南亭村。

  公元971年,宋军挥兵南下,势不可挡,懦弱的刘■惊恐万分,决定弃城出逃,在出发前,他命令放火焚城,把所有宫殿园林和不能带走的金银珠宝,统统烧光。小谷围上的所有繁华,连同南汉王朝的鼎盛记忆,一夜之间,在翻腾怒卷的火焰中灰飞烟灭。

 

  (感谢冯沛祖提供部分资料)

  探秘:皇陵迷踪

  今日小谷围,关于南汉的前尘旧事,就只留下谜一般的两座皇陵:康陵、德陵。它们的墓主分别是南汉的开国皇帝刘岩,以及被他尊封“襄皇帝”的哥哥刘隐。

  冬日的一个清早,在广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潘剑明带领下,我们开始寻找南汉皇陵。

  

  康陵:孤冢秋烟萤火碧 

  

  车子在大学城环形放射状的马路上飞驰,眼前闪过不同高校的建筑,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传说中的康陵到底在什么地方?终于,我们北亭村民的带领下,在华南师范大学侧门外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冈上,找到一条石级阶梯,村民告诉我们,这个小山冈叫大香山,从小路翻过山冈便是康陵。

芳草萧瑟古墓寂寞。

  初冬,山冈上及膝的蔓草开始萧瑟枯黄。康陵静静躺在一个简易竹棚架下,没有明十三陵的肃穆壮观,没有清东陵的王者气势,但却独具特色:整个康陵陵区范围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约80米,南北高差达15米,以居于园内中部偏北的方座圜丘陵台为主,四周有夯土墙垣包围。

  研究表明,康陵地面的这种陵园建筑,是五代十国帝陵中首见,陵园四角的二重阙,在地宫上筑圆形陵台等特点,都是古墓中罕见的,尤其是圜丘形陵台,颠覆了汉唐皇陵以方为贵的传统,颇有开创意义。

  康陵2004年被发现并清理发掘时,器物少之又少。原来,在此之前的数百年多间,它已经数次被盗,直至今天,几个偌大的盗洞依然清晰可见。当年,刘岩苦心为自己修建的这座陵墓十分隐秘,它是怎么样被发现的呢?《广东新语》等史籍这样记载着:

  明崇祯九年(1636年)秋某个夜晚,一声炸雷从天而降,轰鸣声中,一处地方被击出大穴。一农夫刚好经过,十分惊奇,便走了进去,只见当门处立着一块大碑:“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再走进去,只见金蚕珠贝铺地,珠帘低垂。堂宇正中是两个戴着帝王礼帽的金铸坐像,两边站着12个白银铸的学士,还有12个金人。侧边有便房,当窗放着一面镜子,直径1米,闪闪发光,还有一只砚,砚池中有一条金鱼,居然还在游动……农夫把一块铜镜拿回去,结果震动全村,大家纷纷前来夺宝。官府闻风也去抢夺,一座由奇珍异宝铺砌的帝陵,瞬间被抢掠殆尽!生前残暴无道的刘岩,身后700多年仍然无法安息,据说他的牙齿和头发也被抢走。

  所幸的是,那块“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碑石,不入盗墓贼的眼,千年以后依然保存完好,也揭开了墓主的真正身份。

  

  德陵:“刘王冢”里说沧桑

  

  在村民的带领下,我们在一座叫青岗的小山冈找到另一座皇陵——德陵,它已被砖墙棚顶围了起来,大门紧锁,从侧面的小窗向里张望,只见德陵的形制与康陵不太一样,砖砌墓道呈券拱形,长约10米,高约3米,两侧是厚土夯墙。

  德陵知名度不及康陵,但当年却发生了小谷围上最著名的血案。刘岩在广州称帝后,设官员管理他哥哥的陵墓:德陵,并派兵守护,定期祭祀。刘岩死后,他的儿子发生内讧,刘晟把哥哥刘玢杀死后继位,并痛下杀手加害十多个兄弟。944年,刘晟事先在德陵附近的昌华宫埋伏好人马,委派兄弟刘洪昌去祭祀德陵,当刘洪昌来到,伏兵突然杀出,把他杀死。

林氏大宗祠内的巷道

  这个手足夺权相残的故事令人不胜唏嘘。潘剑明说,德陵历代屡次被盗,数百年被掩埋在黄土淤泥下。数年前他来到这里时,这一带还是一片菜田,拨开层层杂草,这里仅剩下墓门上用青砖砌成的券拱淤泥面至券拱顶只剩下约半米左右的空间,用灯照进去,空无一物。当时,还有一块封门石板被遗弃在墓旁,十分厚重,三个人用尽全力也没法抬起来。

  如果不是大学城的建设,德陵可能不会这样快重见天日。2003年,为配合大学城建设,广东省考古工作者对这座村民口中的“刘王冢”进行抢救发掘,在墓道器物箱内清理出一批珍贵的五代青瓷罐与釉陶罐。

  德陵最初被误认为是康陵。而随着康陵的发掘,德陵的身份最终确定,小谷围千年南汉皇陵之谜渐渐浮出历史地表。

 

  行走:现代建筑中的古村庄

  六百年渭水桥

  风霜掩古祠

  南汉灭亡以后,岛外人不断迁入聚族开村。在皇家园林旧址上,开始了小谷围千年开发史。

  今年70多岁的曾永定,是在小谷围任教30多年的老校长。他说,小谷围曾有六条行政村,十多条自然村,大学城建起后,昔日田园风光隐去,但在高校建筑群包围中,如今仍保留了四条古村庄:北亭、贝岗、南亭和穗石。

  六百年渭水桥

  在广州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的交界处,有一片错落的民居,那是昔日小谷围名气较大的北亭村。

  北亭村如今建起了很多现代小楼。然而走进深巷,仍能看到昔日的影子:这里既有水乡独特的蚝壳墙建成的旧屋,又有典型的珠三角常见的水磨青砖屋。抬头看,有清末的镬耳山墙,向下望,有明代红砂岩墙脚的民居。它们有的还有耄耋老人守护着,有的门锁早已锈蚀……也有的早已墙壁坍塌,杂草丛生,徒留装饰精细繁缛的窗户,惹人浮想联翩,惆怅满腔。

  北亭村保存相对完好、韵味犹在的当数渭水大街。旧日所谓大街,在今人眼里并不大,只能同时容四五人并排行走,它依古老的渭水——一条约五六米宽的河涌而建,青石板、麻石铺砌成的悠长街巷,路边破旧的民居,数间沧桑祠堂,废弃的家塾,在河边石级上俯身洗器物的老婆婆,令人感觉仿佛时光倒流,岁月的苍茫触手可及。

600多年的渭水桥。

  沿渭水大街行走,可以看到那条有着六七百年历史的渭水桥。那是一座石桥,高约4米,长约17米,桥面用数块石板并排组成。渭水桥两端,各建有一座独特的门楼,在其中一座门楼墙壁内,镶嵌着一块“渭水修桥碑记”,记载了渭水桥的由来:北亭村崔族的远祖,在北朝时是雍州刺史,曾建渭桥以便民,到了南宋时,崔族“北溪公发迹亭山,设斯桥于宅右”,为纪念先祖,北溪公仍以“渭水”作为桥名。这座古桥历经南宋、元、明三代,已有些倾颓,清代乾隆十四年(1794年),崔族人进行重修,第二年竣工,算来至今也有200多年了。

  渭水当年清澈见底,绿树夹岸。明清时代,北亭村一带有遐迩闻名的“昌华八景”,“渭桥烟雨”便是其中一景。

  风霜掩古祠

  与北亭村相比,位于小谷围西边、华南理工大学附近的穗石村所保存的昔日风物较少。但这里的林氏大宗祠却是小谷围较大的祠堂之一。

  林氏大祠堂气势恢弘,厚重的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九龙世胄,双桂家风”,所说的是祠堂的辉煌历史:当年穗石村林氏有两兄弟同时中举,有两代人九子同时在朝中做官。而据这里村民所说,穗石村林姓历史可上溯至周朝时被妲己挖掉心脏的忠臣比干。相传比干的妻子为躲避追杀,逃进山林,生下一个小孩,并给孩子指林为姓。昔日穗石村东约有“长林厚道”,所指的就是这个故事。

  林氏宗祠三间三进,雕刻精美,第一进天井是用红砂岩做的五级石阶,代表五行,由于林家祖上曾在朝上做官,功名显赫,因而这个宗祠厅中不仅有官阶,还有六根大型八棱红砂岩石柱。潘剑明介绍,宗祠用红砂岩石做成莲花形石柱,实属罕见。

  像林氏宗祠这样精美的祠堂在小谷围并不罕见,据2003年的文物普查,小谷围6条村的大小祠堂有30多座,其数量之大,保存之完整,令人诧异。

小谷围北亭村里的古民居。

  潘剑明推测,这些祠堂之所以建得如此华美,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当年小谷围不少人漂泊到海外打工。“小谷围是珠江的一条重要水道。当年这里建有不少码头,过往船只停靠在这里卸货、补充食物,有的村民被这些船雇用,到海外打工,积攒了一定钱财。在中国人观念中,落叶终要归根,他们返家乡后便重修祠堂。”

  如今,随着大学城的兴建,小谷围村民大多迁至新造镇的谷围新村。宗祠这个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特殊作用的场所,如今或闲置,或用作幼儿园。对于村民来说,关于祠堂,关于这座小岛昔日的田园牧歌,可能唯有在绵长的记忆中世代相传。

策划:赵  洁

  撰文:梁  婵

  摄影:黎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