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流行音乐大奖赛)刺破羊城冬暮的春歌
发布时间:2006-02-10 12:36: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产品鉴定
  产品名称:
流行音乐大奖赛
  代表产品:1985年“红棉杯”新歌新风新人大奖赛
  质量鉴定:这是全国第一次本土原创歌曲的大奖赛,同时也是第一次通俗(流行)歌曲大赛。对推动本地流行音乐创作,以及推进流行音乐获得官方认可、走上前台方面功不可没。

  质检报告
  让流行音乐登上大雅之堂

  1985年,广州的音乐茶座正如火如荼的时候,全国仍沉浸在一片宏大叙事的革命歌曲和爱国歌曲中,广州的这股小资的小风潮显得格格不入,被正统音乐界视为“无病呻吟”而难登大雅之堂。尽管民间很热闹,但在官方和权威机构那里却是回避和漠视的态度。没有人敢提出“流行歌曲”这样的称谓,只能说“通俗歌曲”,这就是当时流行音乐的处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举办这次大赛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一片“清除精神污染”的口号声中勇敢地表达了对当时“通俗歌曲”的鼓励,并在官方接受的层面上取得了突破。其次是发掘了一批后来广东乐坛的中坚原创音乐人。陈小奇、李海鹰、解承强等人就是在这次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在音乐创作方面的第一次重大激励。而在此之前,很多富有才华的音乐人都还仅仅是在为香港的“口水歌”做配乐或改编,歌手也还停留在模仿和演唱别人的歌曲的水平上,唱得像某个港台明星就是最高评价了。
  “红棉杯”新歌新风新人大奖赛的举办,第一次从正面推动和鼓励了本地原创流行音乐的发展,此后的广东新歌榜、岭南新歌榜等继续传承这一传统,一直坚持鼓励广东本地乃至全国的原创音乐发展。以至催生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广州流行音乐领军全国的繁荣局面。

 
 已是目前全国知名度最高的通俗歌手之一的吕念祖永远也不会忘记,是“红棉杯”让他坚定了唱好流行歌曲的信念。  资料图片
 
唐彪与安李的男女声二重唱清新抒情,是南国乐坛的一朵奇葩,他们在“红棉杯”上双双获得“羊城十大歌手”称号。  资料图片
 
  此外也不能忽视这次大赛的“第一”的意义,它是全国范围内的第一次,既鼓励通俗歌曲,又鼓励原创,因此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起步的勇气和借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全息广州
  歌声倒流20年
  当我翻开10年前自己写过的《广东流行音乐没有神话》专题,洋洋洒洒的文字中只找到一句记录当年“红棉杯”十大金曲的。其文如是说:“广东流行乐坛在1985年‘红棉杯’十大金曲之后为一个转折点。”众所周知,上世纪90年代的广东流行音乐领全国之先,那么,广州通俗音乐“红棉杯”又在流行音乐发展壮大之前。由此可见,早在20年前的那一个评奖活动,绝对是中国流行音乐颁奖赛事的开山之作,这一举措无疑是为后来广东流行音乐的辉煌开拓了一个良好的势头。
  时间过去了近20个年头,广东流行音乐有过光荣和梦想,有过失落和坎坷,但无论怎样,用“开拓者”和“里程碑”等字眼来形容当年的“红棉杯”一点也不过分。那是全国第一个流行音乐评奖的活动,当时主办方不敢提“流行”两字,只好改为“广州首届‘红棉杯’通俗音乐评奖”。又有谁会想到,此项活动的策划人,均是当时活跃在文化一线的本地几大媒体的文化记者。“红棉杯”告诉了人们,广州拥有自己的歌曲,也拥有自己的歌手。
  回过头看看,在为我们传媒人当年的先锋作为而高兴的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在那个年代,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和优秀的音乐人,吴国材和蔡衍棻创作的《星湖荡舟》广为当时的音乐茶座传唱,徐东蔚和郑南创作的《请到天涯海角来》影响到大江南北,刘志文和解承强创作的《信天游》刮起了全国乐坛“西北风”的浪潮,还有《秋千》、《敦煌梦》等等。南方音乐人特有的个性和风格从此时起便初露锋芒,歌曲中那些个婉约清新,那些个风花雪月,那些个激昂雄壮,那些个踌躇满志……无一不是从那些旋律中流淌出来。
  我在想,是什么力量给了前辈们当年的勇气和胆识,以及多年的毅力和坚韧呢?是信念,是追求,是机遇,是生活……正如那一首经典的老歌所唱道:是世界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这个世界?当流行音乐走进现代人生活的那一天起,便已注定了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无论是上个世纪还是新世纪,我们唱着我们心中的所爱,在继续改变着身边和自身的一切。
  □陈丹苗(资深文化记者)
 
  ■ 原景放映机
  一场大赛奏响春的序曲


  1985年的广州冬天,一样的阴冷潮湿。受港台歌坛激发而蠢蠢欲动的广州音乐人仍在音乐茶座里挥霍着自己的歌声与梦想。仿佛事先毫无预兆,由几个文化记者发起的流行音乐大奖赛在这个12月破土而出,一连10晚的比赛汇成一曲无比嘹亮的新歌,刺破羊城沉沉冬暮,唱响流行乐坛春的序曲。

  孕育:在音乐茶座的温床潜滋暗长
  说到广州的流行音乐,不能不提到音乐茶座。音乐茶座可谓是广州流行音乐的策源地和开端。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全国流行音乐的肇始。
  改革开放后,上世纪80年代初,顺应市民对港台流行歌曲的需求,东方宾馆、中国大酒店等一批豪华宾馆纷纷设立了音乐茶座,建立自己的“轻音乐队”。当时广州有“紫罗兰”、“红玫瑰”、“红珊瑚”等等十多支乐队。每晚九点半左右,各大宾馆的音乐茶座开始上演流行歌曲演唱会,演唱最流行的《霍元甲》、《上海滩》等电视剧的主题歌,以及港台流行歌手的歌曲。当时门票很贵,去听一场演唱需要几十上百元的消费,只有那些“先富起来”的个体户老板,如“烧鹅仔”或港澳来的商人才有能力去听。而广州市民也常常以回穗探亲的港澳亲戚能请自己去听一次茶座演唱为荣。
  在这种茶座中,培育了一批当时影响很大的茶座歌手,如“广州罗文”李华勇、“广州刘文正”吕念祖、“广州邓丽君”刘欣如等等。他们以模仿某个港台歌星的演唱风格,并唱某个歌星的歌而在当时名动一时,极受欢迎。此外,当时广东电视台已经推出了一部分流行歌曲,并制作了全国最早的MTV。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广州政府对音乐茶座采取不反对、也不提倡的态度。但实质上唱流行歌曲仍然受到种种压制,不能正大光明地走到台面上来。全国正在号召“抵制精神污染”,广东电视台的王乃斌一次到湖南去,甚至在火车站看到有列车车身上写着“抵制来自广东的精神污染”的标语。当时还成立了一个社会文化管理办公室,对音乐茶座进行管理。要求不能只唱流行歌曲,还必须唱一定比例的内地原创歌曲等。这对于促进本地歌曲的原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方面是音乐茶座受到市民欢迎,另一方面这些音乐却又不被正统音乐界和权威机构认可。正是这样的矛盾最终触发了办音乐大奖赛的想法。

  破土:一群小记者促成一件大事情
  在广东流行音乐的发展史上,文化记者留下了浓重的无法磨灭的一笔。无论是后来歌榜时期对广东流行音乐走向全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还是这次大奖赛的举办,文化记者都功不可没。当时活跃在广州文艺界,积极支持本地原创流行音乐发展的记者有《羊城晚报》的吴其琅、黄兆存,《南方日报》的丁冠景(当时叫江明)、潘妙贤,广东电视台的王乃斌、吴滨,广东电台的周郁等等。

 
大赛发起人之一的丁冠景,谈起当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难掩骄傲之情。  摄影/本报记者 田志凌
 
  1985年,一个叫做“广州文化记者联谊会”的组织成立,在这个记者联谊会存在的不长时间里,却创造了流行音乐发展史上一个值得记忆的壮举。成立之初,所有当时广州市各个媒体的文化记者都自动成为联谊会的会员。广东电视台的副台长麦世忠担任会长,理事会的主要成员来自当时的三大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以及广东电视台、广东电台,年龄都在二三十岁左右。《南方日报》的毛头小伙丁冠景(江明)为这次联谊会的成立拉来了赞助。经费来自香港英美烟草公司,而这家公司后来也成为“红棉杯”大奖赛的赞助商。
  联谊会成立不久,大家都有意为广州流行音乐的发展大干一把,搞一个专门评选原创歌曲的比赛。丁冠景找英美烟草的祁先生拉赞助,祁要求他交一份预算。第二天丁冠景就把自己抠得紧巴巴的预算报了过去,只有三万元,祁先生二话没说,爽快答应。三万元办了一台大赛,丁冠景至今想起还觉得有些“后悔”——实在是太便宜了,不知道多要一点:“当时一心只是想着怎么把事情做成,为本土音乐发展出力。”
  钱有了,前面却还有无数难关需要攻克,最难的就是获得省委宣传部的批准。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举办流行歌曲大赛的困难可想而知。方案报上去了,原计划叫做“希尔顿杯通俗歌曲大奖赛”,却迟迟没有得到回音。后来,由《羊城晚报》的文化名记、记者联谊会的副会长吴其琅带着丁冠景去找当时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的处长谭得俐,希望获得她的支持。谭得俐表示支持,但是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名字要改。考虑到是国外香烟品牌,要求去掉希尔顿的名字,改为“红棉杯”;同时也不能提较为敏感的“通俗歌曲”字样,而改为提倡新风尚的“新歌新风新人大奖赛”。二是要求歌手演唱时的台风不能学港台歌星,要端庄。这样,这个设想终于得到通过。

  盛放:那十天改写流行音乐的历史
  大赛从1985年12月10日到20日,在广州迎宾馆的宴会厅举行。尽管门票价格不菲,但十天里仍几乎天天爆满。广州音乐茶座的各支轻音乐队、各大歌舞团都参加了比赛。包括战士歌舞团,团长亲自为参赛选手蔡其平定制了一套上台演出用的白色西服。因为是第一次,大家都非常认真地对待。当时已经非常有名的李华勇、吕念祖、刘欣如等歌手都参加了比赛,并且积极找到词曲作者,寻找适合的歌曲或请他们为自己写歌。
  大奖赛的评委共十人,在台下第一排就坐,包括五名文化记者和五名来自音乐协会、音像公司的专家。舞台中间,悬挂着巨大的希尔顿香烟的商标。每个评委手中有一块小黑板,用粉笔在两面都写上分数,以便让后面的观众和前面的主持人都能看到。整个现场的气氛非常紧张,舞台侧面悬挂的牌子上只写分数前十名的歌手,每上去一个歌手,很可能牌子上就有一个人要“落榜”,因而歌手都非常紧张。
  因为是宴会厅,观众的坐法也是茶座式的,围着一张张圆桌而坐,桌子上有各种点心茶水。决赛那天,场内座无虚席,许多人拥挤在过道里,甚至还有很多人趴在宴会厅顶部的透气窗外往里看,让人担心会不会不小心掉下来。
  大赛最终评选出了“羊城十大新歌”和“羊城十大歌手”。陈小奇、李海鹰、解承强、兰斋等年轻的音乐人就在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原创歌曲的大奖;刘欣如、安李、吕念祖、唐彪等人获得了十大歌手的称号。陈小奇认为,这次大赛标志着广东一批词曲作者的崛起,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广东流行乐坛的中坚力量。

 
 记住这些年轻的面孔,他们是本次大赛的“羊城十大歌手”,也是中国流行乐坛上无私无畏的开路先锋。  资料图片
 
  比赛结束后,十位获奖歌手在广州友谊剧院作了三天的汇报演出,当时友谊剧院是广州最高级别的演出场所,因此《羊城晚报》报道的标题是《通俗歌手登上大雅之堂》。这次大赛使得流行歌曲在官方的认可度方面大大推进了一步,而本地的原创音乐也从此开始加速发展。这场在严冬中举行的大赛,一举奏响了流行乐坛春天的序曲。

 本报记者费尽周折才找到收藏在广东省图片社的本次大赛的资料图片。  摄影/本报记者 田志凌
 
  ■ 随想录
  唱出心曲 铸就辉煌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是最早接触到流行歌曲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很多广州人手中就开始出现香港亲戚捎回的“大砖头”——卡式录音机,一些港台的软绵绵甜腻腻的歌曲就在这时候从改革开放的“南风窗”悄悄吹进广东,流行在大街小巷。在此基础上,音乐茶座和众多模仿港台歌星演唱风格的歌手开始出现。
  但这样的音乐曾一度被视为“精神污染”而遭到禁止。它与人们习惯了的那种激越昂扬、铿锵有力的音乐如此不同,却又如此深入人心。正如陈小奇所说,这是一种贴近个人、表达内心情感的音乐。在中国社会刚刚从一种集体化的生活开始走向个人生活的时候,这种音乐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人们的青睐,其发展势不可挡。
  在一片港台歌曲的包围中,年轻一代的本地音乐人开始困惑:流行音乐只是唱别人的“口水歌”吗?自己难道就创作不出可以相媲美的歌曲吗?另一方面,一部分尝试创作流行歌曲的音乐人却又在官方和主流乐坛那里受到了压抑,自己的作品似乎是“上不得台面”的,无法走到灯光辉煌的舞台中央来。
  直到1989年,《南方日报》文化记者丁冠景还在一篇文章中呼吁:《“自己的歌”,你在哪里?》,他概括了广州乐坛充斥着“别人的歌”的现象,为广东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优秀原创歌曲而忧心如焚。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广州流行乐的蓬勃发展对这一疑问作出了完美的回答。而这样的辉煌,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批音乐人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长期努力和积累的结果。
  1985年的这次大赛,作为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代表着本地原创流行音乐开始逐步从“地下”走到台前,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乃至在官方层面得到默许。引领广州流行乐坛辉煌成就的几个重要音乐人,都是在这次大奖赛上获得了首次鼓励,从此更坚定了做原创歌曲的信念的。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文化记者在这次大赛中扮演的角色。记者扮演了组织者和评委的角色,虽然有些做法在今天看来可能稚嫩,但这种气概和真心要为本土音乐发展出力的愿望却让人感动。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当年的文化记者都在为广东的音乐发展摇旗呐喊、出谋划策,甚至许多人直接参与到了音乐制作和活动策划中去,对广东原创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直至今日,很多音乐人还能一一数出这些文化记者的名字。

  ■ 光荣榜
  大赛获奖名单


  羊城十大新歌(按得分高低排列):
  《弯弯歌》(黄蒲生词,谢文经曲);《黄昏的海滩》(陈小奇词,李海鹰曲);《敦煌梦》(陈小奇词,兰斋曲);《红河梦》(郑南词,何建东曲);《红棉歌坛》(贝岷洪词,解承强曲);《干一杯》(郑南词,徐东蔚曲);《我要送你一首歌》(郑南词,徐东蔚曲);《佳节倍思亲》(蔡衍棻词,吴国材曲);《起飞》(西彤词,长安曲);《碧血黄花》(蔡衍棻词,吴国材曲)。
  羊城十大歌星(按得分高低排列):
  刘欣如、安李、陈浩光、董岱、吕念祖、王家兴、蔡其平、林梓楠、唐彪、邓剑辉。
  最佳伴奏乐队:花城轻音乐队

  ■ 记忆碎片
  不该被尘封的故事


  赞助是这么拉来的
  丁冠景在当时只有26岁左右,刚刚到报社文艺部不久,还算是个“小年轻”,但就是这个小年轻拉来了整台晚会的赞助。原来在1984年底,在广州南湖开了一次中国电影表演学会成立大会。国内几乎所有当红的电影明星都来了,丁冠景作为记者跑去参加会议,在饭桌上结识了英美烟草公司的负责人、来自香港的祁先生。席间两人相谈甚欢,丁冠景乘机提出能否赞助记者联谊会成立的经费,祁先生爽快答应。于是早期的几千元资金就这样搞定了。后来大赛也就顺理成章地由其赞助了。

  为了参赛改姓名
  在参赛歌曲中,有一首叫《红棉歌坛》的原创歌曲获了大奖,演唱这首歌的刘欣如也夺得了第一名。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解承强,但人们一直对叫做贝岷洪的词作者感到疑惑:哪里跑出来这么个人,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直到宣布获奖名单,人们才发现,上台领奖的竟然是刘志文。原来他应邀作为评委,而当时要求评委不能参赛,他又不忍心自己的好作品被埋没,于是想出此策。而所谓的“贝岷洪”原来就是把“红棉杯”倒过来读的结果。刘志文至今还为此暗自得意呢。

 身为评委的刘志文为了参赛改了姓名,那份执著令人感动。  摄影/本报记者 田志凌
 
  陈小奇受到巨大激励
  陈小奇有两首歌在这次大赛中获奖。一个是与李海鹰合作的《黄昏的海滩》,获得并列第一名,另一首与兰斋合作的《敦煌梦》获第三名。据他回忆,当时他才31岁,刚出道两年就获得这样的荣誉,对他以后的创作是一次极大的激励。据说自拿奖后,跑来找他写词的人多了许多。当时陈小奇在中国唱片公司,中唱有四个人在这次比赛中获奖,即他和吕念祖、董岱、兰斋,因此大家都非常高兴,聚在一起大大庆祝了一番。吕念祖也在这次比赛中首次获得“十大歌星”称号,后来又在人民日报社办的比赛中获得了“全国十大歌星”称号。

  第一次当评委
  因为是头一次办这样的大赛,大家都不知道评委应该怎么当,分又该怎么打。当时广东电视台的王乃斌刚拍了一个叫《青春的旋律》的MTV,于是大家聚集到电视台里,一边看MTV,王乃斌一边给大家讲解:台风应该怎么怎么样,音准和节奏应该怎么怎么样。就这样边看,边讨论、商量,才最终把评选的标准定了下来。

  穿着暴露遭淘汰
  据丁冠景回忆,当时的评选结果还是比较正统的,“左”一些,不算特别让人满意。像李华勇、张燕妮这些当时呼声很高的流行歌手都没有能够进入“十大”,可能是因为评委也比较正统的缘故。另外,当时台风端庄的歌手都得了较高的分数,而那些模仿港台歌星、穿着比较大胆个性的歌手得分都受到了影响。时代的烙印不可避免地打在了这次大赛的身上。
  本版执行 本报记者 田志凌


  下期预告
  在广州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上,歌榜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歌榜对广州本土原创流行音乐的繁荣以及走向全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广州流行乐坛的鼎盛与广东歌榜近十年的大力支持与推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