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广州之空间艺术工厂]广州体育馆:静似白云出岫 动撼申亚华城
发布时间:2008-03-24 09:20:36
  广州体育馆的设计融入了法国名师的浪漫情怀,远眺好似白云山畔的出岫浮云。本报记者 邹卫
  动感十足的运动项目雕塑以网状不锈钢制成,令人耳目一新。本报记者 邹卫
  能容纳11874人的主会场成功举办过各类大型演出,即使空无一人时仍显出恢宏的气势。本报记者 邹卫
  之字形路灯和圆弧形屋顶形成有趣对比,于细节处见精彩。本报记者 邹卫
  屋顶像树叶的羽毛球馆有极佳的视觉效果。本报记者 邹卫
  产品鉴定
  产品名称:广州体育馆
  质量鉴定:广州体育馆是广州市政府为举办第九届全国运动会而建设的一项综合性多功能体育设施,2001年6月底竣工交付使用,在九运会期间曾进行了体操等项目的比赛和盛大的闭幕式表演,2003年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从建筑与周围环境整体来看,广州体育馆位于新广从公路原白云苗圃地段,与优美的白云山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相互辉映,而体育馆内部精良巧妙的设计汇合了众多先进科技,是建筑与人和谐统一的典范之作。

  质检报告
  体育馆让广州动起来

  广州体育馆由世界著名的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担纲设计,选址在城市中心区北侧,白云新城中部,毗邻新广从公路,东侧为著名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整体建筑采用下沉式设计,令建筑物若隐若现,也使得人文建筑物和自然生态景观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体育馆由南向北,由主场馆、练习馆、大众活动中心馆三个部分组成,有人说三个椭圆形场馆犹如三片花瓣,组合起来就像广州市的市花木棉花。外观独特的造型,无疑体现了现代建筑艺术的匠心。馆内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等高科技成果的应用随处可见,还有洁白如玉的透光屋面,自然舒适的空调系统,能够随需要灵活组合的场地资源,都赋予场馆强烈的时代气息。
  和普通市民联系最为紧密的当属大众活动中心。广州体育馆对这个大众活动中心的定位,不仅仅是单纯的健身活动场所,而是一个综合的体育娱乐商业区,它除了具有与训练馆同样的功能外,负一、负二层还设置有餐厅和集休闲、娱乐、养生于一体的健康中心。
  广州体育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整个白云区的规划布局都产生了一定的“震荡”。作为广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一个对外的窗口,一个典范性的工程,它经常要担负起承办华南地区重大体育比赛及群众性体育运动、大型集会、文艺表演以及各类大型展览活动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建筑强化了广州市的城市个性和形象。

  实地观景
  全景:三朵白云绕云山
  个人认为,观赏广州体育馆的美丽画卷得站在一个高屋建瓴的位置,比如白云山顶,比如飞机上。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视角来欣赏都别有洞天。如果将毗邻的国家生态公园白云山比作一棵树,那么站在山上鸟瞰体育馆就像这棵“巨树”的“三片树叶”;如果将背后的白云山看做广州市的“头像”,那么夜间灯火通明时这三座场馆就好似“头像”上的“三颗明珠”;如果坐在飞机上俯瞰整个广州市,又会发现整个体育馆好像“三朵白云”,漂浮萦绕于白云山旁。

  体育公园:新潮雕塑映绿洲
  与十万平方米的建筑物相比,人当然是渺小的,所以真正走到跟前是看不到全貌的。从广从公路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平坦的体育公园,一片赏心悦目的绿洲,刚下过雨,雨水还留在缤纷的植被上,花娇叶翠。各种体育项目的雕塑是体育公园里少不了的景致,原来以为是传统的石雕,走进一看原来是不锈钢的,透过雕像仍能看到另一边的景象,很是新鲜。走进花圃深处还发现一间建在水上的餐厅,没想到运动员餐厅也有这么美的名字——听云轩,半弧的形状,坐落于人工湖中,独享这园林美景。

  主会场:人性设计高科技
  步入主场馆,首先吸引人的当然是它的宽广大气,形似树叶的钢架屋顶结构,加上透光不透明的特殊屋顶材料,使得馆内有良好的采光效果,虽然当时已是下过雨的黄昏时分,但馆内依旧明亮舒适,就是没有比赛和表演,偶尔在那坐坐也是很舒服的。真的坐下了才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原来每个座位下面都有一个空调的通风口,令每位观众都感觉到清凉。据工作人员说,这样的设计也是从小球比赛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中央空调会影响球的方向。更奇妙的是,最下一层的座位伸缩自如,可以灵活组合,也节约了空间。

  深度解读
  理念之先:空间形态更亲和

  广州体育馆由三个大小不同的分馆组成,三馆绵延相接,随地势而曲回,与背后的白云山脉交相辉映,使得人文建筑和自然生态融为一体,也成为城市景观到自然景观过渡的完美典范,安德鲁自己则把夜色下的广州体育馆称为“深色山峰背景下呈现的一种虚幻景象”。与近些年来大城市中不断涌现出的造型夸张、盲目弄巧的新式建筑相比,广州体育馆以低卧圆形建筑结构和下沉式空间,以及简约而从容的“体态”,令初次接近的人也会有前所未有的亲和感受,是对建筑“浮躁之风”的一个淡定而成功的回应。

  结构之美:大跨度结构论是非
  安德鲁在华作品几乎都运用了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广州体育馆也不例外,安德鲁用网架搭建超过160米的超级跨度,前段时间巴黎戴高乐机场候机厅坍塌事件,引起普通市民对大跨度公共建筑的关注和担忧。通过对设计院专业人士的采访记者了解到,大跨度结构形式也分很多种,如大跨度网架结构、空间网壳结构、张拉膜结构等等,而广州体育馆采用的则是目前国内首次采用的“空间桁架加预应力索单元结构”,由主桁架、辐射桁架、周边箱形水平钢环梁和在辐射桁架之间沿环向布置的拉索组成,它的特点是把结构的形式与建筑的空间艺术形象融合起来,既保证了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又使整个结构形式美观,纤巧中带有力的张度,充分体现了现代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新的视觉美感。值得指出的是,对大跨度结构来说,的确材料用量多,广州体育馆用钢量达160kg/平方米,某种程度上看是个浪费,对结构的抗震,特别是竖向抗震存在一定不利。

  人性之智:智能内核多功能
  广州体育馆之所以能够集比赛、健身娱乐、会议展览、文艺表演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主要得益于它的智能化“内涵”,比如设置中央能源中心就是广州体育馆的一大特色,三大场馆以及行政楼、餐厅的空调主机、发电机房、水泵房等全部集中于此,并通过一条技术通道传输给各场馆,该技术通道宽4米,高达8米(二层高),两侧布置水、电和空调管道,中间可开行工程维修小车,便于随时维修、更换设备。此外,广州体育馆还拥有最先进的智能系统和网络,用于项目的管理,消防、空调、音响、灯光等先进设备的监控和信息的传递。空调设计方面也颇花心思,由于建筑师采用透光的屋面而不允许在场馆上方安装空调管道,主场馆采用了目前国内体育场馆首创的置换式送风方式,所有送风口均设置在观众席的座位下,通过控制送风量和送风速度来达到室内温度的设计要求。

  记者点评
  建筑结构和外部园林设计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为人服务的细节也把握得比较周全,只是在还没有大面积盈利的情况下,如何做好为现有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还有待日后研究出个“双赢”的办法。

  第一访谈
  好建筑是与环境的完美融合
  受访人:
  吴浩明(广州珠江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郭明卓(广州市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 广州新体育馆设计总负责人)
  记者:当时出于怎样的考虑选用了“三朵白云”的设计方案?
  吴浩明:安德鲁将法国人的浪漫情怀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去,流畅的曲线布局十分吸引人,同时他的设计理念贯穿了以人为本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新体育馆的建成,使白云山休闲带、鸣泉居、东方乐园等连为一体,成为广州市又一景致如画的休闲文化区。从场馆内的设计来说,为行动不便的人设计了专门的通道,内廊和外廊都非常宽广,便于人员进出,座椅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座椅本身的设计也相当舒缓,还有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等高科技成果在场馆都得到了广泛引用。
  郭明卓:安德鲁的设计方案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它不仅考虑到建筑本身的造型,还注重建筑艺术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整个体育馆的形状与背后白云山脉的走向遥相呼应,呈流线型、山岳状,极富美感。
  记者:为什么采用下沉式设计?
  吴浩明:目前场馆最高的地方有39.1米,如果建在地表,违反了飞机控制区不能建高层建筑的规定。白云机场搬迁后,政府也有意将这一带规划成高尚住宅区,新建成的建筑物都不能挡住白云山自然生态环境,让大家从各个角度都能领略到白云山的风采。
  郭明卓:这样的设计更加低调,设计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完全表现建筑景观本身的风采,体育馆前的绿化休闲带,三个主场馆,馆后的运动员村(现在的体育花园)是一个建筑整体,下沉式的设计让室内外空间和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另外,突出地面的部分不高,加上宽阔的外廊,起到很好的遮阳作用。
  记者:据说该馆的建设在全国率先采用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由企业负责全面架设经营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越性何在?
  吴浩明:这种模式使社会公益性的设施运作走向市场化的道路,同时政府经营场馆的职能也在淡化,政府的负担有所减轻,而管理部门本身的管理环节减少,办事效率提高,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比如去年非典时期,体育馆快速做出相应调整,根据市民运动量的增加,短时间内投入更多的运动设施和人力物力。此外,这种模式还调动了社会力量办社会公益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发展体育事业方面。
  记者:体育馆开辟了哪些群众日常活动场所?
  吴浩明:设有专门的大众活动中心馆也是新体育馆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即使重大比赛前运动员需要集训时,也不会被占用。作为综合性的体育场馆,平时就开设了多种群众活动项目,各种球类,设施游泳馆都齐全,每天长时间对外开放。目前大众馆的负一和负二层正在兴建健康中心,除了有传统意义上的桑拿、按摩之外,还增加了水疗、SPA、运动理疗等新型健康项目。在今后的开发上还会进一步引进对人体有益的健康项目,比如针对城市人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生存状态,由专业人士对个体进行诊断,开出运动处方,再进一步跟踪指导运动。
  记者:为了申亚,广州新体育馆会进行哪些改进?
  吴浩明:这个新馆的建筑外观和功能设计以及辅助设施都是比较超前的,即使到2010年应该也不会落后。就拿通信方面来说,宽带网已接到馆内,整个场馆内有700多个信息点,移动、联通在馆内都设有基站,各个角落都可以无线上网。亚奥理事会体操协会的主席、国际奥委会乒协的主席都曾来馆内参观,评价很高,认为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在申亚过程中,为配合政府的规划,有些方面也会做出相应调整。
  郭明卓:当时各个场馆都是按国际性比赛的标准设计的,现在的运动员村已经成为住宅小区,可能会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那边建一个大型的亚运村,其他会根据亚奥理事会各个体育项目协会的要求,做些细节上的调整,新体育馆设计的灵活性完全可以适应这些调整。

  随想录
  以人为本,更要先人一步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尤其是公共建筑,尤其是像体育馆这样大型的公共建筑,可能已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建筑物与整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之间都有着耐人寻味的关联。人类都有着回归自然的美好宿愿,设计师体悟并表现出这些来,便能顺应自然,取得人心。据说安德鲁当时的设计就是以“融建筑于环境”的手法,深深吸引了专家,也感动了千千万万的广州市民。
  自从那个手机广告打出“以人为本”的口号,这个词就一直高频且广泛地为人所用,建筑也不例外,得讲究“以人为本”,但更难得的可能还是“先人一步”,考虑到受众所未曾想到的,所谓建筑的创新,还是多拿细节感动人吧。
  最近这一两年,中国兴起了持续的“体育热”,申奥、申亚、城运会,都需要各个城市大兴土木,建造超豪华的巨型体育“航母”。大型运动会本身具有广告效应和商业开发价值,但就此要求所有场馆常年维持不亏还是过于苛求。怎样变短期效应为长期效应,开发场馆多功能商业价值,让场馆活起来的问题,原先只有政府独自苦思硬撑,现在的体育馆产行经营承包制让人看到了希望,包容了很多产业化的思路。令人欣慰的是,广州在全国首创了这一体育馆的新型经营方式。

  数字体育馆
  24万平方米占地面积
  项目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其中约10万平方米作为体育馆建设用地,6万平方米作为体育公园,还有8万平方米的运动员村(现在的体育花园),建筑密度22.54%,绿化率大于50%,运动员村容积率低于1。
  39635平方米主场馆
  主场馆入口设有约15000平方米的大圆形广场,空间宽阔,方便人流集散。主场馆总建筑面积为39635平方米,活动座椅收缩后场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可容纳标准的室内田径场,配有1500平方米符合国际标准的活动木地板,汽车通道直入馆内。
  11874个座位
  观众席和比赛场地均为椭圆形环状设计,观众席有11874个座位,其中主席台座位21个,固定座位6063个,电动座位3790个,比赛场地还可摆放临时座位2000个。观众区有24个包厢,首层环廊宽敞通畅,设有商业铺面、售票网点和保安监控中心。
  10公里交通
  距离新、老中心城区不到10公里,有10多条公交线路在此设置站点,地铁2号线也将在广州体育馆设站。体育馆还拥有多个功能各异的停车场,可停泊车辆1700多台。

  体育馆录影机
  令人血脉沸腾的魔术表演

  以往为大型比赛而建的新场馆,在举行运动会之前,只能白白搁在一边,而广州新体育馆在九运会前就举行了著名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的一场魔术表演。该表演把历史、剧情、浪漫、高科技和大制作融为一体,让观众惊叹不已。
  超越梦想的九运会闭幕表演
  九运会精彩的闭幕式文艺表演选在广州新体育馆举行,主舞台占地达半个体育馆,像一个壮观的银色飞碟,十分巧妙地镶嵌在呈圆弧形的体育馆。五层200多人的交响乐队、两层150人的合唱队、21架纯白色钢琴,层层而上、错落有致的设计远望而去像广州的白云山。

  相关链接
  设计师小档案

  保罗·安德鲁(PaulAn-dreu):1938年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冈戴昂(Canderan),毕业于法国高等工科学校(Ecole Polytechnique,1961年)、法国道桥学院(Ecole Nationaledes Pontset Chaussees,1963年)和巴黎美术学院(Ecoledes Beaux-Arts,1968年)。1967年,29岁的安德鲁因设计了圆形的巴黎查尔斯·戴高乐机场候机楼一举成名,成为巴黎机场公司的首席建筑师,先后设计了雅加达、开罗、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机场项目。他还参与过许多大型项目的建设,曾荣获法国建筑大奖、佛罗伦萨、古德基金会大奖和阿加汗大奖,是法国建筑学院和法兰西建筑科学院院士。

  全息广州
  当建筑成为风景
  前几年经常去上海,必去外滩看看,那些石头做的房子白天看有白天的气势,晚上看有晚上看的美丽。在广州的珠江边也有些性质类似的房子,视觉效果就远远不如了。而在北京,历史遗留的房子也有很多,可总找不到那种感觉。
  漫步广州街头,高耸入云的建筑不少,可让人记住的却不多见。与一个做建筑设计的朋友聊天,他也发出如下感慨:广州的建筑设计缺乏整体性,许多楼房整体一栋看也许是不错的,但与周围的环境、建筑放在一起,就变得不知所云了。
  但广州市新体育馆却让人眼前一亮,从白云山上俯瞰三个分馆,恰似三片银杏树叶,轻盈雅致,弧线优美。最近这个建筑还荣获“鲁班奖”这一荣誉,虽然是针对工程质量的奖,可设计应该为其加了不少分吧。
  与其他不少能够长驻我心的建筑物一样,这一毗邻白云山脚的秀丽的“三片叶子”,是外国人设计的,在这方面我倒不是“支持国货”到非要中国人来干才舒服,但它至少给我们一个这样的启示:外国人好像更善于创造出一些城市建筑风景。
  前两天是林徽因的纪念日,在看各种报道时,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他们夫妇在研究中国古建筑方面的努力,这种研究不是快餐式地走马观花,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投入。我想我们现在街头的这些庞然大物,如果在设计上有稍稍多一点的功夫,将会是截然不同的效果,不需要搞什么穿衣戴帽工程,广州就已经很美了。
  不论是中式的、还是西洋的,不论是现在的、还是古典的,好的建筑物都应该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又能与周围环境呼应的,即使是事隔经年回头看,还应该能够唤起我们心底的怀念甚至感动。
  广州这两年的城市面貌变化很快,可我觉得还不够快,因为对于美的期待,我们都希望是在揭幕时就发出惊呼的,如果一切都是慢慢来,感觉也就不那么强烈了。而且广州举办亚运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们希望在客人来时,广州有一个焕然一新的感觉。 □张别离

  下期预告
  天河城广场是目前广东省营业面积最大的集购物、美食、娱乐、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购物中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3层,北面露天广场面积3000多平方米。天河城已成为市民购物消闲的新热点和游客观光游览的新景点。

  撰文 本报记者 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