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地名背后的故事·街巷 府前路见证近百年风云
发布时间:2014-10-30 15:17:01
来源:2014年10月28日 南方日报

  地方志说 
  府前路位于广州市政府南面,全长347米(辟路之初为203米),宽11米。府前路虽简朴短窄,历史不足百年,但这一带作为广州政治腹地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据《广州市志》记载,府前路一带早在隋朝已是衙门官邸,元代为主管监察的广东道肃政廉访司署,明代为主管广东军务的都指挥署,明末清初先后为南明绍武政权皇宫、平南王王府,此后近300年一直是清代广东巡抚衙门所在地。封建社会这里是戒备森严的官府衙门,是老百姓敬而远之的深宫别院。1918年,根据孙中山的倡议,此处建成“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建成后,成为广州市民娱乐和政治集会的重要场所,还制定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公园游览规则。广州设市前,广州城由番禺、南海两县分治。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广州正式建市。市政厅设于南堤(今沿江中路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址)。市政厅设8个机构,包括秘书处、总务科和财政、公安、工务、教育、卫生、公用六局。市政府厅成立时,办公地点狭隘,各局分散。在筹划公共建设时,工务局提出建设行政合署大楼,选址第一公园后,并于1934年建成。据1935年出版的《广州年鉴》记载,市政府合署楼选址理由是因该处在中轴线上,为全市的中心,交通方便,地方宽敞,适宜与民同乐。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府前路及市府合署楼被日军“南支派遣军司令部”掌管,日本侵略军先后成立伪广东治安维持会、伪广州市公署、伪广州市政府3个市级行政机构,负责管理广州城。沦陷后,市政府先后迁至广宁县、怀集县和兴宁县。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市政府迁回。广州解放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入驻府前路1号大院。1999年,拆除了人民公园围墙,府前路与公园、市政府大院重新连成一体,消除了与市民的距离,成为真正的“城市客厅”。 2010年,在人民公园南广场建成广州原点,进一步说明了府前路一带为广州市历史文化和行政、商业、交通的汇聚点。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刘新峰

  过去,广州有许多以官府公署来命名的老地名,比如“署前路”的“署”,指的是旧时的警察公署;而“较场东路”的“较场”唐朝称阅武堂,明清为演武场,至清康熙年后改称东较场。这些曾经显赫的公署机关彰显了广州作为岭南行政中心、地位。时过境迁,许多昔日显赫的行辕公署都已不复存在。“府前路”却是一个难得的例外。 
    在府前路北侧,由岭南建筑大师林克明设计的市府合署融传统与现代于一炉,至今仍是广州最富魅力的建筑之一,其行政功能得到承袭,如今是广州市政府所在地。而府前路也见证了广州近百年历史的风云变幻。 
    因市府合署而得名 
    在市中心人民公园的北面,有一条府前路,因位于广州市政府前面而得名。有人以为府前路是广州解放后才命名,实际上早在上世纪30年代,“府前路”这个地名已经存在。 
    说到广州市政府办公大楼,就不得不提起岭南建筑大师林克明先生。作为广州岭南现代建筑的开山祖师,林克明一生杰作颇多,包括中山图书馆(现中山文献馆)等,其最富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就是广州市府合署,即今天的广州市政府办公大楼。 
    上世纪20年代末,广州市政府决定另择新址兴建市府合署。1929年8月至10月间,当时的广州市政府向社会征集广州市政府合署办公楼的建筑方案。林克明参加竞赛,夺得第一名。 
    在林克明设计广州市府合署之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近有广州中山纪念堂,远有南京中山陵(均为吕彦直设计)。民国时期广州市长孙科和林云陔都曾倡导有中国特色“红墙绿瓦”的建筑模式和“田园都市”的规划理念。留学西洋又有着深厚中国文化素养的林克明与时代产生共鸣,他设计的市府合署秉持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整座建筑的式样是中式的,同时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建筑结构方法。 
    广州市政府办公楼的每个政府部门都有独立的电梯和楼梯,极为方便。合署坐北向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黄琉璃瓦绿脊,红柱黄墙白花岗石基座,蔚为壮观。主楼内分5层,重檐歇山顶,高33.3米。两角楼内分5层,四角重檐攒尖顶。侧翼东西两楼内分5层,重檐棺十字脊顶。首层作基座处理,用花岗岩石砌成。月台及石阶两侧栏杆望柱头,均刻有云纹、松鹤图案,外观显得色调和谐、古雅。内部装修也极为讲究,柚木门框,窗户配用中国式图案特制钢窗,梁枋及内外斗拱均仿古式彩绘,地面采用朱红色水磨石米批荡,正中央大厅为小方块云石铺地,显得高雅华丽。 
    广州市府合署于1934年10月建成。建成后,市政府所属财政、土地、工务、卫生四局先迁入办公。合署南面的马路改名为府前路。 
    广州解放府前路上阅兵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府前路的公园北面举行解放广州入城仪式以及庆祝广州解放大会,市府门前月台作为检阅台。当时检阅台上空悬挂着一幅写着“广州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入城式暨庆祝广州解放大会”的大红布横额,到处红旗招展,气氛热烈。
府前路以北是广州市政府办公楼,以南则是人民公园。 
    广州市政府大院及人民公园一带,在清代时属于广东巡抚署范围。民国六年(1917年),孙中山倡议把旧官衙改作公园,获得支持。民国七年(1918年)公园建成,命名为市立第一公园。这是广州城建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公园。公园由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的杨锡宗设计,采用罗马式的对称布局,平面为直角梯形。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称“中央公园”。 
    设计理论与设计史学家王受之小时候家住在广州连新路81号,左边是市政府前门,右边是中央公园后门。王受之回忆说:“天台视野最开阔,能看见市政府好像宫殿一样的屋顶,也能看到凤凰树衬托着的中山纪念堂,壮丽得不得了……等后来我开始做研究了,才知道包括了中山纪念堂、广州市政府在内的这批传统现代建筑,代表了中国建筑史上一个很绮丽的时代。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陷入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民生百孔千疮,多项规划也随之流产。广州市府合署原设计总面积38000多平方米,预定工程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工程竣工后,本来还计划有第二、第三期工程,但后来因政局动荡、资金不足等原因而搁置下来。 
    1938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市府合署被日军改作“南支派遣军司令部”,成为日军侵略华南的指挥中心。广州解放后,市府合署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接收。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府前路的公园北面举行解放广州入城仪式以及庆祝广州解放大会,市府门前月台作为检阅台。参加检阅的部队有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还有粤赣湘边队和广州各界群众20多万人。检阅台上有叶剑英、陈赓、邓华、赖传珠、肖向荣、方方、尹林平、李章达、朱光等军政首长。受检部队以军乐队及戴红花的战马为前导,从连新路进入府前路接受检阅,然后经过吉祥路与在市内的群众会合后,再从惠爱路(今中山路)、永汉路(今北京路)、长堤至丰宁路(今人民路),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 
    古木苍劲装点“城市客厅” 
    广州解放65年来,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府前路沉淀的更多是岁月。路的北侧,市政府办公楼历久弥新;路的南侧,人民公园古木苍劲。 
    广州新华书店退休职工黄宝璋老人曾见证解放后府前路的变迁。 
    国民党离开时,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广州城。黄宝璋老人记得,当时海珠桥被炸毁,街上残垣断壁。筹备书店的第一件事就是接收敌伪财产。在书店军代表的带领下,黄宝璋和她的同事们接收了北京路(原永汉路)的大华舞厅,那里后来成为广州新华书店总店。新华书店还接收了位于府前路以西、连新路上的国民党高官俞英奇的公馆,作为书店职工的宿舍。 
    解放后,广州市第一任市长是叶剑英。1949年8月,由叶剑英提名经中央同意,调派朱光南下,参加接管广州。在叶剑英和朱光两任广州市长的带领下,广州的秩序很快恢复,开始恢复正常的建设生产。黄宝璋老人回忆说,当时新华书店一开,每天忙得不得了,负责收款的她每天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也没有。 
    那时候从北京路新华书店回连新路的宿舍,每天都要经过府前路。解放之初,国民党在广州留下了大批特务,街上时不时有人放冷枪。每晚经过府前路时,市政府门前的卫兵总要上来问口令,口令一天一换,书店职工无法及时获悉。一来二去,书店军代表与市政府警卫协商,凭他们的军代表证放行,才解决了这个小小的回家难题。 
    如今走在府前路上,没有询问口令的警卫,取而代之的是明丽的鲜花。从古树遒劲的树干和繁密的枝叶中望去,广州市政府办公楼重檐华美、楼角巍峨。林克明设计的这座中西合璧的办公楼,至今仍是我国最美的办公建筑,是名符其实的“广州骄傲”。  
    记者手记 
    旧中轴线上令人回味的“音符” 
    2220多年历史的广州有三条中轴线。最老的一条位于北京路附近,昔日的南越王宫就在这里;最新的一条在花城广场,一直延伸到“小蛮腰”脚下,标志着广州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然而广州人往往忽视的是中间那条中轴线。越秀山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政府—人民公园—海珠桥,许多人不了解,但这确实是广州建城史上第一条规划中轴线。这条中轴线是在纷乱的时局中建成的,饱含着吕彦直、林克明等建筑家的心血和爱国热忱。 
    1912年民国建立,广州城市建设却因战乱而停滞不前。1921年,孙科任广州市市政厅第一任市长才开始大规模地拆城墙、开马路、建公园,着手建设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城市。1916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孙科打算借鉴海外经验建设广州城,力邀美国建筑师茂飞来广州。1921年,茂飞提出要在广州建设一个中西合璧的政府公共建筑——广州市政中枢设计,并以市政中枢为中心引发城市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建立中国传统宫殿式的政府公共建筑的设想,他的设想得到了当时广州市政厅的批准。但是,茂飞的“广州中轴线”设计,却因陈炯明的叛乱未能实现,他的中轴线设计由后来的中国设计师完成。 
    1926年9月,当时的“广州国民政府”筹建中山先生纪念堂,结果设计师吕彦直获一等奖。吕彦直在美国留学时,曾在茂飞的设计工作室当助手,受茂飞设计的清华大学礼堂的启发,吕彦直将中山纪念堂设计成了八角形,并装上中国式的八角攒尖顶。在建设中山纪念堂时,吕彦直继承了他的老师茂飞的思路,力主纪念堂与越秀山中山纪念碑同轴“以壮观瞻”,促使最初选定的堂址东移了70多米。 
    可惜中山纪念堂尚未建成,吕彦直就病逝了。林克明被聘任为中山纪念堂的工程顾问,吕彦直的设计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林克明。后来林克明在设计广州市政府合署时,自觉秉承了广州城市中轴线的理念。林克明认为,在这条南北中轴线上,纪念碑和纪念堂是主角,市府合署只能是配角。在他的设计中,为了与纪念堂取得造型风格的协调,市府合署秉持了“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就是既要与中山纪念碑、纪念堂整体和谐,又要有所不同。纪念堂原高55米,为了突出这一控制高度,市府合署屋脊最高高度为35米。此外,市府合署采用绿剪边金黄琉璃瓦,与纪念堂的大片琉璃瓦形成强烈的气氛对比,是的两组建筑既有协调统一的构成要素,又各具特色。
  此外,参与海珠桥设计的建筑师中有林克明在广州工务局的同事梁启寿,负责海珠桥施工的是美国马克敦公司,马克敦公司还承建了中山纪念堂主体的钢架。 
   如今站在越秀山上眺望,中山纪念堂、市政府、人民公园、海珠桥组成的这条城市中轴线,依然是广州最恢弘、最厚重的风景,而古木荫翳的府前路,则是这条中轴线上一个令人回味的音符。 
    在纷乱的时“局中”,这条中轴线能够从规划图纸变为现实,不能不说是一种爱国热情在深刻地影响着那个时代的建设者。时局越是困难,国家越是羸弱,他们越想建设出一座让人引以为豪的城市,去引发民众对于国家、对于城市的爱和自豪。实际上,这条轴线只是茂飞的一个想法,吕彦直曾经画过一张图,仅此而已。然而后来的建设者们都秉承了他们的想法,克服万难将这个伟大的想法付诸实践。 
    相比之下,今天我们有许多法律、规章、制度去守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可似乎难以阻止规划一再被颠覆。相比那个时代的规划建设者,今天我们究竟少了什么?或许,就是少了一点理想吧。 
    街坊声音 
    市政府门口跳舞也是广州特色 
    “府前路”是一个听起来就很庄严、很高大上的路名,更何况广州市政府还是这样一座沉淀着时光之美的老建筑。按理说,市政府门前应该是肃穆的,至少是安静的,可是偏不。这里大部分时间总是能听到歌舞声。人们都说广州市一座平民化的城市,这大概也是一种侧面例证吧。 
    人民公园一直是一座免费开放的公园,早在广场舞开始流行之前,这里就聚集了不少粤曲爱好者,要知道,粤曲的音量可不比音箱小。某年一次会议上有市领导谈起广场舞,也大皱眉头说:“我的办公室窗户正对着人民公园,一天到晚都是歌舞声。”
经常在人民公园跳舞的李阿姨说,她没想过在市政府门口跳舞有什么特殊,至于市领导能听到音乐声,她笑着让领导工作之余休息休息也好。说笑归说笑,李阿姨说她们舞蹈队很注意控制音量,尽量不影响在市政府里办公的人。 
    现在的人民公园已经被分为静音休闲区和歌舞曲艺区。北侧靠府前路的半边被划为静音区,偶有“广场舞”、“凉亭歌”队伍越位,跑到静音休闲区内活动,都会被保安及时劝走。 
    府前路上行人很少,因为这里除了市政府就没有别的单位。不过经常有人在市政府门口留影,除了喜欢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更爱市政府门前大气的花坛,这也算是花城广州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吧。
       策划:姜玉龙 黄小晶 谭亦芳 郑佳欣 统筹:郑佳欣 陈文敏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曾妮
       ■分享地名背后的故事
      您是否了解,您身边街道背后不为人们熟知的故事和历史?您是否还记得,这座城市的街巷曾经带给您记忆和感动?写下它们吧,与我们一起分享这份记忆与情怀。
       我们期待您,与我们,与城市,一起分享您的故事。
       请@南方日报或投稿至信箱 gzdmg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