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盘古国探秘
发布时间:2010-08-23 13:27:13
——南朝梁人任昉所著的《述异记》中提到的“南海中盘古国”遗址。经专家实地考察并查阅了大量文献,共同推断:其遗址就在广东花都

     链 接

  盘古即道教的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生于太无之先,禀自然之气,初称元始天王。东晋葛洪的《枕中书》称:“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

 

  元始天王,开天辟地,治世成功以后,蜕去躯壳,一灵不昧,游行空中,见圣女太元,喜其贞洁,即化成青光投入其口。圣女怀孕十二年,始化生于背膂之间,言语行动常有彩云护体。因其前身是盘古、元始天王,就称为元始天尊。

  民间盘古的几种形象

  盘古原始的形象或典型的形象是怎样的呢?已不得而知。如今能见到的古图,只有明代王圻父子辑《三才图会》里的那个头上有两只犄角的盘古像一幅。此外,我国民间现存的盘古形象还有以下三种:

  广东花县狮岭盘古庙的盘古雕像,裸体,颈部围以胡叶,顶部塑有两个小小的犄角,右手持一长杖,可能脱胎自《三才图会》。

  被评为盘古文化根源地的河南省桐柏县的盘古雕像,头上有两角,身着葛藤串联树叶衣服,两手执太极图,两旁有侍女。

图为支撑古庙的18根花岗柱。

  而在锦州笔架山三清阁的盘古汉白玉大型雕塑则是另一副模样。据调查,此全国仅有的汉白玉雕塑雕于1946~1947年,至今已有60多年了。雕像的头上,塑有一只凤鸟。两耳挂有两条造型生动的龙。两个鼻孔雕为两只并排的小龙。而嘴雕塑有一条巨龙。这些大小不同的雕龙,暗示着盘古是“龙首”的意象。这样的造型,显然与《五运历年纪》的“盘古之君,龙首蛇身”的记载相一致。

广东花县狮岭盘古庙的盘古雕像后来被塑了金身。

  在广州花都狮岭,自古流传着崇拜盘古的风俗,形成源远流长的文化。

  这一切源于1500多年前那个神秘的盘古国。瑶胞在这片土地上拓荒繁衍,建立自己的小王国,他们崇拜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盘古,形成最初的盘古民俗。

  时光荏苒,当年瑶族人已不见踪影,但盘古国的遗风却经由汉族人复活,在民间代代相传……

  源流

  花都曾是崇拜盘古的瑶族聚居区

  年逾古稀的文史专家陈棣生,数十年来致力花都盘古文化的研究,据他介绍,花都的盘古神话民俗至今至少有1500年历史,它起源于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盘古国。

盘古神像近景。

  20多年前,人们只知道花都有盘古峒、盘古王山,但它是怎么来的,是一个不解之谜。

  直到1992年,沉寂千年的历史露出冰山一角。当时,在花县文联工作的陈棣生接待一位特殊的来客:我国盘古研究专家马卉欣先生,他想寻找南朝梁人任昉所著的《述异记》中所提到的“南海中盘古国”遗址。陈棣生带领马先生到盘古峒和盘古王山等地考察,并查阅大量文献,共同推断:盘古国的遗址就在花县。次年,马卉欣在他的书中公布了这个发现,震惊了我国神话学界。

这座神碑外围刻有长方形边框,框上方内侧两角,有两条浮雕蝙蝠图案,寓意吉祥,
更奇的是框的两边有浮雕四条龙,上方两条是双龙夺珠,下面是昂首含珠的两条龙,线条简洁而生动。

  “所谓国,并不是指国家,而很可能指某一个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的人群有特定的信仰并且自治,虽然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但包含一些国家的元素。而南海中盘古国,指的是南海郡中崇拜盘古氏的独立群体。”陈棣生解释道。

  盘古国的人群极有可能是古代未被征服的瑶族群体,其范围至少包括如今花都狮岭镇的北部、梯面镇的全部、花山镇北部,这些地方在古代均有瑶峒。据《广东通志》记载,这一带有“瑶山凡三十五”。

这只小石狮有上百年的历史,是盘古神庙的镇庙神物之一。

  从盘古国影响程度来看,范围更大,南北朝时遍及整个南海郡的瑶峒。在明代,瑶峒首领的势力范围波及南海、三水一带,在从化、增城等地也有类似的记录。盘古国以梯面盘古峒为中心,这里的瑶胞认定盘古是人类万能的始祖,在此建起盘古庙,每年农历十月十六,瑶胞把它视作盘古的诞辰,都会去盘古庙参加“盘古节”。

 

  古迹

  盘古王庙藏有数百年的宝物

  如今花都盘古文化的最重要遗迹,莫过于在盘古神坛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盘古王庙。它位于葱茏的盘古王山山麓,只是一间一进、面积约130多平方米的小庙。

  最珍贵:五百年神碑

  话说清朝嘉庆初年,花县振兴乡白水寨村一个叫邱毛松的读书人,在盘古王山半山腰荒草间,无意中发现一块神碑,碑上正面刻着“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几个字。邱毛松在山腰搭起一座“盘古神坛”,并把这块盘古神碑供立其中,每天在这里施医,四处游说让周围的人去参拜,盘古神坛渐渐远近闻名,洞内烟火万家,香火甚盛。这便是盘古王庙的滥觞。

  但随着时光流逝,邱毛松所建的神坛在半山腰,很是不便,光绪二十七年(即1901年),人们在山脚地势平坦的地方,重建了一座砖木瓦结构的神坛,俗称盘古王庙,香客更众,遍及珠三角,这与过去南海郡和盘古国的密切关系有关。

  如今盘古王庙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盘古国仅存的遗迹:当年邱毛松拾到的石碑,距今至少500年历史。

  绕过古庙正中的盘古王塑像,我们看到这块神碑,它高一米多,宽约0.8米,造型很独特(见右图)。

  由于香火太盛,盘古王庙粗大的梁柱和屋顶已被熏得变成黑色,但难能可贵的是,支撑古庙的18根花岗柱上,除了盘龙柱,每根柱上均清晰地刻着楹联,它们都是当年古庙建成时留下来的,至今也有过百年历史。

  石狮:铭记赤子之心

  古庙前方的空地上,有一对惟妙惟肖的石狮,左雄右雌,侧首斜对。陈棣生介绍,这是清末重修古庙时由秘鲁华侨捐赠的。

  “以前花县的人漂洋过海到国外,都必先到盘古王庙进行祭拜,他们都认为,拜了盘古才能顺风顺水。1985年古庙重修时,捐款者中华侨捐资占了大半,而以巴拿马华侨居多。如今仍有很多华侨专程从海外归来祭拜盘古王。”陈棣生说。

  习俗

  盘古王诞抢花炮

  关于盘古文化,狮岭有一个盛大的民俗活动流传至今:盘古王诞。

  盘古王诞源于瑶民的盘古节,又称为跳盘王、做盘王。陈棣生说,由汉族人复活的这个民俗活动,具有自己的特色。盘古王诞日由昔日的十月十六日,变成八月十二日,传说这是拾到神碑的日子。

  八月十二日是喜庆的高潮,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抢花炮。据说哪条村的人拾到花炮炮圈,盘古王就庇佑全村平安顺意。抢到炮圈的村民会兴高采烈地将炮圈接回村里,供奉在祠堂里,直到来年八月十二,村民舞狮抬一个新炮送给盘古王。

  盘古王诞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恢复以后,热闹如昔,但有所改变。节庆不再是连续数天的狂欢,而是在八月十一日傍晚开始,香客纷纷争上“头炷香”,祈求得到保佑,这是第一波高潮。第二波高潮在八月十二日,人们请来民间艺人重现曼妙的盘古王舞,向盘古王致敬。

文史专家陈棣生,数十年来致力花都盘古文化的研究。

 

  链 接

  盘古文化始于河南

  河南省桐柏县在学界被评为盘古文化的根源地。当地的“盘古庙会”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支撑其论点的五个标准是:

  一、图腾标准。古籍中盘古神话说“盘古氏龙首……”显然,古代先民崇拜的是龙,认为祖先盘古就是龙的后代,所以,盘古子孙就以龙为图腾标示,千古传承。桐柏山盘古塑像的头部有两只龙角,与“盘古氏龙首”之说如出一辙,而其他的盘古神话流传区别是凤图腾,鸟、鸡图腾,与龙图腾格格不入。

  二、地理标准。古籍中关于盘古神话的记载最早莫过于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其中涉及地名的只有一处,为“盘古死后……血为淮渎……”明显将盘古与淮河发源地相联系。清代学者贡愈淳作《桐柏山赋》曰:“盘古开天而首出……”明确指出桐柏山是阴阳未分、大水茫茫的混沌之时盘古首出开天的地方。同时,桐柏山盘古躺卧处还存有一座盘古庙,许多地方还保留着盘古山、盘古洞、盘古斧、盘古井等与盘古神话密切相关的实景地名。

  三、民俗标准。桐柏民间流传着许多习俗,可以说是原始盘古神话的遗存。如传说中人类之初是两条鱼变成了两只猿,这两只猿就是“阴阳之始”的盘古夫妇。盘古崇敬祖先,就有了盘古抱二鱼以示崇敬之说。后来,盘古抱鱼之说就形象地演化成了太极图。桐柏民间现在还习惯在门头上、窗户上、院落影壁墙上挂太极图,希冀祖先庇佑以辟邪之意。

  四、敬祖标准。在神话流传区,人们对神话人物崇敬程度的高低是判断神话产生根源地是与否的标准之一。在桐柏民间传说中正月初一是盘古的生日,这一天祖先盘古要回来过年,需要清静,所以在桐柏初一到初十是不能进行闹新春的游艺活动的。另外,走遍全国盘古神话流传区,民间称盘古为王、为帝的多,唯有桐柏山居民称盘古爷和盘古奶。

  五、活化石标准。现在还挂在人们口头上的神话,被专家称为“活化石”。它的数量多少反映出当地人们对盘古神话的知晓度,这也是判断盘古神话传说根源地的依据之一。经过普查,桐柏县搜集出上百种盘古神话。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就是盘古文化根源地的特征。

著名的“四方炮台”是160年前抗英斗争中的主要场景。

 

  史地钩沉

  趣谈广州地名“一”至“十”

  一:一德路:为何叫作“一德”颇费推敲,据传原先这里的街道相当杂乱,清末重新规划,把相邻几条横街狭巷改作通衢,是名“一德”,取古语“一德立而百善从”之意。

  二:二沙地是芳村区的地名,现在附近有个省内最大的花卉市场。广州叫“沙地”的即冲积平原,是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地理现象。

  三:三字在粤方言中与“生”相谐,最为广东人钟爱,所以以“三”字打头的地名非常多,如三棵松、三元里、三宝圩、三元岗等等。

  东山有条三寓路,旧时是三大豪门的所在,故名。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确有其事,欧阳山名著《三家巷》是以西关做背景的,实际上当然没有这么一条小巷子,但荔湾区文安街的确有条不起眼的“四家巷”、越秀区还有“五家巷”,当中曾上演了多少“梧桐雨”般的故事可是谁也说不清。

  四:“四”字为广东人最为忌讳,所以用四字作开头的街名是找不到的,从前有 “四牌楼”今之不存。海珠区洲头咀码头附近的“海天四望”街名字极诱人,但是周遭风景并非如此。而著名的“四方炮台”却是160年前的抗英斗争中的一个主要场景:“三元里响起、四方炮台顶住”便是当时的羊城童谣。

  五:五仙观供奉的就是骑羊持穗的仙人,也即是纪念古羊城的始创者。所以广州2010年第16届亚洲运动会吉祥物也是五只小羊。

  五眼桥坐落在石围塘街秀水涌上,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芳村区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石桥。该桥为五孔石拱桥,中间一孔最宽,其余四孔对称缩小,桥两头为台阶式,桥身用红色砂岩砌成,栏及桥孔边缘用白色花岗石镶嵌,色彩协调,造型古朴美观。历史上,该桥为省城至佛山古镇第一桥,是交通要冲。   

  此外,五字头有两处名地,一是五凤村、一是五山,前者是“先富起来”的典型之一,从前城南的小村庄,现在是闹市的“城中村”,揖别农业久矣;后者是广东几间名牌大学齐集之处,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而五山路科技街则是全国最大的电脑商业黄金圈——天河众多电脑之“城”的发源地。 

  六:六榕路在“文革”中与同一方向的朝天路、米市路一齐被改作了“朝阳路”,很有北方味儿。六榕寺当然是以惠能、苏东坡闻名,该寺是羊城最具庄严宝相的净土之一,先后几代住持都是文士,路以寺名,为羊城一大景。

  “六甫水脚”在西华路,广州叫六甫、七甫的地名很多,“甫”疑即“埔”,码头水边之谓也,第十甫、十八甫应该是古代的第几码头。

  七:七星岗古海岸遗址1937年被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吴尚时发现。这一发现为海内外专家们所关注,它突破了世界古海岸线与今天海岸线宽度最大值为50千米的说法。在此之前,地理学家们普遍将意大利距今海岸50千米的内陆古海遗址视为海面从大陆退出的最大里程。七星岗古海岸遗址距今海岸100千米以上,是原来说法的一倍。 

  七株榕在越秀区的诗书路,一个非常风雅的地名,与“学宫街”几步之遥。学宫街里的“番禺学宫”就是古代的“官学”,“省试”就在此举行,其建筑很有南方典型风格。 

  八:广州人真正算得上是“土著”的其实非常非常少,历代朝廷戍边将领和他们的后代构成了羊城主要的人群,换言之,基本上都是“客家”,只是新旧而已。“八旗二马路”便是一个人口迁徙的印证,清代八旗有满八旗与汉八旗之分,许多后人成了今天羊城的中坚;黑旗军的刘永福和他的部属们征战安南,他们的后代也是定居在广州的。 

八和会馆这个在恩宁路的古屋已成胜迹。

  还有一个和粤剧渊源甚深的“八和会馆”。粤剧艺术起源于佛山,发展于西关。清朝咸丰年间,有位李从善老先生将自己的房屋捐出来,作为粤剧会馆,取名吉庆会所。到光绪八年,粤剧界已经发展为8个堂口,从此,粤剧堂口就称为八和会馆。 

  九:“九”是个好意头的数字,所以以九做地名的极多:九如通津、九功坊、北京路的九曜坊等,从前越秀北还有个“九兜巷”,里边曲曲弯弯甚是有趣。可惜与文化典故相关的不多见,只好从略。

  十:“十三行”,一条蜚声中外的商业街,可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开山之地。

  广州名宅十香园,其址在今河南客山怀德大街,是岭南画派的开山祖居巢、居廉兄弟的故居。“十香”的意思是园中植有素馨、端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君子兰、白兰、含笑等花木。旧有啸月琴馆和紫梨花馆等建筑物,今仅存后者。正门“十香园”横匾,据说出自晚清广州篆刻家陈其光手笔。

  (梁 婵 整理)

策划 赵  洁

  采写 梁  婵

  摄影 王维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