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沙湾:古典灵魂
发布时间:2008-07-22 14:59:38

留耕堂一角

  广州番禺,有一个八百多岁的古镇,名字叫“沙湾”。论年纪,它并不是番禺首屈一指的“长者”,但它是广州目前唯一的一座“历史文化古镇”。

  慕名前来的游客,在跟沙湾接触的最初阶段,心里也许会有些讶异:纵横错落的街巷两旁,屈指可数的老房子们,静静地隐身于光鲜亮丽、却也是千人一面的现代建筑背后,一派苍凉。这一点,跟广州大多数的城镇,似乎并无不同。

  惊喜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的。在已经带有明显现代气质的街巷里走上一遭,如果你眼尖,马赛克外立面的小洋楼的夹缝里,会发现不少古老的宗祠寺庙。推开沉重的门扉,你也就推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精雕细琢的檐缘梁枋,栩栩如生的砖雕、石雕、木雕、灰雕和壁画……你会惊讶于这些“艺术品”的鬼斧神工,惊讶于它们在生猛的现代生活的侵蚀下,居然可以做到历久弥新。似乎得到了时光格外的偏爱,它们保持着最初的完美。

  更加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沙湾的人。走在绿树成荫的石板路上,会不时有飘飘仙乐溢出隔壁的小楼,一唱三叹的粤曲唱词让人顿觉恍若隔世。对传统的热爱与坚持,似乎已经与每个沙湾人融为一体。稍微上了点儿年纪的人,几乎无一不是广东音乐的狂热“粉丝”,吟唱一曲只是信手拈来之事。

  年纪小小的孩童也不例外。沙湾是民间传统技艺“飘色”的故乡,这里的很多小孩子,在他们还不怎么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被大人姹紫嫣红地装扮成“飘”,参加举镇欢庆的民俗游行了。这是他们人生当中最初的荣耀,也是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现在他们慢慢长大了,放学之后,他们练习古筝、弹奏琵琶,还特别喜欢种植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的兰花,是沙湾的传统之花,每个沙湾人都爱它。

  繁杂尘世,沙湾人对传统坚固的守望,传承了八百多年。在富足而喧嚣的“面孔”下,沙湾有一个美丽的古典灵魂。

  “始祖”沙湾何

  改“姬”为“何”

精雕细刻留耕堂

留耕堂柱子有112条之多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世人的眼中,岭南还被视为蛮荒之地。

  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四年),赵佗据有岭南地区建国,定都番禺。番禺的大片地方仍是汪洋海滩。迄至东吴,广州刺使步骘至番禺县城旧址,登高远望,还不禁发出这样的慨叹:“睹巨海之浩茫,观原薮之殷阜。”

  看看“沙湾”的名字,也就不难推断它的由来。最初它只是一个古海湾——千年的浪花不断地冲刷、积淀,不知道具体是在哪天,量变达到质变,一个灵秀别致的半圆形沙滩,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史籍记载,最远可以追溯到五代,沙湾开始有了人的踪迹。到了宋代,这里已形成村落。这个村落以北完全是陆地,以南尚是浅海。条件的艰苦,可以想象。

  可是就有人慧眼独具,相中了这个还贫瘠荒凉着的小沙湾。

  他就是今天沙湾的主人——沙湾何氏的祖先。根据何氏族谱记载,沙湾何氏本姓为姬,是周武王支子虞裔的后代。后易姓为韩,是韩国贵族。秦并六国时,为避秦兵的追杀,改姓何。汉武帝平越,何氏从中原南迁至粤北浈阳,宋代迁至广州。宋宝庆二年(1226),邑人李峁英,高中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成为广东历史上第一名探花。李为官清廉,建树很多,曾三次弹劾奸相史嵩之,宋帝称他为“南人无党”。李官至吏部侍郎,加中大夫,封为番禺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晚年归隐广州。何氏族人何德明,博学多才,时为李峁英的西宾(家庭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何德明来到人迹罕至的沙湾,他观察到珠江每年都会从上游携带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使沙滩年年增大,逐渐形成平原,土地极为肥沃。何德明心想,如果在这里筑堤围田,繁衍生息,定会富甲一方。借助李峁英的显赫之力,何德明向相平司(清廷财政机构)申请,购买在番禺沙湾一带的土地、水面和山冈。据说,何德明当年购买的地域,西起九牛石,东至蕉门滘,南达大海边,北抵沙鼻口,约有三百多顷,称为“鱼游鹤立三百顷”。

  在这之前,何氏宗族已经有人生活在沙湾,但是如此大面积的置地,在何德明之前还从未有过。何德明在沙湾开基创业,子孙繁衍生息,逐渐成为财雄势大的名门望族。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是买受,二是报承所得,三是族人捐献,四是领赏(官赐)。

  何氏族人向官方不断廉价购置沙坦,经人工开发而成良田。在他们已经拥有土地的周边,随着泥沙的淤积而变成大片沙滩,“鱼游、鹤立、橹迫、草埗”,按照这样的演变过程,何氏宗族名下的良田,逐步蔓延。有了人力、财力的雄厚基础,何氏宗族开始发起向外扩张的步伐。他们报承沙坦和荒山野岭,并辛勤耕耘使其变成大片沃土。

  有仔唔忧冇老婆

  到了明中叶以后,何氏族田已经远远地超过乡中其余各族,一跃成为当时番禺四大望族之一(其余还包括石楼陈族、员岗崔族、南村邬族)。民国9年,沙湾何氏宗祠留耕堂拥有族田56575亩,为全县之冠,是珠三角大名鼎鼎的巨族。如果再加上各坊的田产、庙产、乡公所田产以及大大小小地主的田产,和王、李、黎族田产,沙湾一乡的田产数目超过十万亩。据说在发展的鼎盛时期,何氏宗族拥有的土地一直绵延至从化境内。

  何氏宗族经济富裕,族内男丁每年春夏秋冬四季均分配若干元,此外还有各种补贴,如结婚的时候有“大床金”,开学读书有“学金”,生子女有“姜醋金”,死亡有“帛金”……以人口而言,何氏宗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北四村。纵横数百里内,何氏宗族富甲一方,享有名门望族的美誉。邻近四乡之人都是羡慕不已。“沙湾何,有仔唔忧冇老婆”。

  建国前,沙湾乡共有人口约两万。当时每户平均人口是6.6人左右。因为当时沙湾有不少大户蓄养婢女、雇用女佣,有些还有男工,叫做“后生”。

  沙湾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号称有三街六市。三街是亚中坊的车碧街、市东坊的新街、三槐里王族的缘善大街。三条街的屋宇都是当地甲等住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富人区”了。

  六市是村中心的大市、安宁市、村东的第一里市、村南亭涌里和一文渡间的云桥市、村西萝山里的萝山市以及更西的三槐里市。此外还有卖鸡圩、瓜菜圩以及大巷涌入口处两岸的米机、店铺……至于猪肉店、粮店、海味店、杂货店、洋货店更是数不胜数。银号、金铺、当楼也有不少。以小吃闻名远近的沙湾,各种粥粉店、牛奶甜品店和大大小小的餐馆更是数不胜数。这里的夜市特别旺,通常要开店到凌晨两三时左右才打烊。

  诗书世泽留耕堂

  宗堂流芳

 

沙湾人家的大门

  几乎每次提到一个显赫的氏族,我们都无法忽略他们的祠堂。这个在中国文化中独具意义的符号,记录了一个家族、一个村落、一个民族的沿革与变迁。

  富庶的沙湾,各族都建有自己的宗祠。何氏追远堂(即玉山太公)、李氏流芳堂(即忠简祠)、何氏孔安堂、何氏肯构堂、王氏王家大祠、何氏光裕堂、黎氏世德堂……总占地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112座大大小小的祠堂,散落分布在沙湾古镇的纵横小巷中,不知道在哪个拐角,你就会跟他们其中的一个不期而遇。

  最大的当然是何氏大宗祠,村民习惯叫它留耕堂。祠堂始建于元初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年)。在长长的731年的历史中,留耕堂多次被毁。最后一次的重修,也是建筑得最为恢弘辉煌的一次,是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那也已经是三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似乎并没有减弱留耕堂的八面威风。祠堂的主体建筑有山门、仪门(牌坊)、拜庭(中座)、后寝(后座)和东西两庑。山门宏伟和工丽之处,是在20多米宽的门面上。一列六条八面大石柱组成了檐柱,又有一列两人合抱粗的圆形木柱做内柱。12条柱子撑起五条檐梁,无一不是精美的木雕。它的两头,分别是相向的云龙和玲珑一致的龙头作支撑檐梁的“雀替”。而檐梁本身分别雕有文豹、雄狮、少狮、麒麟、骏马、麋鹿、春牛、凤凰、仙鹤、喜鹊、鸟雀、飞龙、鲤鱼、螃蟹,还有牡丹、仙草、芦苇以及宝相花纹。中间的一道檐梁,居然一共雕刻着9个衣冠不同的人物,3个是侍者,其余长者有坐有立,或品茗,或下棋,还有的喝酒赏花,精妙绝伦。

  五条檐梁上,33座支撑三重如意斗拱的“栌斗”(又称驼峰)雕刻更为精妙。特别是中间的七座栌斗上,松下弈棋、深堂讲道、携琴访逸、林间对饮、春郊试马……20多位的人物,有老有少,有高冠阔袖、有紧身盔甲,中间一桌4人正在弈棋的画面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正在对弈的两位老人,一个正按棋桌上,一个正举手欲下,他们的身后站着一位少年,正把一足踏于高石之上……微风拂过,恍惚间,画中人物的衣角也跟着飘动起来……

  不过,最吸引我目光的,还是留耕堂高高的牌匾石额上几个遒劲的大字:“诗书世泽”、“三凤流芳”。它们是书法家陈白沙的真迹。何氏第十一世何宗濂,是这位在广州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书法第一人”的入室弟子。

  所谓“诗书世泽”,是表彰沙湾何氏攻书中举、代不乏人的事情。据《番禺县文物志·留耕堂》的记载:“沙湾何氏初祖居南雄,是宋代的翰林学士,三世祖何玺庵官封承事郎,四世祖何德明为承务郎,五世祖四人,何起龙是宋代进士,太常寺正卿,何斗龙是从事郎,何翊龙是文林郎。”

  而“三凤流芳”说的是:何氏得姓之后,第五十代的何棠(又名何集)、何栗、何榘兄弟三人,在北宋政和年间同中进士,被时人称为“何家三凤”,后人又称其为“三凤流芳”。

  读书有奖

  沙湾人不仅生意经算得爽利,会读书更是远近闻名。他们深谙一个宗族的不断壮大,必须有文化做支撑。他们在族内建立了求取功名的奖学制度。何氏族例:凡中秀才、举人、进士者,分别可以获得祖荫二份、四份、八份。除此以外,还有花红金、靴金、书金、弥补金等。清末废科举后,改为凡中学毕业者得祖荫两份,大学毕业者得祖荫四份,留学毕业者得祖荫八份,这样的奖励可以终身享用。

  自宋代择沙湾而居至明代,沙湾学塾多、读书人多、获取功名的人多、从政为官的也多,逐渐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群体。

  然而,好景不长。清朝入主中原后,推行“禁海”与“迁界”,强令汉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同时又进行了杀戮无数的“文字狱”……一片血雨腥风中,何氏宗祠被毁一空。

  前人在《留耕堂改革考》中痛心疾首地叮嘱:“后人其知之。”——夷村毁家之害,后人千万不可忘记。

  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下,沙湾的读书人,深受明亡家破的切身之痛,一改过去“学而优则仕”的习惯,开始只登科场,不入官场,考取功名之后,就会托言“侍奉双亲”归隐家园,凭借丰裕的祖荫,过起悠然的田园生活。

  因为有文化,何氏宗族得以抓住契机,先于其他家族率先完成资本积累的过程,创造出惊人的财富;又因为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何氏宗族才得以支撑起庞大的知识分子阶层。孰为因、孰为果,一时之间很难说清。不过,在留耕堂里徜徉,你会发现,112条石柱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外在的恢弘与华美。这个祠堂之所以有震慑人心的力量,是因为它有一个强大的灵魂。

  策 划:赵洁 李倩

  撰 文:金叶

   摄 影:倪黎祥

上一条: 重拾孩提记忆

下一条: 美哉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