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重拾孩提记忆
发布时间:2008-07-31 15:58:40

快乐

和蔼可亲的老师。

一棉厂托婴所门前,老师跟孩子们在一起。

幼儿园午餐时分。

  自诞生第一间幼稚园开始,广州的幼儿教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当年的跌宕起伏,在喧嚣的当下,仿佛已远离人们的记忆。然而,当幼儿园越来越成为小朋友必经的教育阶段,重拾旧日关于幼儿园的故事,聆听老一辈幼教工作者讲述他们的骄傲与辛苦,自己的童年也依稀重来。

  老园长 五十年的孩子王

  虽然得了一场大病,走起路来略显蹒跚,但那双慈祥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给人以安静的力量;虽然岁月无情,银丝爬上她的头发,但她常常露出亲切的微笑,恍如小孩般纯真。她,就是无数小朋友心目中亲切和蔼的幼儿园园长——梁群芳。

  梁群芳年逾七旬,从当年担任“提多幼稚园”的园长算起,到从中山六路幼儿园园长的位置上退休,她从事幼教工作超过50多年。这几十年间,她教过的小朋友数不胜数,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梁群芳走上幼教的路很偶然。当时,提多幼稚园是一所附设在提多小学的教会幼儿园,当时的教会幼稚园的老师多数受过专业教育或培训,设施也相对较好,提多幼稚园就拥有从外国运回来的大型玩具、滑梯等游乐设施,这是其他幼儿园不一定具备的,有些教材则是翻译过来的外国课本。

  此外,教会幼稚园收费比一般幼儿园贵,有的甚至是普通幼儿园的两至三倍。因此,解放前,一般只有经济条件非常好的家庭,才把孩子送到教会幼稚园。幼稚园不设全托,和现在一样分大、中、小班,一般来说,家长或保姆每天定时接送,有些家庭放心不下,还会叫保姆整天都陪伴幼儿在园里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梁群芳开始担任提多幼稚园的园长。她回忆,上世纪50年代政府对接收过来的幼稚园实行维持原状、逐步改造的方针后,提多幼稚园后来改造成万福路幼儿园;私立幼稚园仍然存在,但相对日渐发展的公立幼稚园,规模较小。梁群芳后来调到中山六路幼儿园任教。和以前相比,有两点她最难忘:一是招生对象的变化。幼儿园为工农服务,有困难的工人、农民的孩子是幼儿园优先考虑录取的对象;二是保教工作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过去,游戏在幼教中的作用并不得到重视,小朋友玩积木,也是静静地、乖乖地坐在那里,后来,广州幼儿园兴起多种多样具有启发思维作用的游戏,小朋友的活泼、创意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一眨眼,梁群芳从事幼儿教育超过50年。“现在来看我的,很多已是爷爷奶奶级的老人家了。”她教过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有一次,一位白发苍苍的美籍华人不远万里,远涉重洋,故地寻根,说他很怀念在中六幼儿园所经历的愉快时光和和蔼的老师。和学生们谈起童年时光,大家都很感慨。“对我来说,能见证一代代的成长,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老家长 可怜天下父母心

  最关注幼儿教育莫过于天下间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的父母。当现在的家长都在苦恼如何才能使孩子入读更好的幼儿园时,寻访老一辈广州人,谈起当年他们送子女入托儿所、读幼儿园的经历,竟另有一番酸甜苦辣的滋味。简姨和黄姨已年逾七旬,对于当年的情景,她们记忆犹新。

  “按照1951年当时政务院公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女职工的产假只有56天。虽然很舍不得,但工作很忙,任务很重,家里又根本没人有空看管孩子,只能送到厂里开设的托儿所,每隔四个小时喂一次奶。”黄姨说。上个世纪50年代,托儿所的保育条件普遍不太好,保育人员是从厂里临时抽调的女工,没受过专门的培训,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任务就是定时让小孩吃饭、洗澡、睡觉。特别是有一段时间,小儿麻痹症流行,父母都特别提心吊胆。“每次听到自己还那么小的孩子在哭,做父母的,都心疼得不得了。”她说。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州的机关、工厂、街道普遍都设立托儿所、幼儿园,它一方面确实可以使父母更专注于生产,但另一方面,忙碌的工作、频繁的文件学习、开会,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不足够。

  黄姨当时担任车间工会主席,下班后还要继续组织组员学习文件,向组长汇报,往往要下班后三个小时才能回家。虽然托儿所就设在厂里,但她基本上也要等到周末才有空接孩子回家享天伦之乐。

  简姨的4个儿子都曾先后进入当时的机关幼儿园接受教育。她回忆当时接送在市工会幼儿园读书的儿子的情景:每周周一8时左右,父母把孩子集中在市工会门口,由校车送去基立村的幼儿园,直到周六下午,在同一地点接儿子“放学”。“那时工作很忙,机关是三班制,要从早上8时上到晚上9时,哪里有时间照顾孩子?”简姨说。

  至于托费,黄姨和简姨都说,由于单位会适当给予各自所办的幼儿园补贴,因此很便宜。简姨回忆上个世纪60年代初也就大概15元一个月,包吃包住。黄姨1962年出生的女儿,1965年不在本厂幼儿园,而去当时的“前进幼儿园”报名入读,但托费也并不贵。

  黄姨回忆,当时广州幼儿园的老师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受过专业教育,很有责任心,她的女儿读幼儿园时,学习的课程有唱歌、跳舞、识字等。“并且,老师们已经懂得用形式多样的游戏对孩子进行教育,所以我女儿当时很喜欢上幼儿园。”

   厂办幼儿园的故事

  1953年后,广州陆续出现工厂、机关、街道等部门设立的幼儿园。1959年,东、南、西、北郊5个区原有65所私立幼儿园,有56所为厂企、机关接办或改为街道群众办。

  女工众多 开办托婴所

  何老师从事幼儿教育30多年,在幼儿师范毕业后一直在前广州第一棉纺织厂幼儿园担任教师、园长等职,直到退休。何老师介绍,一直以来,纺织行业多以女工为主体,广州第一棉纺织厂在20世纪50年代时规模已经很大,有分厂几个,员工数千,其中女工所占比例高达70%。那时工作任务很繁重,每周21班倒,女工无暇照顾刚出生的小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厂于是开设了4个托婴所。

  “托婴所是工厂应当时的实际情况设立,幼儿园也一样。随着工厂发展,扩大幼托范围、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何老师说。1962年广州第一棉纺织厂开办了“粤群幼儿园”。最初规模不大,分3个班,每班25人,全园80多人;在学制上,以“全托为主、半托为辅”,以使职工全心全意投入到生产中去。1965年后,职工入幼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一棉厂合并原来的“三托”和“粤群幼儿园”,在素社直街开办了一间规模更大的幼儿园,并改称为“广州第一棉纺织厂幼儿园”,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入园幼儿增加到300多人,分9个班,保教人员达到50多人。

  依靠工厂 自造洗衣机

  一棉厂所办的幼儿园基本上不以盈利为目的,家长只需支付很少的学费就行,经费不足的部分由厂里进行补贴。在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改造上,主要也是工厂在全力支持着。何老师回忆,刚建园时,条件非常简陋,桌椅是从业余学校里运回来的,太高了,就把它们锯短到适合幼儿的高度;幼儿睡的是“太平铺”,一间室里只有用长木板铺成的一张床,小朋友就排排睡在上面。1965年新幼儿园成立后,面积扩大了很多,单户外活动的场所就有1000多平方米,幼儿的卧室是配套齐备的房间,一人一床,还有洗澡间和厕所。

  1965年后,一棉厂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总的来说相当不错,与机关、街道办的幼儿园相比也毫不逊色。何老师自豪地说:“每年六一节,由工会牵头,厂里都会给幼儿园增加一些设施作为礼物。”

  在当时,厂办幼儿园的建设往往体现集体的群策群力,不少设施都是厂里的职工们一起制造的:幼儿园里没有游泳池,于是厂里全体职工总动员,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挖土、担泥;大型游乐设施不够,工会牵头,机械师傅自行设计制作了一个大型木马旋转盘,小朋友又多了一个玩耍的好地方;滑梯过于陈旧,不合时宜,机械师傅因地制宜,对滑梯进行了改造,新滑梯能满足大、中、小班不同年龄层的小朋友的需要……“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当时幼儿园里孩子的衣服都是保育员用手洗的。当时市面上还没出现洗衣机,我们一棉厂自己的机械师傅自制机械动力滚筒洗衣机,虽然很笨重,噪音也很大,但很有效,保育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何老师说。

  师资优良 众人争相入读

  “虽然是厂办幼儿园,但厂里一直很重视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事实上,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老师也在逐渐走向正规化、专业化。”何老师介绍。

  粤群幼儿园刚建立时,保教人员分聘请和自培两种,受过正规幼师专业训练的只有两名,其他的多是从厂里抽调过来的女工,或者是困难职工的家属。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幼儿教育的复苏,教师队伍逐渐专业化,一般都是幼儿师范、幼儿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而从事其他保育工作的人员,也要接受专门的培训:炊事员要学习如何科学搭配幼儿的膳食;卫生员要去市医院进修更专业的幼儿健康知识。“设施齐全,师资质量也相对较高,家长一般都比较放心。一棉厂很多职工的儿女,就是在厂办的托婴所、幼儿园一路成长的。”何老师说。

  正因为一棉厂幼儿园办学质量好,连一些非本厂的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到那里去。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在满足职工需要的前提下,一棉厂幼儿园开始对外招生,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高峰时期,开办了15班,人数达到500多人。每逢六一节开全体大会,俨然一个“小人国”。

   老幼儿园逐个数

  中山六路幼儿园

  开设于1933年9月,前身是广州最早独立设置的公办幼稚园——市立第一幼稚园。建国初期设4个班,幼儿100多人。1950年改称市立第一幼儿园,全园共设14班,幼儿383人,开始实行向工农子弟开门(招收工农及干部子弟占70%)。1957年改名为广州市中山六路幼儿园。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前身为女青年会幼稚园,创办于1947年,广州解放前夕停办,建国后复办,改名为女青年会托儿所。1952年市教育工会接收该所,1954年9月增设广州市教工二幼。1968年市教育工会将两园移交市革委会文教办接管。1971年将教工一、二幼合并为市教工幼儿园,成为寄宿制幼儿园。该园1980年3月更名为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广州市第一幼儿园

  创建于1951年7月,初名广州市政府保育院,1954年改名为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初期招收范围主要是干部子弟。为了适应家长工作的需要,全部幼儿均在园寄宿,随到随收,幼儿的衣、食、住、行和治疗等均由园方负责。

  广州东方红幼儿园

  前身是民国时期妇女会创办的广州市第四托儿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广州市妇女联合会及广州市民政局先后接管,1953年迁寺贝通津现址,全园面积达6804平方米。该园1982年开始招收外国驻广州领事馆官员的幼儿。1986年与日本福冈市杉之子幼儿园结为姐妹园,并与香港明爱、英童等5所幼稚园结成友好园。1990年被列为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试点单位。

  撰文:许俏文 梁婵

   摄影:庄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