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玉州区高山村的古建筑文化
发布时间:2008-04-18 13:40:19

  玉州区高山村明清古建筑群以其保存较好、风格完整、文化内涵丰富而为人注目。高山村自明朝天顺年间始建村落以来,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现存宗祠12座、进士名人故居和其他古民宅60多座、教书育人的蒙馆、大馆15间等,建筑面积达51000多平方米。整个古代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形式独特、地方特色鲜明,展现出一幅具有岭南特色风貌的古代农村风景,体现出桂东南农村古朴淳厚的风俗民情。

  建筑是凝结的历史、是艺术的载体和文化的体现,古村落是由众多的建筑物和遗存所组成,但它不是杂乱无序的堆积,而是各种建筑物、遗存在一定历史和生态环境中形成有特定社会、文化意义的有机组合。高山村明清古建筑群亦然。

  高山村明清古建筑群在其整体布局、建筑设计、装饰艺术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岭南古代农村地方特色:首先在建筑布局上,采用岭南常见的梳式布局形式,房屋主要是座北向南和座西向东(偏南)两种走向排列,村前设置鱼塘、村背坡地、村中种植树木,这是因为岭南夏季炎热,季节风向为南风或东南风,南北和东西走向阴凉的巷道,可引风进入居住区,还有鱼塘、树木等均可调整微小气候。其次在防御设施上,古村落实行封闭式管理是其一大特点,同一家族聚居一处,但各家各户自成体系,互为邻居,互相照应。为防止盗贼入村抢劫偷盗,高山村自清咸丰二年( 1852年 )开始修筑绕村围墙 ,兴建闸门 ,共设置闸门5个,分别为丹凤门(南门)、日华门(东门)、五云门(西门)、锁钥门(北门)和聚星门。现存的丹凤门为砖木结构的二层建筑,墙体设置射击孔。而每条巷道两端也设置小闸门,具有很强的封闭性,现尚存安贞门、古庙门、企岭巷等巷门。绕村围护除筑墙外,还充分依托岭南常见的刺竹和水塘作屏障,既可减少用工用料,还能增强防盗效果,绿色屏障改善了景观,水塘有利于排污。内部交通以14条 、总长2000米的青砖巷道为联接 ,畅通无阻。再者在建筑设计上,为适应岭南地区多雨、天气炎热的特点,墙体多采用外青砖内泥砖的砌筑形式,外层青砖较高的强度有利于抵御风雨对建筑的侵蚀,内层泥砖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效果,使室内环境得到改善。还有在建筑装饰上,门窗、屋脊及各种装饰艺术丰富多彩。大门使用岭南地区特有的“推龙”做法;多种形式的窗棂图案的使用恰到好处;屋脊装饰有博古、卷草、鹊尾等多种形式;题材丰富的高浮雕雀替;以吉祥题材、传统教化故事、花草虫鱼为主题的壁画;为了扩大建筑与室外的过渡空间,在宗祠建筑中使用较多的“前接檐”手法;在梁柱上赋予了建造者和使用者美好的祝愿和希冀等特有的寓意做法,如思成祠香火厅的后檐柱从中间对半锯开,形成榫头合成一条园柱寓意“兄弟同心 、和睦相处”,议事厅分别在5条园柱的不同高处 ,从中间对半锯开形成榫头再合成园柱,五条柱子的接口分别由高到低呈阶梯状的排列,寓意“代代相接、五代同堂”;此外还有融风水美学礼制三位一体的屏风在建筑中的设置……,这些都折射出房屋建造者和使用者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

  高山村明清古建筑群众多的宗祠建筑则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寻根情结、宗族制度和封建礼制观念,记录了大量的历史、民俗的信息:高山村的宗祠发育非常典型,这不仅表现在它的宗祠数量多,而且它的宗祠等级层次分明以及以宗祠建筑为中心的平面布局形式,这是广西已知古代建筑组群中所独有。我们知道,一座宗祠,只有放在村落布局、宗祠、分支宗祠和其他民居分布等建筑系列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它,而这些建筑系列正是村落宗族结构的物化形式。在古代农村社会,宗族是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强化宗族的内聚力是宗族家族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故从宗祠到分支宗祠到其他民居的多层次布局决定了整个村落的布局。高山村明清古村落内的建筑布局,以宗祠为布局中心,民居排列两侧,宗祠的设计质量 、建筑规模上在整个村落中是最高级的,如绍德祠、思成祠的金柱、大梁的断面硕大,空间广阔,雕饰繁丽。这些均体现出等级森严、主次分明 、上下有序的格局,这是传统宗族观念和封建礼制的反映 。高山村现存宗祠 12 座 ,主要是 牟 、李 、陈氏的宗祠 ,而牟氏家族对于宗祠尤为热衷,各支系都建自己一房的宗祠 ,牟氏宗祠共有9座大小宗祠。在中国,宗祠被视为宗族的根基,是开展祭祀、议事和族内红白喜事等宗族活动的主要场所,寄托着宗族的归属感 。高山村的区域布局中,围绕牟、李、陈氏等宗祠建筑分别形成各姓氏相对聚居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照应的民居区域,这是各宗族成员的归属感的反映。著存祠是高山村兴建较早的祠堂之一,其一副对联上“著大宗祀典;存百世馨声”表明了主人建祠的目的。在著存祠附近还集中了思成祠、绍德祠、郎官祠等牟氏祠堂。思成祠内屋檐正中“绥我思成”四字表达了先辈事业有成、荣归故里之情已实现之意;在思成祠、绍德祠第四进设置观音厅,族内男性结婚举行仪式后需先在观音厅住上三天,以祈求祖先神灵和观音菩萨的保佑、早生贵子、多子多福 ,却又是这里祠堂的一个特别风俗。

  高山村明清古建筑群众多蒙馆、大馆的建筑又是其崇文重教、书香不断、文风兴盛的直接反映:高山村村民向来重视教育,早在明嘉靖26年(1547年)便办起了“ 独堆坡书房 ”,开学传授 。随后各个大姓氏竞相开办了各式蒙馆、大馆等 ,发展至清代 ,村中有蒙馆 、大馆共 15 间 ,学风浓郁。与此同时,为确保族内子弟不因家贫而辍学,各大姓氏均建立奖学金制度——“蒸尝助学”制度,即每年从宗祠所有的田租中拨出大部分经费资助族内学子读书、升学、赴考,使得所有学童均有机会进学馆习读。绍德祠《韬光祖给发大小馆束修记》碑记所载的相关内容便是“蒸尝助学”制度的一个直接见证。而书写在承绪楼厅堂的朱熹治家格言则反映出高山村村民治家严格、治学严谨、对后辈勤于勉励的优良传统。蒙馆学堂的林立、蒸尝助学的传统、传统教化的施行,使得高山村学风浓郁文风兴盛,人才辈出,因此古代小小的高山村出了进士4名、举人21名、秀才211名 。民国至今大学生400多人,可谓诗书传继、名流辈出。

  高山村明清古建筑群鲜明的岭南古代农村地方特色、典型而丰富的宗祠文化、文风兴盛人才辈出等这些特点正是其文化价值之所在,而这又正是一定历史和生态环境中形成的文化意义在建筑上的具体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