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广州阅读联盟:读书会是对纸媒阅读传统的延续
发布时间:2018-02-24 14:18:15

  近期,广州阅读联盟在广州图书馆举办了一期以“阅读与城市”为主题的工作坊,广州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美怡、青年作家王威廉,以及律师汪翊,与广州阅读联盟内24家读书会的成员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阅读来推动城市文化的建设,以及如何办好读书会从而推动全民阅读等问题。

  王美怡:在阅读中发现广州的文化暗脉
  首先,学者王美怡以“城市阅读与生命滋养”为题,通过自己个人的阅读经验介绍,讲到了如何以阅读的方式去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以及阅读如何滋养生命的成长。 

▲王美怡介绍在阅读中发现广州历史文化的经验 

  王美怡表示,其实虽然她是从事历史研究,但其实也是中年文学爱好者,她正是在阅读中发现广州这座城市有一个静水流深的文化暗脉,让她得以深层次地了解这个城市。 

  例如,清代番禺文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这本书对广州的天文地理、民间生活、草木虫鱼、文化传承都做了非常全面地描写,可以说是广州的民俗大全。在王美怡看来,这样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都以文人的笔墨来描写,非常好看——屈大均写广州民俗,过年的时候,奶奶、妈妈要打白饼,一种很香的米饼,他说:家家打饼声如捣衣声。意思是家家打饼的声音,像妇女洗衣服时的“捣衣声”,用棒槌捶打衣服的声音。在王美怡看来,读《广东新语》就像读一本关于广州的小说一样,书里面会有很多关于细节的描写。

  在屈大均笔下,广州是一座充满美感的城市,他还写到海,写他在南海上自己驾驶小艇去打鱼,跟番禺的渔民在沙滩上就地取材,生火煮鱼吃以及怎么做鱼生等。屈大均不是传统书斋里的文人,他有岭南的野性,他的足迹一直到海南,对海洋有直接的生命体验,而《广东新语》写出了个体的生活体验。

  王美怡还提到了广州学海堂学者谢兰生的《常惺惺斋日记》。谢兰生是学海堂学长,等同于今天广州中山大学的校长。这本日记记录了他每天的工作生活,跟官府的交往,与文人每天游花船、听曲,听南音,甚至跟歌女有很多的交往,还有跟十三行行商的交往,纠正了对广州十三行行商的认识——通常人们以为广州十三行行商都只是商人,但在谢兰生看来,很多行商都非常有文化素养。

  王美怡特别提到清代广州文人黄佛颐的《广州城坊志》,里面对广州的每一条街巷进行了准确的记录,也对街道上发生的故事、传说等引经据典地进行描述。

  另外黄任恒写的《番禺河南小志》,关注广州的河南地区(今海珠区),认为河南是广州历史的一个缩影:广州是千年商都,1757年被乾隆皇帝推为一口通商的口岸,城市经济非常富庶,其中十三行行商做了大量经济文化的建设,而这些行商的大宅门基本上都是建在河南,因此这本书对于广州的大宅门以及来龙去脉做了文学性的描述。

  王美怡认为,读了这些书,就能厘清广州的文化脉络。因此,说广州没有文化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当你打开故纸堆,将内容一一摘出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广州其实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城市。

  此外,王美怡也介绍了早期生活在广州的外国人写的关于广州的回忆录,如真光女中创始人那夏理女士写的回忆录,岭南学院的校长香便文也写了一本关于岭南的回忆录《岭南记行》,明年将会由广州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推出。还有一位叫亨特的美国人写了一本《广州番鬼录》,亨特是广州非常有名的旗昌洋行合伙人,在他的这本回忆录中,他写下了大量洋人跟广州行商做生意的记录,很有可读性。


  王威廉:广州文化的小蛮腰需要审美的弧度 

  青年作家王威廉则以《铸造广州文化的小蛮腰》为题,谈到了广州城市文化的建设除了高度之外,还需要一种弧度,也就是审美的维度。一个人要有历史的维度,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但也一定不能少审美的维度,没有审美维度的生存特别可悲。人要诗意地栖居在世界上,缺乏诗意就是苟活在世界上。

 

                              ▲工作坊嘉宾、青年作家王威廉 

  作为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作家,王威廉认为现代社会里人跟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他关注的是在人与自然界越来越疏远的时候,如何通过写作来弥合这种伤口。王威廉提到自己的作品《父亲的抱负》,这是一个源于广州生活经验的虚构故事:作为一个来广州生活的异乡人,父亲特别热爱广州这座城市,特别想变成纯正的广州人。当城市开始大规模拆迁时,父亲以钉子户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广州文化的认同:别人都走了,但是我就不搬离这个地方,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其他,我用这种方式,向周围嘲笑我的人证明,作为外地人,我比你们更热爱广州。

  王威廉表示,虽然大家觉得文学离这个时代远去了,但是文学的精神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离我们这么近——文学的精神分布在文化的每个细节上,例如微信朋友圈里,各种文章、各种标题,甚至新闻报道,都跟以前不一样了……为什么?就是有文学性在其中,正是因为有了文学性,才让自媒体可以超越僵化官方的语言。

  王威廉同时提出了审美理性的概念,他认为在消费时代,实际上我们的欲望是被绑架的,审美给予我们的判断,才是理性,它会提醒我们,什么才是最重要。落实在写作上,王威廉表示自己今年出的两本书,都与广州的生活紧密联系,写出了“我”与城市深层的关系,而且具有普遍性。


  汪翊:阅读可以提升法律人的人文素养

  汪翊则以《法律人的人文素养》为题,讲到法律背后的人文精神,以及如何培养人文素养。

  

                             ▲工作坊嘉宾汪翊律师现场朗诵《雨巷》 

  他指出之所以会有恶法和良法,就在于立法的人是否有人文素养,法律作为一种制度设计,首先应该是围绕人做设计的。法的价值是追求公平正义,怎么体现出来?就是制度设计背后的精神支撑、理论支撑要包括人文素养的内容。而无论是司法领域还是立法领域,都需要以人为本的导向,人文素养其实就是以人为本的素养。

  汪翊指出,对于法律人来讲,人文素养是要加强文史哲的学习,文学就是人性,法律人要看见人性,不能只看到条文;而哲学是抽象思维,可以指引你从迷宫中转出来;历史则让人看到本原。

  对于法学教育,汪翊认为环境之外,还要通过阅读来提升法律人的人文素养。他向法律人推荐三本书,一本是朱光潜的书《谈美书简》,另一本是李泽厚《美的历程》,另外还有布罗克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作为律师,汪翊自己分别在广州购书中心和学而优书店都开展读书会活动,其中一个还是以朗诵为主。演讲结束,汪翊为在场的广州阅读联盟读书会成员们深情地朗诵了戴望舒的《雨巷》。


  读书会的存在意义及组织形式

   
                          ▲嘉宾与广州阅读联盟的读书会成员合影

  对于读书会的存在,王威廉认为在一个手机占据了大多数人闲暇的时代,读书会的形式将纸媒阅读的传统延续下去,并且通过交流的和分享的方式,使阅读不再是孤独和无望的事情。读书会成员的多元化能够让参与者通过不同学科背景的交流来实现知识结构的杂糅,从而使个体在看待这个世界时产生不一样的思维角度,进而提升自己的境界,丰富自己生命的厚度。

  王美怡则坚持认为阅读一定要回到经典,她认为只有回到经典,才是最有质量的阅读。阅读要回到灵魂和生命的本身,阅读的时候,会进入另外一个通往美及神性和诗性的世界。她以个人的生命体验来证明,文学艺术世界中得到的滋养,让自己终身受益。

  汪翊则表示自己也有同样的阅读体验,但除了经典阅读之外,他认为要做延伸阅读,读书就像一棵树,经典就是树干,读书会最大的功能就是可以做到延伸阅读。

  爱读书会的召集人麦小麦作为工作坊的主持人,也谈到自己组织读书会的一些经验,她认为无论是作为嘉宾的作者,抑或是参与读书活动的读者,都能从读书会中获益良多。

  在如何才能办好读书会的问题上,三位嘉宾和麦小麦都一致认为阅读是最重要的,参加读书会的人要真正阅读,而组织者和主持人更要对所读的书,书的作者,书的背景等有着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要善于营造交流的氛围,例如让参与活动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发言等,这样就会是一场成功的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