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英国国家图书馆
发布时间:2008-09-26 13:58:42

  大英图书馆(亦译作不列颠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根据1972年颁布的《英国图书馆法》于1973年7月1日建立。它由前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外借科技图书馆以及英国全国书目出版社等单位所组成。该馆的参考部收藏1,000万余册印刷本图书、12万册手写本图书、10万件印玺及3,000余册纸莎草纸上的抄写本和其他资料。外借部约有图书1300万册,现有期刊、报纸92,000种和缩微胶卷文件350万件,以及300万份录音资料。


  英国国家图书馆。1973 年 7月由原英国博物院图书馆、全国中央图书馆、全国科学发明参考图书馆、全国科学技术外借图书馆、 英国全国书目公司合并而成。 1992 年底藏书1500 万册(件),其中图书1200万册,缩微资料 100 万卷,科技报告160万件,手稿15万份,期刊5万种。该馆以收藏英国文学、古版书、珍本书为特色。经费80%由英国议会拨给。设有外借部、参考部、研究和发展部等。另外还有报纸图书馆、手稿部 、东方手稿和印本书部 、图书馆协会图书馆等。1977年建立了英国图书馆情报服务系统(BLAISE) 。出版物有《英国国家书目》、《英国印本书总目录》、《不列颠图书馆连续出版物目录》等。

  1911年起,大英图书馆开始收藏所有在英国出版的受版权保护的书籍。国立中央图书馆建于1916年,它是供学生使用的图书馆。国立外借科技图书馆(1961年成立)归英国教育与科学部管理。它的书刊一般只借给国内的机关和其他图书馆。英国国家书目出版社建立于1950年,它出版一种报导英国出版物的《英国国家书目》。1973年开始英国通过法律正式规定大英图书馆为英国的国家图书馆。1998年,由于馆舍拥挤,图书馆搬迁新址,但阅览室得以保留,至今仍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服务。

  英国图书馆是一座创造性、资源性、高效率的图书馆,它立足于英国,服务于全世界。它拥有独一无二的精美馆藏,并已有250年的历史,堪称世界上学术、研究和创新的主要源泉之一。除了是全球信息的储藏库之一外,还是全国图书馆网络之枢纽。图书馆鼓励更多的公众了解国家有记载的遗产;图书馆的计划、产品和服务对国家经济、科研、教育和创新均有重大贡献,并丰富了文化生活。

  197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英国图书馆法》规定,大英博物院图书馆各部门`、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科学技术外借图书馆、科学参考图书馆、科技情报局和英国国家书目局合并成立英国图书馆。1982年4月印度事务处图书馆与英国皇家文书局,1983年国立有声资料馆也并入了英国图书馆。

  作为国家图书馆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英博物院图书馆成立于1753年,其缴送本历史可以上溯到1666年。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统一后,1709年的《版权法案》首次将大不列颠视为一个整体,该法案要求每本出版物必须向文书厅呈缴9册,分配给皇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律师学院图书馆。科学参考图书馆的主体是专利局图书馆,成立于1855年;国立中央图书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16年的学生中央图书馆,1930年合并于中央图书馆遂为国立中央图书馆,主要为学生服务;国家科学技术外借图书馆业务开始于1962年;而英国国家书目局成立于1949年,1950年开始出版英国国家书目,大英博物院图书馆和英国图书馆协会是其创办者和合伙人;科技情报局原隶属于教育部,作为英国图书馆中最年轻的单位,成立于1965年。

  英国图书馆历史虽然仅200余年,但其藏品可以上溯到3000年前,来自世界各地。伴随着圣潘克拉斯新馆的落成使用,大英博物院图书馆的圆形阅览室已经成为过去。根据图书馆的政策,主要的参考用书收藏在圣潘克拉斯新馆;流通用的收藏设在该馆最大的服务机构波士顿斯帕的文献提供中心;此外还有设在伦敦北郊的报纸图书馆。

  新馆大厅的茶色玻璃塔是著名的国王图书馆--乔治四世1823年捐赠给大英图书馆其父亲乔治三世的藏书。该玻璃塔高6层,矗立在大厅中央,所有书籍书脊朝外供人们欣赏,如果需要,工作人员可通过内部电梯或活动书架为读者取书。英国图书馆每天至少接待读者1000名。

  1993年英国图书馆就提出了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目标,其内容包括:增加数字形式出版物的保存;为读者提供网络和数字化服务;利用数字化技术保存和修复馆藏等。

  英国图书馆圣潘克拉斯新馆占地5.1公顷,总面积20万平方米,分为地上9层,地下4层。建筑物高度47.07米,地下室深度23.02米。一般书库载重700公斤/平方米;密集书库载重1400公斤/平方米。该馆1996年基本竣工,1998年搬迁完毕。1997年1月开放手稿阅览室;1997年11月24日开放第一个人文阅览室;1998年4月21日开放了免费参观的展厅和书店;1998年6月25日新馆由女王剪彩正式开放;1998年8月开放地图阅览室、东方与印度事务处藏书阅览室;1999年6月16日开放了科学、技术、商业阅览室;图书运送装置全面投入了使用。全部开馆后,共有11个阅览室1200个阅览座位,每年能接待读者100万人次以上,约每天4000余人次。此处职员1200人,总收藏资料5,000万件册。

新馆外观

  圣潘克拉斯阅览室每周开放6天,向拥有读者证的人提供参考服务,该处还有3个展室每天开放,公众可免费参观,这给游客提供了参观具有历史重要性的印刷品和手稿的机会。还有一个225个座位配备同声翻译的大厅,可供演讲、开会、放映电影之用。
  新馆采用自动借阅传输系统,应答到取出图书保持在20分钟左右,80%资料可在计算机上查询,全面自动化指日可待。科技图书采用开架方式,人文社会类及古老图书则采用闭架管理。
  圣潘克拉斯馆整体造型及颜色与四周环境协调,遮阳是其重大优点之一,不但符合能源环境保护之观念,也避免了阳光直晒,有利于图书保护和阅览采光。75%书库为密集书库,在有限的空间里提供了最大的藏书量。但其轨道弯曲过大,致使书架无法运行,亟需引起图书馆工作者的注意。新馆采用了安全及报警系统,确保国家文化遗产的保存和管理。
  由于圣潘克拉斯的馆舍藏书空间只能用到2000年,所以图书馆理事会正在力求保住圣潘克拉斯北面的地皮,以便建新阅览室和装订厂。这需要获得政府的理解和公众的支持,并要寻求私人机构的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