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12:07:43
10月5日你来了吗?
我们在中小学生文学艺术图书区(南三楼)举办了一场“秋天里的小诗人”线下活动。
因为入馆已经需要预约了,那天参加活动的读者我们是现场招募的。
没想到你们那么棒呀!
先来看看活动成果:小诗人们的诗歌作品吧!
有点稚嫩、有点青涩、又充满了奇思妙想。这些小诗全部出自现场招募的15位6-9岁的小朋友之手。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和秋天有关的诗,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
活动当天,老师先问大家:
你心目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
现在广州的秋天是什么样?
有没有人见过北方秋天的样子?
来看一组北京故宫的秋天吧: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然后,请大家一起发散思维,聊一聊有哪些小事物是独属于秋天的。
孩子们七嘴八舌:
五彩缤纷、一叶知秋、秋风习习;
还有人说落叶!丰收!
桂花!
柚子!月饼!柿子!
还有暑假过去了,秋天要开学!
一起收集和“秋天”有关的小事物。
孩子们想的越来越多,然后,大家一起欣赏了秋天里的绘本故事《说呀》,
认真地听完故事,然后从书里找出和秋天有关的所有小事物。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竟然写了满满了整个白板:
有了秋天的小事物,就可以开始着手写诗歌啦!
写诗之前,先来看看诗人们是怎样用这些事物写“秋天”的:
接着,孩子们自发站起来朗读了秋天的诗歌:
朗读完毕,大家一起总结了诗歌的特点:简短、非常简短、有节奏、有意境。
最重要是大家从这些小诗里学会了如何运用小事物的细节去创作“秋天”。
就这样。老师让大家闭上眼睛,打开音乐,
感受秋天里的云、秋天里的风、秋天的落叶、秋天里伤感的开学、喜悦的收获,还有秋天里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然后有了灵感就可以开始创作你的小诗歌了……
于是我们有了开头那些孩子们的作品。
老师请愿意的小朋友,上台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
为什么要学习诗歌?
这是活动中大家朗读的两首10岁小朋友创作的诗歌。
出自《大山里的小诗人》这本书,这本书里记录了一个公益组织在云南一所乡村小学里为留守儿童上诗歌课时收集的作品。
在这所小学,老师教孩子们写现代诗歌。因为高考作文不考诗歌,在城市里的中学都在追求升学率的时候,一座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学竟然在进行着诗歌实验。
这所学校里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孤独是一种常态。
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不会哭闹,习惯了沉默,羞于表达爱。通过诗歌,他们找到了情感表达的密码。
校长说,高考不考诗歌,但是学了诗歌的孩子,不会去砸玻璃。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一点诗歌,做一个内心有光的、很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