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交流

德国哈姆市立图书馆馆长学术报告会在广州图书馆顺利举办
添加时间:2019-06-25

为促进中德图书馆界的学术交流,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学习德国在拓展图书馆功能,开发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方面的成功经验,广州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学会联合香港歌德学院图书馆邀请德国哈姆市立公共图书馆馆长延斯博尔(Jens Boyer)先生529日在广州图书馆举办“从书之屋变成人之屋——德国哈姆市立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学术报告会。广州市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席涛主持报告会,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向延斯博尔先生赠送《广州图书馆——一座纪念碑式的图书馆》建筑图册。约250名广州地区图书馆从业人员聆听了本次讲座。

广州市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席涛主持报告会

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向延斯博尔先生赠送图册

讲座伊始,延斯博尔先生简单地介绍了哈姆市立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哈姆市立图书馆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其前身是1895年建立的“市民图书馆”。20102月,哈姆市立图书馆新馆开放,总面积约为4400平方米。哈姆市立图书馆下设三个区级图书馆和一个流动图书馆,区图书馆、流动图书馆以及中央图书馆共同组成一个网络,在人员配置、馆藏和组织活动方面紧密合作。

接着,延斯博尔先生结合“第三空间”的理论,以哈姆市立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具备的特点:(一)中立的空间。延斯博尔先生认为,图书馆是一个中立的空间,是所有人接触彼此的地点,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图书馆,这个特点对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二)沟通和交流是主要的活动。沟通和交流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使命。哈姆市立图书馆在空间设置上遵循开放和透明的原则,通过空间的设计和布置来促进读者的交流和沟通,满足读者丰富多样的需求。(三)易于抵达且充满吸引力的空间。地理位置和开放时间是保障第三空间的重要条件。为了尽可能地实现两者的结合,图书馆的选址应尽量选择交通方便的城市中心地带,并且要尽量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哈姆市立图书馆坐落于城市中心的火车站旁,每周开放六天,优越的地理选址和富有人性化的开放时间为读者使用图书馆提供了便利。(四)使用方便,门槛低。在延斯博尔先生看来,门槛低不仅意味着没有技术层面上的障碍,更多的是指图书馆的配置、设计和外观必须清晰、直观、合理,不应过分偏重特定群体的兴趣和习惯,也无需参考商业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规则,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读者都认为图书馆是一个包容、易于使用的空间。最理想的状态是读者将图书馆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不需要为了使用图书馆进行特别的准备。(五)家的感觉。让读者拥有“家”的感觉,是图书馆实现第三空间理念的最好证明。为了让读者拥有“家”的感觉,哈姆市立图书馆邀请读者直接参与图书馆的空间布置,把图书馆布置成读者理想中的家园。

最后,延斯博尔先生谈到了当前德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德国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借阅量持续下降,自2016年起哈姆市立图书馆的借阅量更是以每年20%的幅度下降。在德国公共图书馆借阅量普遍下降的前提下,德国公共图书馆的读者访问量和数字资源使用频率却不断提高。延斯博尔先生认为,这种变化正是公共图书馆蜕变成第三空间的重要体现。为了进一步满足民众对公共图书馆的需求,德国公共图书馆界正寻求相关的政策支持,以实现公共图书馆周日开放的可能。

延斯博尔先生演讲中

互动交流环节,学员们紧抓此次难得的机会,与延斯博尔先生就流动图书馆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延斯博尔先生严谨而幽默的回答赢得了学员们的热烈掌声。学员们纷纷表示在本次讲座中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