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名门望族 何竹林家族]“破腹穿肠”人称神医 子孙悬壶海外济世
发布时间:2008-11-07 16:28:36

        家族大视野
        身份记

        在我旧居前的那条小街上,有一家锁匠铺。说是铺子,有些牵强,那实在是一间过于简陋的窝棚,三面用油布围着,上面搭一块石棉瓦,他所有的工具、材料均堆放在里面。一个锁匠的铺子,但从来都不上锁,因为没有门。没有门,就不会招贼,不用防盗。锁匠大概四十岁,本地口音,经常穿一身破旧的工装裤。以我对他身份的猜测,应该是位下岗工人,以简单的手艺,养活三口之家。
        某次,我将旧居租了出去,需将锁换掉,便找到他。讨价还价之间,他问我是什么职业,以便就身份要价。我无职业,但我不想如实相告,因为这会招来更多的盘问:无职业?那怎么生活?写作?那每个月能挣多少钱?如此等等,皆在意料之中。我说我是教师。那是教什么的?大学。哦,大学教师,不错,一个月能挣两千吧?我说差不多吧。大学教师好啊,有很多女学生是吧,一年换一拨,都是新鲜的,那个谁谁谁(他提到了本市的某位名人),就跟自己的好多女学生那个了……你有几个?他最后问我。我说我就一个,从来没换过。嗨,就一个老婆呀,你还不如我呢!——这是他对我身份的想象。最后,他多收了我十元钱,并以教训的口吻说:知道为什么找你多要钱吗?修锁是技术活,你虽然是教授,但你不懂!
        很明显,他不喜欢大学教授,他觉得除了可以搞搞女学生,大学教授没什么了不起。他对多收大学教授十元钱感到满意,因为教授挣钱的技术含量太低,只有多收他们点钱才算公平。至于他自己,他目前很满足,他有手艺,有技术,说不定还有个情人。
        旧居处在工人聚居区,虽然周围环境脏乱差,但也有诸多方便,比如下楼即是自由市场,小商小贩可以服务到家门口。我在旧居居住时,常和一位安徽来的收废品的小伙子打交道。搬家时,淘汰掉很多书籍,首先便想到他。他一听很兴奋,因为每次到家里来收废品,他都要问我一遍:你的那些书卖不卖?每次他都有些失望。这次希望他能够满意,我足足淘汰了四百斤书籍。我希望他能将这些书籍带回去,即使自己不读,还可以留给自己的孩子。他唯唯诺诺地答应着,一转身,就把四百斤书籍卖到了废品站。
        一开始,我把这事想得太简单了。我原以为,即使我淘汰下来的书籍,也足够他学习、传家之用。然而在他眼里,从来不存在“书籍”二宇,他满眼所见,只是三毛钱一斤的废纸。不是什么东西都可变作废品的,废品,是个身份——那些废掉之后还可以换点钱的东西才能称作废品。这些人,把楼房推倒,挖出废墟中的门;把水泥砸烂,只为抽取体内的钢筋;把木头劈开,留下几枚生锈的钉子;将精装的书籍外壳撕掉,因为那东西不值钱。他在软中求硬,从铁器里寻找黄金;他在废品中制造废品,他简直就是废品的一部分!
        这个社会,不同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情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你以为有意义的事情,不出三步就会有人挖苦;你以为有价值的东西,定会遭到废品贩子的嘲弄;你的专业身份在一个锁匠眼里可能只值十元钱;三人行必有三条路;你也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就比他人较为高贵,在这个倡导平等的社会,没有人愿做奴隶,也没有人自视为“下等人”。如果世间没有了“奴隶”,那么做个“贵族”也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朵渔

        历史的枢纽
        一个医术比武术更让世人乐道的“黄飞鸿”
        广东人都知道黄飞鸿,关于他的佛山无影脚与宝芝林。而在旧时广州西关,还有一位“黄飞鸿”——何竹林。
        近一个世纪前,岭南著名骨伤科中医何竹林在西关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传奇。他自幼秉承家训,既习武又学医,后来与师兄为集南北武术之精华,游遍全国各地,最后回到西关,悬壶济世七十年。
        何竹林以擅长骨科而闻名,是我国近代十大骨伤科流派的创始人之一。与黄飞鸿不同的是,何竹林的医术比他的武术更为世人所乐道,比如“穿肠破腹能活命”的故事,而他那句“庸俗的骨科医生是跌打佬,真正的骨科医生要有内科的知识和过硬的双手”名言也是他区别于—般骨科医生的分水岭。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岭南骨伤科的一个特点是家族行医,一家行医、一族行医,这种家族行医特点有利于临床经验的传授和手法技术的改进。
        翻开何氏族谱,可以看到,何氏家族自清以来世代行医,到了何竹林的父亲何显良这一代,因酷爱武术、擅长骨科,在方圆数十里的地方小有名气,正是受父亲影响,何竹林走上了习武学医之路;而何竹林的六个儿子全都继承父业,声名远扬。
        如今,何竹林孙子辈遍布海内外。一棵大树长出若干分枝,但不同的分枝,总与何竹林传承下来的医术医德相承,也因此有了一些因缘巧合的故事。何竹林的曾外孙在一篇题为《唐人街寻亲之旅》的博客中谈到,这位身在美国的孩子受奶奶何筠仪(何竹林之女)所托,到唐人街上寻找舅公,一头雾水甚至连舅父名字都搞不清的孩子一报出何竹林的名号,即有个“唐人埠通”的组织不但知道何竹林的事迹及何竹林每个儿子的名字,还将其准确无误地带到“何应衡医馆”(何应衡是何竹林之子、何筠仪之弟)。一直联系不上的姐弟,因父亲之名,再度在广州与三藩市之间牵上了线。
        有意思的是,与这—切近乎神奇的故事相比,何竹林位于光复路上的故居,却低调得有些破落。光复路,一条典型的广州老城区的小路,何竹林早年在此开医馆的房子,隐藏于一片灰色的老房子中,一眼望过去,普通得让人无法联想得起这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是门庭若市、午饭大开三围的热闹场所。
        过去的辉煌岁月,在这已褪色的故居外墙,没有留下太多痕迹。一切,以坊间老人们口中那些救死扶伤的故事,遍布各地的何氏骨伤科传人,何家祖传的伤科秘方,以及风行国内外的田七跌打风湿软膏为载体,带着草药的芳香,被津津乐道地流传着。

        后辈访谈

        李主江,就职于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自小受家庭影响,从事中医事业,16岁已掌握100多种广东常用中草药的采摘和鉴别。1974年在广东省文史馆朱庸斋学习古典文学,先后师从何竹林弟子岑泽波、何竹林长子何应华学习中医骨伤科.并在何应华指导下整理编辑了《何竹林正骨医粹》—书。

        医术  何竹林拜父为师 三跪九叩继承家学
        解放前医技不外传,解放后桃李满天下

        记者:何家的骨伤科很有名,他家的医术一直是祖上传下来的?
        李主江:听我师傅何应华说,何家医术源于“南派少林”的跌打武术那一支,属于佛家医术,何家祖上都是行医的,到他已是第四代。何竹林不但继承了家业,还把医术发扬光大。大概在他19岁那年,他从广州出发,漫游中国各地,历时三年,行程两万里。—路上,寻师访友,行医卖药赚盘缠。远行让他大大提高了武艺和医术。他出生在广州,生活在广州,漫游回来,国语不但准确,还能唱好听的京剧,真的不简单。解放后接受改造期间,何先生把他学到的京剧唱给我们听,当时他很乐观地跟我们说,“文革不就是—场风雨吗,风雨—过就没事啦!”
        记者;当时儿子跟父亲学中医是怎样的一个情况?
        李主江:跟父亲学也要拜师,要点香案、要三跪九叩。学的时候,也很严,稍有疏忽,就要挨鞭子、被敲脑壳,,而他父亲对他也不肯一下子就打开锦囊,经常教一点又要考察—番,直到认为这个儿子确能继承家业,才把骨节眼上的东西传给他,而且还要三训五令他,不得随便传授给别人。另外,他8岁时,在他父亲的支持下,还拜过光孝寺一位高僧习武学医,14岁也拜过番禺一位民间武林高手为师。
        记者:家学不传外?可后来何竹林桃李满天下。
        李主江:解放前,何先生的确恪守家规,视验方为传家宝,对外人不说,他只教三个儿子,亲生女儿都不教。当时,买药、配方都是何家父子动手,东家买几味,西家买几味,怕泄露了配方,配药时也不会让人看到。
        不过,解放后,何先生得到政府和社会尊重,也受到了教育。他感到保守技术秘密没必要了,就把家传的—些骨科秘方献出来。后来,他还常去中医学院,指导学生学习骨伤科技术。有一次讲完课,还让自己的儿子买录音机,说要把这些东西录下来,—方面方便自己改进授课方法,另一方面也想把—些东西留下来。

        武术  一拳打碎十块青砖
        “不识打拳,就不是跌打医生”

        记者:以前的骨伤科中医武术一般不错,何竹林武功厉害吗?
        李主江:听我师傅说,他的拳头合起来像“砂锅”那么大,可以一拳把垒起来的十块青砖打碎,也可以将类似大理石的石头放在手上,两手不停搓,搓成粉。何先生自己也说过“不识打拳,就不是跌打医生”。过去,你不会跌打、不会武术的话,你开医馆就会遭人踢场。而且少林习武出来的人,有些是帮人做保镖,武术自然差不了。何先生练武时也会受伤,他受伤都是自己治疗的。
        上世纪40年代后期,珠三角、万顷沙那边押运的东西常被抢劫,但当对方问,“你系边方人?(你是哪里人?)”“我系何竹林噶人(我是何竹林这边的人)”,这样就可以安全过关。在韶关、九江那一边,也有人抢镖局押运的东西,如粮食、票、礼品等,都是地头蛇,但这些黑道中人,曾被人打伤过,并找过何先生治疗,何先生把他们治好了。出于感恩,—听到是何竹林的人也会放行。当时,何先生是黑白两道通吃,影响力很大。

        行医  经营有道,为人大度,对病人仁心仁术,对同道鼎力相助
        “何家开饭通常三桌,他家人一桌,助理一桌,车夫病人一桌”

何竹林药方墨迹。翻拍图片

        记者:你是怎么跟何家学医的?你对他有什么印象?
        李主江:我妈妈是学医的,我们家和何家是世交,住得很近,我小时常去何家玩,他家很大,看病的人很多。听我师父何应华说,他小时家里业务做得最旺时,连街边卖橄榄的、卖糖的人都能找到工作——全到医馆来帮忙。
        那时,何家中午开饭通常是三围(三桌)。—围约十人,他家人一围,帮他的助理们有—围,另—围就是车夫跟病人,车夫把病人送来了,路程走得远的,可以在何家吃饭,还有些病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求医,中午也在何家吃饭。对车夫,何先生不但不收饭钱,还送一顶写着“何竹林”字样的帽子,而当车夫载的客人把脚扭伤了,询问车夫到哪里看病,车夫就爽快答道:“去何竹林那里。”
        我想,何先生能把业务做大,跟他为人大方有关,也跟他擅长经营有关。收费方面,他是“薄利多销”,价钱也很合情合理。上世纪30年代,何先生自创卖药标志下方位置就有—串电话号码,你知道,到了70年代电话都不发达,何况是30年代。这说明何先生生意头脑好。
        记者:你对何竹林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李主江:何竹林先生很大度,不太跟别人计较,即使是小偷。他家里很大,看病的人多,有小偷打着看病幌子混进来偷病人的东西。何先生看到,不动声色地问小偷:“你是不是来看病的?”小偷答“是啊。”“那你过来。”何竹林先生一抓住小偷的手,低声跟他说“你干什么的?搵食行远点啊,唔准喺我里度搞搞阵(赚钱走远一些,不准在我这里搞三搞四)。”那小偷一听,知道事迹败露,一溜烟跑了。
        他不但对病人仁心仁术,对同道也鼎力相助,有—次,有位医生帮一个富人的儿子接骨,大腿骨折,由于处理不好,病情复发,医生被富人逼要索赔,情急之中他前来向何竹林求助。何先生帮富人儿子重新接骨、固定,最后医好了。事后,这位医生很感激何竹林,把一块很贵重的古玉作为谢物送给何先生,但何先生婉言拒绝了,他说,“行医有这种事情发生也是难免的,大家能互相解决就好。”

        遇困  被划“反动学术权威”,隔离审查,幽默犹在
        “我们吃饭吃了几千年算不算四旧呢?”
        记者:何竹林很长寿,一生走得都很顺?
        李主江:他很幽默,豁达。文革期间,年近90岁的何先生被划为“封资修反动学术权威”,受到审查,被迫去学院药圃接受劳动改造。当时,我母亲就在学院药圃当中药标本员,那时我才10来岁。与何竹林真正接触就是他在改造期间,相处了一个多月。
        当时,他白天要去药圃中拔草、整理标本,但他很乐观,一边拔草,一边吟古文给我们听,晚上他要回潮热多蚊的动物房里写交待,写忏悔书,交待在国民党时期做过的“坏事”。
        其间,有些学生过来“论四旧”,说何的中医是封建的东西,旧思想。何先生表情平淡,没有生气,还很和蔼地问,“我们吃饭吃了几千年算不算四旧呢?我们用筷子也算是中国技艺。好,你可以说现在已经进步了,用调羹,但能用筷子代替调羹吗?”他是在告诉那些人,中医有些好的传统还是会遗传下来的,是取代不了的。

        境界“三开分子”,思想开明
        为人直爽,国民党时期、共产党时期都吃得开

        记者:有人说何先生是“三开分子”,他自己怎么看这个头衔?
        李主江:文革期间何先生被称为“三开分子”,说他在国民党时期、日本时期、共产党时期都吃得开,他说,“国民党时期,我是医生,帮老百姓看病,孙中山的儿子病了,我也帮他看病;日本时期,我没跟日本人打交道就回南海了,当时还捐了很多铁打丸支持抗日,报纸上都有登;解放后,共产党说国家是人民的,群众推选我为人民代表,我拥护共产党有什么错啊?”从这点就说明何先生很直爽,观点也很明确。
        有些学中医的人特别老顽固,一味觉得中医就是好,西医不好。但何先生不这样,他不保守,思想开通,甚至比较前卫。他的徒弟岑泽波,学中医帮别人做手术,也就是把中医西化。于是有中医界的人去找何先生反映,说,“何竹林,你的徒弟岑泽波,他现在帮人做手术,看看他把中医带到什么路上!你要警惕他啊!”何竹林先生答道,“中医西医,好比两个拳头,有两个拳头都比一个拳头好啊。”

        后嗣  六个儿子都是医生
        “听筒胸前挂,改朝换代都不怕”

        记者:你师从何竹林的大儿子——何应华,在你的印象中,何应华是个怎样的人?
        李主江:我从医,是受何竹林启发。他跟我说过—句:“听筒胸前挂,改朝换代都不怕”,这句话是说,做医生是个不会过时的职业。不过由于何竹林年纪大了,我是通过他徒弟岑泽波,把我介绍给何竹林的儿子何应华。我是何应华唯一通过政府命名的入室弟子,是通过办手续批准的。
        何应华继承了父业,他是位负责、态度和蔼的好医生。他在世时,找他看病的人很多,有时,病人会为争先看病而吵架,这时.何老师很和蔼地对他们说:“你们不用争,放心,我会帮你们看完才下班的。”那时,他上午常看病看到下午1点多,连吃午饭的时间都错过。
        何老师常念着一句话是“办行好事,莫问前程”,说,做医生是为了积德,不要太计较得失。
        记者:何竹林的后人现在情况如何,他们都是从医吗?
        李主江:何竹林有六个儿子,我的老师——大儿子何应华已过世,健在的儿子有五个,何应衡、何应基、何应璋都是在美国开设医馆当跌打医生;何超常在加拿大当医生,目前只有何应权留在广州,身份是中医药大学的副教授,年纪也已经很大了,无法接受采访。

        地理记忆

        一代骨伤科名医何竹林在西关两个地方开设过医馆:1936年前,他在长寿路乐善戏院旁开诊所,此屋早已被拆除。
        1936年后,他搬到光复中路252号一栋三层楼的房中。他把一楼用来做诊所,二、三楼用来居住。
        故居至今仍在,一楼租给人开店,二、三楼空着,无人居住,惟有楼上牌匾“何竹林”三字依稀可见。

        族谱辞典
        何竹林:(1882-1972),字炳燊,广东南海县九江区河清乡人。世代业医,武学师从胡贤拳师和少林派和尚。1904年在西关文兴大街挂牌行医。后迁到乐善戏院左邻继续行医。何医术精妙,名噪一时。
        建国后,何竹林担任广东省中医院外科主任,广州中医学会正骨委员会主任。何竹林治疗骨伤的手法、医方、用药都有其独到之处。1972年1月20日病逝于广州,享年90岁。

何竹林与长子何应华、长媳潘少卿医师合影(1959年摄)。翻拍图片

何竹林为学生示范骨科整复手法(1965年摄)。翻拍图片

        何应华:何竹林长子,著名骨伤科医生,生于1929年,从小随父习武学医,不到20岁便坐堂应诊。广州解放后,接受中医系统教育,专长中医骨伤科,曾任荔湾区中医院骨科主任、院长等职务,独创“旋转推挤法”整复肩关节脱位。1982年何应华及其兄弟将其父亲遗下的外用跌打良药秘方献出,与白云山制药厂合作制成“风湿跌打霜”。
        何超常:何竹林次子,主任医师,曾随多位名医学习,于广东新兴县人民医院创立中医科。1982年前往香港定居,在香港开设何超常医馆。
        何应基:何竹林三子,副主任医师,1996年移民美国,在夏威夷东方医学院任教,推广何氏骨伤科技术,获美国东方医学院博士称号。
        何应权:何竹林四子,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在炼制何氏祖传膏、丹、丸、散方面颇有研究。
        何应衡:何竹林五子,主持美国三藩市“何应衡跌打医馆”日常诊治工作。
        何应璋:何竹林幼子,擅长传统正骨和理伤手法,现主,持美国西雅图“何应璋中医跌打医馆。”

        家族逸事
        破腹穿肠能活命

        1924年,广州—市民被流弹穿破腹部,肠管大量外流,出血不止。伤者被送至何竹林处,何凝神细看,采用“银花甘草水”外洗,再取米酒消毒,把肠管推回腹腔,后用麻线缝合伤口,外敷“解毒生肌膏”。伤者康复后,感激涕零,特制一块牌匾送给何竹林,上书“破腹穿肠能活命”七个大字。

        妙手回春  风头盖过洋医
        1904年,何竹林远行归来,在广州西关挂牌设馆行医。开业不久,一位家住河南的老妇人被人送来求医。该妇人从楼上坠下,头部重伤,已昏迷数日。家人先把她送到长堤一家法国天主教会办的医院,洋医生见状,摆手摇头不迭,说已无可救药。家人无奈,一边准备后事,一边作最后一试,把老妇送至何竹林处。
        何竹林给病人服下“通脉止痛散”,经一段时日精心调理,终于把这位老人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何竹林妙手回春,救活了洋医生认为活不了的垂危病人的消息不胫而走,轰动全城。

        仁心仁术 再世华佗
        1935年,西关一破房因年久失修倒塌,受伤者众。其中—年逾八旬老人被压残墙之下,遇救时已昏迷不醒。老人头部重伤,脑浆外流,惨不忍睹,在场的人都认定他快到阴曹地府了。但经何竹林精心医治,老人死里逃生。后其家人感激不尽,赞扬说“何君仁心仁术,不啻再世华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