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探索: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节选)
报道时间:2021-12-28
来源:南方日报

广州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综合表现突出,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三大变革方面成效显着。尤其在共享方面处于领跑地位。广州千人病床数5.40张,每万人在校学生数量3019人,人均教育文化医疗资源在珠三角领先。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外贸连年增长,城市包容性强。经济运行质量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高。

启动集团化办学,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教育洼地"流动;农村"一元钱看病""穗岁康"医保补充险解决群众的看病之忧;空气质量、水质量等指标逐年提高,"广州蓝"频频刷屏……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三五"时期,广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投入各项民生事业支出8561亿元,比"十二五"增长81.1%,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近七成。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之一。迈入新征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广州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南方日报记者 郑慧梓 黄舒旻 李鹏程

区域均衡

打通渠道破解资源流动痛点

今年秋季学期,多所新校在外围城区开办:增城完成整体移交的执信中学增城实验学校迎来第一批学生,为增城荔湖街三联片区提供2700个小学学位;黄埔区迎来6所新校,"十四五"期间,该区计划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数6.5万。

随着经济发展"蛋糕"不断做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对公共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聚焦教育这一民生焦点,广州正在引导优质资源流入过去的教育洼地。

目前,全市11区已实现了市属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全面覆盖。今年5月,广州第二批市属教育集团成立,集团化办学让同一教育集团内的成员校不仅能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还能通过集团内优质学校的示范带动,拉动相对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共同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享受优质资源群体不断扩大。广州龙口西小学校长陈武认为:"广州中学、奥林匹克中学、执信附中、清华附中、湾区学校都布置在广州东北部,将打造出一片教育高地。"

流动性低,往往是阻碍区域均衡发展的痛点。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同样通过打造资源流动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外围拓展。

如今,去图书馆已经成为"90"广州外围乡镇市民李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很多广州人周末充电学习的选择。广州的图书馆资源也曾面临不够用、不平均的困扰:拥有丰富文化服务资源的老城区、中心区,如何与文化资源较为匮乏的非中心区实现资源共享?

为解决资源流动的"最后一公里",广州在全国首次以地方法规的形式,明确建立在全市以广州图书馆为中心馆、各区设分馆,各区以区公共图书馆为区域总馆,镇、街道公共图书馆为分馆的图书馆总分馆制体系。凭借这个体系架构,全市的图书文化资源可以跨区域、跨上下层流动。截至2020年底,广州全市图书馆覆盖率达96%,平均每5.2万人就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分馆)。

沿着服务场馆建设的足迹,公共文化资源向更远更深处延伸。如今广州已形成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特色基层文化设施为纽带的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半径基本形成城市"10分钟文化圈"、农村"10里文化圈"。截至2020年底,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51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