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元代羊城八景
发布时间:2011-08-31 08:33:26
来源:广州日报

  元代八景是扶胥浴日、石门返照、粤台秋色、白云晚望、大通烟雨、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灵洲鳌负。除保留了宋代的四景(扶胥浴日、石门返照、大通烟雨和蒲涧濂泉)之外,又有新的四景(粤台秋色、白云晚望、景泰僧归和灵洲鳌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元八景其特点有二,一是所取大多是州城外之景,甚至远在三十公里外,因而颇叫人感到奇怪;二是山水结合。保留的宋八景中的四景全跟水有关,其中蒲涧濂泉一景是山中之水;新增的四景都是山,其中灵洲鳌负一景则是水中之山。

  地点:今南海神庙东侧庙头村一带。

  美景:当年在距南海神庙百余步外的章丘顶浴日亭,可见“小丘屹立,亭冠其巅;前瞰大海,茫然无际。”(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孤亭临海涯,爽籁清炎暑。夜午浴红轮,隐隐千林曙。”(明郑懋纬《扶胥浴日》)黎明时登亭观日出,可见旭日从万顷波涛之中缓缓升起,空中红日与水中太阳相辉映,构成一幅天地交融的壮丽图景。

  现状:今天的浴日亭,距珠江数百米之遥。浩茫的珠江水,被重重叠叠的树木和楼房阻挡。

  地点:今白云区石井镇小北江与流溪河相汇处。

  美景:“岭南石门如剑门,江水中流万马奔。”宋代时,石门在距州城西北近三十里地之外,当时这里称石门镇,宽阔的江水从远处奔来,江岸群山相拥,每当朝阳升起或夕阳西下之际,满天彩霞与云蒸雾蔚的江水交相辉映,红光潋滟,景色奇丽。更为神奇的是,这里会时不时地出现海市蜃楼。相传石门的江面上,曾经倒映出数百里外的韶州景物。

  现状:今天的石门,还是可以看见彩霞与江水交相辉映的景色,但是海市蜃楼早已成为传说。

  地点:白云山 

  美景:蒲涧是指白云山中一条南流山涧而言。《广州记》说涧中产菖蒲,一寸九节。《南越志》称“此菖蒲安期所饵,可以忘老”。

  濂泉是指在蒲涧中有高崖滴水,称为“滴水岩”,滴水受山风吹散,化成雨点,自三四十米高崖飘下,溅湎如雾,雨时水大,成为水帘,下即有地下水出露,称为“濂泉”。

  在古代,该处风景如世外桃源一般:“绝顶飞来一脉泉”(宋李昴英《蒲涧和东坡韵》),“百丈泻流泉,寒光净野烟。”(明郑懋纬《羊城八景诗·蒲涧帘泉》)“坐涧石,荫竹树,俯听水声,如鸣琴筑。”(清诗人王士祯《广州游览小志》)“水声繁会,如迭奏笙簧,林木蓊郁,岩下飞泉奔赴,怪石迭出。”(清阮元《广东通志》)

  现状:蒲涧早已改道,水量较以前锐减,不成涧形,亦已无菖蒲生于涧底石间。沿着今天的濂泉路北端沿山路拾级而上,在半山亭附近可见一道约四十米高的陡崖,那便是濂泉古瀑布的遗迹。

  地点:今芳村花地河口东南侧。

  美景:大通在宋代时还属于广州的近郊,这里地理环境优越,沿水道可以通向珠江三角洲各地,并可连通到北江、西江沿途城镇,因为是交通枢纽,所以得名“大通”。

  这里有一座寺叫大通寺,寺里有一口能预报天气的古井,名烟雨井,每当下雨之前,井口上便会摇曳生烟,雾汽漫漫,是为“大通烟雨云霞雾,错认渔舟作渡船。”

  还有一种说法:由于大通寺位于花地河口,上连珠江,水道往来船舶众多,岸上绿树环绕,江中碧波荡漾,每逢阴雨天时,江上烟雾朦胧,水天一色,大通寺隐现其间,缥缈迷茫,似蓬莱仙岛一般,充满神秘色彩,因而得名。

  还有一说,认为大通是水道名,指的是从白鹅潭向西到佛山的水道,此水道沟通西江和北江,江上往来船舶众多,阴雨天时烟雨朦胧。明郑懋纬有《大通烟雨》诗:“积雨迷江岸,炊烟逗草莱。鸥群飞不见,帆影望中回。”

  现状:大通寺毁于日寇占领芳村时期,千年古寺化为废墟,今天那里成了车水马龙的城区。大通寺已是遗迹荡然无存,只留下地名:寺前街、寺岸街、寺岸前、寺岸一至五巷、大通寺街、大通通津等,今寺岸街犹在,其余的亦已全部拆除。 

  地点:白云山上白云寺。

  美景:白云山南坡本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叫白云寺,位在九龙泉附近。这里林木郁森,“峨峨白云,梯天直上,下有灵泉,飞光结响。”(《九龙泉铭》)每当天高气清,白云会层层自山下涌起,在幽山古刹的身旁缭绕。在这里远眺,整个广州都尽收眼底,尤以夕阳西下之时,霞光暮色最为迷人。羊城美景在望,故称为“白云晚望”。

  现状:“白云晚望”至今还是中秋之夜最佳的赏月地点。当年的白云山远离州城,丛山林莽,湿气郁重,云蒸雾蔚,得成此景。  

  地点:白云山北坡。

  美景:景泰山是白云山众多山峰中的一座,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广州历史上的名僧景泰禅师在这里创建景泰寺,此后,那一带渐渐就成了广州的游览胜地,南宋辞官归里的著名文学家李昴英来游景泰寺,看到这里山清水秀,山峦起伏,林木森森,瀑布凌空挂落,松声回响山谷。登高远眺,雾霭茫茫,珠水荡漾,景色甚佳,便写下了一首《景泰寺》诗:“树合疑山尽,攀缘有路通。远鸦追夕照,低雁压西风。瀑势雷虚壑,松声浪半空。凭栏僧指似:涨雾是城中。”

  现状:今景泰坑林木已失,泰泉已竭,这是清代破坏山林的结果。因清初“两王”——平南王和靖南王攻广州,在白云山择地铸红衣大炮,即选中泉流丰沛之地木材众多,又当山北谷中,地形隐蔽,有利于铸炮。故大伐林木炼铁,掘泉取水,附近山林皆被砍伐,泉源枯竭,形成今天状态。

  地点:越秀山。

  美景:越王台是广州最早的游乐去处。历朝历代的君臣常在此饮宴游乐,故又称“游台”。不过,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等数朝近千年的岁月,到了唐代时,这曾是很热闹的越王台已是仅留残基。

  唐著名诗人韩愈有“乐奏武王台”,唐诗人许浑说过“海边花发越王台”,由此可知当时越秀山距珠江并不远。秋高气爽之夜,一轮冷月照在越井岗顶这个千年古台上,四周幽深寂寥,林木森森,远望南面州城中点点灯火,那景色想必分外凄迷。“秋月扬辉,世界若琼瑶,登粤王台,举杯酌太白,万里一色,其喜洋洋矣。”(黎贞《羊城八景序》。太白,星名,即金星。)

  现状:故迹已湮没,而越井岗无恙,不过早已是另一番风光:中山纪念碑矗立岗头,正面那《总理遗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山腰处则有“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纪念碑。  

  地点:广东南海县官窑镇附近,在广州西北32公里处。

  美景:古代这里的西南涌与芦苞涌都还没有淤塞,江面宽阔,站在灵洲山峰上举目四顾,可见山上花木葱茏,古树参天,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山下四面环水,视野苍茫,西、北二江之水自远方奔涌而来,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是为“灵洲鳌负”之景。古代过往行人乘船经此,多登灵峰一游,从而使这里渐成重要的旅游胜地。而所谓“鳌负”即灵洲之下有神物负着之意。

  现状:近二三百年来,由于西南涌和芦苞涌日渐淤浅,船舶难于行走,灵洲山便失去了它咽喉之地的重要地位,并逐渐衰落。河床淤积成沙洲,大概在明末时已与南岸的瑶头相连,所谓灵洲鳌负一景不复得见。

 

下一条: 回教三忠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