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青苹鸡
发布时间:2011-09-09 09:23:19
来源:广州日报

  辗转寻获的失落之味

  血淋淋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一寸爽脆的鸡皮、嫩滑的肉以及透入骨髓的鸡味。这是一道其貌不扬的食物,在老广心中,它不仅仅是少经雕琢的纯正鲜味,更多的,是记忆的味道。

  为了失落的味道

  踏破铁鞋寻找清平鸡传人

  “小时候,我们经常吃清平鸡,就是这个味道!”这一幕怀旧戏码就在荔湾湖对面的广州之家上演,这家历时5年,一直以清平鸡为主打的饭店没有花哨的装修,全靠实实在在的地道出品立口碑。老板出国留学多年,回到广州却发现自小吃的清平鸡随着清平饭店的消逝而成为历史。嗜清平鸡若狂的他,决定开一家广州之家,重磅推出“青苹鸡”——清平鸡的姐妹版。

  久经打听,他终于寻获持有清平鸡秘方的邵师傅——清平饭店发明清平鸡的老师傅王源的徒弟,同时也是清平饭店经理邵干的堂妹,她十五岁入行,成天跟随师傅左右的她掌握一手信息,也是继王源老师傅后所剩无几的手持秘方者。

  皮薄脆肉嫩有门道

  以客家咸鸡为蓝本。它是咸鸡,比一般的脆皮烧鸡要略偏咸,供其沐浴的那煲白卤水简直咸得难以入口。黄金鸡有着咸鸡的底子,这里的主厨甘师傅是客家人,名扬天下的客家咸鸡自然成为其参考蓝本:用八角、鸡骨草等药材熬制而成的白卤水浸泡信宜鸡,放冰箱中2个多小时,捞起后才在28℃的专用室内叹空调吹风扇,直到鸡身摸上去不黏手为止——这个步骤被称为“吊皮”。

  头脚骨发脆、皮脆薄如纸。它是烧鸡,昂首炫耀着一身亮澄澄的肤色,和古天乐的性感有得一拼;头和脚骨都炸到发脆,皮脆度最佳,细薄如纸,微看呈网格状,一不小心就易断层,唯有识食之人才懂得珍惜它,晓得轻拿轻放,晓得趁热辣辣即刻食。

  独门秘诀保皮脆。过去,人们做脆皮鸡一般要“上皮”,也就是加浙醋、麦芽糖和少许湿生粉做成薄薄的皮,将其炸成金红色。缺点是时间一长就容易“烂”。甘师傅的做法却能改善这一情况,继吊皮以后用中火焙10分钟后,淋油,最后上台前,将滚辣辣的花生油由上至下淋上,这是脆的秘诀。

  “过冷河”吸收精华

  青苹鸡与清平鸡,同音而不同字,字虽不同却形相似。青苹鸡用的是130天的清远鸡,如同当年王师傅的做法一模一样:用白卤水浸熟鸡。白卤水是由沙姜、苹果等十五六种药材搭配而成,传统的清平鸡必须带有血红色,肉才够爽滑;但如今的客人都见不得血,硬生生地只能将浸鸡的时间延长到十三四分钟,原来本不需要。邵师傅说,浸鸡之前,要大火烧镬后,放鸡进镬,令水进入鸡膛中洗刷几次,使胸尖快熟,才不会太红。尔后,整只鸡才放入刚刚漫过鸡头的白卤水中,看着鸡熟才拿起,判断鸡熟与否,看其腿部的筋是否已“收”。熟后的鸡要过冷,白切鸡也是这般处理,但是“青苹鸡”用的是陈年冻鸡汤,足足冻上1个小时,鸡肉便能爽而入味。

  除了本地老客户以外,香港、澳门的食客到泮塘一带,总免不了提一两只回去。邵师傅说,每天基本能卖上100多只,一个饭市浸一批鸡,售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