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黄埔军人与北伐抗战”精彩回顾
发布时间:2017-09-12 10:12:08

黄埔军校始建于1924年,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军事政治人才。北伐战争,是一次武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黄埔师生在此战中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799日周六下午,在广州图书馆北9楼广州人文馆,我馆举办了“阅读广州 悦读分享”系列活动(总第十四讲)“黄埔军人与北伐抗战”讲座,活动邀请到广州社科院黄埔军校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埔军校》作者陈予欢老师。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地了解黄埔军人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的光辉事迹,及黄埔精神的升华与传递。

1. 陈予欢研究员在广州人文馆开讲 

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事

北伐战争,是一次武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从19267月广州誓师出征,到1927年夏天,短短一年时间,革命席卷东南各省。北伐军的编成主要以黄埔军校师生为基础,黄埔军校早期生最为集中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师,以及由粤军改编的第三师、第十四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第二十二师均不同程度地参加北伐战争。同时,黄埔军校师生在北伐军总司令部多个军事中枢部门担任重要职务,极大地提高了北伐军的军事素质与政治素质。在北伐战场上,黄埔军校师生奋勇当先,高举北伐大旗,重挫北方军阀势力,创立了辉煌的战功。

2. 黄埔军人北伐战场显神威 

黄埔军人在抗日战场

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侵占中国东北,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19377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陈予欢老师详细讲述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和常德会战等几大著名的战役。在抗日战争中,黄埔军人奋勇杀敌,虽然在军事装备、经济实力上中国军队远不如日本军队,但黄埔军人依然坚守战场,用生命保卫着中华大地,体现了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坚定精神。在石牌保卫战中,抗日虎将胡琏面对庞大的侵华日军,死守阵地,他说:“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最后胡琏以顽强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守住了重要战略阵地。黄埔军人英勇抗战,在常德保卫战中,在易攻难守、无险可凭的情况下,以八千之师,对付装备精良的四万之寇,孤军奋战16个昼夜,仅剩师长余程万率200余人突围,几乎全军阵亡,但同时也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打乱了日军的作战部署。

DSC03558

3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黄埔精神的升华与传递

黄埔精神是指以黄埔军校师生在黄埔建校、建军和投身革命战争过程,弘扬爱国爱民、团结合作、勇敢无畏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陈予欢老师表示,不同历史时期对“黄埔精神”的诠释各有不同。黄埔精神,是“一心一意为国家奋斗”的革命精神;是军校奉行“同志仍须努力,革命必须成功”的坚毅精神;是“不妥协,不调和,不成功便成仁”的牺牲精神;是“忍苦耐劳,努力奋发”的学习精神。在现代,黄埔精神是“爱国革命,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奋斗牺牲”。“振兴中华,统一祖国”是当今海峡两岸黄埔学生的共同目标和愿景。黄埔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升华、传递,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陈予欢老师与现场读者就“保定军校与黄埔军校的区别”、“戴季陶离职原因及其深远影响”、“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与交流。陈予欢老师表示读者对黄埔军校的某些认识很有见地,提出的问题也很有深度,陈予欢老师对此倍感欣慰。

4. 嘉宾与读者深度互动交流

 

此次讲座受到了读者的喜爱,活动结束后依旧纷纷上前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并表示希望广州图书馆以后也能举办更多此类高质量的讲座。

5. 讲座结束后,读者与嘉宾交流


阅读推荐:

【题名】黄埔军校

【责任者】陈予欢著

【出版发行】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ISBN978-7-5406-8070-1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中小学生书刊综合区

【索书号】E296/90

【推荐理由】本书介绍了岭南文化名片之一的黄埔军校,从侧面展示了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题名】雄关漫道:黄埔军校第四期生研究

【责任者】陈予欢著

【出版发行】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ISBN978-7-306-03584-4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社会科学图书一区

【索书号】E296/55/4

【摘要】本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概况、第四期学员文化修养与社会阅历、中国共产党第四期学员的军事活动及其作用与影响、中国国民党第四期学员在黄埔军校的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