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汇第20期:随“永远领先半步”的乐团联合首席走近古典音乐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07-11 11:17:14

       2017年6月18日,第20期乐享汇在广州图书馆负一层2号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与广州交响乐团合作,邀请该乐团的联合首席、小提琴家吴博老师和品牌顾问郑健老师。活动中两位老师以问答对话的形式,让读者了解音乐家的生活以及日常排练的小细节。对各位音乐爱好者在欣赏古典音乐时的困惑也给出了不少建议。

       活动开场以图片和视频向读者展示了交响乐片段以及演奏家们在后台做演出准备的状态。

 

 

 

       郑健老师在活动现场用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的其中一首做成动画的形式,带领现场读者跟随音乐的起伏做热身小游戏。这个小游戏通常也会用来训练小朋友的乐感。

 

 

活动现场两位老师带领读者做训练乐感的小游戏

 

       吴博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音乐求学路中的一些经历。如,在音乐学院中有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乐团考试”,这一课程使音乐家在正式参加乐团考试之前就已经模拟了上千次考试的场景,为日后进入乐团做准备。现在中国乐团的考试机制沿袭了北美的乐团考试机制。

       吴博老师认为乐团首席这份工作需要永远领先半步。比如,对指挥手势的领悟需要比别的乐手领先半步;熟悉排练曲目的程度需要比别的乐手领先半步。乐团首席这份工作对吴博老师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乐团首席既要协调好整个乐队中乐手工作和效率,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声部首席的专业性。

       乐团的联合首席由小提琴家担任是有历史原因。在西方乐队历史中,以前交响乐队规模没有如今那么大,作品也没有现在音乐作品的难度,所以当时并没有专门的乐队指挥,担任指挥的就是小提琴首席。并且,由于小提琴在交响乐全曲演奏中是演奏时间是最长,小提琴在交响乐中的占有重要位置,所以交响乐队的联合首席通常都由小提琴手担任。

       在聊到如何欣赏古典音乐时,吴博老师表示,职业音乐家与普罗大众在音乐欣赏方面欣赏的角度会不同。职业音乐家在听音乐时会带着两个问题去听”how” “why”。即,音乐家在演奏中是如何做到让音乐奠定某一种情绪。

       现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餐文化的流行使得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去静下心看一本书、听一场音乐会、看一部电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古典音乐的生存和发展也呈现出一种衰退的现象。吴博老师认为,有些艺术知识、人生乐趣就是要通过花时间学习才能得到,古典音乐欣赏就是其中之一。古典音乐欣赏无法成为快餐文化,欣赏古典音乐、交响乐是需要一定的学习和了解才能有欣赏的能力,并且欣赏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精神高度集中。正如毕加索的画不是一眼就能看懂,宋徽宗的瘦金体不是一眼就能体会其精髓的,古典音乐也不是听一两次就能了解其表达的情绪。

       两位老师建议各位音乐爱好者,欣赏古典音乐从叙事型音乐入门。小提琴协奏曲如《梁祝》、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音乐剧如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剧,画面和音乐都非常吸引人。另一方面通过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音乐家的创作背景可以更好的帮助大家了解所欣赏音乐作品。

 

 

 

活动中读者对两位老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