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广州名片 文化遗产系列] 第088期 广州玉雕 在孤独和兴盛的两极寻找自我实现之路
发布时间:2012-06-11 09:05:09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12-22

摘要:广州玉雕是以翡翠玉为原材料进行雕刻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以造型典雅秀丽、轻灵飘逸、玲珑剔透见长,技艺深厚,雕法细腻,花色品种繁多,追求创新,突出岭南文化的内蕴,和北京、扬州、上海的玉雕产品并列,被公认为四大派中“南派”的领头羊,在造型设计、雕工技法等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先后创作的通雕座件、镂雕玉球、组合镶嵌等新工艺独步业界,作为重要的艺术遗产,具备很高的社会与文化价值。


提名辞

广州玉雕是岭南民间雕刻工艺中历史最悠久的工艺之一,以独特的风格和娴熟的技法被公认为“南派玉雕”的代表。


索引

广州玉雕是以翡翠玉为原材料进行雕刻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以造型典雅秀丽、轻灵飘逸、玲珑剔透见长,技艺深厚,雕法细腻,花色品种繁多,追求创新,突出岭南文化的内蕴,和北京、扬州、上海的玉雕产品并列,被公认为四大派中“南派”的领头羊,在造型设计、雕工技法等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先后创作的通雕座件、镂雕玉球、组合镶嵌等新工艺独步业界,作为重要的艺术遗产,具备很高的社会与文化价值。


唯心

人与玉的一场灵魂对话

两千七百多年前,曾有一个男人的命运和一块石头的命运紧紧相连。“吾非泣足也,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而名之曰诈,是以泣也。”伯乐难求,知音难觅,对于玉也是如此。卞和对玉的执着,注定会成就一个千秋传奇。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几千年来中国人对玉的情结一直根深蒂固。一件来自上古洪荒的美玉落在一位雕刻名家手中,既是玉的幸运,也是玉雕艺人的幸运。开料、切件、勾样,顺着美玉的血脉,轻轻雕,细细刻,每一道浸含心血的雕痕,每一次屏住呼吸的打孔,玉雕艺人雕琢的岂止是玉。

然而,玉雕艺术创造者是孤独的。玉雕市场商业化的过程中繁荣兴盛,而利润已日渐成为玉雕作品的最大理由。最低成本的生产,最高效率的出售,已成为商业的准则。在这个准则面前,艺术追求、作品品质自当退让。但是,对于一件真正的大型玉雕艺术作品,从选料到雕刻,可能投入资金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创作过程也许数年。面对巨大风险,很多买不起玉材的玉雕艺人只能靠手艺吃饭,赚加工费。如果无法进入商业链条当中,一个好的玉雕工艺大师几年也卖不掉一件作品。当商业化潮流席卷玉雕艺术的圣殿,还能有多少玉雕艺人能苦苦坚守艺术创作的阵地?

玉雕的过程,是玉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雕刻者自我实现的过程。

美玉误作劣石,忠贞之士诬陷为欺君之徒,也许我们不必为卞和嗟叹,因为和氏璧成就了唯一的卞和,卞和也成就了唯一的和氏璧。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石头。对于玉雕艺术追求者而言,每一次雕刻,从璞玉的选择到最后作品的完成,都仿佛人生的际遇,会有许多意料之外的东西出现,下一刀是什么颜色,何种裂纹,不可预知。“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国人爱玉,以玉自比,已是千古由来之事。玉雕的过程,是玉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雕刻者自我实现的过程。广州玉雕,中国玉雕,自我实现的路,走好啊。


现场传真

镜头1 “破坏性创造”玉雕现场

芳村招村大街18号三楼的“兆华玉雕艺术工作室”内,摆放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原始玉石和半成品,七八个学徒在各自工作台上专心致志地雕刻创作,勾样、粗雕、细刻、抛光、清洗,一切有条不紊。高兆华不时到各学徒桌前言传身教,边示范边指正学徒的不当之处。

小卢跟高师傅学艺已经两年,技艺进步很快。“高师傅不吝让我用真的玉石来雕刻,雕坏了就调整修改,进行深刻反思,再雕第二次、第三次。挺惭愧的,当时技艺不精,浪费在自己手中的玉石不少。”小卢腼腆地笑着,“不过也正是师傅不停地鼓励大家先破坏、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技艺才会进步这么快。”


镜头2 玉雕艺术仍需大力推广

华林玉器街的伟麟珠宝店里,新颖、时尚且别致的玉器镶嵌工艺让记者不禁阵阵赞叹。俨然一件件艺术品把玉石拥裹其中,愈发突显玉器娇贵。

“现在的玉雕技艺和工具都比以前进步很多,”董事倪先生指着一件网状镂雕的作品说,“这是用钻石砣精雕的,像这种仿佛吹之即破的细雕技艺,以前的工具无法实现。”倪先生表示,最近几年玉器行业更繁荣,市场需求更大。也由于商业化,单纯追求商品数量,好的玉雕师傅越来越少。现在工艺好的玉雕师傅都集中在四十来岁,而年青一代仍未能接过玉雕工艺大旗,出现了断层状态。

“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开办玉雕培训学校来推广玉雕艺术。这对玉雕行业的发展是一件幸事。”倪先生憧憬着。


镜头3 百玉齐放,各争奇秀

在广州工业名优产品展销中心三楼“三雕一塑一彩”展览的大师作品展区,高兆华历时四个月潜心创作的无价非卖玉雕作品《福磬和谐》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赏。该作品以翡翠为材,高43厘米,长26厘米,宽3厘米,是高大师为表达心中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激动兴奋之情,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磬为题材,巧色就形而作。

陈则孟的作品大胆采用了玉石和金属的结合,翡翠的古朴柔洁和金属的时尚锐冷相映成趣,既不失古典美,也极富现代感。题材除了观音、布袋佛、寿星等神仙和龙、凤、貔貅等古代祥兽,还包括了各种花鸟动物以及生活雅趣情境。其中,陈则孟的翡翠作品《荷塘夜色》、《福寿如意》以69万元为全场价格最高的玉雕作品。


镜头4 精雕细刻,玉琢成器

从一块璞玉到博物馆中的无价之宝,需要经过什么工序呢?古人要经过捣砂、研浆、开玉、扎锅等十多道工序,现代玉器加工程序主要分为选料、设计、琢磨、抛光四个阶段。

选料一般从种、水、色、底四方面鉴别质量。“种”指玉石形成的质地结构,“水”指玉石透明度,“色”指颜色,“底”指纯净度(含杂质多少)。细腻致密、透明度高、颜色纯正鲜艳、杂质少的玉石为佳。开料前,谁都无法预测玉石里面的颜色、纹路如何,因此一直有“赌石”的说法。现在一般是先抛光石料再卖,成为“明料”,以投暗标的形式价高者得。

设计尤为关键,如何根据玉石的颜色、纹路、透明度、形状来设计造型,是玉雕作品成败之关键。

“琢磨”阶段先粗雕,打出作品轮廓。由于石色、石裂不断变化,裂缝、败色、藏垢,有时需要调整设计初衷重新勾样,进行巧色、押裂。然后再用“圆雕”、“浮雕”、“凹雕”、“链雕”、“内雕”、“镂雕”等技法细雕出作品。

最后用抛光砣和抛光粉对玉雕作品进行抛光,清洗掉污垢,过油、上蜡。


辞典

软玉和硬玉:一般而言玉石分为软玉和硬玉两大类。我国新疆和田地区所产软玉质量最好,古时就称软玉为和田玉。软玉的品种主要是根据颜色分为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花玉。至于硬玉,我们所熟知的翡翠便是宝石级硬玉的总称。

巧色:北方也称“俏色”,是玉雕艺人在宋代摸索出的一种玉器设计原则,即注重利用玉石本来的天然纹理、颜色巧妙地设计造型,使之浑然天成。


民间语文

高女士(28岁,律师):常说玉养人,感觉有的女性戴玉很显高贵气质。现在玉的价格越来越高,买玉作为一种增值投资的话,应该也划算吧?

陈先生(34岁,工程师):对玉器情有独钟,收藏了几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两种职业都要求细致谨慎的缘故,对那些雕刻精细的玉雕尤其爱不释手。同样的石头,在不同的雕刻艺人手里能臻至的境界有天壤之别!

周先生(68岁,退休人员):把玩玉就是一种情趣,一种生活态度。


传奇

追溯至唐宋,清代已具规模

尽管南越王墓的发现证明了早在西汉广州的玉雕工艺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有历史记载广州的玉雕工艺,则始自唐代中晚期。到了清代,已经颇具规模。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1),广州出现了行会组织,成立6个堂口:成章堂、镇宝堂、裕兴堂、珹福堂、崇礼堂、崑裕堂,各自负责不同的业务内容。 

民国时期迎来短暂“春天”

到民国时期,大新路、文德路、长寿路、文昌路、带河路一带布满玉器生产加工的商户。其中以祥胜和崇德两个玉器墟最为繁荣。这段时期是广州玉雕的短暂的春天,全盛时期大小商户有4000余家,从业人员多达万人。然而,繁华转眼成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昔日万人空巷的玉器墟,萧条不见人影。

新中国成立后几经沉浮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开始大力扶持私营工商业以恢复经济,广州的玉雕业开始迅速恢复。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举办,为玉器出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广州玉雕艺人借此机会开发摆件,后来发展为广州玉雕工艺厂。1960年广东玉雕工艺厂成立。随后广州玉雕工艺厂、广东玉雕工艺厂、越秀装潢厂合并成南方玉雕工艺厂。然而“文革”爆发,好景不再,玉雕行业面临寒冬。直至1972年周总理在广交会视察时下达指示,要把手工业发展起来,整个玉雕行业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摸索着发展出路。直到80年代末,南方玉雕厂拥有顶尖的玉雕艺人,在行业内具有领先的技术,多次创作了经典传世的玉雕作品。

改革开放后玉雕蓬勃发展

80年代至今,玉雕行业蓬勃发展。1981年长寿路玉器墟的招牌重新挂起,1986年广州玉器街正式重新开张,2004年华林珠宝玉器城正式剪彩。然而,盛极一时的南方玉雕厂却在市场生机盎然之际走向了没落。


传奇

讲述人:高兆华,中国玉雕大师,广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1949年生于广州,1965年进入南方玉雕厂做学徒,86年离开玉雕厂,随后成立了“兆华玉雕艺术工作室”。1997年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称号,2004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创作灵感源于生活积累

艺术本身就是对生活的淬炼加工。高兆华很多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灵感都源于他以前的经历和生活积累。在进入玉雕行业之前,高兆华曾经做过裁缝、钟表工等当时所谓“三教九流”的工作。百业俱通,难能可贵的是高兆华把这些工作的经历和体悟丝丝入扣地融入到了他的玉雕创作中。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也经常让他灵感乍现。有一次,他从云南边境花几万块买了件翡翠料,开料发现里面裂纹纵横,颜色斑驳,败玉一块,绞尽脑汁不知如何设计。后来偶然逛花地湾花鸟市场,看到各种热带鱼色彩斑斓,在光线下与水草、装饰石头交互相映,颜色奇幻变动,他灵感一现,重新捡起弃置在一角的那块翡翠料,根据不同层面的颜色、裂痕、纹路而设计了不同的鱼类、水草、珊瑚等海底景观,创作了《海底世界》这件五光十色的经典作品。“石头的裂纹,内部的颜色难以预知。根据石头的纹路、色筋、裂痕来巧为设计,灵活变通,才能使作品浑然一体。然而,这种眼光和功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需要大量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的修为。”

 陈则孟的《荷塘月色》。

“破坏性的创造”式传承技艺

高兆华表示,选学徒并没高要求,只要勤奋、好学、肯干。当然,有灵性、有天赋又勤奋好学的年轻人最好。

目前很多玉雕制作工作坊对学徒的培养都是培训某个步骤、某道工序,因此很多出师之后都难以进行独立的创作。与之不同,高兆华倡导的是一种“破坏性的创造”,倾囊相授,鼓励学徒充分发挥自己所长,指导他们独立完成作品。“不要怕雕坏石头,第一次不成功第二次、第三次,所谓‘不破不立’,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陈则孟的《荷花仙子》。

倾其所有寻求创新突破

“目前玉雕行业的创作方式和风格整体上比较保守。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技艺和风格要学习、保留,但是对艺术而言,创新、与时俱进也是必然趋势,是活力的源泉。一直标榜创新的人到处都是,但只是原型基础上的细节修改和调整,而在技艺上很少有突破性的飞跃。”高兆华表示,玉雕要在艺术上寻求创新突破,必须进行各种工艺、艺术上的尝试。

高兆华的《福磬和谐》。

“现在市场上真正的玉雕艺术作品少,大多是迎合市场口味。”确实,商品市场和艺术追求之间永远有着难以消融的冲突。但高兆华依然执着对玉雕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过着简朴的生活,倾其所有寻求玉雕艺术的创新发展。与普通玉雕工匠赶时赶量不同,高兆华对每一件凝聚着自己心血的玉雕艺术作品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怀,他是用灵魂和生命在雕刻。“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可以把心中一直构想的几件‘绝活’做出来。”高老师淡淡地说。


评估报告

个人创作室和民营企业

续写广州玉雕的辉煌

◎发言人 刘文(原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总工艺美术师、《广东工艺》主编)

广州名片:广州玉雕在全国玉雕发展史中处于什么地位?

刘文:我国玉雕以北京、上海、苏州、扬州、广州、辽宁、河南等地最著名。广州玉雕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南越国时期。广州玉雕以花件见长,继承了宋代巧色玉的传统,创造了一种叫做“留色”的特技,善于按玉石色泽、斑理,因材施艺,充分发挥玉石碧绿透明、脂润、斑斓多彩的特点,使玉雕作品倍加名贵。广州玉雕作为与北京、扬州、上海并列的“玉雕四大派”中南派的代表,在中国玉雕史上占据光辉的一页。

一件美玉落在雕刻名家手中,既是玉的幸运,也是玉雕艺人的幸运。

广州名片:目前广州玉雕的现状如何?

刘文:目前,尽管曾经辉煌的南方玉雕厂破产倒闭,但是玉雕行业的个人艺术创作室和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发展良好,在传承和发展广州传统工艺美术中发挥不可代替作用。目前该行业从业人员大约两万多人,创作人员不足一千人。广州作为全国玉器集散地的地位没有改变,行业规模不断增加,像“高兆华玉雕工作室”、“陈则孟雕刻艺术工作室”等将再续广州玉雕的辉煌。

广州名片:广州玉雕的发展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和困难?

刘文:一、国际市场萎缩。广州玉雕过去以外销为主,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很高。近年来国际市场大幅萎缩,给玉雕产品的出口带来困难。

二、传统工艺行业面临技艺失传和后继乏人的困境。学习玉雕技艺成长日期很长,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磨练才学有所成。部分入行的学徒因为学业艰难,前途不明朗转行而流失。甚至大师、名家后代也很少跟随父母学艺。技艺和人才是行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

三、原料价格不断上升,精品创作面临困难。

四、传统工艺创新不足。

广州名片:如何进一步发展广州玉雕?

刘文:充分发挥集群产业优势、做精做强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如广州玉器街。

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建立产品检测、鉴定、仲裁、认证机构,以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其次,为适应国际市场对玉器产品需求上升趋势,探索运用国外资源,加强与国际工艺美术同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完善营销网络,深度拓展国际市场。

 浸含心血的雕痕,屏住呼吸的打孔,玉雕艺人雕琢的岂止是玉。

现在市场上真正的玉雕艺术作品少,大多是迎合市场口味的成品。

实施名牌战略工程,树立“名企”,建立“名店”,打造“名师”与“名品”。整合大师、技艺、材料、市场网络等优势资源,着力开发精品,不断提高大师艺术知名度,观赏性和附加值及收藏价值。


下期预告

榄雕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发展史。虽然历来它被认为是“雕虫小技”,但每个发展时期总有艺人因其“鬼斧神工”般的技艺,被世人牢牢记住。


撰文:本报记者 范文瑶 实习生 王日晶

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黄集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