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广州名片 商业圈地] 第080期 广州戏服 金银线缀珠光烁 冠服华添舞袖长
发布时间:2011-10-27 08:46:08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12-8

摘要:广州戏服的造型和纹样装饰集京、湘、昆、沪等地方剧种的戏服所长,又融合广绣的绒绣、钉金、机绣和西洋画色调等艺术特色,形成色泽鲜艳、对比明显的南派风味,在中国多种戏服中独树一帜。

提名辞

广州戏服的造型和纹样装饰集京、湘、昆、沪等地方剧种的戏服所长,又融合广绣的绒绣、钉金、机绣和西洋画色调等艺术特色,形成色泽鲜艳、对比明显的南派风味,在中国多种戏服中独树一帜。


索引

当粤剧戏台的大幕徐徐拉开,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就是那些金碧辉煌、色彩斑斓的“行头”。而这些充满浓郁岭南特色的戏剧服饰全部出自广州艺人之手。广州戏服因粤剧而生,并持续辉煌数百年,但时至今天,随着粤剧的凋零,广州戏服制作工艺也面临失传。今年,有关方面准备为广州戏服制作工艺提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试图将这张尘封的广州名片重新擦亮。


传·奇

因粤剧而生辉煌300年

广州戏服属岭南刺绣服饰之一,它随粤剧的产生而发展,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广州戏服最早源于广州越秀区一条不足300米长的古巷。这条小巷原名叫泰通里,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据中华戏服厂厂长黄远昌介绍,早在清顺治年间,就有一批手工艺人聚集在状元坊一带,从事戏服制作。

充满浓郁岭南特色的广州戏服。一套戏服手工制作需要3至6个月,总共有30多道工序。

外商慕名大量订购广绣戏服

19世纪英国人波西尔在其著作《中国美术》一书中,曾对广绣作过介绍,并称赞道:“中国人长于刺绣花鸟,而广东人更精于此艺”。清代中叶,许多外国商人慕名前来广州大量订购粤绣工艺品,其中就包括以广绣为主要工艺的广州戏服。当时广州是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唯一口岸城市,意大利画师郎世宁、德国天文学家戴进贤等西学人才都曾经在十三行、状元坊一带流连。他们不仅将西方科学文化、工艺美术带到广州,更令此地工匠大大地开阔了视野,激发起他们的创作潜能。岭南手工艺人从追求商业利润与时代发展的需求中获取灵感,把欧洲绘画工艺与本地传统工艺结合并加以创新。戏服工艺也与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深受其影响,其刺绣构图上渐渐突出西洋画的艺术风格,针法也运用透视和光线折射原理,令绣品构图更饱满,色彩更瑰丽。闪片、胶片开始应用于戏服之上。

鼎盛时期从业人员3000多名

自清代康熙年间起至清末民初,是粤剧的鼎盛时期。当时不管是省港大班还是乡下戏班,各班子的大老倌、正印花旦、文生武生等,都有自己度身定制的戏服,行内话俗称“衣箱”;演员购置戏服行头,以到省城状元坊定制为荣。其时广州状元坊内已遍布加工戏服的手工艺作坊,较有规模的店铺有中华、群星、新新、金珠记等,产品行销广东省内外,甚至销到港、澳及东南亚地区。连京城宫廷戏班也慕名前来定制龙袍玉带、凤冠霞帔,头盔彩翎等各种戏服头饰。

据有关史料纪载,乾隆年间状元坊内从事刺绣行业的有3000多人,绣坊、绣庄多达50余家。而坊内刺绣行业又以刺绣制作戏服为主。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个葡萄牙商人在广州状元坊购得龙袍绣片回国献给国王而得到重赏。而这件龙袍绣片其实只是制作皇帝戏服的半成品而已。

多次获部省市优秀作品奖

新中国成立以后,状元坊内多家加工戏服的个体作坊合并为“中华戏服厂”,1956年该厂又与广州顾绣厂等合并成为国营企业。中华戏服厂是华南粤剧服装最老、最大的生产厂家。该厂生产的凤冠、男大蟒和机绣女蟒裙曾获部、省、市优秀作品奖。省内各粤剧团体多到该厂订购戏服,上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业务的发展需要,中华戏服厂迁移到大沙头。至此,状元坊一带能设计、生产戏服的就剩下一家状元坊戏服厂了。


现场传真

在今年11月13日举行的“广、佛、肇”民间工艺联展上,一件价值近15000元的银丝密地新娘褂裙,成为全场焦点。据介绍,这就是中华戏服厂利用戏服刺绣工艺制作出来的新娘礼服,之所以如此昂贵,是因为需要4个人手工刺绣3个月才能做出一件,如今做这种作品的艺人大都退休,类似的作品再难做出来了。

中华戏服厂一套戏服30多道工序

看过做工精湛、豪华艳丽的广州戏服,令人不禁对通晓广州戏服制作工艺的师傅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记者来到了著名的中华戏服厂。100多人的厂子不算太热闹,但各司其职,一切都显得忙碌而有条不紊。向四周张望,只见这边有两位女师傅根据订单在认真地挑选戏服的衣料,一位男师傅则在熟练地裁切布料;那边则有一位女师傅低头伏在案上描摹戏服上的图案,寥寥数笔,一只凤凰便跃然纸上,应该是在设计一件女大蟒。隔了几张工作台,又见到几位师傅在制作戏冠,手边放着锤子、锥子等工具。

 

一位女师傅低头伏在案上描摹戏服上的图案,寥寥数笔,一只凤凰便跃然纸上。

据厂长黄远昌介绍,广州戏服的制作工艺复杂,工序多,工时长。一套戏服需投入的制作成本很高,一般至少要七八米布料,同时需要大量的金线、珠片等配件。手工制作往往需要3至6个月,总共有30多道工序。戏服因应不同角色而设计,戏服由多块不同的件料缝合而成,不同角色的戏服其领、袖、腰、下摆的款式和缝合方式都不同,绣花图案各有讲究。设计、刺绣、裁剪、缝纫、盔头、须口的制作均由不同的手工艺人负责,不能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而刺绣程序是戏服艺术的关键,也是最考验艺人制作的地方。戏服上的图案包括各式花鸟、龙凤、风景等,要求刺绣艺人有高超的技巧。为求戏服显出立体、逼真的效果,刺绣时特别用到“垫”的技艺。如在绣制“龙”的图案中,制作艺人需要将棉花塞入绣好的龙眼、龙尾中。

状元坊300余年过去时尚已变天

从中华戏服厂出来,记者又来到了曾经的戏服一条街——状元坊。

“状元坊”人称“撞人坊”,每到周末,这里人山人海,撞到人的几率极高。提起状元坊,很多年轻人都自然而然地想起那文具、服饰一条街。似乎每次从人民南路经过街口,都可以见到一片黑漆漆的人头。不过在此之前的300余年,这里却是深得粤剧名伶青睐并闻名全世界的戏服一条街。

一位男师傅在熟练地裁切布料。

状元坊戏服品种极多,至今继承和保留下来的古装粤剧戏服尚有70余种。如男角穿的皇帝服、男披风、男大蟒、大汉装、文官袍、官服、海青、坐马、元领、大靠、小靠、京装、猎装等,女角穿的旗袍、皇后服,女披风、女大蟒、西湖装、小宫装、小古装、大古装、女大靠、女小靠、车装等。这些戏服的制作,大都沿用明代式样,其中也保留元代和清代的特色。戏服刺绣采用各式各样的飞禽走兽图案,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不同禽兽的图案区分官职的不同等级。除戏衣外,还有头盔、靴鞋、战旗、玉带等配套服饰。如将帅出征时穿大靠,这大靠配上两肩飞袖、胸背处绣的护心镜,胸腹处凸绣出虎头的甲衣,背后插着四支三角形背旗,再配以头上的战盔和脚上的战靴,能表现军令在身、披挂上阵的雄姿。将帅手中持马鞭或执刀枪,在走圆场、跨马、对打时,比裙飘动,夸张和美化了动作,显示出沙场将帅勇悍威武的气派。

戏服制作采用的材料也很多,由普通粗布到绫罗绸缎、孔雀毛、马尾到人发,应有尽有,刺绣所使用的材料有绒线、真丝、金线、银线、金绒混合等几大类。但金银绣和金绒混合绣等传统工艺最负盛名,是粤绣的代表。金银绣以其独具的装饰性为艺术特色,其构图饱满匀称,色彩辉煌,更显得作品富丽华贵。服饰的成品轻的仅几两重,也有10多斤重的;有些则是用几十幅乃至百幅拼料缝制而成,是名副其实的艺术精品。


辞典

女蟒裙:女将出战沙场所穿着,服饰造型复杂。图案上身以凤、牡丹为主,下摆水脚以波浪、水羌纹样为主。表示年长者、太后等多用凤团、牡丹团纹样。

女大靠:女将出战沙场所穿,服饰造型多变,由100多个部件组成。主要是凤、牡丹、水波、水羌纹样,胸的前后及肩部绣密的鱼鳞、锁子纹样,组成盔甲状。

男大蟒:蟒上身以龙、云为主,下摆以波浪、水波纹样组成。

一位女师傅在制作戏冠。

男大靠:造型复杂,由多个部件组成。以龙及麒麟、狮子等走兽图案为主,胸部前后,及肩部,肶裙等部位多绣密的鱼鳞片及锁子图案,表示盔甲状,各部位边上绣水羌、万字边花。

海青:斜领大衿,纹样多绣枝花,清秀淡雅。表现公子哥儿角色则绣密一些的花纹样。

座马:武士穿着。前后身开衩,有边花,多以花团为纹样。

文武袖:是广州戏剧特有的改良服饰,是多用途服装。表示文职官员穿着,长背心配文袖,表示武官员,长背心现武袖。刺绣纹样广泛,有龙、草龙、狮子、麒麟、万字及汉朝、战国等不同朝代的纹样。

反宫装:也是广州戏剧特有的改良服饰,是多用途服装。反宫装是女披风和大宫装的结合体,令一套服饰变成两套不同的服饰,造型独特。刺绣纹样多采用牡丹、凤凰、孔雀等图案,寓意富贵吉祥。


民间语文

谭小青(30多岁,广州人,粤剧爱好者):说真的,我虽然从小酷爱粤剧,但不知道原来一件戏服的制作这么费时费工。

余小姐(20多岁,在广州生活5年):我在“广、佛、肇”民间工艺联展上见过那件价值过万元的新娘礼服,手工非常精湛,十分惊艳。

陈伯(63岁,广州人):广州戏服制作与粤剧息息相关,粤剧兴则其兴,粤剧衰则其衰。


唯心

戏服里的人生

畹华与十三燕的第三场擂台结束后,畹华没来得及换下戏服,径自穿过热闹的人潮赶到十三燕的戏楼看望师傅。后台里,气若游丝的十三燕斜坐在太师椅上正等着他,穿着雪白的戏服,他看着畹华,第一句话是:你穿着戏服到这世上,小心把戏里的人物给弄脏了。下次不许,知道吗?

电影《梅兰芳》里,对待一件戏服的态度,代表了一个老戏子纯净无瑕的内心。不过尘世中芸芸众生一员的你,穿上了戏服,便是寒窑苦等18年的王宝钏,醉卧牡丹花丛的杨贵妃,豪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

戏服是一个魔法,能看尽人生。在舞台上,它们光芒四射,被掌声与鲜花围绕,聚光灯散去时,便是一片无边的寂静和黑沉阴暗,在大部分的时候它们只能杂乱地堆积着,等待着下一次被聚光灯唤醒。一件戏服,连着两端。一端,是戏服下的演戏者,戏服又将他们的人生分割成台上与台下两个世界;另一端,是制作戏服的人,相比台上的人,他们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因为他们的世界没有两端,戏服将他们的世界化成一个茧,却也只是一个茧,破茧成蝶不是他们的结局,而在戏服的那端。

 仔细量衣。

这是我们印象里与戏服相关的一切,遥远的、古老的、执着的、神秘的,散发着陈年气息,并且正在远去。

传统文化的危机从来都存在,特别是传统手艺。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孩子们都梦想一夜成名,连诗歌文化都被抛在脑后,更何况戏剧乃至戏服?用这个观点来看广州的戏服市场,便很容易解释戏服手艺门前冷落鞍马稀以及后继无人的境况,再加上戏服制作本身套路复杂,能工巧匠相继过世,如今偌大一个广州城,作为粤剧文化的中心,做戏服比较地道的亦只有龙凤戏服厂和中华戏服厂。

更何况,在制作戏服的手工艺人眼里,做戏服是一门手艺,但不是一门学问。专家说,很多广州戏服的老手工艺人只懂得照搬上一代的程式化的搭配,而搭配中所包含的学问和信息以及影响,他们都说不上。是的,这本就是一门世代传承或养家糊口的手艺,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他们现在最大的意愿仅仅是传承有人,非要往深里去研究做成学问,恐怕更难传承。传统手艺的发扬光大,本来就不能单靠手工艺人,它更应该是一种社会行为。

□刘毓


传·承

戏服制作艺人平均年龄46岁

◎讲述人:黄远昌(广州中华戏服厂厂长)

黄远昌的母亲是一名绣花师傅。1977年,对戏服一窍不通的黄远昌顶替母职进入中华戏服厂,成为厂里供销科一名基层科员。后来师从原中华戏服厂厂长霍华。上世纪80年代,黄远昌因带头改进工艺而得到厂里重用。黄远昌说,厂里现在引入了ERP管理系统和电脑辅助设计系统,让这套古老的技艺注入更多现代的生机。他说:“只有不断淘汰自己的产品,才能让产品保持生命力。”

广州名片:目前这个行业面临怎样的困境?

黄远昌: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的问题,现在从事戏服制作的人越来越少了,老一辈艺人已快退休,年轻人又不愿意加入这一行业,我近期做过一个统计,现时中华戏服厂制作艺人平均年龄是46岁,很多都是爷爷奶奶级的人马,由于很少新鲜血液补充,我们很多退休的艺人都被返聘回来继续工作。

广州名片:为什么年轻人都不喜欢做这行?

黄远昌:与普通制衣厂不同,我们的工人对手工的要求很高。我们这里学3年都未必能上手,做师傅最少得10年。我本人在本企业做了30年才算基本上掌握全套流程。刚入行由于是学习阶段,月收入不过两三千元。很多年轻人在这里做一年左右就坚持不下去了。我们尝试过招服装专业大学生,引入现代技术去革新传统工艺,戏服工艺其实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即使博士都未必有帮助。

广州名片:你说到运用现代技术革新戏服工艺,请问都做过哪些尝试呢?

黄远昌: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引入电脑辅助设计了,当初最早买回来的电脑还是IBM 286。但后来发现,戏服工艺由于变化多端,不能完全机械化,制作一些直线图案还可以,遇到转弯抹角,机械就无法完成。我希望日后可以将复杂的戏服设计工艺输入电脑,例如制作戏服的头盔,以后用雕刻机批量生产。然而我们懂电脑的人不懂设计,懂设计的人又不懂电脑,现代与传统的接轨工作,才刚刚开始。我现在为每人配置一台电脑,配置ERP系统,用现代化的技术管理传统的手工业。


评估报告

广州戏服符号学尚待进一步挖掘

◎发言人:宋俊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

广州名片:广州戏服制作工艺在全国类似行业中处于何种地位?

宋俊华:广州戏服制作一条街状元坊,在清朝年间毗邻著名的中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十三行,吸收了很多西方的文化和工艺,不断求新求变是广州戏服的一大特点。广州戏服与广绣和粤剧的关联度都很大,既然广绣和粤剧都分别入选国家和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广州戏服的制作工艺也应该有相当的地位。

广州名片:你认为广州戏服文化在传承中存在什么问题?

宋俊华:戏服当中其实包含很多符号信息,对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与中国很多地方的戏服制作一样,很多广州戏服的老手工艺人只懂得照搬上一代的程式化的搭配,至于为什么要这样配搭,这些图案和颜色又包含什么样的信息,它对戏剧人物起到怎样的烘托作用,很多老艺人都说不上。其实古代什么人穿什么样的服饰,都是有严格的讲究的。我曾经带学生对广州戏服做过专门的研究,都遇到过上述的问题,我想,对广州戏服的符号学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广州名片:传统的广州戏服制作工艺正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你认为怎样才能走出这个困境呢?

宋俊华:我曾经去过秦淮河一带调查苏绣和苏州戏服的市场化道路,与广州戏服碰到同样的问题,随着当地戏曲的式微,戏服的需求量不大,传统戏服制作艺人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当地很多戏服厂开始接古装舞台剧服装和古装电视剧服装的订单,而且当地旅游业发达,很多古代主题公园对戏服的需求量都很大,派生出不少旅游纪念品产业,当地政府都有意扶持相关戏服厂去接这些订单。一些戏服制造业的派生产业正在形成,让传统戏服的手工艺人能够专注于戏服的传承与创新。


下期预告

广东音乐是产生于广州方言区的器乐品种,它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某些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吸收了中国古代,特别是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养料,经过近300年的孕育,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音乐。其创作曲已达数百首,流传甚广的有《旱天雷》、《倒垂帘》、《雨打芭蕉》、《赛龙夺锦》、《饿马摇铃》、《平湖秋月》、《步步高》、《鸟投林》、《禅院钟声》等。


撰文(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 吴广宇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方谦华 黄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