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广州名片 文化遗产] 第079期 粤剧:红船晚泊真如梦 花部重兴定有时
发布时间:2011-09-09 08:35:16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12-4

摘要:粤剧的曲牌数量在地方剧种中数一数二,伴奏从单一的中式乐器到率先引进小提琴等西方乐器,唱腔从“戏棚官话”改为白话,一切无不是广州的兼容和开放的最佳注解。

“红腔”花旦倪惠英(右一)在台上表演。

提名辞

粤剧的曲牌数量在地方剧种中数一数二,伴奏从单一的中式乐器到率先引进小提琴等西方乐器,唱腔从“戏棚官话”改为白话,一切无不是广州的兼容和开放的最佳注解。


索引

唱腔采用广东的音乐、旋律,同时借鉴岭南画派的写意手法,舞台表现运用岭南建筑美学……生于斯、长于斯的粤剧,于今年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昆剧后,我国第二个成功“申遗”的传统剧种。

粤剧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是广州一张最瞩目的名片。


唯心

粤剧有着广东人的风骨

花旦两颊抹胭脂,小生水袖甩风流。这大概是年少懵懂的我对粤剧全部的印象。那时,家里喜欢粤剧的只有祖母一人。我常依偎着她,听着那长串的“咿呀”哼唱缓缓入睡。

2007年中秋,我头一回完整地看一出大戏,地点在西关逢源大街。戏开场了,演的是《柳毅传书之花好月圆》。龙女三娘以凤冠霞帔出场,笑颜如花、顾盼生姿。柳毅却不知新娘便是龙女,唱腔一出,音韵惆怅婉转。半小时后,台上迎来了大团圆的欢喜,台下这才响起掌声。你可能会好奇,看粤剧怎能这么“冷静”,从头到尾竟连一声叫“好”都没有。难道广东人真内敛如此?其实我想,这更多是源于粤剧对细节铺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观察柳毅如何一步步认出红盖头里的龙女,几多情感尽在不言中,你又怎么忍心以几声喝彩来打扰?

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广东大戏目前仍是流传最广的传统剧种。2009年国庆前夕,粤剧更迎来了“申遗”成功的喜悦。尽管如此,粤剧人还背着很重的危机感。

2004年,广州市文化局做过一个调查,广州粤剧观众的年龄集中在51岁以上,“铁杆戏迷”仅剩2000人左右。现在的孩子喜欢R&B、热爱HIP-HOP流行歌曲的不计其数,但他们大多不知道红线女有的“红腔”、马师曾的“马腔”等等粤剧知识。

粤剧是老年人、乡里人的艺术?我认为不尽然。粤剧有着广东人的风骨。老年人、乡里人之所以更喜爱,并非因为他们落伍了,恰恰相反,他们拥有着比年轻人更深厚的粤派传统文化的积累。

“红腔”创始人红线女耐心地给小演员传艺。

“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幕红船泊晚沙”,说的是在有戏院之前,戏班都是坐着一种绘有龙鳞菊花图案的红色木船,在水乡渔市间漂泊。有时天气骤变,红船在茫茫江海之上,风雨交加,雷电大作,戏班便会全体动员起来,在船上大演《八仙贺寿》。试想当时情景:黑云压顶,洪波涌起,红船就像一根断苇,艰难前进。全体演员们在锣鼓锵锵声中,冒雨向天跪拜,齐声高诵:“东阁寿筵开,西方庆贺来,南山春不老,北斗上天台。”

如此气概,如此风骨,粤剧并不止卡拉OK般简单的娱乐方式。如果把粤剧从广东人的文化基因中剥离,我们和其他地方的人又有何不同呢?

“虾腔”传人罗家宝演唱《梦断香销四十年》。 

还记得依偎在祖母身旁,看荧屏里的旦角摆开云手,临别的一眼秋波。是眷恋还是人心的不舍?如果此前,梨园的历史因缺乏保护而残缺散失,莫待行云难寻,我们除了深深的惋叹,从现在起,是否也该做些什么?


传·奇

历经四百载风雨 南国红豆发新枝

周总理曾说,“昆剧是江南兰花,粤剧是南国红豆”,广东大戏因而有了自己的美称。

最早走出国门的剧种

明朝嘉靖年间,粤剧开始在广佛一带出现。粤剧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戏棚官话”。到了清末,人们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人能听懂的“白话”。咸丰四年(1854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

清政府为了消灭三军势力,大肆屠戮粤剧伶人并火烧琼花会馆,禁演粤剧15年之久。其间,本地艺人逃亡省外,有些粤剧艺人为了生活,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也有艺人流亡至海外,粤剧因此成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剧种。据《美国华人史》记载,粤剧是海外华人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早在1852年(咸丰二年),美国三藩市《阿尔塔加利福尼亚日报》便报道了广东戏班鸿福堂过埠演出的新闻。

粤剧解禁重生后,伶人们自发筹钱建立了粤剧的新组织—— 八和会馆,选址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八和会馆共分八堂,包括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

动漫题材已融入粤剧

“文革”时期,江青一句“粤剧是靡靡之音”,粤剧再受摧残。直到“文革”结束,广东省各市文化局重新重视粤剧,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和历史题材,打造出不少粤剧新品牌。如佛山青年粤剧团以黄飞鸿英雄大侠形象,推出系列粤剧《禁烟记》、《奇情记》等。

近年来,广东一带各剧团致力于粤剧的创新。把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改编为粤剧《豪门千金》,以动画电影题材创作粤剧《刁蛮公主戆驸马》。去年,首部动漫真人秀新编粤剧《蝴蝶公主》在大学城开演,把动漫元素融入了粤剧中。

这出大戏留下了什么?

1985年,香港梁沛锦先生在《粤剧剧目通鉴》中,共整理出11360个粤剧剧目。其中,马师曾曾经演出过的剧本有400多个,薛觉先曾演出的剧目超过500个。其数量之多,为其它剧种所少见。与此同时,粤剧经过数百年积累,拥有大批著名艺术家,形成“薛、马、白、桂、廖”五大流派,以及“红腔”、“风腔”、“凡腔”、“芳腔”、“虾腔”等众多唱腔流派。


现场传真

公园中、戏院里、茶楼内,“咿咿呀呀”的吹拉弹唱,广州人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诉说着粤剧……上世纪末,由于经济发展,大量新兴娱乐事业涌现,粤剧的观众群亦因而日趋老化。但云峰粤剧艺术团“开团元老”李彩霞却说,等年轻人慢慢长大,有了追根溯源的想法时,对粤剧也就有感觉了。

茶座 传统剧团时尚“转身”

听粤曲饮茶,那绝对是老广州风味。只是如今,全广州仍有曲艺茶座的茶楼,仅剩六七家。荣华楼的二楼,不足30平米的水泥台铺上地毯、架起布景,就成了云峰剧团的舞台。台下摆放着18张桌子,近200位戏迷,或凝神细听、或轻打着节拍。他们当中有家住员村的、有住在火车站附近的,每天总风雨不改地捧场。但是环顾四周,举目皆是白首老者。

“不得不承认,现在听粤剧的人少了。戏迷一批批老去,年轻人对粤剧的热情也大不如前。”云峰粤剧艺术团的“开团元老”李彩霞表示,剧团还是力求做到最好:舞台布景、灯光、音响……与此同时,为了吸引更多拥趸,扩大观众的年龄段,剧团还把各种时尚元素融入到表演中。

云峰剧团的演员在荣华楼里表演。

“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女人花随风轻轻摆动……”当你听到这熟悉的曲调时,不要意外,也不要怀疑,那仍旧是粤剧。粤剧版《女人花》、穿戴粤剧戏装上演现代的“孔雀舞”、“腰鼓舞”,这些都可以在荣华楼里看到。

李彩霞说,时代的变迁,让粤剧这个充满传统色彩的剧种,不得不穿上一层时尚外衣。云峰剧团正考虑把一些经典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牡丹亭》里面的精彩段落集合起来串联演出。“有点像串烧,这样大剧做小,本来是8场的戏做成4场,满足更多观众。”

名家 何时再听一回“虾腔”

11月23日晚,中山纪念堂内座无虚席,戏迷们所期待的是一位八旬老人。他那经典的“虾腔”,已经成了粤剧最流行的腔派之一。7年未登台的他,再度挑战自己的代表作《梦断香销四十年》。他便是梨园老将罗家宝。

当晚10时,满头银丝的罗家宝一袭红色唐装亮相,放声吟唱,引发现场巨大轰动。连续半小时的戏份,虽不带妆,更没有唱满全场,但他与众弟子一人一段的穿插演绎的“虾腔”,仍然让戏迷大呼过瘾。

“都80岁的人了,每个眼神、每段云手,都做得很费力”,表演结束后,罗家宝来到台下,助手不停为他按摩背部,好让这位老人呼吸得更顺畅。罗家宝下次演出会在什么时候?在场的人都笑着摆手,“很难了,暂时没有计划”。

私伙局 因爱粤剧而生默契

“逢周二下午开局,互相知照”。黑板上的通知十分醒目,西关“曲艺乐社”的成员平时是邻居,拿起粤剧乐谱便成了戏友。

到了“开局”之时,“师傅”、“唱口”、观众共聚集了40多人。一声高胡响起,小型粤剧演出也正式开始。身穿淡蓝花衣,脚踩粉红拖鞋的陈姨首先登台。年过六旬的她,依然被街坊称作“小花旦”。

无需化妆,不必试音,从她唱哼的第一句高音开始,所有观众都惊叹于那婉转的“子喉”。“唱口”们排着队轮候上台。陈姨的表演结束后,轮到李姨。一曲《魂梦绕山河》紧接着是《重台泣别》,然后又到《分飞燕》……

曲艺乐社中,没有人是专业出身的,包括负责伴奏的“五架头”师傅。然而因为相同的兴趣,大家聚在一起,练就了一种默契。“随时拉我们到公园上台都行,一点不比正式演员差”“唱口”们说。


辞典

戏桥:是开戏前派给观众的单张,作为介绍剧目之用。一般印上剧情的简介、编剧、导演、演员表等等。

红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粤剧戏班常在广州沿海巡回演出,为方便行程,故栖身于红船。此类戏班皆称为红船戏班。

煞科:常见于剧本的最后一页,代表“散场”。例如以一个滚花作结尾,就叫做煞科。

爆肚:即是“即兴”,意为实时的创作。演员根据演出时的感情,做出与剧本有出入或没有经彩排的发挥。

虎度门:指演员出场的台口,是粤剧老倌首先亮相的地方,老倌一出虎度门,即浑然忘我,完全融入所演角色中。又称“渡古门”,因“渡”与古字“度”相同,即渡过之意。因为以前演员所扮演的都是已故的历史人物,所以外江班称之为“鬼道门”。


民间语文

盛佼佼(中学教师,广州人):Joyce盖鸣晖是我的粤剧偶像啊!她多才多艺,既可文又可武,可小生也可花旦,在电视剧中的反串角色特别精彩。

秦珊(电台编辑,广州人):最喜欢文千岁、倪惠英、郭凤女、何华栈、红线女,我只会听戏,见名角就听,没有资格说最喜欢谁,都很喜欢。没有什么基础下要多听多看不同的人唱做,才能培养欣赏能力。

罗文(导游,广州人):喜欢这些组合:梁耀安/陈韵红,梁耀安/倪惠英,龙剑笙/梅雪诗。梁耀安同蒋文端扮相最靓,安哥的戏扮相英俊潇洒,一关目一造手都情深意切。陈韵红以前很靓,现在发福了不少,她近来在香山粤剧团演白素贞扮相很出色!

陈言(自由职业者,在广州生活5年):最喜欢汪明荃和罗家英了!原来不了解粤剧,是罗家英在《大话西游》那首笑死人的《Only You》让我喜欢上他,也就开始关注粤剧。


传·承

希望正规的粤剧课程走进高校

◎传承人:倪惠英(广州粤剧院院长,53岁)

从一名普通的粤剧演员到广州粤剧团团长,再到省剧协主席……登上粤剧舞台近40年的倪惠英表示,这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更多的工作。

“我从小渴望成为一个歌唱家,没想到糊里糊涂进了粤剧的门,而且一发不可收”倪惠英说,她8岁在中山纪念堂参加《东方红》演出,15岁起出演粤剧主角。

不少人认为,她获得“金嗓子”、“小曲王”这些名号是因为天赋过人,但她却说,自己取得的成绩来自每天的刻苦练功和对粤剧的热爱。回忆起最初的演出,倪惠英说,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广州,可以说是一票难求。“很多人都是打着火把,爬山过来看!”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多元文化的时代到来。对粤剧冲击很大,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自己就感觉到观众锐减”。

有一些年轻观众认为,粤剧已经过时,是老人家的艺术。倪惠英对此持否定态度,“这是一种偏见,他们不了解,所以不喜欢。”她认为,城市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远离,是粤剧市场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几年,倪惠英一直在坚持操办“大学生走进剧场”活动。“应该为我们的粤剧做点事,让年轻一代认识它,喜爱它。”她先后到过中大、华工、华农、广州美院、华师等高校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刚开始,我们的粤剧表演是求着学生们来看,现在情况刚刚相反,有学生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时尚”。

说起对粤剧的感情,倪惠英尤为激动,“不管你懂不懂,只要是广东人,一听到粤剧必然能感受到一种民族的灵魂。那是与生俱来的,那些细胞已经与我们的血液融为一体。”

倪惠英一直希望,正规的粤剧课程能逐步走进高校。“不是要人人懂得唱曲,而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粤剧,认识民族的艺术精髓”。


评估报告

粤港澳联手促粤剧成功“申遗”

◎发言人:黄斌(广州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处负责人)

广州名片:请简单介绍一下广东粤剧“申遗”的过程?

黄斌:事实上,早在2002年,广东便开始为粤剧“申遗”收集历史资料,包括文本、影像等等。2003年,考虑到联合申报的优势,粤港澳三地于是开展了共同为粤剧“申遗”的工作。然而由于经验不足,2004年粤剧的首次“申遗”告败。2008年底,中央政府再次向联合国提交粤剧的申报文件,直至今年国庆节,我才收到一条发送自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确认短信:粤剧已成功进入世界“非遗”名录。

广州名片:粤剧“申遗”之路足足走了6年,为何如此漫长?

黄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每2年申报1次,每次1个国家只能报1项。这一限制,对于像中国这样地大物博的国家而言,是不公平的。2008年底,这一限制被宣告放开,粤剧和我国其余10多个“非遗”项目才得以成功入选。

广州名片:粤剧有着怎么样的群众基础?

黄斌:粤剧体现的是广府族群的文化认同。广府民系群落使用粤语方言的人数约有1亿,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以广州、中山、佛山等本地城市为例,各有大小职业剧团数十个。随着使用粤方言的华侨向外散布,粤剧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

建议政府重点扶持老一辈艺人

◎发言人:梅晓(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原广东粤剧院院长)

广州名片:您认为粤剧传承目前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梅晓:传统粤剧的继承,靠的是口传身授。通过这些年的研究,我发现随着艺人的老去,粤剧流失的东西越来越多。先说演员,南派的代表名伶卢启光已过世,罗品超也是近百岁高龄,红线女、罗家宝等大师都超过80岁。粤剧剧本和音乐的创作名家也已成“凤毛麟角”,著名粤剧编剧秦中英已86岁,音乐创作大师卜灿荣也于今年退休,后辈的水平完全跟不上。

广州名片:粤剧剧本创作面临的问题是人才凋零,未来该如何培养?

梅晓:几年前,政府曾经投入资金数百万元,与高校合作办了一个3年制的粤剧编剧研究生班。当时共招收学员20多人,他们毕业后,没有一人能成为专职的粤剧编剧。究其原因,现在的剧团大多不设编剧一职,学生毕业缺乏实践,水平也难以提高,更难出好作品,于是剧团便更依赖老作品,形成恶性循环。

广州名片:那当务之急,保护粤剧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梅晓:政府应花大力气,扎实认真去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曲牌和唱法。建议重点扶持老一辈的粤剧艺人,系统整理其作品的音像、文字资料。前几年,我们看见政府投入出版的一部《粤剧大辞典》,这样深入整理历史的工作是应坚持下去的。


下期预告

广州戏服有浓厚南派风味,其造型和纹样装饰、集京、湘、昆、沪等地方剧种的戏服所长,又融合广绣的绒绣、钉金、机绣的艺术特色,形成色泽鲜艳和谐、对比明显的地方风格,在中国多种戏服中独树一帜。


撰文:本报记者 李晓瑛 实习生 巫菁

摄影:本报记者 谭伟山 实习生 胡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