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广州歌手)他们让回忆变得灿烂无比
发布时间:2006-02-08 12:35: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产品鉴定
  产品名称:
广州最早的流行歌手
  代表产品:吕念祖、廖百威、王建业、汤莉、李达成、麦子杰
  质量鉴定:这些歌手是从事流行音乐演唱的第一批人,他们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依靠个人的力量在陌生的流行音乐领域探索。对于当时的普通听众来说,他们的歌声也许并不完美,但却开启了流行音乐之门,为20世纪90年代广东本土音乐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质检报告
  新鲜的总是好的

  广州流行音乐出现的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一切都是新鲜的,美好的,兴致勃勃的,但也有一点混乱的。到处都是音乐茶座,大家想方设法学习新的音乐,每个人都在哼唱不知道谁是原唱的歌。
  其中有些唱得好的人成为歌手,除了我们提到的名字以外,还有许多人,曾经在这个城市非常有名气,歌手只是他们职业生涯的一部分,20多年过去了,他们早就开始了另外的生活。
  最初,当香港的流行音乐途经广州进入全国时,广州人一定雁过拔毛。东方宾馆有了全国第一个音乐茶座,广州各地也出现了不少歌厅,很多歌手都是从歌厅走向舞台的。歌厅中的演唱当然是以翻唱为主,第一代广州流行音乐歌手除了翻唱香港的流行音乐,也翻唱台湾的,当然也有人翻唱欧美的,虽然混乱,但也是流行音乐的一个黄金时代。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州的流行歌手才开始了原创音乐的尝试。歌手们事业上的起步各不相同,除了汤莉、廖百威、麦子杰等歌手是科班出身、王建业等歌手在明确发展方向后开始了专业学习以外,不少歌手原来是从事各种职业、通过偶然的机会当上歌手的,这也是不少歌手存在后劲不足的原因。
  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即使是完全不懂乐理的歌手,他们充满了对音乐的热爱之情,红红火火的流行歌曲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清新空气一样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因为新鲜和快乐,所以原谅它的粗糙。

  全息广州 
  “广州×××”
  由于地缘文化的原因,开放最早的广东地区一直是流行文化的集散地。从20世纪初的广东音乐到世纪末的流行音乐,均堪称是中国音乐宝库里的瑰宝。20世纪80年代初,从羊城第一代歌手吕念祖开始,张燕妮、汤莉、王斯、黄河、李达成、薛莹、张海莲、萧淑萍、王建业等不少茶座歌手以模仿起家、被称为“广州×××”,非常有名。
  “广州邓丽君”刘欣如,是当时全国最早的音乐茶座及东方宾馆轻音乐团的首席女歌手,1986年被推举到日本东京参加日本流行音乐赛事YAMAHA音乐节,她演唱的《祈求》获奖,这也是广东乃至中国内地流行歌曲作品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
  阿祖(吕念祖)由于模仿台湾歌手刘文正而被誉为“广州刘文正”,他是当时广州最大的两个轻音乐团之一——广东省中国旅行社轻音乐团的首席男歌手。阿祖经常跟轻音乐队全国巡回演出,最有趣的是上台之前若与太太拥抱,当天的演出状态一定极佳。阿祖后来成为广州电视台的著名VJ,担任了不少大型晚会的策划和主持。
  “广州梅艳芳”汤莉是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声乐专业本科生,师从陈肖容教授。毕业后到广东省中国旅行社轻音乐团工作,前面有阿祖、张燕妮等歌手,惟有从唱美声转而模仿梅艳芳,终于成功出位,后来参加省港杯歌唱大赛获得冠军。同样在香港参赛获得冠军的还有李达成、古璇、林萍等。
  另外,“广州苏芮”张燕妮推出《一样的月光》专辑,一炮打红。李华勇是粤剧团演员,因为模仿罗文而被称作“广州罗文”,他唱的《青春永常在》在广东地区家喻户晓;“广州郑少秋”是广东省民间乐团的歌唱演员陈浩光,他曾经和现在广东电台工作的王莉合作唱过广州地区最早的原创歌曲《星湖荡舟》……
 1984年红牡丹轻音乐团在上海演出,演员头上的发带和腿上的腿套都是模仿日本艺人的装束。  资料图片
 
  1986年5月9日,中国流行音乐史上一件重大的事件——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让世界充满爱》第一届中国百名歌星演唱会的时候,广州出席的有歌手刘欣如、吕念祖、陈汝佳、张燕妮、曾咏贤、王强、彭萍、音乐人歌唱组合“新空气”的毕晓世、解承强、张全复等,是除了北京以外出席歌手最多的地区。
  □周兵(广东电台音乐台资深主持人)
 
  ■ 原景放映机
  起起伏伏的歌手生涯,良莠不齐的音乐产品,混乱繁忙的演出市场,20世纪80年代有关流行音乐的一切就这样存在于集体记忆之中。当年的流行音乐人,不管是否继续从事这一行业,还有从那时开始就和流行音乐一起成长的普通人,回想当年,因为有那些老歌,都觉得那是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1979年:开始听张国荣的歌
  广州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听流行音乐?在我们的采访中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后期,这时候,广州第一代的流行音乐歌手20岁上下、甚至更小,他们接触的最早的流行歌手是凤飞飞、许冠杰兄弟、刘文正、徐小凤、邓丽君等等。
  陈艳冰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她回忆自己在1979年第一次听张国荣的“莫尼卡”时,对磁带封面上张国荣的照片印象颇深。1991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娱乐记者——也大概是从那时候开始,媒体中的娱乐记者才从文化记者的行列中分离出来。
  廖百威的父亲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香港带回一台立体声的音响,可以播放唱片和碟带,这样的音乐设备在当时还是不多见的,因为父母工作的影响,廖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在家里听一些严肃音乐,但直到这台大机器被搬回家,并且偶尔听了几盘香港的流行音乐的磁带,他才发现“原来歌可以这么唱”,后来尽管是在星海音乐学院读声乐系,他还是相当关注流行音乐。在大学时期,他就组织乐队在各高校巡回演出,大学三年级就出了自己的第一张翻唱的流行歌曲唱片。
  王建业是从回国的印尼华侨那里了解到流行音乐的信息。20世纪70年代,不少印尼华侨回到广州,他们不但带回了流行音乐的信息,还带回来了让广州年轻人羡慕的吉他。王建业记得邻居有个亲戚是印尼华侨,他有机会和邻居一起参加一些家庭的音乐聚会。对当年华侨边弹边唱的样子记忆深刻。
  除了这些渠道,翻录的唱片,通过收音机偶尔可以听到的香港电台和自家私架鱼骨天线收到的满是“雪花”的香港电视,也让港台流行乐不断渗透。
 
  1983年:音乐茶座里的小型演出
  和廖百威等科班出身的歌手的成长道路不同,当年的很多歌手是从音乐茶座走向舞台的。20世纪80年代时的东方宾馆、华侨大厦、友谊剧院,到处都是音乐茶座,而有一批轻音乐团,带着自己对流行音乐的理解,活跃其间。
  当时不少文化团体都组织了自己的轻音乐队,这些轻音乐队的名字往往以“红”字开头,比如“红玫瑰”、“红棉”、“红牡丹”等等,也算是一景,乐队与挂靠单位之间的关系也相当复杂,“走穴”、“炒更”的提法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每次演出需要的人不多,乐队五六个人,再加上三五个歌唱演员,当时这些乐队演唱的曲目不但包括一些港台的流行音乐,也有国内比如苏小明、王洁实、谢丽斯等人的曲目。有些人记得,当时文化管理部门对演出曲目中港台歌曲的比例似乎还有限制。
  在电视尚未普及、电台音乐节目也不多的当时,这样的文艺团体的演出颇受欢迎,演员演一场的报酬在3元到5元不等,一个演员一天可以走几个场,这样的收入已经算是高收入了。
  除了在音乐茶座中演出外,广州的这些小的音乐团体也在演出商的推动下到全国各地演出,成为人们认识广州这一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重要媒介。

  1989年:广州的“四大天王”
  不少广州人还记得广州流行音乐的廖百威、王建业、陈汝佳、李达成这“四大天王”,陈石是广州较早的娱乐记者和电台DJ,他记得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四位男歌手因为在广州的流行乐坛上风头最劲,最早应该是在一次电视直播节目中有人提出了“四大天王”的称呼。
  当时陈石正在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主持一个叫“音乐冲击波”的专栏,这个节目的宗旨是“唱自己的歌,宣传自己的歌手”,这样一个节目,也促使广州本土的流行音乐站稳了脚跟。这“四大天王”在“音乐冲击波”的季选中多有获奖,由此开始了尝试原创音乐的历程。
  谈到广州的“四大天王”,陈石认为,当时在节目中有这样的提法,完全没有商业操作的目的,仅仅是对歌手成绩的一个肯定,当时对歌手没有强烈的包装意识,唱片工业也不发达,因此,“四大天王”身上的商业价值也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
  这一时期歌坛上群星灿烂,1990年的《舞台与银幕》曾刊登一篇题为《广州流行歌坛点将录》的文章,提到当时歌坛最受欢迎的十一位歌手,除了“四大天王”还包括汤莉、陈丹虹、唐彪、安李、陈少雄、吴丹力、李华勇。这时的广州流行乐坛可谓是群星璀璨,广州流行音乐也已经开始步入原创阶段。

  1992年:造星运动开始
  在陈艳冰的印象中,媒体对流行音乐的关注从关注香港娱乐圈开始,她工作后独立采访的第一篇稿件,就是采访到广州来的邝美云。广州媒体开始大规模地关注本土歌手,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
  翻阅当年的报纸,经纪人、制作人、包装歌手等概念还是崭新的,“走穴”正变得理直气壮,“走穴”这个词的意义已经发生变化,由此也传递出音乐正在走向市场的强烈信号。
  1993年,当年的广州乐评人小李飞刀曾经撰文感慨娱乐圈的变化无常,他提到,1991年的主力歌手是李达成、汤莉、王建业、麦子杰等人,而到了1993年,活跃在广州歌坛上的却是李春波、杨钰莹、毛宁、甘萍、林萍等人,这些人参加当年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在全国的影响更深,广东音乐人陈小奇、陈珞等也走向了全国。
  到这时候,广州的流行乐坛已经进入了一个造星的年代,流行音乐的产业不断成熟,本土音乐人和歌手不断涌现,到1992年,香港娱乐圈将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四人合称“四大天王”,他们的歌大举北上,他们也相继在广州举办个唱,此时广州本土的“四大天王”正处在转型期,廖百威出国,王建业转为幕后,李达成也改行,最早一批流行歌手开始了各自的人生之路。
  当时的媒体分析,造星运动的起因是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增强,但内地歌手跟不上,而港台歌手又进不来,引进港版的音像制品又没有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州的音乐人开始包装自己的歌星。

  ■ 随想录
  他们扛起了流行音乐的大旗

  流行音乐的发展是很多音乐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音乐人的事业,普通人的生活。谈到广州流行音乐的兴起,无论是广州的普通市民还是音乐人,都有两个必谈的话题,一个是粤港文化的血脉联系,一个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流行音乐变得不只是娱乐,同时也是社会的、经济、文化的一部分,从而使我们的追述有了更严肃的背景。
  回想20世纪80年代,最初几年,香港人到广州,浑身都是宝,穿一双波鞋来,换上一双拖鞋回去,香港是广州人看世界的窗口和时尚的风向标。改革开放让广州人的生活峰回路转,很快波鞋以运动鞋的学名从广东各地的大工厂、小作坊走向全中国。
  流行音乐也是这样。因此,20世纪80年代广州的第一代流行歌手模仿香港歌星达到乱真的程度,当年红透粤港的李达成,就是模仿罗文的《激光中》,在香港的歌唱比赛中获奖,据说甚至香港媒体也评价他与罗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成为第一个与香港公司签约的内地歌手。而李达成最终只签约一年时间,就回到内地发展。罗文在后来的20年继续走红,而李达成却在几年后隐退歌坛。
  当时,广州各地出现了不少歌厅,不少歌手从歌厅直接走向录音棚,即使是一盘翻唱的杂牌盒带,销量过百万也是稀松平常,在今天这是让任何一个流行歌手都艳羡的事情。
  回头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翻唱起家的流行歌手为后来的原创歌手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粤港文化的水乳交融让他们最早接触和接受流行音乐,广州改革开放前沿的地位让他们最早尝试用市场的规律去经营流行音乐的产品。天时、地利、人和,在广州,他们辛勤耕耘了流行音乐的土壤;在全国,他们拓展了广东音乐人的势力,不少内地的歌迷,是先听了广州的“罗文”、广州的“齐秦”后才开始接触流行音乐的,广州扛起流行音乐的大旗,应该说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 代表
  和音乐一起成长的20年

  1986年,和20世纪80年代的任何一个年份一样,我们选择这样一个时间对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进行回顾。
  1986年有多早呢?简单地说,这一年离香港“四大天王”提法的出现还有6年。
  廖百威在1986年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因为成绩不错,他可以选择留校任教,他出生于音乐之家,母亲曾经是广州市歌舞团的歌唱演员,父亲是当年的中国四大音响导演之一,太平洋影音的元老级人物。16岁就考入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的廖百威留校任教是最合理不过的事情,他师从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陈肖容,他的师兄弟中不少人现在已经是声乐界中很有分量的人物,可以作为他人生的另外一种选择的一个参照。
  然而出于对舞台的热爱,廖百威还是选择到广东省歌舞剧院做独唱演员,两年后,他又成为这个国家级文艺团体中第一个辞去公职、也许是广州第一个辞去公职的演员。
  廖回忆说,1986年,科班出身的声乐系高材生唱流行歌曲已经引起不少议论,而辞去公职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过廖并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在之后的几年里他不断地出唱片,既有原创的,也有翻唱的;既有个人的,也在合辑的。廖百威回忆当时的情形说,当时很多唱片商为了赶时间,请他去录音,有时候一盘带子才听了几遍,就进录音棚翻唱了,无论是香港、台湾也好,还是欧美的流行曲也好,能够收集到资料,立刻就能够翻唱。就是这样的带子,市场销量都相当好,这既可以看出当年流行音乐市场版权意识缺乏,也可以想见市场对音乐的渴求。
  1992年,廖百威已经获奖无数。但他对自己的音乐生涯感到困惑,为寻找新的音乐激情而出国深造。
  1994年,他回国加盟太平洋影音,1995年上北京。1999年到美国,完成我国第一张全部在美国制作的歌唱专辑。2001年签约广州中图。
  廖百威是第一代流行歌手中的一位,他的成长历程也带着时代的痕迹。翻唱、原唱、北上、出国,流行乐坛的任何一个时代特点,都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现在,他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音乐之外的事业,同时也始终坚持做音乐的幕后工作。回忆20年前的自己,他感到快乐,因为自己和音乐一起成长。

  20年后,当年活跃在流行音乐舞台上的大多数歌手都已改行廖百威(左二)和王建业(左一)依然在幕后坚持着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摄影:本报记者 黄皓   廖百威  从当时少有的立体声音响中,廖百威发现“歌还可以这样唱”,从此踏上音乐之路,20年来未曾间断。  资料图片

  ■ 记忆碎片
  买票挤破玻璃

  李达成在1990年年初举办个人演唱会,歌迷购票时把售票处的玻璃都挤破了,其他歌手也说,去外地演出,歌迷在宾馆外面喊名字、要签名之风已经兴起了。当时对于各地的演出市场来说,广州歌手的演出是一件大事。歌手的出场费也相当高。

  自己包装自己
  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歌手没有自己的经纪人,无论是联系演出还是谈出场费、化妆、舞台设计都是一个人操办。不少歌手在香港购买服装。王建业记得自己曾经买过一套白西装和白色皮鞋,价格在2000港元,这在当时已经是天价了。1989年王建业第一次到日本参加“太平洋音乐节”,连当地的华裔翻译都在笑他,怎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歌手都有助手,而中国的歌手却一点都不像“明星”,什么都要自己做。
  廖百威也记得自己参加各地演出时的情景,20岁的小伙子,谈出场费并不在行,有时候也难免吃亏。今天已经转入幕后、从事策划演出和包装新人等工作的廖百威谈到那时的经历,既觉得有趣,也觉得是个经验的积累。

  资料图片   摄影:本报记者 黄皓

  王建业  当时的歌手自己包装自己,王建业这身“天价”行头购自香港。

 
  翻唱也各有所长
  在翻唱流行音乐的时期,广州的歌手也各有所长,比如李华勇唱罗文的歌、陈浩光唱郑少秋的歌、张凤唱徐小凤的歌,各有所长。在这样的翻唱之风中,广州歌手也开始了艰难的原创之路,当时主持电台原创音乐节目的DJ陈石和其他同事为了能够保证每周都有新的原创歌曲出街更是殚思竭虑。
  当年廖百威原唱的《MY SHIRLEY》创造了内地歌曲被香港歌手翻唱的纪录,歌手李克勤更是将这首歌唱“红”,可惜由于当时本地流行音乐产业不发达,原唱版却没有形成轰动效应。

  李达成排名曾超过王杰
  20世纪80年代香港娱乐业已经相当发达了,广州歌手李达成与香港公司签约,据说当时的排名还在同时到香港发展的台湾歌手王杰之上,他的第一张唱片,公司也投入了近百万港元的宣传费,这在当时的国内流行乐坛是不敢想像的。
  至于李达成为什么没能够继续在香港发展,同时期的歌手分析是因为当时粤港两地交通不畅,李不能经常到香港参加公司的活动、配合公司的宣传,另外内地歌手与港台歌手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使第一批流行歌手感到了竞争的压力。

  偶然机会当歌手
  当时一位叫何勇的年轻女歌手,本来是作为普通的工作人员到海南出差的,偶尔当众演唱了一首《可爱的玫瑰花》,博得游人的赞赏,恰巧游人中有一位“知音”,引荐她到“红珊瑚”轻音乐队去试唱,自此踏入歌坛。何勇在“1988年雀巢歌唱大赛”中获奖,还参加了“亚洲太平洋歌唱大赛”。
  而当时的何勇并没有任何音乐基础,她的老师是自己购买的200多盒卡带,就是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开始了流行歌手的生涯。何勇的经历在当时颇有代表性,不少歌手都是在偶然的机会走上音乐之路的。
 
  □ 曝光率
 
 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流行乐坛群星璀璨,对于各地的演出市场来说,广州歌手的演出是一件大事。歌手的出场费也相当高。资料图片
 
  下期预告
  对于中国流行音乐而言,MTV的出现不亚于甘霖之于皴裂的土地,它让歌手找到了一条通往大众视野的康庄大道,也让一批有才华、有敏锐艺术嗅觉的导演得以大展拳脚。敬请关注下期“广州制造”之“MTV制作”。
  本版执行 本报记者 张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