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第205期] 贵族的城市,市民的城市与平民的城市
发布时间:2012-07-06 09:26:26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3-02-19
 
  车上了内环路,风带着细雨在耳边飞着,给羊城的羊年春节带来一丝凉意。我摇起了窗玻璃。窗外的广州在内环路上扭动着,像扭秧歌。  
  我一直觉得内环路、高架桥像广州的红腰带,系上扭秧歌的那种。它在广州的腰间舞动着,或者说,它在广州的腰间把广州舞动着。那风姿里,你看到了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它的乡土味,一是它的人情味。
  春节前去了趟上海。朋友把我从机场接出来,汽车在宽阔的高架路上飞跑。朋友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上海现在的路修得真漂亮、真有气势。话说到这儿,气氛是越来越热烈的。但朋友突然话锋一转,来了个对比。他说他不久前到了广州。广州的高架路与上海比,小气了。修高架路、内环路,才一层楼高。那还叫高架路?修一条路就黑一条街。碰到交叉路口,也修立交,但下面的房子不动,上面弄出南来北往几条线来,没有立交的气势。  
  朋友谈性正高,我却有点走神儿。因为我想,这并不只是路的问题。其实,朋友谈的前半部分我是完全赞同的。近十年来,去了三四趟上海,每次去都惊诧于它的变化。有时仅一两年时间,就觉得上海变得不认识了。上海的变化,一是快,二是有大都市的气势。不要说浦东,不要说东方明珠电视塔,就说其路,宽阔、笔直、大气!高高架起的立体公路网,把整个城市立体化了。立交桥,修一座,就是一片开阔地、就在一片开阔地上变出一个现代都市建筑的大雕塑!你不佩服,行吗?  
  就其速度而言,广州近几年的变化也是很快的。但就其大气而言,确实不如上海,也不如北京。但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我与朋友讨论说,气势是要付出代价的。上海路桥的气势与大拆迁是连在一起的。广州的拆迁就要少得多。广州人在做城市规划时,既考虑"变"的需要,又兼顾市民的利益。因而尽管广州近年变化的"气势"不大,但市民心中的"气儿"却还比较顺。这大概与广州文化有关:缺乏大气,但富于人情。  
  记得十年前从北京到广州,对广州概括了八个字:现代都市、乡村格局。那时,北京已经有燕莎等众多大商城,而广州除了新大新、广百等有数的几家大商场之外,有气势的商店不多,满街都是小店铺,一个方格一个方格地向前延伸。就算是一大片商城,也要被切割成一个个柜台,被个体承包着。与北京的街道相比,广州的街道太没有气势,是乡村街道的集群。但住下不久,你却发现,这没有气势的小店铺给你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这时你便感受到了广州文化中的人情味。在广州,也许没有那么多东西能让你在对象化的过程中生出气势与豪迈,但过日子,却是十分舒服、方便的。这就像广州的内环路、高架路,论气势,远不如北京、上海,但论行路,却比在北京、上海顺畅得多。去年春,我回了趟北京。北京的变化令我吃惊。看着我几乎不认识的北京城,真舒服。但一出门,痛苦就来了。三环路都成了停车场!你只有将车开上四环,才能跑得起来。那时你就知道,生活在北京,你会有京城居民的骄傲,但日子与场面无关,还得自己过。  
  说广州文化,也许还要在比较中说得更清楚一点儿。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在我的印象中,特征是鲜明的。北京有贵族味儿、上海有市民味儿、广州有平民味儿。这都是由其历史中的文化、文化中的历史决定的。北京做了中国多少代的京都,街道宽阔、气派,且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街道是北京人生的对象化。别说当年的贵族以此为傲,就连普通市民,也以皇城根儿居民为荣。上海是随着西方文明入侵崛起的大都市。当年租界里受西方文明浸染的生活,将居民从宗法生活里解放出来,成为自由的市民。20世纪以前,中国的都市发展,一般都与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相关,都在帝王的掌握之中。上海是一个例外,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一个国际大都市。它的崛起,产生了一个超出封建皇权的市民集团。上海文化,从上海诞生起,就决定了它与北京不同。上海人的日子,既有"现代都市"的大气,又有新起市民的精细。按说,广州是最早向西方打开大门的中国都市之一,但广州却成不了上海,因为广州比上海有着更多的传统。上海在开放前只是一个小渔村,而广州在开放前已经是中国边境不多的大都市。这个都市又是有特色的。如果说它是一个古代都市,那它只是一个流放之都。它的居民多是历朝历代因不同原因从中原来的移民。他们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却又生活在与中原相对隔离的环境之中,因为在中国古代,岭南是流放之地。在这样的历史境遇里,他们学会了实实在在地过日子。他们生活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贵族气与他们是无缘的。他们的中华文化传统又使他们不可能完全接受西方的东西,鸦片战争在它的附近打响不是没有道理的,因而它的市民,又不可能是上海的带着西方色彩的市民,而有着更多的中国平民的风味。广州的人与文化就这样连在了一起。  
我常想,如果能更多地保留人情味,又更多地增加大气和气势,广州,将会更可爱;广州文化,将会更加令人沉醉。
 
  程文超(已故著名学者,原中山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