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第204期] “十年报告”的重读意义
发布时间:2012-06-19 12:45:36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3-02-17
 
曾经一度看过很多关于鸦片战争后广州发展的一些史料,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曾经在上个世纪初红极一时的“十三行”。就是这个国际贸易的集散地让当时的广州有了一个很惊人的数字——全球经济地位第7位。据记载,十三行曾经遭遇过一次特大火灾,其中来不及抢救出的白银被火熔成汁在地上流了长达2公里。就透过这两个数字,就可以想见作为5个通商口岸之一的广州对外贸易发达的程度。
后来在粤海关收集的从1882年至1931年(以10年为一期)的5个“十年报告”里,才看到了在发达背后的另外一些东西。由于在普罗大众眼里海关一向有着神秘而威严的形象,所以广州人对海关大多是不甚了解,知道粤海关一度曾是洋人掌权的洋关的已经很少,更少有人知道那个年月的英国人竟然还处心积虑地写下这样5份“十年报告”。这些“十年报告”都是围绕一些很奇怪的问题,而且还必须按要求“这份文件要尽量写得让人感兴趣”。报告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到广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目的也相当明确。
其实这5份“十年报告”实际上是打着“业务报告”、“贸易报告”的间谍报告,这个培养出老牌间谍007的帝国一直对他国情报的获取有着高度的兴趣,甚至可以专业到把一份枯燥的报告写得很有意思有看头。在读史的时候,我们一向要以历史和辨证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事实。这些“十年报告”,一方面确实是帝国主义利用了中国海关的控制权,进行了大量的鸦片交易,掠夺中国的财富,也借此搜罗了各地的情报资料为他们的侵华决策服务;但是另外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那些傲慢的英国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记录会作为珍贵的档案资料而成了“文化遗产”,在翻读这些“报告”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里面看到一个完整的新旧交替时代里剧烈变革的广州。
“报告”里记述的年限正好是广州乃至整个中国向现代化城市演变的时期,不仅是英国,整个的国际社会都比较关注一个东方文明古国的现代化进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近来出了一本叫《大洋对面》的书,就是当年的各路探险家们对1902年到1930年间的中国进行的真实记录,他们记录的初因就是很感兴趣这个文明古国是怎么从农村过渡到城市的,他们的任务就是旁观中国社会生活里各个领域里的改变。就在那个时候,广州终于有了近现代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交通邮电、市政建设、城市管理等各项机构和设施,也等于有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雏形。东西文化冲撞的结果是,广州从一个农业文化中心嬗变成了—个城市文化中心。
广州人天性里“去芜存菁、拿来我用”的本事很有可能是那个时候修炼来的。“十年报告”里一些关于广州琐碎的时尚细节很好地说明了这—点:从那个时候起,广州市民已开全国风气之先,抢先喜欢上了洋火和更多的西方奢侈品。如果现在再回到西关大屋或者是东山小洋楼都能够看到他们保持了这些享受生活的好传统——对新的好的东西,广州人从来都是很理智地采取了容纳的态度.这种容纳的态度逐渐变成了一种深度和广度,最后发展衍变成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核。
 
    菡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