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旧时火灾、水灾)水火肆虐西关 方知人间冷暖
发布时间:2008-01-02 14:04:28

如今的十三行,消防设施随处可见。



  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商贾云集,但由于人口密度大,街道狭隘,房子又多是单层木屋,所以经常发生火灾,清代西关地区见于记载的火灾多达数十次。水灾也是威胁广州居民的安全隐患之一,“落雨大,水浸街”的歌谣就是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水火灾情相互交加,则是广州比较特别的事故。乙卯年洪水淹没西关的严重时刻,十三行忽遭大火,大水在下,大火在上,无法救援,成为了旷古未闻的巨劫。

  记者手记

  善恶尽在灾祸中


  自古“乱世出英雄,患难见真情”,水火无情,水灾火灾发生的时候,人性中的善与恶便会被无限地放大,谱写出一段段传奇的故事。

  十三行发大水的时候,有人趁机发财,抢灾民的首饰,甚至谋财害命。也有人舍命救人,事迹远播。

  在广州的历史上,还有这么一段因火灾而起的传奇故事。话说清朝光绪年间,广州沙面一带有很多奢华的妓船,全是富丽堂皇的大舫,每艘大舫都可以筵开十席,最知名的有“合昌”、“琼花”等字号。

  经过鸦片战争,群众对侵略者抱有积愤,有一日,一艘大舫失火,蔓延成灾,火苗带到了沙面,一时火趁风威,租界的领事馆也陷入大火之中。妓船中的妓女竟然也不忙着救火,而是鼓励嫖客购买每罐二十五斤的火水,灌入水车中喷射,以致沙面租界的大火越救越猛。一时间水龙喷处,烈焰腾空,大家拍掌大笑。

  水火无情,人却有情,那焚烧租界的青楼女子,那些致力于赈灾的民间组织,仍让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建国前,广州历次水灾死亡人数的记载。

  历史教训

  毫无水患意识


  西关原来有很多基堤和桥,基堤用来防水,桥用来通流,但年代久远,许多基堤和桥都已经变成了街道,有名无实了。如珠冒高基已成为大街,陈基、曹基、河带基也都早已夷平。上西关原有彩虹桥、龙津桥;下西关则有大观桥、牛乳桥、德兴桥、至宝桥;沿西城濠则有太平桥、白糖桥、普济桥、回澜桥等,然而这些桥大多数已经淤塞或拆平为街道以通往来。因此大水一来,便无渠宣泄,必然泛滥于街面。

  西关商肆大多只着重于防火防盗,并没有做防水的准备。因为从来没有发生过水浸到楼底门楣的事情。虽然有“落雨大,水浸街”的歌谣,那也只是坑渠一时被塞而时常发生的事,对于西潦积雨造成的西江涨水并不介意。以前石角围虽然曾经崩塌,但从未见过洪水浸到广州,所以大家对水患简直毫无防范。

  多宝坊、逢源街一带俗称西关角,所有建筑物都是青砖石角,沿街衬墙上也都砌上了东莞大青砖,光滑平整、光彩耀目。富豪更是建筑几栋大屋,建花园亭台,极其华丽。大屋虽然华丽坚固,但都是横向发展,只在大屋后面搭起一个二楼,从来没有说盖建三楼、四楼的。同时这些地方到处都是菜地藕塘的低洼之地,或是冲积而成的沙地,现在仍然有一处地段叫逢源沙地,地势非常低,根本不能防水。该处地段西面是荔枝湾,南面是平坦的黄沙,有柳波通与荔枝湾相通。昌华苑是南汉遗址,潘仕诚的海山仙馆,取的是碧波万顷的风景,又何来堤防呢?平时下大雨水浸是经常发生的事,从来没有人注意到要防水。此次洪水一来,又大又急,人们便束手无策,幸好这些大屋坚固,没有倒塌,而一般贫民的房子则倒塌了不少。民国四年的广州水灾,西关的灾情之所以特别严重,以上的几点都是它的原因。

  煤油引发火患

  据年届九十八岁的老人梁伯口述,乙卯年发洪水时的火是由白米街口十三行尾的连发油烛店引起的。起火地点距离梁伯开设在白米街内的泰生海味店只有六间铺位。连发店是经营煤油蜡烛的小店,店里只雇有一名小伙计,六月初二下午二时左右,正当水位最高的时刻,这个小伙计因事扒门板外出,店主人因为点燃烛灯寻找钱物,不慎烧及火水、蜡烛,熊熊烈火瞬息蔓延起来,店主人扒门向外呼救,又因为店内全是易燃物品,火势向上,下面的水无济于事,大火封门,店主只得逃命。领店南兴是一间较大的油烛店,在火舌四射之下,难以幸免,因而火势更猛,又遇上风大,一发不可收拾,对面是同兴街,全街皆是经营火柴、火水、洋烛、罐头、生油等店号,火势到此更不可遏,泽国火海,连成一片。各街商店中的人只得携细软各自从天桥街过街逃生,结果二十五条街二千多间店铺民房同遭红洋劫难。

当时的赈灾画刊上报道了西关水灾后的惨状。

  历史事件

  水灾 水祸猛于虎


  威胁广州的洪水主要是来自大北江,其次是小北江。西江是珠江流域的主流,从云南、贵州、广西而来,每年五六月江流汹涌澎湃,一泻直下。民国四年六月,洪水特别大,西江水流到河口,北江水又咆哮而来,形成两虎争道。北江水斜出流去,西江水则直奔而下,北江水只有被迫停留,芦苞刚好是个使水流入省河横向的宣泄口;同时清远石角围本是广州大围堤的屏障,但此时却溃缺漫顶,这样北江洪水便注入广州。小北江水也注入西郊荔枝湾,许多地方都浸满了,还有一股小支流从石井等地向泮塘、西关灌注,所以当时真是一片汪洋。
  
  民国四年:水淹西关

  民国四年(1915年),广州水灾西关情况惨重,八十多岁的老一辈每每谈及此事莫不心有余悸。当时的情况是,城西一片汪洋,最深的地方有十尺、八尺。难民因为所住的房子被浸或者倒塌,被迫上树暂时躲避,小孩子则用绳索系于树上,等候别人的救援。芳村、花地以及西关一带地势最低,受灾尤为严重。泮塘因为房屋破旧倒塌五六城,死人上百。以上西关而论,地势本来较高,但有一些地段如锦龙里、金沙滩、连元里、带河基等横街水深数尺,到了医灵庙以北的宜民市、第一津等地方才没有水浸。

  当时上西关也有受灾的地方,据说因为在此地的多数是专织丝绸彩缎的小手工作坊,房舍大多属于单隅墙、木板间隔。水灾发生后,低洼地段也有房屋坍塌的事故,一夜数起,例如石桥头、铁栏河以外,猪仔圩以西的地带,全都是劳苦民众聚居的木屋、泥墙屋,洪水一来,毫无准备,房屋倒塌,无处栖身,只有向北宜民市、第一津等没有被水淹的地方走避,衣物不多,扶老携幼,情况十分惨重,受灾的情况并不比泮塘等地轻。西关多宝、逢源等街道地势更低,水浸更深。据住在逢源正街的老人回忆说:当时各江潦水暴涨,市区又连天大雨,天水夹地水,威胁广州。

  六月初二日晨,洪水骤至,事起仓促,居民手足无措,有楼阁天台的全家都缩于一隅,甚至有的人为了逃生租大沙艇栖息。不少家庭也做了十多天水上居民,一直到水退才回家。

  火灾 数十火灾吞噬生命

  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商贾云集,但由于人口密度大,街道狭隘,房子又多是单层木屋,所以经常发生火灾,清代西关地区见于记载的火灾就多达数十次。
  
  清朝道光年间

  一场火烧死1400多人


  今广州市教育南路西湖路地带,曾经是南汉的湖区胜景,向来是人口密集的地方。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二十日,这里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大火,烧死1400多人,在广州历史留下了可悲的一页。关于这场火灾,据记载情况是这样的:学政署学内看戏的地方本来就不宽敞,而当时又习惯于搭台列棚观看,这些台棚成了这次火灾的主要引火材料。看戏的时候人非常多,密集拥挤,在相互磕碰之间,不幸有人把抽水烟筒的火种碰倒,烧着了看台。碰巧此时风很大,火势迅速蔓延,顷刻之间列棚已是浓烟烈焰,成为一片火海。人们在慌乱之中争先逃命,偏偏此时又遇到门道关闭不开,大部分人逃生不得,困毙在烈焰火海之中。

  原来这一带是人来人往的娱乐地带,不少奸诈牟利之徒便在此处设赌。在灾情发生之前,官方准备派人前往查禁非法开赌的摊档。赌档事主事前获得风声,狡猾地把主要通道口东辕门关闭,企图防范和躲避有司前来搜查。所以当火灾发生时,众人不能从通道出走逃命。不少人被赌档内的桌椅阻挡,当场就有二百多人在拥挤践踏中丧命。随着风急火猛,一大群刚刚还在悠闲地享受视听欢乐的男女,随即在烟熏焰烧的煎熬苦楚中呻吟挣扎。在这场大火中,有一名六岁的小女孩因为婶婶在火场中舍命掩护得以生还,这成了当时的特别新闻。
  
  清末

  火烧十三行


  清末,广州是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西关是当时广州商贾最为集中的地方,但也是广州火灾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当时西关的商店民居十分密集,人口密度很大,街道十分狭隘,房子大多是单层木屋,成千上万间连成一片,每逢秋冬之交,东北风盛行的季节,经常发生火灾,清代西关地区见于记载的火灾多达数十次。这里介绍其中与鸦片战争有关的一次。

  此次火灾发生在1856年12月15日,火灾起源于英国侵略者对广州的入侵。1856年10月,英国侵略者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同年十二月,英国海军上将西马将英军集中在十三行商行,为了阻止中国军民的袭击,英军占领了通往商馆区的新豆栏,又拆毁商馆北面和东面的大片中国店铺民房,留出一片开阔地,12月14日深夜11时,被拆毁的中国铺屋残址突然起火,火势向十三行商馆蔓延。15日凌晨烧及美、法等国商馆,下午二时延烧至英国商馆,风大火烈,越救越焚。到下午五时,十三行商行和外国商馆的全部建筑物除了一幢房子,全部化为灰烬。

  英军失去十三行的巢穴,退回船上。为了报复,西马于1875年1月12日命令士兵在西濠登陆,焚毁商馆东面沿江一带中国民房数千家,在西关又造成了一片严重的火灾区。

  这场火是谁烧起来的,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广州居民痛恨侵略者频年横暴,进攻广州,焚毁民居,于是将十三洋行和外国商馆烧毁。另一种说法是英国侵略者教唆印度士兵和中国无赖汉奸所为。当年中方主帅两广总督叶名琛和英军主帅西马也为纵火之事相互指责。

  水患火灾 水火肆虐十三行

  乙卯年发生大水,城西一片汪洋,最深处的水达到十尺、八尺,难民因住屋被浸或倒塌被迫到树上暂避,小孩子则用绳索系于树上,等候别人援救。芳村、花地及西关一带由于地势较低,受灾最甚,死伤惨重。根据住在逢源正街的老人说:当时各江潦水暴涨,市区又连天大雨,天水夹地水,威胁广州。六月初二晨起洪水骤至,初时高涨几寸,继而一尺、两尺直浸至门楣。事起突然,居民措手不及,当时水势来得很急,有些妇女上街买菜,来不及回家,房子就被淹了。在洪水中,一片呼救号哭,有些船上打着红十字旗子,似是救济船,但向困在楼上的人索要高价,100多元银毫载一个人。这些船其实是土匪流氓操纵的,他们甚至把灾民骗到船上,抢去他们的首饰,然后把他们推下水。

  淹没西关的重要时刻,十三行忽然遭遇大火,从六月初二二时许,当水势急剧上涨的时候,洪水中竟又出现了一片火海,一直燃烧到第二天下午七时才停止。可是三个小时后,晚上十点火灾再次降临,燃烧到凌晨一时才停止。受灾的街道共有二十五条之多,焚毁的商户达二千家以上。大水来的时候十三行九如茶楼有六十多人在此地避水,不料该楼年久失修突然倒塌,以致全部死亡,无一幸免。

  大水发生时已有很多大船艇小船艇云集在省河。有些船艇租给岸上的人暂住,火灾时正遇刮风,晚间火苗燃烧了船篷,各船艇又连成一串串,对面河南大基头的临河铺面,多数用竹子搭成,也被大火吞没。因此,事后有“火柱真是惨,河北过河南”的谚语。

  长寿路自来水塔脚的乐善戏院,说来很凑巧,农历五月底某大戏班曾在乐善戏院连演几场水浸金山、仕林祭塔等首本戏,不料几天就发生了特大洪水,真的是“水浸金山”了。

当年关于民间代收捐款处的通告。

  灾后
  
  督军望水兴叹


  民国四年广东是督军龙济光的天下,而这次水灾受劫难的是西关,龙济光居住在老城,在他的观音山镇海楼安安乐乐、高枕无忧。水灾发生时,也曾派出手下同警察局的人员前往巡视,但只有望水兴叹,也不关心灾民疾苦,更谈不上抢救。
  
  民间赈灾成为主力

  广州总商会的陈会长立即会同九大善堂中的爱育、崇正、四庙、方便、惠行等善堂筹款救济难民和办理清除秽杂物等善后事务。当时赈灾,主要由九大善堂筹办,其次呼吁港澳善堂,各界人士捐助赈款和救灾物品,海外华侨也纷纷捐款救灾,救灾物品是大米、饼干和衣物。爱育善堂是以兴学为主,崇正善堂则赠医施药,惠行善院则主治外科,四庙则施医施粥,方便医院则在赠医以外还收拾遗骸。商界不少善长仁翁,也乐意出钱出力。各方面的善后工作全是人民自己组织起来,没有向政府请求救济,特别是方便医院,全靠人民捐助来办公益事业,更是有口皆碑。

  设立水灾善后会。水灾善后会是商人自发组织的,设在上九甫布行会馆内,对遭受水灾、火灾有困难的商户进行帮助解决,取得广大商人的好评。
  
  保险公司发挥作用

  当时大多数人有买燕梳保险,所以虽然遭受火灾,仍可收回保险费。所谓“燕梳”,即投保火险,是广州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外国商人在内地设立的保险事业。后来我国商人为了挽回利权,也开设保险公司。有的是公司性质,有的是联保性质,在职场上取得很好的信誉。
  
  提出治河建议

  洪水退后,社会上不少人士惩前毖后,痛定思痛,纷纷提出治河方案。有的人认为洪水成灾、泛滥横流是因为宣泄不通,所以今后不宜与水争地,建议不设堤防,任由洪水四散为好。但有人反对这项不切实际的议论,认为应该加固堤围,基裙斜坡合理才是办法。

  另外,在上游云南、贵州高原、广西大山、各省山区广植森林,近处开荒种树,防止水土流失,既有收益,又净化空气,是根本的治河良策。只是当时政局混乱,各自为政,全局观念行不通。

  最后广东政府顺应民情,只在三水芦苞建筑水闸以保广州不再受北江洪潦威胁。


历经数十次灾难的十三行今日繁华依旧。

  专家访谈

  天灾引发人祸


  采访对象:广州市文物普查办公室 陈鸿均

  广东历史上发生的水火灾很多,这与广州的气候、地形和居民的生活习惯都有一定的关系。如说水灾,广东地区下雨容易引起山洪,因而由山洪引发的水灾时而有之。而广东地区近海,海潮不断上涨也是水灾发生的一个重大因素。广州的火灾则与城市规划不合理、广州的建筑风格、人民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广州,特别是老城区,商店居民密集,人口密度很大,街道十分狭隘,房子大多是单层木屋,成千上万间连成一片,所以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火灾。

  但在历史上,像广州这样的水灾中的火灾还是比较少见的,在其他地方也不多,属于广州比较特殊的一个事例,这可以说是由于天灾引起的人祸。

  撰文:本报记者 许琨 实习生 裘蕾 徐宇航 D12-D13版摄影:本报记者 邹卫

  本专题和中山图书馆联合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