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梁发)南洋踏遍不停口 为教灵魂学圣篇
发布时间:2007-09-17 11:30:18

“名人”对名人的故乡来说是一笔文化财富。但梁发在故里——高明荷城
区西梁村却一直鲜有人知。直到他去世100多年后的2000年,时任西梁村副村长、
并是高明市政协委员的梁桂初的提案《复建梁发纪念馆》才引出了这位名人。

  记者手记
  挖掘“名人”资源的艰难

  “名人”对名人的故乡是一笔文化财富。但梁发在故里——高明荷城区西梁村却一直鲜有人知。直到他去世100多年后的2000年,时任西梁村副村长、并是高明市政协委员的梁桂初的提案《复建梁发纪念馆》才引出了这位名人。
  在国外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梁发被称为“中国报业之父”,又是中国第一位基督教传教士,但他的家乡人却对之一无所知,这让梁桂初感到很惋惜,所以才搜集资料,提议政府关注这位名人。梁桂初告诉记者,村中熟知历史的长辈经常向我们讲述有关梁发的故事,以前也经常有国内外人士慕名前来西梁村寻访梁发的遗迹,作为梁发的家乡人,应该重视起这位名人。
  那时,从高明广播电台退休在家的谢月英无偿承担起了筹建梁发纪念馆、梁发纪念学校的资料搜集工作。她四处奔走联络那些对梁发感兴趣的人,凝聚更大的力量发掘梁发的历史价值。在她的努力下,联系到了侨居美国的梁发曾外孙女许汉光博士、作家乐拓、省教育学院的黎尚健教授。目前,作家乐拓与谢月英合著的《高明史志——梁发专辑》已经出版。黎尚健教授也在进一步研究梁发在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作用。她还与梁桂初共同努力,在荷城区政府和梁发曾外孙女许汉光博士的支持下,于2004年在梁发故居的旧址上复建了故居。
  但由于资金匮乏,人们对他的评论褒贬不一,因此梁发纪念馆及纪念学校的筹建未能按照原计划实施。所幸的是,高明已经意识到文化名人的重要性。去年5月,专门举办了一场“纪念梁发逝世150周年”大型图片展。现在,梁发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有了最公允的评论,但对宣传这位名人来说,最匮乏的就是资金和人力。
  对这三年来的工作,梁桂初和谢月英都感觉到比较难。现在,对梁发历史资料的搜集已经完成,他们正考虑的是如何进行宣传和筹集资金。

  大事记
  梁发——这是一个在中国埋藏了200多年的名人,即便在他的故里佛山高明,知之者也甚少。而在欧美和香港,他却是受人崇敬的名人。尽管他曾被斥为“洋奴”,备受争议,但历史却还给他崇高的身份:他是中国第一代报人,中国第一位基督教传教士,并且是影响了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以及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对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2004年,他被列入岭南近现代109位先贤。
  1769年正月 准许洋船进口硫磺。七月,傅恒督师入缅甸。十一月,缅甸王孟驳遣使至清军前请降,允之。是年,漳州人吴扬向暹罗郑王请求独占佛头廊等岛采集燕窝的特权,年纳税黄金五十斤,郑王许之,从此,吴氏世代仕于暹罗。
  1770年正月 清帝命自今年起,轮流免去各省钱粮一次。七月,暹罗王裔诏萃以郑昭据其国,请求清帝命缅甸助其复国,驳斥之。 
  1771年二月 清帝东巡,至曲阜,四月回京。六月,小金川土司内讧,遣兵攻之。八月,暹罗丕雅新(即郑昭)解送所俘“花肚番”(缅甸)头目,清帝赐缎匹酬之。朝鲜国王以朱璘《明季辑略》及陈建《皇明通纪》所载朝鲜事多有诬误,请予以刊削,清帝谕:二书一已禁毁,一未见传本,令朝鲜在本国自行查禁。   谭伯牛

  人物记录
  梁发又名梁公发,1789生于广东肇庆府高明县三洲圩西梁村(今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西梁村)。梁家世代务农,梁发15岁到广州十三行学做毛笔,又当过雕版工和印刷工。后跟随英国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创办传教刊物,学习基督教,并在马六甲、香港、广州、高明等地传教。1855年死后葬于今海珠区凤凰岗。

在荷城区政府和梁发曾外孙女许汉光博士的支持下,于2004年在梁发故居的旧址上复建了故居。

  人物春秋
  偶然结缘,一生笃行
  由于梁发当年因传播基督教而受到清廷追捕和驱逐,儿子又为鸦片战争的英方担任翻译,所以他一直背负着“洋奴”指责,在中国极少有人关注他。历史上,唯一对他著书立传的是英国传教士麦沾恩,他曾借助在广州传教之便,搜集梁发材料,写了一本《梁发传》,并于1930年在广州出版。麦沾恩写此书也是因为这位在国外已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国首位传教士的身世鲜为人知,以便让更多人了解梁发,并纪念他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所做出的贡献。今天,也只能从这本书中探寻梁发坎坷的一生。

  十三行内与基督教结缘
  家境贫寒的梁发时至11岁才入村塾读书,15岁时因家庭生计所迫而辍学,乘船由家乡赴广州谋生。在十三行,他由制笔学起,不久又谋得雕版印刷的差事。四年后,他成为技术精湛的印刷工,并练得一手好字和通畅的文笔,这些都为他以后办报和传教打下了基础。
  1810年,基督教新教第一位来华的传教士马礼逊翻译的圣经要印刷出版,时在十三行一家印刷厂做印刷工的梁发因技术好被选中。但与外国传教士接触在当时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当时清廷颁布上谕,“若有洋人或满汉人受洋人委派,传扬其教、秘密印刷书籍,或设立传教机关,及有满汉人等受洋人委派传扬其教及改名者,斩监候。信洋教而不愿反教者充军远方,违者,为首者立斩。”但梁发出于对国外事物的好奇,大胆为马礼逊印刷传教册子,并阅读《圣经》,通过马礼逊认识了米怜牧师,从此开始了与基督教的接触。
  后来,梁发得到马礼逊的信任,又为他秘密刻印《路加福音》、《新约书信》,并帮助米怜刻印一本介绍耶稣生平的福音书《救世者之行真史记》。在刻印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梁发渐渐对宣扬友善、文明的基督教产生了兴趣。

  马六甲受洗入教
  1815年,梁发跟随米怜到华人较多、又没有传教限制的马六甲传教。两个月后,梁发协助米怜创办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出版了,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中文期刊,内容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同时撰有地理知识的文章。随后,米怜又创办了英华书院,在传授基督教的同时,向一些年幼的儿童教授中文、英文、数学、物理等课目。梁发因为曾熟读四书五经,而成为全校中文老师。也就是在这期间,梁发听闻教理,渐渐成为一位热心的信徒,并常与米怜交谈对基督教的理解,多次要求入教。
  米怜被梁发的真诚所感动,见其是仁厚善良之人,同意了梁发入教的请求。1816年11月3日,在马六甲,梁发由米怜亲自主持“洗礼”,正式成为一名基督徒。从此,梁发坚持早晚祷告,勤恳学道,并彻底戒绝了烟酒等不良嗜好和不文明的举止,还经常撰写福音书上街派发。

  被伦敦公理会批准成为第一位华人传教士
  1832年,31岁的梁发回乡成亲。趁这个机会,梁发带着他在马六甲写成的一部布道书《救世录撮要略记》去广州十三行拜会马礼逊。马礼逊对这部书大加赞赏,认为语句通俗,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决定印刷出版200本。这部书被认为是中国人所作所印的第一部布道书。
  但不幸有人把此事报官,刚雕刻好的书版、印刷的书样全部被焚,梁发也被捕入狱。所幸的是,梁发以此书为劝人善为由,县官也只是以梁发离国出洋为由判了30大板,后被马礼逊以重金赎出。
  在家养伤期间,他编写了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劝世良言》一书,并分发给村民。之后,梁发再回马六甲,把马礼逊与米怜共同翻译的全册华文《圣经》印制出版。米怜为感谢梁发为传教事业所做出的成绩,写信给马礼逊,希望把梁发培养成“可造之人才”,成为一个传教士。果真在3年后,回到广州的梁发被马礼逊委以重任,并经伦敦公理会正式批准,正式按立梁发为“传教士”,从此,梁发成为第一位华人传教士,第一位领取薪俸的华人神职人员。

  委以重任,尽心传教
  时年33岁的梁发因喜得儿子再次重返家乡。这次,他说服自己的妻子入教,并在自家简陋的屋子里为其妻施洗。她的妻子成为中国第一位信基督教的妇人。之后,梁发再次前往马六甲,又协助米怜进行了3年传教工作。
  1822年,由于米怜去世,在马六甲的传教和出版工作暂时中断,梁发第三次从马六甲返回家乡。这时,已在中国工作16年的马礼逊想回国休息一段时间,他觉得梁发可以作为他的接班人,于是在澳门举行仪式,亲自立梁发为传教士。从此,梁发承担起了广州、澳门的布道工作。他尽心传教,并耗时3年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布道书《真教救世文》。回到中国的马礼逊对梁发尽职尽责的工作非常满意,并写信给英国布道会表彰这位新的传教士。
  看到当时中国政府的封闭自大、国人的愚昧封建,受西方先进文化影响的梁发决心在家乡创办学校,以改变身边的现状。但由于学校不敬孔堂,单敬西方上帝的做法被一帮人认为将危害一方,因此开学当天就被迫停办。之后,梁发只好在高明、广州,以派书、演讲的方式传教,并特别在学宫或在广州乡试期间到广东贡院附近把书籍派发给懂文识字的书生、考生。

  传教受挫,辗转多地
  1834年广东乡试时,梁发在学政衙门所在的龙藏街派书传教,结果遭到官兵围追堵截。幸好梁发貌似一位老秀才,才逃过了抓捕。但官兵后来追至他的家乡,梁发携父亲、妻女逃到江门才躲过一劫。未抓到梁发,官兵就封了梁氏祠堂,还抓了十几位乡民。从此,村里人不太喜欢梁发回乡,只要他一回来,就有人报官,他门一家人只好一直在外漂泊。
  十多年中,梁发辗转马六甲、澳门、香港,在这些地方坚持创办传教期刊。
  一生中,梁发撰写了《熟学圣理略论》、《真理问答浅解》、《劝世良言》、《祈祷文赞神诗》等书。

深藏在一般民宅中的梁发故居显得有点不起眼。

  人物发掘
  “中华第一报人”终定论
  在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梁发被尊称为“中华第一报人”。但曾有人说他不是新闻的鼻祖,而是借宣传基督的名而沾上传媒的光。但暨南大学新闻学院的副院长刘教授经过多方考证,为梁发作为中国新闻鼻祖这一历史地位做了定论。
  
  马六甲创办第一份华文期刊
  1816年8月,由米怜和梁发编写,并由梁发参与刻板印刷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马六甲创刊。在此之间,史料中未有关于公开发行的华文新闻报纸的任何记载,所以,《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被认为是中国报业之首。这是一份月刊,每期7页,约2000字,全年合定1卷,发行量由开始的500多册增至2000册,共办了7年。除了在南洋发行以外,还秘密销往广州、澳门等地,内容是以宣传宗教教义为主,每期还选用中国儒道的格言,也广泛涉及到世界各国的情况、科普知识和工业技术,文章题材多样,一两百字的短论、对话式的论说、笔记小品、故事、诗歌、格言警句等兼备。该报刊还曾提前一月预报了“月食”的消息。尽管全文只有59字,却引起了新闻史学家的关注。后来的刊物《天下新闻》、《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都受其的影响,遵循了他的办报办刊理念。
  由于《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所有文章都没有署名,无从知道每篇文章的作者。但由刊出的文章中对中国古文的熟练运用可以判断,梁发当时不仅仅是编辑,还有一个“记者”的雏形。在马来西亚官方出版的《华人志》中,梁发被视为第一位“华人记者”,并肯定他们的报纸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后来期刊增加英文版、马来文版,梁发在排版过程中,又接触并掌握了西方标点符号的运用。梁发又把这些标点符号运用到中文期刊中,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革新和创造。
  
  一生编辑过5份中文期刊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停刊后,梁发又协助米怜在马六甲出版了《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天下新闻》、《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当十多年后,梁发因派书传教受挫而漂泊到马六甲后,他又为在这里传教的牧师麦都恩创办的中文期刊《特选撮要每月纪传》供稿,并与之一同编排。也正是因为梁发在开拓中国报业的重要贡献,他以“中国报业之父”的身份被载入中国新闻史册!

去年5月,高明政府专门举办了一场“纪念梁发逝世150周年”大型图片展。

  历史记忆
  背诵过纪念梁发的诗歌

  西梁村近九十高龄的梁灿洪老人是目前西梁村唯一健在的对梁发有记忆的人。他小时候就听村里老人说,只要听到梁发在家的消息,清政府的差役就到村里来抓人,梁发家的鸡鸭猪牛都被捉走,村里许多人也被连累,闹得很不安宁,那时候村里人都不欢迎他回来。老人还说,村里老一辈曾传说,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起义前对梁发深为敬佩,专程赶到西梁村前来拜会,两人便于村后小山上的榕树林里坐而论道,相谈甚欢。
  梁灿洪老人还曾在高明牧师李金为1928年创办的梁发学堂念过书,并在三洲教堂里受过洗。据他回忆,学堂是在梁发办学失败的地方新建的,学校内当时有百余名学生,教堂牧师兼学校老师就是李金为。他常常领着学生背诵一首由他写的纪念梁发先贤的诗歌:“春蚕吐尽口中丝,功炳流芳二百年。南洋踏遍不停口,为教灵魂学圣篇。谆谆教诲得人敬,博爱人类示教鞭。”

媒体对于梁发故居复建奠基进行报道。

  另有此说
  太平天国运动受梁发影响?

  有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学家提出,研究中国近代史离不开洪秀全,研究洪秀全又离不开梁发和其著作。
  1836年,到广州参加童试的洪秀全在龙藏街游逛时,邂逅正在散发《劝世良言》的梁发,并把这本书带回家。但这本书被搁置6年,直到他朋友借阅后,称这是一本好书,洪秀全才有了兴趣。不想这本书从此改变了科场失意的洪秀全的思想,他受该书影响,在家乡设立“拜上帝会”,自行“以水灌顶”,为自己施洗,并于1851年于花县乡间聚集了不少信徒,以这种新的宗教信仰树起了革命的旗帜,建立了太平天国,发动了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梁发比林则徐还早提禁烟
  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鸦片战争其实与梁发有不少关系,并且梁发父子在这段历史中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广东教育学院的黎尚健在研究梁发在鸦片战争中的作用后认为,梁发在1837年蒙难漂泊到马六甲期间,他就完成了一篇《鸦片速改文》的论文,列数了鸦片的种种罪孽。而在这之前,他已意识到鸦片对中国人身体和精神的毒害,传教之时,常常劝诫国人不要沾染和吸食鸦片。由此可见,他比林则徐提出禁烟还要早。
  1839年,来广州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因身体不适岭南气候,到梁发工作的博济医院看病。梁发在做翻译的同时,与林则徐聊到了禁烟,并把自己两年前写的《鸦片速改文》呈给林则徐。林则徐喜出望外,并采纳了文中禁烟的建议。后来,梁发把长子梁进德推荐给林则徐当翻译。梁进德此时的工作非常重要,不仅每天要为林则徐翻译澳门、印尼、马来西亚出版的英文报纸和商务信函,还翻译一些世界地理、科技文化资料,让林则徐对国外的国情有了更多的了解。《四洲志》、《海国图志》就是梁进德受林则徐之命翻译国外书籍、资料编著而成的。
  在英国人大兵压境,准备发动鸦片战争前,笃信基督教的梁发依然恪守“国家兴亡,匹夫有则”的古训,不忍见双方干戈相向。于是到十三行找到马礼逊的儿子——时任英吉利国驻广州领事的马儒翰。当时,梁发还是清廷缉拿的在逃“要犯”,但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和儿子梁进德向马儒翰苦苦谏言,希望他能尽一切努力说服英军统帅义律不要发动这场战争。他曾对马说,如果英政府派遣军队到中国来,杀害中国人,那么中国人此后再也不会接纳圣经和英国传教士了。但最终还是未能阻止这场战争爆发。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马羽飞
  本版摄影(包括资料翻拍):本报记者 邹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