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何维柏) 为官堪比海瑞 讲学不让若水
发布时间:2006-08-01 10:01:00
    何维柏(1510-1587年),字仲乔,号古林。南海区登云堡(今丹灶镇)沙教村人,寄籍当时的三水县南岸堡。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后任福建巡按,遇福、兴、漳、泉四州水灾,他命令开仓赈济,使数十万灾民得救。当时奸臣严嵩恃宠专权,何维柏上书劾奏严嵩,被下锦衣狱,后削职为民。万历初,任吏部侍郎。后因得罪首辅张居正,外放南京任礼部尚书,在上任途中上书辞官回乡。何维柏明以修身,耿直不阿,嫉恶如仇,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清官。何维柏的著作有《天山存稿》、《格物》、《经辨》、《义礼》等传世。

  采访笔记
  “先生古道”见证尊师佳话

在丹灶镇,记者听到了何维柏与其弟弟何维椅“七日修石道”为恩师立“先生古道”的美话佳谈。明朝嘉靖年间,新安青云村私塾先生梁真,德高望重,育才有方。何维柏、何维椅兄弟二人慕名前往青云村拜师受业。兄弟俩聪颖好学,又得良师教导,学业有成,如坐春风,由秀才至举人,最后中了进士。
  衣锦还乡之日,为答谢师恩,兄弟二人恭请梁老先生赴宴。当时春雨绵绵,道路泥泞,老先生行走不便,不得已只好婉言推却。但何氏兄弟深感师恩情重,执意要请,并与先生约定十天后吉日良辰,备轿迎请。为此,何氏兄弟不惜巨资,不出七天,把泥泞的村道修建成石道,两边还各立一块石碑,刻上“先生古道”四个大字。当年乡人有感于何氏兄弟尊师之举,为倡导尊师重教之风,后来还立了一个牌坊,每年修葺,使之焕然一新。
  由于年代久远,物换星移,当日的牌坊在破四旧年代中已被拆去,原“先生古道”石碑中的“古道”两字到如今在新安青云村的石道旁仍然可以看到,上面何氏兄弟的题字署名也依然清晰可见。但“先生”二字已经遗失了。到了近年,青云村为纪念梁真老先生,得梁真后人、港澳同胞梁德甫先生的大力赞助与村民合力,在该村村口重建了“先生古道”牌坊。
古道碑石礼部尚书何维柏字迹依稀可见。

青云村民重立的先生古道牌坊耸立在青云村口。
 
  人物年表

  ◎1510年(明正德五年) 生于南海区登云堡(今丹灶镇)沙教村;
  ◎1531(嘉靖十年) 21岁选为贡士;
  ◎1535年(明嘉靖十四年) 25岁中进士,选庶吉士;
  ◎1537年(嘉靖十六年) 上书无效,不满皇帝的一意孤行,称病辞官,回到广州隐居,建有“天山书院”,聚徒讲学;
  ◎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 何维柏被重新起用,以御史身份巡按福建。因上表强谏而被削职;
  ◎1567年(隆庆元年) 明穆宗即位,何维柏奉召复职。次年,有廷臣上书触怒龙颜而被罢黜,致使内阁激烈倾轧。何维柏正值母逝,去官还乡;
  ◎1573年(万历元年) 明神宗继位,张居正为相,63岁的何维柏再一次被起用,官复原职;
  ◎1578年(万历五年) 得罪了张居正,停俸三个月,调离京师权力中心,外放陪都南京礼部尚书闲职。何维柏在上任途中再次请辞,从此远离官场,回“天山草堂”讲学;
  ◎1587年(万历十五年) 何维柏病逝,享年77岁。神宗赐谥端恪,按乡贤来奉祀;赐葬于三水金本芹坑村罗盘岗。

  人物列传
  人生沉浮 四起四落

  何维柏的父亲何应初赠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何维柏从小受到良好的儒学教育,曾在三水县城对河三里的昆都山上一座狭小的茅寮读书。天雨时上漏下湿,竹壁上挂着李延年“默坐澄心,体认天理”八字,专心一意地沉浸书海。嘉靖十年(1531)选为贡士,十四年(1535)中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左副都使,吏部左、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职。
  
  四起四落之第1回
  嘉靖十六年(1537),皇帝听信大学士严嵩谗言,不顾国库空虚,下令在河北沙河大修行宫,兴建金山功德寺。然而当时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人心浮动,民不聊生,群众议论纷纷。少年得志的何维柏,不以前程为念,毅然上书,劝谏皇帝停止这项劳民伤财的工程。皇帝表面“嘉纳”,背后一意孤行,何维柏愤然称病辞官。
  
  四起四落之第2回
  嘉靖二十三年(1544),何维柏被重新起用,以御史身份巡按福建。当地时值特大饥荒,饿殍遍野。他提出了十几个救荒办法,亲自率领郡县长官开仓赈济灾民,救活了几十万人。当时朝廷仍由宰相严嵩等一班奸党把持,已有多名大臣上书揭发,陆续被贬职、罢官,甚至廷杖至死。但身在福建的何维柏仍不顾个人得失,上表强谏,大声疾呼:“天下徒知畏嵩之奸党,而不知有朝廷之公法!”结果,被递解至京,打了100廷杖。幸得时任锦衣卫的南海人陶凤仪暗中“曲护”,才得以押到死囚天牢,等候发落。后来蒙“从轻”削职,免于一死。当日坐囚车离闽时,男女老幼奔走哭送,痛泣而歌:“三水凤,参天柏。今日去,民心恻!”
  
  四起四落之第3回
  隆庆元年(1567),明穆宗即位,起用前朝因建言而获罪的大臣。何维柏奉召复职,很受主政大臣大学士徐阶敬重,议决朝政大事多同他商量。何维柏上书建言整肃朝纲,请皇帝勤政、勤学,慎选谨厚内侍,游乐有度。穆宗虽然采纳了一些改革政治与缓和国内外危机的措施,但并无矫除恶习的决心。次年,有廷臣上书触怒龙颜而被罢黜,致使内阁激烈倾轧,徐阶见势不妙,乞辞获准。何维柏正值母逝,去官还乡。
  
  四起四落之第4回
  5年后的万历元年(1573),明神宗继位,张居正为相,朝政略有起色,63岁的何维柏再一次被起用,官复原职。他又上书力陈售官鬻爵之弊,主张废除。皇帝不辨是非,以可支持朝廷岁费不足而不予采纳。万历四年(1577),有大臣弹劾张居正专权用事,蔑视宗法,张因此自请引退。何维柏认为张功大于过,上书挽留。过了一年,张居正丧父,按制度应辞官丁忧,但张留恋官位,何维柏以“纲常万古不易”而不再挽留,得罪了张居正而被罢官。停俸三个月,调离京师权力中心,外放陪都南京礼部尚书闲职。何维柏心灰意冷,上任途中再次请辞,从此远离官场。

  讲学生涯
  与湛若水交情深厚 以讲学授徒为乐事

  早在考上进士之前,何维柏于嘉靖十一年(1532),因仰慕西樵山泉石之胜,来到山中古梅洞读书。与在西樵山讲学的名儒湛若水交情深厚,并与霍韬、方献夫等名士交往,切磋理学大师陈白沙理论。陈白沙(献章)所开创的江门学派,突破了宋代程朱理学僵硬思想的束缚,在明代思想史上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何维柏第一次罢官回西樵,又与刘模、王渐逵、陈激衷等一班有识之士结为莫逆,往来讲学。门人从远方慕名而来,往往座无虚席。嘉靖二十二年(1543)何维柏赴南昌拜访罗钦顺,请教白沙之学,学问日益增进。
  何维柏讲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在“天山草堂”。在这里,许多有头面的人物,即使是白发老翁,也十分恭敬地向他行弟子之礼。他把学生培养成有学问、明事理、品格高的有用之才。在他收纳的60多个学生中,有30多人考上举人,10多人成了进士。后来当了尚书的叶梦熊、佥事陈吾德,更是以功业气节而著称。他晚年第四次辞官之后,仍回“天山草堂”讲学。
  万历十一年(1583),他已73岁,仍怀着崇敬之情,不辞劳苦,乘船往江门拜祭白沙祠,建议县令予以改建,亲自审定方案,使白沙祠修葺一新,并亲撰《明翰林院检讨白沙陈先生记》碑文(今存于江门陈白沙祠崇正堂前左轩廊)。
  何维柏于万历十五年(1587)病逝,享年77岁。神宗赐谥端恪,按乡贤来奉祀;赐牌坊立于广州大市街(今惠福路),额表为“清朝柱石”,“名世儒宗”;赐葬于三水金本芹坑村罗盘岗,两次派员拜祭。

  后人寻访
  后人鲜知祖宗曾是明朝礼部尚书


  在南海区丹灶镇沙教村,何氏后人很少有人了解何维柏的事迹。村中较有威望的退休教师何树能今年60岁,他曾经一度搜集何维柏的有关文史资料,可是均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早年何氏泸江大宗祠曾供奉有何维柏的布质坐像,‘文革’期间破四旧时也丢失了。”何树能说,何氏自广州番禺沙湾“牛耕堂”搬到丹灶沙教如今已到了第25代,上世纪80年代曾有人看见过何氏族谱,后来族谱也丢失了,何维柏的许多事迹,现在已无从查找了。

  遗址探访
  墓地毁于“破四旧时期”

  
  探访419年前何维柏墓地
  昔日壮观石雕群 今隐于竹林中

  根据记载,何维柏死后安葬于三水金本芹坑村镇岗,墓旁曾安放精美石雕群,1984年,当时的三水县把石雕群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寻访名士遗迹,在佛山市丹灶镇广播电视站记者张喜洋的帮助和指引下,记者近日来到三水寻找何维柏的墓地。行车至三水金本天湖村时遇到一位好心村民李叔带路,终于在金本镇芹坑村镇岗山左侧找到了何维柏这位明朝吏部尚书的墓地。尽管何维柏的墓地掩映在一片竹林和杂草丛中,但是高大的石牛石马和威武的武官文官雕塑,依然让人感受到昔日何维柏墓葬的壮观和辉煌。在山脚左侧,记者见到一只被打断了头的石牛,离断头牛几步之遥的地方便看见一头栩栩如生的老虎,再往上便看见一匹雕刻精美的石马,石马的缰绳、马鞍尽管经历了400多年的风雨,依然轮廓清晰。离马匹更近的地方,耸立着一尊巨大的武官塑像,武官头上的“金顶”格外抢眼。
何墓高大威武的武官塑像
  
何维柏墓左旁的老虎石雕。
 
  何维柏墓葬规模为珠三角罕见
  在十几米之遥的山的右侧,与左侧武官对应的石雕分别是文官(如图)、石马、石虎、石牛。“左边和右边对应的塑像间距大约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宽。”今年59岁的芹坑村民彭律恩说。他告诉记者,小时候他在山上放牛,就经常骑在石马上玩过无数次。何维柏左右两侧的石雕总共有8个,可以想象昔日何氏墓葬的规模。“小时候看见从山下到山上足有几十级石阶,非常壮观!”彭律恩笑着说。
何墓右侧与武官对应的文官塑像。
 
  记者跟随彭律恩继续往山上走,在半山腰只见一个深坑。彭律恩指着深坑说,“这就是何维柏真正的墓葬。”彭律恩好不容易在杂草中找到一块残石说,“这就是当时的墓石。”彭律恩回忆着。何氏整个墓地足有8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早年山上有很多土匪,盗了墓中的玉器和一些值钱的陪葬品,“文革”期间破四旧,红卫兵又彻底地挖了坟,所以何氏墓地早就被毁了。彭律恩指着山脚下两三块残石告诉记者,当时的石牌坊非常壮观。76岁的村民邓维珍老婆婆告诉记者,她当年嫁到芹坑村时还能看见山脚立有“礼部尚书何维柏之墓”的牌坊,不过在“文革”期间都被毁了。“如果这个墓地没被破坏的话,这里保准成了风景名胜区。”彭律恩笑着说。
  
  墓地石阶被村民抬去砌猪栏
  彭律恩回忆起当年的事情依然非常清晰。他说,何氏墓地被毁以后,附近的村民都把石条抬回家去,有的砌阴沟,有的砌猪栏,特别是附近的西新村、大和村和芹坑村搬得最多。彭律恩带记者到芹坑村五巷的巷口看到,这里一排的民宅门前的阴沟都是用一些墓石砌成的,石头上的雕花仍然清晰可见。
  
  探访晓港公园云桂桥
  铺就学子前程的石桥
何维柏出资修建的位于晓港公园内的云桂桥历经数百年依然完好,
与现代建筑相映成趣。本报记者 杨长虹 摄
 
  在广州河南的晓港公园内,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桥,这是一座花岗石砌筑的三孔石梁桥,名叫“云桂桥”,桥长34.86米,宽3.4米。石梁侧面中间刻着“云桂”二字。桥栏雕饰简朴,桥身线条大方。据资料显示,云桂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宣统三年(1911),由河南士绅集资重建。此桥俗称“小港桥”,因其地处小港得名。又名“尚书桥”,则是因明朝尚书何维柏始建此桥而得名。
  据介绍,在嘉靖十六年(1537),何维柏因为弹劾奸相严嵩被颠倒黑白的昏官削职为民,罢归故里。当时,何维柏回到广州隐居于南郊(今海珠区)20多年,以天山自勉,并将其居室题名为“天山草堂”,并在附近的小港建有“天山书院”,聚徒讲学。为了方便学生来往,何出资把附近的小桥改为石桥,时称小港桥。后来,他的学生当中半数人中了举人,还有10多人中了进士。乡人特在小港桥头兴建“云桂发祥”牌坊,以纪念何维柏之功,从此石桥也称为“云桂桥”了。此桥历经了数百年至今仍稳固完好如新。朝霞夕照中的石桥,映衬着绿树碧水,使公园景色更具迷人魅力。
  
  “天山草堂”今无存
  后人为纪念何维柏,将“天山草堂”改为尚书祠。清康熙年间,该祠被改建为是岸祠。宣统元年(1909),光绪进士、曾因弹劾李鸿章和袁世凯而被降职罢官的梁鼎芬倡议集资于寺旁重建祠宇,仍称“天山草堂”,而今已无存。

  轶闻传说
  贤人异象


  一、相传,何维柏在准备弹劾严嵩时,于清晨下亭中写奏本时,突然一大群乌鸦飞扑于亭前,干扰他写奏本,他命书童驱之不走。何维柏便立于亭前。对群鸦拱手高声说道:“本官奏严之意已决,纵啄吾目,亦不能阻!鉴谅吾心者请自去!”说来奇怪,众鸦听了何维柏的话后,竟立即飞散。
  二、何维柏在被逮押解进京时,福建的老百姓,沿途“哀号”。与此同时,还有大群绿色的“小蝇”,如泣如诉,最初群飞集于何的坐轿,又接着飞集于何的枷锁,后来又飞集于押解差人的衣裳之上,驱之不去。直至何维柏离城,远去郊外十余里之后,蝇群始散。可是到了京师下狱之后,蝇群又飞集于押解差人的衣裳之上,驱之不散。人们以为这是异物的感应示警,为何维柏抱不平。
  三、何维柏的天性至孝,而且推爱于一般的父老。每当遇到有人馈赠美食时,他当即知会老父和乡间的老者,共同分享。这些老者,共有九人,最高年龄的为92岁,低龄的也有71岁。他还赋诗志盛:“五仙旧在三城里,九老会同一里间。春日蔬盆真率会,风流长得似香山。”在这里,他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香山九老”比拟。
  四、明代的政治十分黑暗,诏狱是皇帝私设的监狱,不用通过刑部审讯,便可判罪。而且使用酷刑,屈打成招,因此,凡下诏狱者,不管是大臣百姓,能生还的甚少,何维柏被投进监狱后,被打得血肉模糊。严嵩也想在狱中结果他的性命,幸好有一名叫陶凤仪的广东同乡,在锦衣卫中担任高级的职务,经多方营救,何才得以保命。
  五、嘉靖皇帝在宫中扶鸾(一种迷信活动),沙盘上出现“养身莫要于寡欲,治国莫要先于惜才”的字句。这个非常迷信的皇帝,以为上天在暗示他对何维柏的事情处理不当,疑神疑鬼起来。因为他害怕上天谴责,降灾于他,便只好下诏对何维柏从宽处理,把他从监狱中释放出来,革职回原籍。这样,何维柏才侥幸地捡回了一条性命。

  历史悬疑
  选择墓地至今是个谜


  何维柏是佛山丹灶镇人,谈到何维柏当年的墓葬为何葬在15公里以外的三水金本镇时,丹灶镇许多当地人都觉得是个迷。何树能告诉记者,听村中老人说,何维柏当年精通“风水”,其墓地是他临终前自己找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何维柏大妈是三水河口对面的陆家人,由于大妈没有生育,就把何维柏当亲生儿看待。因此,何维柏小时候读书都在外婆陆家,对三水陆家非常有感情。这可能也是他选择三水金本作为墓地的原因。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范文瑶 
  实习生 汪莹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张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