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陈献章) 岭南第一人,心在万物上
发布时间:2006-07-29 09:49:00

  记者手记
  丰富的一生

  采访陈献章的故事,刚开始我们知道他是一名哲学家,开创了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后来,发现他还是教育家,他的学生遍及天下;再后来,我们发现他是诗人,还是书法家;再再后来,还发现他自创了一种茅龙笔,并且用这种笔独创出自己的书法风格。
  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在短短一生中做出如此多事情?透过几百年的时空隧道,他的执着与努力感动了我们。
  陈献章是努力的,当年在春阳台静坐十年不懈努力读书,终于悟“道”,体会了与前人不同的学术思想。但他并非不近人情之人,隐居乡村数十年里,无论是身份高低的人找他,他都尽情接待。他收弟子,彻底不附任何条件,甚至为学生免费提供食宿。
  陈献章也是充满生活情趣的。在江门的陈白沙纪念馆里有一幅画,是陈白沙赶墟的情形,他乐呵呵地与家人一起赶墟,买回了诗卷与锄头。他在诗中,还讲述了自己吃蚬的场景,这些生活小事对他来说,却是其乐无比的享受。
  虽然陈献章在晚年的诗中也有一些消极落寞的情绪,但在他生活的年代,即使原本对他有非议的人,在见过面后,也常常自觉惭愧,从而受他感化。即使经过几百年后,我们仅仅是从史籍记录下来的点点滴滴,却越来越被这位老人家感动着。

  大事记

  1389年,明朝基本实现全国统一,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1435年,英宗继位。后来他宠爱太监王振,王振弄权干预政事。
  1437年,土木堡之变。明军大败,英宗被俘,代宗继位。
  1457年,被废的英宗复辞成功,重新登上皇位。
  1468年,英宗去世,宪宗继位。他接纳官员对陈献章的举荐,又批准他回乡奉养母亲,是与陈献章有过接触的皇帝。
 
 人物故事
  广东先贤,惟白沙先生能从祭于孔庙之中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出生于广东新会,后迁江门白沙村,世人称之为陈白沙。
  陈献章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不平静,几次科举不中,一身学问但仕途无望。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朝初期向明中叶的历史发展过程,他的大半生时光,是在王振弄权、土木之变、英宗复辟等社会动乱中度过的。
  在当时,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为封建社会注入新的发展机遇,而在这段时间,也是一个学术气氛沉闷的时代,宋以来的程朱理学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思想界如同一潭死水。而陈献章在思想学说的创立,打破了程朱理学原有的理论格局,使明代的学术开始了新的阶段。
  陈献章创立“白沙学派”,是明代“心学”大师,他的诗文别具一格,而字画也雄健有力。逝世后诏命从祀于孔庙,与历代圣贤位列于孔庙之中,据考广东省历史人物之中,能从祭于孔庙的,只有白沙先生一人而已,故有“广东第一大儒”、“岭南一人”之誉。
  
  第一阶段:立志于学
  陈献章出生的时候,广东的经济正日渐走出落后,并且呈现商品化的倾向。商业的发展,令广东一些乡镇渐渐繁华起来,包括陈献章出生的新会和他生活了大半生的江门,都是商业繁盛的地方。
  陈献章是遗腹子,父亲早逝,母亲抚育儿子,终生守节,因此,陈献章对母亲特别孝顺。少年的时候,陈家全家搬到江门白沙村,从此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幼时的陈献章,是远近有名的聪明孩子,到了19岁时,进县学读书,开始初步显露他的才华。在20岁那年,他在乡试中排名第九,但过一年进京会试,仅中了副榜,并获得到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就读的资格。但世间的事情常常不能如愿,他再一次应考时还是榜上无名。于是他南归回乡,从这时候,他已立志于学。
  27岁那年,陈献章来到江西,师从当时著名学者吴弼时。吴老师也是一位大学者,是地道的朱学信徒,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教弟子躬亲耕作。在求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老师与陈献章结下深厚师生情,但他觉得,书虽然读了不少,“然未知入处”,不满足于只听老师讲学而自己没有心得的学生,于是,告辞还乡。
  
  第二阶段:闭门读书
  告别吴弼时老师,陈献章回到家里,在家附近的小庐山的山坡上筑成一间颇具规模的书舍,题名“春阳台”。从此,陈白沙一心隐居,专心读书,足不出户。为了减少对他的干扰,家人就在墙壁凿了个洞,饮食衣服,均由此洞递进。他不参加任何活动,不接待任何宾客,在家里博览群书,把古今典籍、儒家、佛家、道家的著作以及各种正史野史等,都仔细阅读研究。在这样的苦读之后,他感叹地说:“学贵自得!”
  在闭门读书这十年里,陈献章终于开窍了,悟到了“自得”的道理,找到了“心”与“道”相吻合的门径。他提倡自得,独立思考,从而达到思想解放,他在思想解放中创立具有岭南特色的非正统思想体系,开岭南文化一代新风。
  十年了,陈献章终于走出春阳台,开始接收学生,传授他的学说。他设馆授徒的消息一传出,珠江三角洲各地的学生接踵而至,他的教育事业兴旺起来,名气大了起来。于是,又有很多人劝他进京求取功名,陈献章再一次上京,但却再一次应试落第。
  
  第三阶段:真儒复出
  这次进京,陈献章已经39岁了,他再一次来到国子监入学。国子监的主管官当时称为“祭酒”,他让陈献章以“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作一首诗。陈献章所作的这首五古体诗,祭酒读后惊叹“龟山不如也!”令他一夜间名震京城。一时间,京城很多名人名士,争相与陈献章往来交友。
  但是,命运又给陈献章开了玩笑,他这一次会试,竟然再次落第,这一下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传说陈献章的试卷被遗失,到处找不到,这样才导致仕途失意,但真相如何已无从考证。不惑之年的陈献章,经历这次挫折之后,对功名已彻底失望。
  
  第四阶段:自立门派
  这一次南归回乡,陈献章潜心学问,与弟子坐而论道,十几年里,他撰文、写诗,闸述他的学术思想,他的思想体系比较系统,来从学的弟子也愈来愈多。于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自立门户,创立了岭南第一个具有形而上意义、并且颇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江门学派。
  但他的生活也没有平静下来,不断有人向朝廷推荐他,皇帝下了诏书,请他上京。在当地官员日夜不断催促下,陈献章动身了,在55岁的时候,他又一次来到京城。
  他来到京城时,达官贵人纷纷与他结交,但他本来虚弱的身体在经长途跋涉后劳累得病倒了,再加上思念病中母亲,于是在京城才几个月,他还是申请返乡,皇帝也受他孝道感动,同意了。
  陈献章回到家乡,在他晚年的日子里,他还是以讲学会友为生活的主要内容。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然后在自己73岁时走完人生旅程。
  在陈献章去世后85年,皇帝下诏让陈献章从祀孔庙,成为广东地区唯一从礼孔庙的人。江门陈白沙纪念馆梁炳尧告诉记者,在山东的孔庙里,现在还可以看到陈献章的牌位,与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的在一起。

  其他成就
  锄可耕矣诗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

  陈献章的主要成就是创立江门学派,开创一代学术思想新风。但他也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是哲学家、教育家,还是一名诗人、书法家。
  
  诗歌:雅健第一
  陈献章的诗作雅健平易,他用诗来教育弟子,也用诗来传播他的学术思想。他没有著作,他的思想都寓藏在诗里面,将那些抽象的道理用诗来表达,从而以诗为教。他的诗中,也体现了学术思想的道德情怀,以诗载道。
  陈献章认为,“作诗当雅健第一”,切忌庸俗和懦弱。在以雅健为第一原则的同时,也主张“平易”,即不故意修饰、雕琢,不故弄玄虚。
  梁炳尧馆长口吟一首陈献章的小诗:“二五八日江门墟,既买锄头又买诗,锄可耕矣诗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诗里描述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这首诗在江门民间流传很广,以前的小学生课堂上还经常用来作为小学生的读物。
  
  书法:奇戏雄健
  陈白沙还是一个书法家,他的字刚健有力,继承王羲之等人的雄健风格,改变了元明以来圆滑、软弱无力的书风,进而使奇戏雄健的书风大行于世。
  梁炳尧馆长向我出示了今人仿做的“茅龙笔”。据他考证,陈白沙晚年时分,因为他的字很漂亮,很多人求字,但当时岭南地方遥远,交通不便,好的毛笔总是买不到。于是他想出用江门当地特有的茅草,束成一束,末端打烂,令茅草的纤维露出来,然后用来写字。因为茅草的纤维质地较硬,弹性好,茅龙笔介于硬笔与毛笔之间。写字时须用中锋行笔,而写出来的每个字都留有“飞白”,每个字的转弯之处也是方形,字体刚劲有力,独成一体。
  现在陈白沙纪念馆里还展出了这种“茅龙笔”,据说当地政府领导常用这种笔作为礼品赠送给客人,在馆里作为礼品出售,也很受游人欢迎。

  江门寻踪
  白沙先生的足迹遍布江门

  在陈献章生活的江门市,很多地方都留下了白沙的旧址。而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陈白沙纪念馆。
  我在陈白沙纪念馆原馆长梁炳尧的带领下参观了陈白沙纪念馆,这座纪念馆是在白沙祠的基础上建成,这里也是陈献章当年居住的白沙村,但村子现在已经与城市联为一体,曾经在陈献章诗歌中出现的小溪也找不到了。
  走进馆里,在陈白沙塑像之后就是贞节坊,这是纪念陈白沙的母亲林氏,贞节坊是明代建筑,上有“母节子贤”四字,而“贤”字上半部还别出心裁地用“臣”、“忠”两个字构成。
  贞节坊之后就是白沙祠。因为民间对陈白沙很崇敬,每个朝代都特别注意保护白沙祠堂,因此,虽然历经几百年,但经过历代的维护修葺,祠堂保存很好。祠堂共四进,分别是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和碧玉楼。介绍了陈献章的生平事例和学术成就,同时也展出他的大量诗画、书法作品,而碧玉楼则是陈白沙居住的地方。碧玉楼后,还有陈献章父母的墓地,还摆有简单的祭祀用品。梁炳尧馆长说,每逢重阳,原村子里的居民及后人都会从各地赶回来,在这里大规模拜祭陈献章。
  除了陈白沙故居,江门市里遍地都有白沙的遗迹。在江边有一个钓鱼台,当年陈献章常在这里钓鱼,并建有这样的一个小院子。后来陈献章效防佛教传衣钵袈衫的做法,将这个钓鱼台作为自己的衣钵,传给最得意的弟子湛若水。


白沙先生将钓鱼台作为自己的衣钵,传给得意弟子湛若水。 郭毓玲 摄

  在清代,钓鱼台是一座三进的建筑,后来修江边马路时将前面二进拆除。我来到钓鱼台时,这里是售卖各种文物的文物商店,但生意惨淡,里面光线也很暗。
  白沙公园则是一个开放式公园,据说当年朝廷曾建有一座“嘉会楼”送给陈献章作为接待各方客人的地方,陈虽然不接受,楼照样建成,但后来被毁。民国期间,在白沙公园一带发现一块碑记,记录嘉会楼建楼经过。于是在这里建白沙公园以作纪念。公园虽有围墙,但无须门票,而嘉会楼碑上的字体已经模糊,有人在碑下休息,公园里一派安宁。


明朝廷曾在今天白沙公园所在地建有一所嘉会楼,作为陈献章待客之用。 郭毓玲 摄

  广州留痕
  暂居之地以白沙命名

  陈献章在广州的活动并不多,史籍上记载,他在奉旨前往京城的路上,曾经过广州,当时他的景仰者无不上街围观,亲睹先生的尊容。据说由城南至藩台(今广东财政厅处),围观者甚众,形容为“千万”之多。
  据称由于陈献章一生清贫,总督两广军务的都御史邓廷缵曾令番禺县每月给他米一石,每年给人夫两名,陈白沙拒不接受,说自己“有田二顷,耕之足矣”。又有按察使花了数百金在广州买一套园林住宅送给他,他亦不受。广州人尊崇陈白沙,并且因他曾在今北京路一带暂居,所以称此街为“白沙居”。


当年白沙先生途经广州,仰慕围观者千万之多,连暂居地都改名为“白沙居”。

  在北京路,西湖路口对面可以看到“白沙居”门牌,但走进里面,却是皮具市场,短短的一条小街,摆满了各种小档口,人来人往,生意很是兴旺。问问这些店主,却没有人知道“白沙居”的来历。街巷末端有一座小小的老屋,现在是街道办事处所在的地方,而陈白沙在哪里住过?自然无迹可寻。
  在广州市人民中路还有条不大显眼的小巷,叫“白沙巷”。据称省城学者几次邀请陈白沙到广州讲学。有一次曾暂住同乡好友丰宁路(即今人民中路)的一条小巷的居室中(即今之“白沙巷”)。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学者的磊落胸怀和学术贡献,便把他居住过的小巷改名为“白沙巷”,沿袭至今。

        白沙先生当年突破程朱理学,来省城讲授他的心学,正体现了人们反抗文化禁锢、渴望自由的终极目标。而今天的白沙巷,也一如当年,安静而质朴、自由而温情。

  现在这白沙巷是一个普通的居民生活区,安静质朴,老人与孩子在小巷里慢慢踱步。已是傍晚时分,巷子里飘出炒菜的香味,很多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古巷弥漫着家的温情。

  专家评价
  他突破了程朱理学的禁锢

  受访人:黄明同(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著作有《陈献章评传》、《明代心学宗师——陈献章》等书。)
  记者:你的著作《明代心学宗师——陈献章》将陈献章定位为“心学宗师”,您认为陈献章的“心学”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
  黄明同:陈献章的“心学”,几十年来一直都有争论,有人认为他是唯物论,但也有不少声音认为是唯心的。我认为,陈献章的心论既是唯物的,又是唯心的;既不是唯物,又不是唯心。
  陈献章承认“心”的作用,他承认人的主观能力性,而他并不否定心外有“道”,“道”是客观存在的。他通过静坐后,达到心与道合一,他追求主客体的统一。所以总的来说,陈献章的心学有唯心论的因素,夸大了人的作用,只要心想,就能办到;但他又承认世界是客观的世界,追求心与道的统一,有唯物的因素。
  记者:陈献章的江门学派,对岭南地区有什么影响?
  黄明同:我曾在一篇论文《岭南文化的三次大兼容》中提到,惠能、陈白沙和孙中山,是推动岭南思想进步的三个人。陈白沙使岭南学术思潮的影响首次超越岭南地区,开创了岭南文化新风,这是陈白沙的最大影响。
  另外,作为一种学术思想,岭南地区兼容、开放、务实、创新的特点也在陈白沙的心学里得到鲜明的体现。陈白沙融儒道释三家为一炉,认为心学可与禅宗的静坐接近,但宗旨又不一样,他在儒家的积极入世中,又有道佛的自然潇洒,在人格精神里体现了三教合流。
  第三,陈白沙一辈子都在从事教育,开办书院,培养了很多学生,其中湛若水继承和发展了白沙的心学,但又推进一步,对王阳明理学思想也产生影响。这令广东原本落后的教育方式,到了明代后活跃起来,对广东教育、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很大。
  记者:你如何评价陈献章“心学”在历史上的作用?
  黄明同:宋代至明代初期,程朱理学是统治社会的主流哲学,到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也产生很大影响,而在两者中间,就是陈白沙。从陈白沙开始,改变了理学的繁琐,开创了一代心学。虽然王阳明没有承认陈白沙影响了他,但是陈白沙的学生湛若水与王阳明私交甚密,经常讨论思想学问,而且王在贵州龙禅悟道的方法也是“静坐”,这些都表明陈白沙的思想,在程朱理学转向明代心学的道路上打下基础,开了一代理论新思路。
  总的来说,在陈献章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谁也不敢否定朱熹的时代,他敢于提出新的学术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的进步。

  诗歌选录

  七言绝句一
  植竹为垣土作台,野桥分路到溪回。
  江门若比瞿塘水,何处游人肯上来。
  
  七言绝句二 
  青山依旧锁溪台,前度游人去不回。
  赖是山人无诉求,有人真本买山来。
  
  五言绝句一
  群儿齐弄钓,其一偏多遇,
  余三未得手,投竿来上树。
  
  五言绝句二 
  东艇拍西艇,小拍容何伤,
  夕风起惊涛,艇艇争低昂。
  
  五言绝句三 
  断除嗜欲想,永激天机障。
  身居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郭毓玲
  实习生 张金华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邹卫(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