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即将消逝的行业·行业街·恩宁路 粤剧街] 为南国红豆坚守最后的沃土
发布时间:2010-06-23 09:21:21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3-9-30
心灵地图 
泪血浸成的南国红豆
 
  我不大喜欢粤剧,因为听不懂,还听不惯,总觉得它唱起来像咬着人的肉不放似的,有满腔的怨与恨,但我还是对粤剧艺术家满怀敬意,因为与其他的剧种不同,粤剧的流行史虽不长,却充满了坎坷。
  所谓粤剧,它是流浪而来的歌。当年的广州应该是荒凉的吧,直到南宋初期广东还没有戏剧。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宋帝豹君臣逃到广东,当时跟随宋帝南迁的宋朝臣民数以十万计,其中有不少是梨园子弟,就是这些梨园子弟把南戏带入广东,并在广东演出、落籍、传播,使南戏成为最早的粤剧雏形。

位于八和会馆露台上的微缩红船,颇为耐人寻味它仿佛在拷问每一个前来参观的粤剧
爱好者,恩宁路将会是粤剧再次扬帆起锚的港湾.还是这红船永远搁浅的沙滩?


  自明代中期开始,外省的昆腔、梆子、皮黄等剧种先后在广州、佛山等地流行,这些戏种用的不是粤语,被称为“外江戏”。这些外地戏班的唱腔渐渐被本地艺人吸收,所以粤剧唱腔的二黄、梆子、西皮与汉剧的很相似。清朝初期,广东本地人组织的戏班出现了,而上演的仍是“外江戏”,其中有些较具规模的戏班还雇下一艘大船,顺着河道走南闯北,在各处演戏,演员宿舍、器材布景一应在船上,这些戏船多漆上红油以作记认,故又称“红船”,正是这些戏班拉开了粤剧发展的序幕。
  粤剧是流泪的歌。在当时的民间,有些失明男女艺人和部分的歌伎(未成年的歌伎则称之为“琵琶仔”),他们用粤语演唱很纯粹的广东地方通俗曲艺如南音、板眼等,生活很艰难,直到广州茶肆风行,这些女伶以方言平喉活跃于茶楼,生活才得以渐渐改善。也是从此时开始,粤曲唱腔变得越来越本土化,北音基本从粤曲阵地消失,转由粤音占尽风情。
  粤剧还是流血的歌。到清咸丰4年(1854年),因为粤剧艺人李文茂将粤剧艺人组织起来参加太平天国革命,株连整个粤剧界,大批艺人被捕杀,粤剧也遭禁演。走投无路的粤剧艺人们便无奈背井离乡,有的漂洋过海,远走南洋,有的则逃到广州西关的黄沙。当时的黄沙名副其实,很荒凉,人称“乞儿地”,刀下余生、死里逃生的一群粤剧艺人们就像孤魂野鬼,苦不堪言地在这块“乞儿地”上行乞觅食,过着非人般屈辱悲惨的日子。
  但不管生活多艰辛,不管是身陷广州的,还是远走他乡的,他们从没把自己的绝技扔掉,有诗云“南国红豆寄相思”,不难联想,那九曲回肠、钻云破雾的凄厉柔婉之粤曲,寄托的也正是粤人原汁原味的怀乡心声吧……
见证了粤剧艺人血泪的恩宁路八和会馆现貌。

  留声机的普及、唱片公司的兴起和广州广播电台的成立,粤曲又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流行起来了。在荔湾区恩宁路上,矗立着一座全世界华人都耳熟能详、神往眷恋的传奇式建筑——八和会馆。当年八和会馆像一座“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娱乐城,灯饰璀璨,夜夜笙歌,粤剧红伶名优竞相登台亮艺,接戏卖戏;戏迷票友“追星族”们更是欣喜若狂地听戏点戏,捧戏欢戏。八和会馆的昔日神话,令存留至今的恩宁路成了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的“粤剧之街”,西关也因此被称为“粤剧粤曲故乡”。
  近年来,粤剧观众锐减,个中原因,固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欣赏习惯的改变以及文化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有关,加上粤剧的戏路越来越窄,剧目越来越单调,一些传统功夫、传统表演程式以及绝招绝技后继无人。即使有好的曲目与演戏的高手,可到哪里唱呢?今日广州的老戏院,特别是能演粤剧的老戏院越来越少了。倒是宝墨园、民博院现在很热闹,可见很多年轻人还是迫切想要认识和了解岭南传统艺术的。
 
寻找之旅
灰色的街道

  以八和会馆为基调,现在的恩宁路已经统一着装,换上了一致的灰色外墙。这是与有关部门的规划挂钩的:因为荔湾区拟建设以八和会馆为中心的粤剧戏曲文化特色一条街,所以在对八和会馆修整的同时,也顺带粉饰了其它民宅。
  而就在三个月前,这儿还是各种颜色争奇斗艳的。统一的服装,统一的骑楼,一切都如演戏一般,也许,因为这条街曾有无数的伶人骄傲或失落地走过,它也学会了“变脸”?

远去的歌声

  记者在八和会馆对面拍照时,站台上的一个少女忽然哼起了粤语歌曲,但仔细听起来,又似乎不是很流行的那种,她告诉我,她哼的是“帝女花”中的选段,因为学校马上要搞国庆文艺汇演了,所以她有空就要练。“谁教你?”“我妈。”“她是学粤剧的?”“她是粤剧团的。”“哪一间?”等我感兴趣追问时,她已上了公共汽车,留下了她轻轻的哼唱。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在西关,却是“凡有粤语则伴粤曲”!听说现在荔湾区的一些小学都已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粤剧兴趣班,荔湾区少年艺术学校还办起了少年粤剧团,每周保证两个下午,让孩子们学习粤剧。从十分踊跃的报名情况来看,也许荔湾区建设粤剧一条街的想法在不远的未来就可实现了。

入侵的喧闹

  有的人喜欢宁静,有的人喜欢热闹。人必须在此二者间转换才不显得单调。也许是宁静得太久了,恩宁路开始慢慢地热闹起来。当然这有故意嫁接繁华的企图,在新的《荔湾区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里,连接上下九商贸旅游区和荔湾区民俗风情区之间的“桥”,就是恩宁路。按计划,上下九、康王路、恩宁路将成为广州市最长、兼有传统骑楼和现代骑楼特色的“骑楼通道”。
  变成通道后,但愿八和会馆也能恢复粤剧活动的功能,到时候,将有更多的人愿意驻足聆听日渐失传的妙音,使当初伟大的规划不致搁浅。

商业的入驻

  恩宁路是一条非常有历史价值的骑楼街,分布了十几处文物古迹,其中有詹天佑故居、李小龙故居、李文田故居书轩“泰华楼”等。从历史文化角度来开发,加上八和会馆浓厚的粤剧渊源,有关部门已经就商业开发打起了粤剧的主意。

 

在进口大片等现代娱乐的轮番轰炸下,粤剧仍顽强地在夹缝中求生存。


  据了解,八和会馆的二期、三期工程主要控制在八和会馆周边5000平方米范围内进行。二期计划在明年建成一座500多平方米的粤剧博物馆(陈列馆),向市民开放。三期工程则主要是建粤剧广场,包括室内舞台和5000多平方米的室外广场。
  此外,和粤剧有关的戏服、乐器等民营和个体业商铺,也将纳入规划中,“到时候,恩宁路有得看、有得听、有得玩、有得练、有得买,对广州的旅游事业也算一大贡献吧。”区旅游局的梁副局长说。


行业存根
木门

 
  与现代由木皮或铁皮做成的门相比,八和会馆的大门则显得货真价实。这是两扇由巨大的木材直接加工的门,有1吨多重,每扇高4米,宽约1.1米,厚8厘米。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堪称广州现存最大的古老木门。1937年,日本战机轰炸广州,原“八和会馆”被毁,但却保留了会馆的大门。后被卖至民间,“大跃进”期间,这两扇“八和大门”被用来做承受4吨大卡车进车库的踏板,当时的粤剧艺人们知道后痛心不已,想方设法把大门弄到永庆二巷的“銮舆堂”。所以这一遗物,也就成了重修八和会馆的“镇馆之宝”。
   


  在记者前往拍照时,大门虽已安好,却还没描画门神,护馆人聂老伯说:快了,应该这几天会画上去吧。嘿,那真是很威风的。

唐鞋 

  在恩宁路的一条深巷中,有一个曾经流传的名牌——足安斋。足安斋出品的唐鞋是粤剧武生必穿的鞋,在皮鞋还没有流行的年代,它也是很多人走街串巷的好伙伴。可如今穿唐鞋的一般却只有三种人,一是练武之人,一是老华侨,再就是唱粤剧的老倌了。
 
 

  所谓唐鞋,它的底用轮胎做成,鞋面里层用棉布,外层用黑色的礼服绒,中间还有一层布扑,为了防止雨天打滑,一般用铲锥在鞋底上铲出线形花纹。早期的足安斋,可以追溯到1945年,当时梁广泽的哥哥在宝华路开了一家“足安斋”,在哥哥的指导下,梁广泽的手艺日精月进,主要负责做鞋,哥哥则放心地去跑销售。“文革”期间,足安斋关闭,1980年,“足安斋”复业,生意也不错,可还没过上几年红火日子,哥哥梁志广就去世了。到1996年,由于城市房改,“足安斋”的店面被征用,梁广泽租不起新建的摊档,只好搬回家里进行生产。可在恩宁路这样偏僻的老街,“足安斋”的生意非常冷落。
  为了唐鞋,为了生活,梁广泽终身未婚。但他不担心生活窘迫,他最大的担忧是这门手艺即将失传。但愿,当恩宁路因为粤剧的原因变得人声鼎沸时,唐鞋也会再次走进民间。

凤冠

  在八和会馆隔壁的戏服店,柜台里摆得最多也最吸引人的便是各种各样的凤冠了,梳包头、贴水鬓、戴凤冠是主角的荣耀,可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这荣耀后的辛酸,不说这里做头发的过程,单是那重量,越是高贵的角色,凤冠的重量便越大,10多斤戴在头上,还要唱念做打,嬉笑怒骂,这份辛苦便不是普通人能受得了。

  但看一看店里的海报,那粤剧迷熟悉的面孔,陈醒汉、关德兴、靓少佳、任剑辉和白雪仙、梁醒波、邓碧云等等粤剧名人,还有大家熟悉的香港影视名人,如汪明荃、罗家英、李香琴、郑少秋等等。当得起主角位的,无不披金戴银,头顶凤冠,欣欣然一派贵族气派。

人物访谈

  麦伟光:(荔港戏剧服装店)“我原先是香港艳新声剧团的主理,主要负责舞台服装道具的布置,回到广州后便在这里开了间戏服店,掐指算来,与八和会馆为伴已有一年零5个月了,虽然与名馆为伴,可生意却不算好,主要是这条街的人流量太少了,加上有关单位搞的粤剧活动经常是呼啸而来、呼啸而去,没有持续性,所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销售量。听说这里计划搞成粤剧街,是好事,可要真的落到实处,并不容易,至少两三年内不会有大的起色。因为恩宁路虽不长,可要对街道功能作全部的调整,还是需要大把的时间的,即使调整好了,要宣传并吸引票友前来赏玩购物,还需要很多财力人力,否则,如果生意不好,也不会有多少店铺可以支撑下去。”

  李老师(诗音琴行)说:“粤语小曲如《帝女花》、《梦会太湖》、《花田错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等约有300首之多,都曾流行一时。可听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粤曲的乐谱十分复杂。非得投入其中,细细钻研,才能清楚了解。每一首粤曲必须至少花费15分钟的时间,才能唱完。即使是短短的三几句歌词,也包涵了人生的喜怒哀乐。所以在卡拉OK流行曲满天飞的今天,能唱粤曲的人不多,拿捏精准,能唱出一口字正腔圆的粤曲的演绎者更是难以寻找。”

  聂少兴 负责打理八和会馆的聂少兴老人告诉记者,去年9月,为筹资重建八和会馆,八和联谊会成员在广东省、香港等地进行了多场演出,筹集了近50万元。按计划初步重修了会馆的一楼,建成一个有上百平方米面积的长厅,厅内设一个小舞台,专供发烧友娱乐。2层、3层也整修一番。 

  聂少兴老人说,因为广州八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世界各地的“八和”便尊其为祖。每年的师傅诞,广州、香港的八和成员都会聚首一堂。

  罗雨林(荔湾区政协委员):广州的八和会馆算得上是粤剧的“祖屋”,在粤剧艺人中威信很高,海内外热心粤剧人士都将西关恩宁路八和会馆视为圣地。在海外,凡有华人与粤剧的地方,就有八和会馆。

  梁小姐(佛山市粤剧博物馆):看到广州的报纸这么关注粤剧的发展,我很羡慕。作为粤剧的发源地,直到今年才搞起了像样一点的粤剧博物馆,现在藏品接近2万件。在收集的粤剧文物中,很多资料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比如族谱上面记载的明朝时期佛山就有粤剧活动的历史资料等等。其中包括粤剧文物1890件;珍贵历史照片1270件,涉及粤剧名家数百人从师承、流派、重要活动到典型形象;从明朝中期至今历代创作的粤剧剧目10000多个;1902年至1908年间录音出版的清末粤剧黑胶唱片,其中有清朝粤剧中兴的代表人物邝新华的大量套装唱片和清末名伶李雪芳演出《仕林祭塔》的全套照片等等。

变迁图
从佛山移师广州


  粤剧界的老一辈有句话:“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这句话,说的便是粤剧行会的历史沿革。
  粤剧主要发源地在广东佛山。明万历年间,由于艺人队伍不断壮大,于是有了行会“琼花会馆”。咸丰4年(1854年),艺人李文茂能将粤剧艺人组织起来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可见当时粤剧行业的人数具有相当规模。
  李文茂的“大逆不道”,不但招致琼花会馆被清政府拆除,而且祸及粤剧:大批艺人被捕杀,粤剧也遭禁演。走投无路的粤剧艺人们便无奈背井离乡,有的漂洋过海,远走南洋,有的则逃到广州西关的黄沙。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们从没把自己的绝技扔掉,从此粤剧的发展中心渐渐移向广州。
  到了同治7年(1868年),一些粤剧艺人和演出经纪在广州黄沙建立了卖戏的公共机构“吉庆公所”。后来,越来越多拥有名伶的班主组建公司自行操办演出事宜,于是吉庆公所的作用越来越小。随着粤剧市场的日渐繁荣,光绪15年(1889年),粤剧武生邝新华等人在黄沙兴建了粤剧行会“八和会馆”。
  八和会馆的成立,与光绪年间粤剧市场繁荣有直接关系。据史料记载,仅八和会馆“分堂”之一、以演出经纪为主业的“慎和回堂”,当时在省内就经营着一万多个演出点。

从繁荣到衰落

  清末光绪15年(公元1889年),粤剧艺人受难者得到了一个读书人梁同善大义凛然的无私鼎助,即帮助他们上诉朝廷并最终获得胜诉,粤剧艺术才得以重见天日和复活。自那时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粤剧人士扬眉吐气地在黄沙买地,并建起一座可容千人居住的大厦——八和会馆,令举世华人震惊又振奋,于是纷纷相传互告,成为传奇美谈。而名不见经传的黄沙自有了八和会馆后,日渐兴旺发达起来,成为西关的旺地闹市,也成了旧广州一大声色犬马的风情景观。
  但到了1937年,日本战机轰炸广州,“八和会馆”一夜之间被炸得灰灭烟飞。1938年广州沦陷。艺人度日艰辛,粤剧每况愈下。抗战胜利后,广州、香港、澳门的粤剧舞台曾出现短暂兴旺。1946年,粤剧艺人义演筹款,在广州恩宁路买楼,新建了现在的八和会馆。
台上侯门深似海,台下宿舍陋巷中一-恩宁路上的市粤剧团宿舍。
恩宁路上一家戏服店的墙上.这些已有二十年历史的海报.见证了粤剧在浩劫后曾有过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八和会馆收归国有。1957年之前,在“八和”登记的粤剧从业人员有近6000人。他们组织了近百个民营戏班,在会馆“挂牌”,向广州市文化局申办演出手续。1957年,广东进行戏剧改革。挂在“八和”的民营戏班先后转入政府麾下,“八和”也停止了活动。此后,八和会馆曾为粤剧界人士的住宿、活动场所。1985年,“八和”复苏,定名为“广东粤剧八和联谊会”,渐渐恢复了活动。

从复原到完美

  经历了近60年风风雨雨的八和会馆,几年前就被房管部门鉴定为“特级危房”。去年三四月间,在广州市荔湾区政协全会上,区政协常委、学习和文史委主任罗雨林就荔湾区如何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的粤剧、粤曲资源问题作了一项专题发言,对面临倒塌厄运的八和会馆表示了忧虑。
路上行人匆匆过.谁能理会这些锣鼓的寂寞?

  一番话,在粤剧界激起层层涟漪。不久,粤剧界开始着手策划对八和会馆的修复工作。去年9月19日,著名粤剧演员吴国华、曹秀琴率广东粤剧院二团前往香港义演。戏票收入及香港热心人士捐款,共计港币26万元、人民币20万元。去年11月27日,八和会馆首期维修启动……由于资金有限,会馆着重重修了楼下一层。
  旧的工程还没结束时,荔湾区一笔6000万元的投资使八和会馆的修复驶向了快车道。目前第一期修复工程基本修建完成,9月28日将进行剪彩,宣布会馆正式修复成功。重建后的八和会馆分前后两部分,前面是三层楼房,一楼主要是中心舞台,用于粤剧的表演,以及作为粤剧会友交流地。舞台高度达5米,几乎和骑楼一般高,这是比较少见的。

下期预告: 
 
从麻纱巷到纺织路,从手工作坊到大工厂,广州的纺织业走过了繁荣、辉煌到沉寂的路,如今的经纶大街已成民居小巷,纺织厂上已经盖起了豪宅,这其中隐藏的历史,掠过的记忆都是耐人寻味的,让我们沿着这些逐渐老去的道路,去寻找那关于广州织造的烟云吧。敬请关注下期广州地理《纺织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