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广州市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司令部、独立第一中队旧址)昔日星星之火,如今已成传奇
发布时间:2006-06-02 14:38:00
来源:来源:南方都市报
  寻访之旅
  纵使时光流转,那记忆却毫不褪色

  75岁的潘珠在石涌村做了38年的支书,对村里的一草一木可谓都了如指掌,知道我要来采访广游二支队的历史,特地在大热天的中午,和同样年过70岁的海叔赶到村委会等我。他随身带来的塑料袋里,装着自己珍藏的有关村里的资料,小心翼翼地打开其中一本《番禺统战史》,已经发黄的白纸条夹在里边当作书签,关于广游二支队在石涌村驻扎的记述,“这里面说的是最全的了。”
  虽然在抗战期间,潘叔和海叔都还是世事懵懂的少年,对当初发生在村里的故事只有一个轮廓式的记忆,但多年以来,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至今仍在村里传说,潘叔和海叔不仅亲见过那些人那些事,后来又都参加了解放战争,并且始终在村里为乡亲父老做事,自然也就渐渐成了关于那个年代的最好讲述者。说来有缘,这几年我去番禺采访最多的地方不是中心区市桥,却是文化历史资源丰厚的沙湾镇,只可惜沙湾口音太重,我不得不频繁地求助于同去的沙湾镇政府党政办副主任邓慧珍。
  按照现在的行政编制,石涌村和涌边村在以前是相邻的两个村子,现在都归属在同一个村委会管理:石涌村的潘氏宗祠是广游二支队的司令部所在地,而涌边村的陈氏宗祠是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的旧址。作为沙湾镇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子,石涌和涌边现在都兴建了众多工厂和楼房,村内外都是一派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村子早已不是当年的偏僻村落。带我去村子里的路上,潘叔一路都在指指点点,现在村中学的那个地方曾经是个小山冈,曾经还存在过一个碉堡;进涌边村的那个地方曾经是个小山丘,现在已经夷为平地了;陈氏宗祠后面的那块竹林,曾经是游击队员进可攻退可守的天然地理优势……

 
石涌村准备在重修潘氏宗祠时挂出纪念牌匾,让更多的后人知道这段历史。
 
  潘氏宗祠位于石涌村的村口,现在几乎没有被利用,从外观上并没有特别之处。在1938年至1940年间,广游二支队曾在此地(以及潘光联祖厅,当时两间相通并有厨房,以便潘氏族人拜祖及喜庆之用)建立司令部及驻守部队,开展抗日革命斗争,成为远近闻名的抗日根据地。现任的村支书林楚淳告诉我,这个潘氏宗祠是后来异地重建的,从前的祠堂在村里面,后来被毁坏了,所以就选到村口的这个空地,广州市政府曾经颁发过一块广游二支队的纪念牌匾,村里准备在重修潘氏宗祠时挂出来,让村里更多的年轻人知道这一段历史。
  如果说潘氏宗祠作为广游二支队的司令部所在地而没有完整保存下来多少是个遗憾,那么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队部旧址(涌边村的陈氏祖祠)则令人有意外之喜。整个祠堂坐北向南,白石墙基,青砖墙,石库门两进,硬山瓦顶,灰塑大脊,地面铺白石或红色阶砖,一派岭南建筑特有的气象。尤其是大门门额上镶一块花岗岩石匾,刻有“陈氏祖祠”四字,下款署名“白沙子”,为明代大儒陈白沙茅龙笔所书,显示出此地与这位大学者之间的血脉渊源。在这个祠堂阔大的前广场旁是一座小山,虽然现在已建有一些民居,但仍可看出地理位置的有利之处,当年游击队选择此处,很大程度上是利用这里的地形,万一遭遇日军及伪军的围剿,还可以利用山坡进行隐蔽和还击。
  海叔告诉我,陈氏祖祠历史悠久,明、清期间曾两次重修,1995年又重修过一次。在祠堂内,广游二支队在此战斗的故事被后人以连环画的形式做成展览,供后人们瞻仰与纪念,而重修时在一进墙处特镶一石碑,为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时所立,上写有“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队部旧址”及碑文,平时祠堂的主要功能是充当村里大型活动及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

 
广游二支队的故事被涌边村村民编成连环画,供后人缅怀。
 
  尽管在抗日战争期间,两位老人都还是懵懂的少年,但他们说起那段故事的时候,还是绘声绘色,他们看到的,他们听到的,都已成为村史的重要记忆。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在当地,那些游击队员们的往事,已经成为了留在老一辈人心中不会褪色的传奇。

 
  名词解释
  共产党领导的广游二支队

  1938年12月下旬,广游二支队在顺德陈村抗击日军后,转移到禺南沙湾镇,将司令部设在石涌村。当时直属队有70多人,队部设在涌边村的陈氏祖祠。193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广游二支队里建立不公开的党支部,支部书记为刘向东,并以石涌、涌边为据点,开展了对二支队的整训,使广游二支队成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
  1940年9月,中共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中心县委,为了更好地放手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决定利用广游二支队的名义,在珠江三角洲建立一支八路军式的人民军队。该部队以林锵云领导的顺德游击队为基础,加上从番禺、中山等地抽来的同志,组成了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简称独一中),作为党的骨干武装部队,直属中心县委领导的指挥。
  当时,刘向东与二支队司令吴勤商定,由谢立全(化名陈明光)任广游二支队司令部教官,谢斌(化名刘斌)任二支队司令部参谋。谢立全原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大队政委,谢斌是抗大三分校大队长,他们于1940年5月到达广东,8月由广东省委分配到珠江三角洲工作,任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委员,负责军事工作。1940年10月初,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在沙湾涌边村宣布成立。
  涌边村处在沙湾青萝嶂东麓,北滨市桥水道,东南距沙湾约3公里。村的四周是稠密的簕竹和树林,村内40多户人家。独一中在这里成立,林锵云任中队长,黄柳言任政训员,50多名战士编成两个小队,第一小队长梁冠、第二小队长王流。独一中成立后,由谢立全、谢斌指挥,并以八路军的建军要求,进行严格的军政训练。独一中武器装备相当差,没有机枪,只有一些单响、九响等旧式步枪,短枪很少,弹药缺乏。他们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部队的军政素质明显提高,成为广游二支队的骨干武装。

  战事重温
  沙湾初战 敌后抗日的经典战例

  独一中成立不久,大汉奸李辅群(李塱鸡)发起进攻沙湾。沙湾是禺南大乡镇,驻有广游二支队何成大队。何成的花名为周仓成,原是沙湾地方实力派之一,他在广大人民抗日救亡热潮中受到熏陶,加入了广游二支队,人员编为第二大队。何成利用二支队的声威和影响,控制了沙湾。李塱鸡阴谋乘独一中在涌边立脚未稳而一举消灭之,决意进攻沙湾。
  1940年11月13日(农历十月十四)清晨,日、伪军近1000人分成两路:一路五六百人,从禺南渡头沿公路向沙湾进攻驻沙湾二支队何成大队,一路400余人向涌边村、石涌村进攻;并出动巡逻艇封锁河面,威胁沙湾外出的水上交通线,企图切断二支队的退路。日、伪军依仗着大炮、机枪的火力,集中轰击沙湾的炮楼,一时间沙湾乡火光冲天,枪炮声震撼大地,硝烟呛人,弹片、瓦片横飞。何成部队只有五六十人,应战仓促且无险可据,抵抗一段时间后就边打边退,转移到涌边村与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会合。留下一个班在沙湾红泥岗据炮楼固守,该班战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与敌伪血战到底,最后全班战士壮烈牺牲。
  同时,另一路伪军400多人在日军督促下,进攻涌边、石涌。敌人在数挺轻重机枪猛烈火力掩护下,从涌边村北和村东南两个方向向独立第一中队发起进攻,并派出巡逻艇封锁了江面,控制了通向古坝的小路。谢立全、谢斌、林锵云率领独一中战士,迅速冲上村后的小山。他们根据平日对周围地形的观察,指挥战士编成作战小组分别隐蔽在山头的坟丘间,迎击敌人。战斗持续到下午三时多,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取得了胜利。战斗中,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的指战员接受了严峻的考验,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打垮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显示了强大的军威,保存了自己,鼓舞了人民的抗战信心。

 
斜阳余晖下,沙湾初战的见证者们共话当年。
 

  口述历史
  那情形就跟革命电影里的一模一样

  讲述人:潘珠(75岁,原为石涌村支书)
  1938年,今年已75岁的潘珠还是个8岁的孩子,他告诉我,广游二支队刚进到村里的时候,由于衣衫不整,头发很长,而村里以前经常被抢劫,所以大家都以为他们是土匪,但是到后来经过做工作,大家才相信他们是打日本人的,所以特地腾出村里的祠堂给他们住。潘珠说,当时的游击队主要是联系和发动群众,宣传抗日,而吴勤司令是个很会交往的人,村里人和游击队都很服他。潘珠还清晰地记得游击队员们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
  就像电影里面一样,日本人有一次到村里来,把所有人都抓到一起,问谁是游击队。当时里面实际上是有两个游击队员的,但是大家都不说出来。日本人还想出一些办法,打死一只狗,然后故意把狗血染到衣服上,说是打死了一个人,如果不说出来,下场也是这个样子。面对这样的吓唬,村里没有一个人出卖游击队员。
  潘珠记得广游二支队打得最激烈的是那一场“沙湾初战”。当时的日军和伪军有分工,一支军队打司令部,一支军队打独立一队。在崩岗这个地方,游击队和日伪军一直打了大半夜,从半夜三四点钟一直打到天亮,后来游击队退到山上去了,但是游击队有一个班的士兵全部都牺牲了,其中就有一个是潘珠的堂叔。

  老兵故事
  打出了士气,打出了军威
  
  阻碍战、伏击战大显神威
  讲述人:黄友涯(广游二支队队员,曾任珠江纵队第二支队政治处主任)
黄友涯和梁铁夫妇都是当时的游击队员,讲起往事仍有惊心动魄的感觉。
 
  我印象最深的是广游二支队打了两场出名的胜仗。第一仗是1941年10月的西海大战,当时汉奸李辅群勾结日军大概有两千多人,分三路(涌边、路尾围和碧江)包围进攻。当时我们只有250人左右,根据情报机关的消息,我们决定先消灭涌边村的那一路敌人,用阻碍战、伏击战先拖住另两路敌人。等从涌边村进攻的敌人到糖厂的时候,我们发起猛烈进攻,连敌人的前线总指挥都被打死了,这样敌人就都乱了阵脚。这一仗总共消灭敌人四百多人,抓获一百五十多个,缴了七挺机关枪,还有步枪、子弹、手榴弹等等,真是大快人心,对当时珠江三角洲沦陷区的抗战士气鼓舞很大。
  第二仗是1944年7月26日,在番禺植地庄的战斗。当时由于雨水大,我们两百多人逗留在市桥,因为有奸细告密,日本人派了五百多人包围了我们,我们分作三路突围,其中一路由其队长何达生八个人(后称八勇士)组成,他们只有两挺机关枪,一直坚持和日本兵打,使日本兵没法进来,到下午四点多,日军就撤退了。这一仗打死打伤日军七十多人,而我们也牺牲了48个。广游二支队这两仗打得非常出名,解放以后,中央军委还特地派人要这两个战斗的资料。
  
  危急中,村民冒死救下我
  讲述人:梁铁(女,广游二支队成员)
  1939年,组织上把我从澳门委派到广州来开展革命工作。我当时是利用教师的身份开展革命的思想工作,群众的两次冒死相救,特别使我感动。
  有一次,大岭村被包围,敌人用枪威逼群众交出革命者。群众中身材比较高大的人就悄悄地把我挤到不显眼的地方,用身体遮住我。最后,一个被敌人用枪威胁的群众推说村子穷老师早就跑光了,把敌人骗住了。还有一次,我在群众家里,屋主突然急跑回来,刚把我塞到桌子下面,就听到伪军在门外喝问屋主有没有窝藏革命党,屋主说没有。我当时就想,如果伪军真来搜,肯定会连累主人家,我几次想站起来一个人跟伪军走,免得连累屋主。但每当我想站起来时,主人就拼命按紧不让我动。当时伪军就在门外面啊!后来伪军终于走了。当时我自己还是比较镇静的,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革命是免不了要流血的,为国牺牲,是值得的。

  专家解说
  敌后抗日渐成燎原之势

  受访者:胡家樑,番禺区档案局局长、党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记者:广游二支队当初是出于什么考虑将石涌村、涌边村当作主要的活动地点?
  胡家樑:广游二支队到沙湾之前,在顺德和日军打了一仗,后来就转移到这里来,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这里的村子地势不错,离市桥比较远,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只有一条小路进来,而且后面有些小山,游击队容易隐蔽。另外一点,这个村子人口不多,大概只有几十户人家,村民几乎都是农民,没有什么地主,群众基础较好。游击队刚到石涌村的时候,因为当时打着游击队旗号的太多了,大大小小规模的都有,有些其实是土匪,所以刚开始当地老百姓不了解,还是有戒心,慢慢地才知道他们是真打日本人的游击队。
  记者:广游二支队在当时来说属于什么性质的?是共产党领导还是国民党领导的?在石涌村、涌边村这里有没有和日军伪军发生规模比较大的直接战斗?
  胡家樑:广游二支队司令吴勤在大革命时代就是共产党员,大革命失败之后逃到南洋一带,抗战开始之后,特地到香港找到廖承志,准备回来搞抗战,廖当时是八路军驻香港的主任。吴勤回来后与国民党政府取得联系,任命了一个空头的职务,好像是抗日自卫队委员会委员,在佛山搞训练班。抗日开始之后,广州沦陷,第二天,他就在芳村成立了抗日义勇大队,为了名正言顺,他向市长曾养甫申请了一个番号,就是广州市区游击队二支队。当时总共有五个游击队,但真正打的只有广游二支队。队伍搞起来之后,他让组织派一批共产党员过来,对二支队进行改造,当地农民也有参加进去的。他们在沙湾是打了一场规模比较大的战斗,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当时,番禺顺德有两个大队,1942年,珠三角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队伍一直叫南(海)番(禺)中(山)顺(德)游击区指挥部,一直到1945年,珠江中队才被取消。
  记者:广游二支队的建立和坚持,对于广州一地的抗战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作用又有多大?
  胡家樑:吴勤领导的广游二支队对广州的敌后抗战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至少牵制了在广州的日军和汉奸政府侵略行为的深入。当时日本侵略者是想“以战养战”,但在番禺来说,汪伪政权实际上占据了县政府和一些比较大的乡镇,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统治,征不到粮食也征不到什么人。而且,广游二支队打了一些仗,对伪军日军有很大的威慑作用。当地也对抗日游击队比较大的支持和保护,包括给养等等方面,而且,对当地群众抗战情绪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激发出了当地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青史留名
  广游二支队当年打汉奸的故事,其实不单单在民间流传,记者翻阅相关资料时,在当时的报刊上也找到了一些记载,字里行间有着更鲜活的现场气息。在1944年8月13日的《抗战旬刊》山,登载有这样的消息:
  广游二支队出击大龙
  (本报特讯) 禺南大龙有少数汉奸分子,凭借敌伪势力,造谣中伤破坏抗战部队,破坏抗战税收,并设立密侦机关,侦察抗战团队活动。广游二支队新编第二大队为牵制敌伪进攻番顺中边境及惩办阻碍民众缴纳抗战费之附逆分子,破坏敌伪密侦机关起见,乃于七月二十一日晚派少数有力部队出击大龙。该处联防队员知该队神勇,政策正确,皆不愿抵抗,该队即完全占领该圩,进而保卫汉奸住宅、铺户、烟馆、旅店,搜捕汉奸特务分子,没收汉奸财产,商户知为义师降临,均开门迎接,该队即挨户进行募捐与宣传,一时歌声响亮,人语沸腾,人心大快。事毕,我健儿遂高呼口号而返,计是役缴获短枪十四支,长枪二十支,俘虏十五人,没收大批汉奸财产,战场募捐成绩甚佳,可见人心不死云。

  撰文/摄影:本报记者 刘炜茗 实习生 杨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