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广州建筑] 沙面 气息是最能让人联想的东西
发布时间:2009-08-17 08:44:43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2-11-29
复活的灵魂
气息是最能让人联想的东西

沙面在广州人的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名了,还是一个传达气息的地方。
不管是时下的小资还是忽然中产者都喜欢徜徉徉其中,找点感觉。
初次来广州的人,通常都不会错过要去沙面感受一下那一排排别具欧陆风情的特色建筑。
但同是西式建筑群,沙面和上海的外滩就有很多出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外滩很热闹,沙面很安静。在沙面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百株参天大树环绕,所以沙面宁静得像个花园。外滩是开放的,沙面是相对封闭的,沙面有脱离广州喧嚣的味道。晚间的时候,沙面的灯火也不是外滩的那种热闹非凡、光怪陆离,沙面的夜灯点亮的时候,没有夜色降临华灯初放的感觉,反而会像一张老唱片开始旋转一样,传出来的是柔声软语的呢喃,这个时候沙面散发的幽幽气息,总会让人若有若无地在心里涌起波澜,那些波澜就和着珠江水,有意无意地打着节拍,于是人也便有了联想。
虽然我喜欢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古朴、安详、敦厚而又不失雍容华贵,喜欢北京的故宫、颐和园、苏州的园林和安徽的民居。但当我漫步在沙面,从客观观察者的角度出发,我最真实的感受是,我走进了小时在路边摊看过的“西洋镜”的画片中,有点梦游的虚幻感。
沙面的古树和西洋建筑群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正是那苍翠欲滴的古树、曳地长须的老榕,弥散着幽香阵阵的巨樟,才使一栋栋坐落在浓荫掩映中的欧陆建筑格外气派豪华,才让人体味到一种恬静闲适。
根据广州市在1995年公布的古树名目,沙面占了广州市古树的半数。其中100年以上树龄的有154棵,沙面最老的古树树龄已达到300年以上,这棵古樟树,位于沙面四街北面,在广东胜利宾馆面前,直径足有165厘米。
或许这里被广州人习惯地认为仍然是西方人的聚集地(其实现在的沙面,西洋建筑中居住的大都是广州本地人,而新建筑的白天鹅宾馆里却住了很多国外的商务客人),沙面街头的商店很多都卖国粹商品———丝绸、瓷器等,而且无论是服务员,还是在街边行走的路人,都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广州的很多签证办理也在这里。记者这样一个有典型特征的中国人在沙面的超市购物,服务小姐最先开口的居然不是普通话,也不是粤语,而是ENGLISH.沙面真是一个洋盘的地方,沙面的这些建筑是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它虽然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还是可以成为观摩的胜地。
 
沙面: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沙面这个椭圆形的小岛,以前叫拾翠洲。

沙面西洋建筑群是一个极容易寻找的地方,搭地铁或坐公交大巴在黄沙站下,一眼就能望见那片与众不同的别样的异国风情区域。
据说,沙面的建筑集中了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可以称得上是欧陆建筑的大观园。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是西方建筑思潮十分活跃的年代,而此时,也正是沙面租界大规模建设的时期。现在还可以从至今仍保留的150多栋建筑中追溯当时在欧洲流行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现代主义等各种建筑风格。
 
寻找之旅
新古典主义:从维多利亚大酒店到胜利宾馆
新古典主义:也称古典复兴,它是文艺复兴运动在建筑界的反映和延续。新古典主义提倡建筑要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装饰,在格式上与古典主义风格相仿。在沙面的代表建筑有过去的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有过去的英国圣公会教堂,有现在的胜利宾馆等。
胜利宾馆是沙面西洋建筑群中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代表。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在沙面比较多,沙面大街54号建于1920年,曾作英国汇丰银行,现在是广东胜利宾馆的一部分,资料记载,胜利宾馆前身是二十世纪初英国人建造的“维多利亚大酒店”,是广州市目前唯一一家保存西欧古典建筑风格的星级酒店。记者发现,这栋建筑在正面檐口或者是在门柱上,有三角形的山花装饰,与底层的重块石有互相呼应的效果,屋顶沿街或转角部位还加有穹窿顶阁楼亭,很有古希腊建筑的韵味。据说,沙面由于开始是英法租界,所以这里英国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以希腊复兴为主。
 
浪漫主义:露德天主教堂哥特式复兴
浪漫主义:也称哥特式复兴或者是仿哥特式建筑,特点是高大而复杂,以石柱和尖拱为标志,多用于教堂建筑,沙面只有唯一的一栋露德天主教堂是浪漫主义风格。
仿哥特式建筑———露德天主教堂。
我曾去过广州一德路的石室教堂,那里被认为是中国最大哥特式的石构教堂。它有几十米高的大殿、弯弯的穹顶、高大的廊柱和绚丽的花窗,在周围纷扰的闹市中,有一种陌生、尖锐而且凌人的姿态。
和石室相比,位于沙面大街14号的露德天主教堂在周围一大片欧陆风格的建筑中,显得别致而又和谐。它很小,只能容纳不到一百人做弥撒,它也有一个尖塔,正面也是上中下三段式,但显得没有石室那么张扬。不过,露德基本上具备了一栋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墙面上有数不清的垂直线条,门和窗都是向上的尖券状,顶上是一个重重叠叠的尖顶。
露德显得人性味比石室更浓厚些,不是周末的一个下午,记者很轻易地进入到里面,教堂中零星地坐着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原来露德的旁边是广东天主教敬老院,在老人家沧桑专注的面容上,你会感叹露德的随和,与人的贴近性。
 
折衷主义:巴洛克式的沙面小学
折衷主义:也称巴洛克式建筑,是把过去各种知名的建筑风格混用在一座建筑物中。巴洛克即西班牙语“不合逻辑”的意思,主张大胆创作。
折衷主义建筑在沙面也比比皆是,像现在的广东省外事办公室、沙面小学等等。其中最容易发现的就是白天鹅宾馆对面的沙面大街59号,原来的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也做过德国领事馆。记者沿着这栋已经有96年历史的建筑来回观察,它的布局规整对称,有明显的德国建筑风格痕迹。
原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位于现在的沙面大街59号,有明显的德国建筑风格,也是标准的巴洛克式建筑。
据说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装饰繁琐,19世纪后装饰大为简化,即便如此,这栋建筑也显得相当华丽,阳台、窗楣等处都有流畅弯曲的巴洛克线条。走进里面,是古老的西式扶手木梯,脚踏上去,木梯发出不堪岁月侵蚀的咯吱咯吱声,空气中有股潮湿的味道。
记者发现,这种巴洛克式的建筑甚至有中国的建筑手法———磨砖对缝,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郑力鹏老师解释说,折衷主义建筑善于吸收各家之长,外国的建筑师在沙面设计时,估计也借助了中国的一些特征,尤其是由中国工匠建造,自然地糅入了当地的习惯做法。
 
拱券廊式:适应潮湿天气的产物
很多人就是喜欢沙面的这种“腐朽”。
拱券廊式:其特点是平面简单,立面是连续的拱廊组合,形式简洁,线脚明朗而无其他装饰。这种形式是西方建筑传入东南亚后,适应当地高温潮湿气候而产生的,故称为殖民地式。现在位于沙面的广东省石油化工设计院即为此式典型代表。
不过,这种建筑绝对是那个年代东南亚各国建筑的代表,它的身上深刻着殖民主义的痕迹。为了防晒和防潮,应付连绵的细雨,在房屋外设一圈或一段外廊,同时起着交通和观景的作用。殖民者在怀念家乡建筑风格的同时,也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气候特点,欧洲的古典主义建筑结合东南亚一带的气候特征,拱券廊式的建筑风格。
 
专家声音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郑力鹏教授:
沙面建筑的价值定位
沙面建筑群,作为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遗存和典型鉴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沙面汇集了西方近代风格迥异的建筑,具有特殊的建筑艺术价值;沙面较早采用了近代的规划模式、市政工程与设施、建筑材料与结构技术,有其技术价值。就沙面的历史特点和广州的现状看,其近代历史价值和近代西方建筑艺术价值,应是重点。
如今沙面大街上的小画廊,一般都只做外国人的生意。
如果孤立地看待沙面的任何一幢建筑,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技术价值、使用价值,多数不及广州其它近代建筑,如临近的原广州海关大楼、邮政大楼等。沙面建筑之所以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首先在于沙面建筑群体所形成的整体风貌──中国近代“半殖民地”的历史遗存及其风貌。因此,保护沙面建筑,首先要保护沙面建筑的整体风貌。
 
另外还有几点意见
今天使用沙面建筑的单位,除了外事机关和外国领事馆外,还有许多非外事部门的机关单位,部分建筑的业主或使用者时有更换。沙面建筑的使用功能比较混杂。有将原来的公务、商贸建筑当住宅用的,也有将原来的住宅改为办公楼等公共建筑的。不恰当地改变建筑的使用功能,难免造成对建筑的损害。
80年代以来出现在沙面的白天鹅宾馆及附近的多高层建筑,在当时是相当新颖和富有吸引力的,来此参观游玩者络绎不绝,建筑界好评如云,对宾馆中庭内用水泵抽来的“故乡水”,赞美之声今仍不绝于耳。但是,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的意识加强,必须注意到其选址、规模、体量及道路等附属设施,对沙面整体环境的不利影响。
 
沙面建筑大事记
1924年的沙面。资料图片
1861年9月3日,沙面筑基填埋等工程全部竣工。这一工程共用了18个月时间才完成,沙面成为四面环水的小岛,只建东西二桥供出入。英、法两国官员分别与两广总督劳崇光签订正式租约。
1864年,英国沙面基督教堂、牧师公馆相继完工。该产业的代管团体是广州教会协会(英国圣公会)。
1865年,经过几年的大兴土木,英租界洋楼林立,英国驻广州领事馆迁入沙面,继而有法、德、意、荷、葡等国在沙面设立驻广州领事馆。
1870年,经过近10年的建设,沙面英租界的各种公共设施、楼堂馆舍已基本竣工。外国商行、银行等机构大都迁入沙面办公。其中英国13家,美国2家,德国2家,法国1家。
1877年8月20日,沙面草地网球场和棒球场(沙面草地网球俱乐部前身)对外开放。
1886年,德国一名游客到沙面租界后,描述“欧洲人的事务所和住宅,有领事馆,有一个国际俱乐部,有一个小教堂,整个地方是一片田园风光。”
1887年,沙面英租界的外国人,利用沙面河滩兴建天然游泳场,作为健身休闲的场所。英国驻广州领事向沙面所有外商提议,共同组织一个广州俱乐部,内辖三个娱乐场所,包括球场、剧场、游泳场。
1888年5月5日,沙面租界第一间酒店———沙面酒店开业。
1889年,一座罗马式天主教堂———露德圣母堂在沙面法租界建成。
1904年,沙面政务会决定以电灯代替沙面大街小巷的油街灯。
1915年7月12日,是日起至15日,西江、北江流域连降大雨,两江洪水争道,造成百年未遇的“乙卯水灾”。广州沙面租界尽成泽国,英国驻广州领事馆被洪水冲毁,还有不少建筑物亦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1916年4月,一个漂亮且实用的避雨亭———绿瓦亭在英租界的码头上建成,成为沙面岛上的一个特色景点。
1923年,在沙面英国领事馆院子内的新式现代化建筑完工,它以其建筑上的布局和风格特色成为沙面的标志之一。
1937年,在沙面英租界安装了一个新的街灯照明系统。
 
相关
京沪西洋建筑群
北京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位于崇文门与天安门广场之间,是一条东西方向大街。
此处原是明清两代“五部六府”所在地。清乾隆、嘉庆时期曾有“迎宾馆”供外国使臣临时居住。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在这地区先后设立了英、俄、德、法等使馆,1901年后改为使馆街,英、美、法等11国在巷内成立联合行政机构,还开设了“美国花旗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英国汇丰银行”、“日本正金银行”及教堂、医院等多处,这段历史留下许多风格各异的西洋建筑,也吸引了不少海外人士。
1928年后各国使馆先后迁往南京,但其旧址未废,现有建筑基本保持原貌,多为国家机关办公地点,沿街有北京市公安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青年旅行社、外交部招待所、新侨饭店、红都时装公司等。
 
上海外滩
上海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一段黄浦滩,因位于上海县城厢之外的浦滩,被习称为“外滩”。它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轮廓线,曾被称作黄浦路、扬子路、黄浦滩路,1945年改名为中山东一路。
150年前,当殖民者们踏上上海这块陌生的土地时,就看中了黄浦江的这片江滩。于是,这条曾经是船夫与苦工踏出来的纤道。经过百余年的建设,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
外滩西侧矗立着各种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物,尽显“远东华尔街”风采,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仅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1.5公里长的这一段,便鳞次栉比矗立着52幢各种风格的大厦。从建筑上看,外滩荟萃着世界各国重要的建筑样式,有英国古典式、英国新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巴洛克式、哥特式、爱奥尼克式、东印度式、近代西方式、折衷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风格样式。外滩的这些具有西方复古主义建筑风格的大楼,虽不是出自同一设计师,也非建造于一个时期,但它们的建筑格调基本是统一的,整个建筑轮廓线的处理也是协调的,绝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绝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条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健、雍容、华贵的气势。因此成为上海具有“万国建筑博览”标志性的建筑群之一,是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
  现在我们见到的外滩大楼大都经过改建,但基本风格不变。1992年国庆节前,又完成了外滩综合改造一期工程。现在的外滩防汛墙呈厢廊式,高6.9米,宽15.4米,可抵御千年一遇的潮水。厢内能停放300多辆汽车,厢面是绿化景点和沿江步行道。路面比先前拓宽一倍,有8快2慢10个车道,外滩历来是上海的旅游热点,除能观赏中外罕见的“万国建筑博览”外,还可领略外白渡桥与吴淞路闸桥的丰姿,黄浦公园的俊巧,防洪墙的设计匠心,以及大楼与江水交相辉映的胜景。浦江夜游更有一番情趣。加之这里交通发达,购物方便,历史掌故丰富,旅游设施完备,使人留连忘返。
 
下期预告:
下周一我们开始寻找一系列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和保留了传统岭南乡土建筑风貌的岭南乡村民居。敬请关注下期广州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