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学堂第528期: “新时代 新作为”系列第十六讲 幸福广州 健康之都
发布时间:2018-09-05 09:06:42

 

主讲:唐小平(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党组书记、主任

时间:2018825日上午10:00-12:00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层2号报告厅



 

825日上午,市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唐小平做客“羊城学堂”,围绕“广州地区医疗卫生总体情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打造健康广州的路径探讨以及科学谋划健康广州建设”五个方面,与听众探讨健康中国战略在广州的具体化实践,推动“幸福广州、健康之都”建设。

 

一、健康中国---国家顶层战略部署

  (一)健康中国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专项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报告第八大项民生版块中第五条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原文中提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二)如何理解

1.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战略转型。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卫生工作重点由“解决缺医少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到“解决健康问题”,由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

2.更加注重制度性建设和体系性改进。报告首次提出了“三个制度一个体系”---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试点阶段进行到制度构建阶段,更加注重制度性建设和体系性改进。

3.更加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医疗服务体系,把基层建设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更加强调优质供给,在医疗卫生体系前面加上了优质高效的限定词;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



 

二、打造幸福广州、健康之都—健康中国在广州的具体化

  (一)广州地区医疗卫生总体情况。

---广州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渐趋完善。广州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经过长期发展,我市已基本建立了由三、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覆盖城乡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覆盖市、区、乡(街)、村(社区)的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15分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圈和30分钟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圈基本建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医疗资源总量大,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广州地区医疗卫生总量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58个(20133729个),其中医院24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02个。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6.22张(20135.67张)。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43人(20133.07人),注册护士4.53人,全市拥有全科医生5036人,每万名居民拥有全科医生3.47名。2017年,全市医疗机构诊疗数1.53亿人次, 出院数299.70万人次,医疗机构病床平均使用率为88.2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为9.1天,医疗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医疗技术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大。广州地区拥有中山大学等一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专科医院,具有高水平、优质的医疗资源,是华南地区的医疗卫生中心。2017年底,广州地区医院243家,三级医院58家,全国百强综合医院9家(复旦大学最新排行版),华南地区排名前20的医院有15家在广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3个。广医一院呼吸科、中山眼科中心的眼科全国排名第一,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肾内科、内分泌科、眼科中心、肿瘤医院,省人民医院的心血管科、市妇儿中心儿科、市惠爱医院精神病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全市疾控和卫生应急体系能力不断加强,有效应对了登革热、埃博拉出血热等新发或突发传染病疫情。二是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起,市区财政每年新增投入近1亿元用于儿科建设发展,我市现有儿科床位5600余张、儿科医生2500余人,有国家级、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各3个。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人均补助标准从2009年25元提高至2017年60元。四是爱国卫生工作创新发展,至2017底,我市共有10个国家省卫生镇和20个省卫生镇;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9.89%。

——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从衡量一个地区的健康水平国际上通用的三大指标来看,2017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1.96岁2015年底,全国76.34,全球71.4,美国79.3,日本83.7,新加坡83.1,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7.22/10万,婴儿死亡率2.49‰,居民健康水平综合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群众就医感受不断改善。从2015年起,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规范医疗行为,改善就医环境,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100%的市属三级医院开展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100%的三级医院和80%的二级医院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65%的三级医院和56%的二级医院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推出了“广州健康通”移动服务,为市民提供预约挂号等移动医疗卫生服务。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

——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深化推进, 2017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医疗卫生强基创优行动计划(2016-2018年)》,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队伍建设、人事薪酬制度、健康管理和服务模式等多方面进一步完善,大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目前,全市有9个“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19个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个获国家卫生计生委命名的“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在花都、从化两区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全市共组建医联体144个,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均参与医联体建设。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为4882.7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41.05万人次,基层门诊量占医疗机构诊疗总量的31.96%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实施。2017年出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政,明确签约服务内容、建立费用分担机制,引导居民或家庭自愿与签约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居民450.68万人、签约率33.38%;签约重点人群220.03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71.14%。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稳妥推进。2017年7月15日零时,广州地区152家公立医院同时取消药品加成。目前,监测结果呈“三降一升”(诊疗人次下降、门急诊收入下降、药品费用占比下降及技术劳务性收入占比上升)趋势,符合改革预期。

(三)存在的不足与短板。

与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相比,我市医疗卫生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医院及专科实力优势不明显。2017年底,广州地区三级医院58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3个(中医类16个);北京市三级医院113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30个(中医类54个); 上海市三级医院47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西医类165个(不含中医类)。2017年11月公布的复旦版全国医院综合实力排名中,广州地区有9家医院进入前100名,其中市属医院2家,省部属医院共有34个专业排名前10名(市属医院4个专业);北京、上海市医院进入前100名各有21、20家,专科排名前10名的各有105、70个。

——医疗服务整体效能有待提升。我市辖区内有部、省、市、区属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公立医院,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互联互通机制不完善,带动作用不明显,阻碍了我市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基层服务能力相对较弱。人手短缺问题突出。编制核定标准过低,广东省按8人/万常住人口核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低于全国平均数(11.6人/万常住人口),更不及北京(16-20/万常住人口)、上海(18-20/万常住人口)的50%。激励机制亟待完善。许多基层存在“吃大锅饭”现象,影响积极性的发挥。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机制尚不成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联动协助关系不够紧密,基层整体服务能力水平偏低。

——优质资源分布不尽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部分地区医疗资源供给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广州地区58所三级医院一半以上位于越秀、海珠、天河和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和从化区各有2所,增城区仅有1所,南沙至今没有(医院分院未纳入统计);全市11家区级妇幼保健院中,黄埔和从化区妇幼保健院仍未设置床位,区内产儿科床位紧缺。

(四)科学谋划幸福广州、健康之都

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谋划并强力推进幸福广州、健康之都建设。

——2020年建设健康广州主要目标和任务

实施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广州发展战略,着力补齐“短板”、筑牢“基础”、建好“高地”,到2020年,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与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城市建设水平居全国前列,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地区)水平。

1.补短板、强弱项。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提升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到2020年各区至少设置1所三级综合性医院、1所二级以上中医类医院和1所二级以上妇幼健康类机构。

二是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落实强基创优、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加强精神卫生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区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三是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医养结合,重点发展社区健康医养结合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将医疗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

四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市--街镇三级爱卫会(爱卫办)和防制队伍,建立健全爱国卫生运动长效机制。巩固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动“厕所革命”。

2.优强项,走前列。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进一步强化区域医疗中心地位,保持我市健康事业发展在全国、全省走在前列,进一步提升国内外辐射力,成为“一带一路”医疗外交重要节点。

一是打造国内外一流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有效应对登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进一步推进疾病早筛工作;推行社区医疗服务健康管理模式,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健康管理。

二是加快构建医疗卫生高地,重点支持市属医疗机构,全面提升医疗、科研综合实力。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增强我市临床专科医疗辐射能力。

三是打造绿色智慧医疗,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医院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形成以居民终身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

3.建制度,优服务。按照国家的部署,自2018年起,未来三年里,要在全市医疗机构进一步建立推广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等五项制度。

一是预约诊疗制度。三级医院要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三级医院优先向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诊疗号源。

二是远程医疗制度。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

三是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

四是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医疗机构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

五是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

——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以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五项制度建设为重点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体系政策框架已经基本确立,我市深化医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下面我重点讲讲涉及我委职能的三个制度。

1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健全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着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2全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紧紧围绕破除以药补医、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个关键环节,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3逐步健全政策设计,加快建立综合监管制度。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完善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逐步建立政府监管主导、第三方广泛参与、医疗机构自我管理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

唐主任指出,远景是美好的,道路是艰辛的,实现规划蓝图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在坐的每一位积极参与。

新时代卫生与健康事业最根本的指导方针就是要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伟大转折。健康成为我们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核心要义”,“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也是尚未得到满足的巨大需求。

实现健康中国梦,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动健康促进,创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社会环境是党和政府的职责。同时,实现健康中国梦,更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和广大民众的参与,推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共建共享。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人人都要意识到自己才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唐主任呼吁广大市民,从我做起,重视环境保护,关注食品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积极参与健身、保持良好的生活心态,做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