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粤剧知识
发布时间:2008-10-09 14:31:42
来源:广州文化信息网

  粤剧音乐的构成,与弋阳腔(高腔)、昆腔、梆子腔和皮黄腔的传入,有极其紧密的关系。
  弋阳腔,明万历年间传入广东;嘉靖年间昆腔的足迹也几乎遍及全省城乡。延至清雍正年间,广州地区曾有过“土班”、“土优”唱“广腔”的记载。《粤游纪程》称之为“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鼓良久,再为登场。”
   早期的粤剧中,曾有高腔剧目《琵琶记》、《金印记》、《玉簪记》等,以及《钓鱼》、《访臣》、《送嫂》的演出,因久已辍演,今已失传。今保留的开台例戏《六国大封相》,即《金印记》中的《封赠》一折,所唱乐调艺人抄本记为“大腔”。
  粤剧的昆腔剧目,现仍保存的主要有《思凡》、《和番》、《弹词》等,所用曲牌与联套习惯都与昆曲基本相同。另外还有近百支曲牌,或用于《八仙贺寿》、《天姬送子》等开台例戏,或被作为器乐曲演奏而单独使用,艺人就统称之为高昆牌子。
  梆子,是继弋阳腔、昆腔后,形成发展的又一种声腔。粤剧“梆子”的来源,尚未发现明确的历史记载。有关梆子的资料有:清康熙年间,黄石牧《桂林杂咏》中说桂林有“秦音演乱弹”的诗句。《番禺县志》记乾隆末年,广州有“锣鼓三谭姓,其技能合鼓吹二部而一人兼之……金鼓管弦,杂沓并奏,唱皆梆子腔。”乾隆四十六年,江西巡抚郝硕《复奉遵旨查办戏剧违碍字句一褶》中说:“秦腔……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盛行。”道光八年成书的《越讴》序文也有“珠儿珠女,雅善赵瑟,酒酣耳热,遂变秦声。”有关粤剧梆子的来源,也有几说。一说来源于乾隆年间的秦腔梆子,并把历史追溯到明中叶,或更远。一说清中叶以后北方梆子板式化以后传入广东,形成粤剧梆子。艺人口碑则源于汉调,麦啸霞亦持此说。欧阳予倩认为,由徽班传入,后受祁阳戏的影响。
  今考粤剧“梆子”发展的历史胳络与现状,可以看出它是广采博纳的。曲调有属南方梆子(安庆梆子)的吹腔、“安庆调”、“安春调”;有乱弹诸腔的“七句半”、“大板”、“湖广慢板”等;其梆子的主体诸板式,更兼具吹腔常用的板起板落和北方梆子腔眼起板落的规则(Shining 注:北方梆子的‘眼’等于我们粤曲所说的‘叮’),行腔颇具西皮(特别是弹腔北路)的风格,而落音又多循吹腔、拨子习惯。乾隆时人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说:“弦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桁阳腔(石牌腔,即吹腔),湖广人歌之为襄阳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道光时广东人杨掌生在《梦华琐簿》中要说:“广州乐部分为二,曰外江,曰本地班”,“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近西班”的本地班在与外江班的交流学习中,不断地广收博采,融汇贯通,并结合本地的语言和音乐特点,逐渐形成了兼容吹腔,襄阳调、梆子、西皮(特别是弹腔北路)诸因素,而又风格独特的粤剧梆子。
  粤剧的二黄腔是由徽班传入的。二黄类唱腔中,有叫“西皮”的,实是白话“四平”的讹音,与“二簧平板”是同一类曲调。粤剧二黄的基本板式结构和曲调特征与邻省剧种之二黄腔(南路)比较接近,特别如“慢板”、“首板”(也称“导板”)、“流水”等保留传入时的面貌较多。粤剧二黄的曲调,与湖南祁剧的弹腔南路的关系十分密切。特有的其它板式,如“八字二黄”、“长句二黄”、“长句二流”等,则是艺人从原来的慢板和流水板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粤剧的唱腔,先有梆子然后与二黄合流,从传统剧目中可得以证实。凡属梆子曲调,只须标出板式,不用标明声腔;而二黄曲调则一定标明二黄。一九零三年美国物克多唱片公司录制的粤剧单面唱片招纸上也只标“广东大戏慢板、中板……”也是另一佐证。由于粤剧吸纳梆子、二黄有先有后,故早期粤剧的梆、黄是分开使用的。以梆子一腔到底的,称“梆子戏”,传统剧目有《打洞结拜》、《闺留学广》、《仁贵回窑》、《六郎罪子》、《陈宫骂曹》、《岳武穆班师》、《王彦章撑渡》、《李白和番》、《周瑜归天》等。而以二黄一腔到底的,称“二黄戏”,代表剧目有《三娘教子》、《月下追贤》、《夜困曹府》、《仕林祭塔》、《乌江自刎》、《五郎救弟》等。
  粤剧在吸收二黄的同时,梆子腔也开始融汇西皮的某些特点,吸收了西皮眼起板落的节奏特点和柔和宽广的风格;唱腔、过门旋律增加了迂回、缠绵的色彩。
  清乾隆以后,广东原来流行的弋腔、昆腔已逐渐为乱弹诸腔所取代,梆子和二黄逐步成了粤剧的主要声腔。同治、光绪以来,粤剧戏班上演本地文人新编的剧目,梆子、二黄两腔开始在同一剧目中交替使用,并与广东民间歌谣、杂曲等相结合。
  广东的民间歌谣比较丰富,仅粤语地区就有木鱼、南音(广东南音)、粤讴、板眼、芙蓉、咸水歌等多种形式。
 

上一条: 疍歌

下一条: 广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