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阅读广州丨古有封神演义,今有学林点将
发布时间:2023-09-05 11:30:00

说明: https://img2-cloud.itouchtv.cn/cpps/2023/0202/4cf52a2a1fb15510553dd400aabaefe1.png?OSSAccessKeyId=LTAI5tM3ViymJKLSyS6D5mME&Expires=1692430308&Signature=ocFkfqK2REqIlqG9ZgKjOoVa6aY%3D

📖丨打开一本书,了解一座城

说明: https://img2-cloud.itouchtv.cn/cpps/2023/0819/a518b3a46378319e30063d4c1f6f5263.png?OSSAccessKeyId=LTAI5tM3ViymJKLSyS6D5mME&Expires=1692430308&Signature=QGKsXIL8vZ3uumvZDLkDunQwwzY%3D

《现代学林点将录》

【责任者】胡文辉著

【出版发行】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ISBN978-7-218-06807-7

【索书号】B26/356

【推荐理由】胡文辉,广州著名读书人,性情散淡,读书著文皆随性而为,著述颇丰。此书以点将录形式梳理现代学人,别具一格。无论选人还是评价,皆不拘泥于传统论调,仅以一己之见为准,以曲折传神之笔,析入毫芒之思,刻画百年之间的学林英雄,随类赋彩,气韵生动,读来如登凌烟阁,但见个个功业煊赫,气象肃烈,须髯凛然,扪之有温。而掩卷之下,四顾茫茫,但觉风流已过,英雄不作,象床无语,宝帐萧萧,剩有谯周称老,更难掩学林的空寂寥落。(费勇、朱燕玲、麦小麦)

说明: https://img2-cloud.itouchtv.cn/cpps/2023/0805/b53e966d9e258eb313c8a7382151091a.gif?OSSAccessKeyId=LTAI5tM3ViymJKLSyS6D5mME&Expires=1692430308&Signature=YPYPGzBx%2FW7HiuTI89zdixUUKjQ%3D

【精彩内容摘要】

说明: C:\Users\renwenguan\Desktop\演示文稿1.jpg

 

作者例言

Ø  此录的性质,不以“国学”为本位,而是以“学术”为本位;不以“大师”为号召,而是以“学人”为号召。在评估学人成绩上,偏向现代标准:重创新甚于重功力;重专精甚于重广博;重西方现代学术训练及背景,不重中国传统本位的学术取向;重实证主义的踏实工作,不重形而上学的古典思辨。能引入新方法、开拓新领域者,有独特个性、有自家面目者,作出基础性、专题性的史料功夫者,皆拔高一等;而学力深、著作多而风格不彰者,则宁可舍弃在外。

Ø  李泽厚形容近十数年学风,有“思想家淡出,学问家突显”之语;其实此语更可以概括清代以降近四百年的学术风尚。入民国以来,内有清代考据学的遗传,外有西方实证主义的支援,里应外合,推波助澜,以胡适和史语所为代表的“新考据学”,遂成为这一时代的学术主流。故此时期有重要贡献的知识人,其研究工作多以史料考辨和整理为基础,以历史与文化的发现与阐释为取向。几乎可以说,这个时代只有“考据家”,没有“理论家”;只有“学问家”,没有“思想家”。与此相对,传统的义理之学虽存一脉,却未能跳出古典观念体系的掌心,与现代学术规范接轨。故“点将录”将熊十力一类的玄学家排斥在外。

Ø  民国以来学者如林,所谓“文无第一”,论人尤难于论事;盖考辨事实,尚可能接近客观,而品评人物,势难避免主观。此外,为切合各人的身份、特征,甚至为求增加娱乐性,此录在排行上也不尽拘泥,座次前后,未必代表学问高下


旧头领:托塔天王晁盖——章太炎

 说明: C:\Users\renwenguan\Desktop\IMG_0849(20230829-134923) (1).jpeg

章太炎(1869-1936),原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

论清末民初的思想学术,可举三对师徒为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黄侃,罗振玉、王国维。三对组合,在政治和思想学术两方面立场各异,恰成有意味的对照。章、黄在政治上是激进派,鼓吹排满革命;在学术上却是保守派,以保存国粹为号召,排斥新材料、新方法,为清代小学(语言文字学)的殿军。章、黄跟康、梁相比,在政治上未免冒进,而跟罗、王相比,在学术上又嫌滞后,两皆失措。

在近代中国这一知识转型期,章氏实为过渡性人物,有守旧处,亦有趋新处。他是古典形态的博学鸿儒,于学无所不窥,留日期间更涉猎西学,视界已超出中土之外。平生著作甚丰,要者如《訄书》、《检论》综观中国古今思想学术、政治社会;《国故论衡》总结传统的语言文字学、文学及诸子学;《菿汉微言》泛论佛学、易学、老庄、儒学。此外,《齐物论释》借佛教思想阐释《庄子·齐物论》,可算比较哲学的会通之作,晚年自许:“若《齐物论释》、《文始》诸书,可谓一字千金矣。”

章氏以中国文化的代表自居,民国初年他被袁世凯软禁于北京,在家书中称:“吾死以后,中夏文化亦亡矣!”与此类似,德国文学家托玛斯·曼在纳粹上台后流亡美国,对记者说:“Wo ich bin, ist Deutschland.”(我在哪里,德国就在哪里)章氏将自身等同于中国文化,托玛斯·曼将自身等同于德国文化,可谓中外之狂态略同。

章氏久享“国学大师”之誉,但声名虽臻于极盛,对学术界的实际影响却并不深刻。毛泽东当年曾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故此处将章氏拟为托塔天王,似扬而实抑,盖亦要将他摒于现代学林的正榜之外也。(P3-5


天魁星呼保义宋江——胡适

说明: C:\Users\renwenguan\Downloads\1.jpeg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号藏晖室主人;安徽绩溪人。

唐代张为有《诗人主客图》,按风格将诗人分作六类,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故列为第一类之首,称“广大教化主”。而胡氏正可谓现代学术史上的“广大教化主”,论影响之巨,并世无人能出其右。

余英时回忆,曾有大陆学术领导人访问耶鲁大学,席间谈及胡氏有谓:“胡适应该一分为二,他在学术上还有进步意义,但在政治上则是反动的。”余氏则针锋相对:“我们海外中国人的看法恰好相反。胡适在学术上早已被抛在后面了,倒是他的政治观念对于今天的中国还是有意义的。”王元化也说:“读胡适书觉过时,读王国维书却不觉过时”。其实胡氏显得过时,正由于其影响深广,故当年的新见解及新方法多已常识化,所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是也。

无论思想启蒙或学术革新,胡都可谓现代一人。在思想启蒙方面,白话文、新诗、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无不带有胡氏印记。在学术革新方面,《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皆为树立学术新范式的创世纪之作;其他论《诗经》《楚辞》,辨《墨子》《老子》,疑古史,考音韵,推扬戴震哲学,表彰崔述史学,虽多零篇散论,但转移风气,泽被学林,亦非浅鲜。

不过,论胡氏成就最精深的方面,当数古典小说及禅宗史考证,二者分别是其文学史、哲学史研究的延伸与深化。其中《红楼梦考证》为“新红学”开山,近百年来的红学史皆在其笼罩之下;又如《醒世姻缘传考证》,结论虽有争议,在写作上却堪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典范。胡氏的禅宗史考证,可以说是现代佛教研究史上最重大的新突破,但相对而言,在国内学界却较受忽视,倒在日本学界引发震动。

胡氏平生著作,论俗世声名,以早年的《哲学史大纲》、《胡适文存》最为风靡;而论专业成就,则以三十年代的《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最为精萃,《说儒》《楞伽宗考》《荷泽大师神会传》《坛经考》《醒世姻缘传考证》等名文都收录其中。这是胡氏个人学术的巅峰,亦代表了现代中国学术的巅峰。此后抗战开始,国家当存亡续绝之际,胡氏投笔从政,受命任驻美大使;并世学人在战时多能著述不坠,而胡则就此中断其学问生涯的鼎盛期。等他战后重返学界,无论是年龄( 55)、身体(患心脏病)、身份(任北大校长、国大代表)、环境(内战),都已错过治学的黄金时代。

胡氏《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皆有始无终,仅成上卷;盖胡氏治学,以通观性的大手笔开始,而又转入细密化的专题考证,即由“大刀阔斧”转向“绣花针”的功夫,故积重难返,缺失“下面”一截,以至被黄侃讥为太监。

胡氏为学,最重方法,但大体未超出考据学中心的“历史的方法”,也即唐德刚所谓“拿证据来”的学问,较欠缺社会科学观念的贯注。然而每一时代皆有每一时代的学术主流,胡氏以简驭繁,正契合时代的需要,开拓既广,创获亦多,终为一代正宗。胡氏世称“胡博士”,其一生共获得三十五个荣誉博士,亦中外所罕见。

诗曰:无地自由诚可哀,红楼白话此山开。鲁翁郭老归何处,博士翩翩今又来。【按:鲁迅在文化界,郭沫若在学术界,为前数十年的两大偶像,如今两皆沦落;而此消彼长,胡适之则翩然重临。由此颇可窥见当代思想史之消长变迁。】(P11-13

 

天杀星黑旋风李逵——梁启超

说明: https://img2-cloud.itouchtv.cn/cpps/2023/0819/5b51019d69fdc2999c018ada4d613293.png?OSSAccessKeyId=LTAI5tM3ViymJKLSyS6D5mME&Expires=1692430308&Signature=DIwHEqWiLcsUD%2F5iDg4oh56IO%2BQ%3D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室名饮冰室;广东新会人。

1896年主持《时务报》开始凡三十余年,梁氏言满天下,名满天下,论知识分子对思想界舆论界的领导力,对现实社会政治的影响力,他不仅是近世以来第一人,甚至求之古今中外,亦罕有伦比。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氏流亡日本,乃藉《清议报》、《新民丛报》为言论阵地,开设新知识的杂货店,引进西学,观察中国,启发民智,鼓吹改良,从政治到经济,从社会到法律,从学术到宗教,无所不学,无所不论,竟以一人之力而包打天下。辛亥革命前十年,是他写作最宏富的时期,也是他思想支配力最强劲的时期,直可谓梁启超时代。但梁氏作为报国志士而逢危时乱世,读书不能不以致用为目标,治学速成,作文急就,又多剿袭西洋乃至东洋的成说以为己用,故论思想启蒙则有余,论学术发明则未足。

他一生真正专心治学的时间,不过去世前十年左右而已。但即以区区十年的著作而论,其数量之多,门类之广,已足惊人。在学术风格上,虽仍不免粗疏之讥,但能综合中外新旧学问而条理化,亦间有一己的发明,其指引后学之功,终不可没。

梁氏自认“务广而荒,每一学稍涉其樊,便加论列;故其所述著,多模糊影响笼统之谈”,又自评为“新思想界之陈涉”,盖手段鲁莽而能大力开山者。则其人置之《说唐》,宜为程咬金;置之《水浒传》,其为黑旋风乎?

诗曰:激扬文字叹无涯,异代乡贤陈白沙。昔我几番战今我,但开风气不名家。【按:新会一隅,明朝有陈献章(白沙),近世有梁氏及陈坦,在中国文化史上俱已入不朽之域。梁氏思想多变,“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梁氏名言也。】(P111-113

 

河北降将叶清——费正清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美国人。

西洋汉学的最大分野,在欧美之间:前者称Sinology,以古典研究为中心,重语文,重考证,重功力,精深而不免支离,趋向于博物馆式的纯学问;后者称Chinese Studies,以近现代研究为中心,重社会科学,重综合,重选题,整齐而或显生硬,有美式实用主义的文化性格。费氏不仅一手奠定Chinese Studies 的基础,亦最能体现其学风也。

纯以个人论著言之,今日时过境迁,费氏多卑之无甚高论;但遥想当年,他因缘际会,应美国对华政策及认知中国之需而起,扭转汉学风气,介入外交方略,于美国朝野影响甚巨,固一世之雄也。又因他在政治上敌视国民党,对中共较持同情立场,故而在大陆亦盛名远播。

费氏三十年代初曾来华进修汉语,并得到蒋廷黻的指导,返国后执教哈佛;二战时被征招,任驻华大使特别助理、美国新闻署驻华分署主任,与中国渊源甚深。战后重返哈佛,主持区域研究的中国项目,至1955年创建东亚研究中心,凭藉哈佛巨大的影响力及福特基金会优厚的财力,乃周旋各界,独步一时。约二十年间,据说他指导的博士有百余名,一般学生更数以千计,并主持出版专著一百五十余种,人称“美国中国学方面最大的学术企业家”;而其主盟的学术群体则被冠以“哈佛学派”之名。李欧梵回忆:“费教授是当年美国汉学界的‘太上皇’,此乃举世公认,我们学生私下也常用他中间的名字——King为绰号。”若非内外兼修,八面玲珑,曷能至此哉?

总而观之,美国汉学在研讨范围上重今轻古,入门最易,余地最多,故能主导晚近的汉学主流,对于大陆最受意识形态束缚的近现代史学亦有示范价值;加上其学术群体之众,国家形象之威,在声势上更已气吞欧日,笼罩中土矣。而费氏作为斯学之King,论其名声,不惟在北美汉学界,即在整个汉学史上,亦可称第一人。惟以其人其学皆属后起,故置于梁山泊额外头领之末,以示余响不绝耳。

诗曰:谁挥巨手转方针,畏古人情遂重今。管领学林如企业,只缘福特有基金。P593-595

 

《现代学林点将录》的部分内容曾在《南方都市报》以专栏形式发表并在网络上流传,因其新颖的形式、敏锐的思维、一针见血的评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激烈的讨论。本书与其说是一部人物志,不如说一半是现代学术的梦华录,一半是现代学人的思痛录。正如诗坛、词坛点将录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诗话、词话一样,《现代学林点将录》也是一种学术史。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下功夫之深、眼光之敏锐,丝毫不亚于其他林林总总冠以学术史的著作。本书的语言灵活、描摹生动,值得大家品读。

说明: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qr0NkeVCs6IDng9yPHia6xkzR4lNYiahBogianIJ2wfrtHiaiczKFnsWFlk0R2icp2EPhYe51vQyUCfWCjO4JEBfLZg/640?wx_fmt=png声明:本文主要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现代学林点将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说明: https://img2-cloud.itouchtv.cn/cpps/2023/0224/52bc614ba87d2ea6af31e9bb1cc5292f.png?OSSAccessKeyId=LTAI5tM3ViymJKLSyS6D5mME&Expires=1692430308&Signature=j%2FEmGh0kdTcl0W4lx6e3UWGBBN0%3D

说明: https://img2-cloud.itouchtv.cn/cpps/2023/0202/4cf52a2a1fb15510553dd400aabaefe1.png?OSSAccessKeyId=LTAI5tM3ViymJKLSyS6D5mME&Expires=1692430308&Signature=ocFkfqK2REqIlqG9ZgKjOoVa6aY%3D

为充分反映广州的城市概貌和务实、开放、包容的人文特点,深入开展图书馆阅读推广、城市宣传、文化交流等活动,2016423日广州图书馆启动了阅读广州——2016“广州文库评选活动,按公众荐书、专家荐书、基础书目推荐、公众投票、专家评选审定、主办方项目组反复审核确定等程序,历时一年,现已形成了《阅读广州——“广州文库”(1978-2016)入选书目》。

打开一本书,了解一座城,广州人文馆现推出阅读广州图书推荐栏目,定期推荐一本广州文库入选图书,以期和读者朋友们一同阅读广州。



点击这里可跳转阅读电子书(电脑阅读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