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阅读广州丨广州华侨:拥抱世界的先行者,根植故土的游子心
发布时间:2021-03-08 15:09:50

为充分反映广州的城市概貌和务实、开放、包容的人文特点,深入开展图书馆阅读推广、城市宣传、文化交流等活动,2016年4月23日广州图书馆启动了阅读广州——2016“广州文库”评选活动,按公众荐书、专家荐书、基础书目推荐、公众投票、专家评选审定、主办方项目组反复审核确定等程序,历时一年,现已形成了《阅读广州——“广州文库”(1978-2016)入选书目》。
打开一本书,了解一座城,广州人文馆现推出“一周一书”栏目,每周推荐一本“广州文库”入选图书,以期和读者朋友们一同阅读广州。
 

 


《广州与华侨文化》


说明: C:\Users\huangmiaoxian\Desktop\文化类封面(33种)\文化4 广州与华侨文化.jpg

【责任者】司徒杰著

【出版发行】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

ISBN7-5431-0180-7

【索书号】D634/103

【推荐理由】该书以展现广州与华侨文化的关系,揭示华侨文化对广州的影响,以及广州在沟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文化联系方面的作用与地位为主要内容,介绍了近现代及当代广州与海外华侨的文化交往,其中收录维新党人、革命党人等的生平事迹,身居异国的广州语系华侨的生活剪影、风俗概貌等等。该书是广州与华侨文化研究的代表,揭示了华侨文化与广州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了解广州华侨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宋俊华)

【精彩内容摘要】

文化口岸:是历史选择了广州

说明: https://img2-cloud.itouchtv.cn/cpps/5f5cb8e1ca0882e026b5f592a476bda3.jpeg

是历史选择了广州,使它成了近代中国通向海外的“黄金通道”。

从这里,被贫困追逐的劳苦大众漂洋过海,寻找生计;被黑暗赶杀的知识精英流亡海外,寻找真理;由此形成了近代后期的华侨先进文化。(P1

在广州这个口岸城市,既有中国白花花的银元外流与黑色植物的输进,又有中国古典文化的外流(如美国20世纪初的新诗运动便是受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与西方近代文化的输进。西学在这里东渐,中西文化在这里激烈碰撞、冲突乃至融合,所以近代广州的文化乃得风气之先。

使广州的文化得风气之先,最重要的中介人物,便是海外华侨。就具有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中国人来说,即便原有的主体图式的封闭性已被打破,那来自海外的文化由不同肤色的人来传播与由同一肤色的人来传播,其实际效果也会大不一样。近代的中国,由于最重要的海关设在广州,华侨的进出国,便以此为最重要的通道。加之1842年以后,香港与澳门先后沦为殖民地,这两个地方固然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两座桥头堡,但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国人或有不能合法进出境者,只需偷越广州府与港澳的边界,便可移居国外,或返回国内。近代以来,粤侨人数总是居于全国的第一位,这显然是得了地利之便。

华侨文化是中华文化这个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但由于它形成于海外,在大量吸取异域文化因素方面,无疑具备了内地文化所欠缺的那种优势。在近代尤其是近代的后期,华侨在融合中、西文化方面收获甚丰。这种虽从属中华文化却又颇具异国色彩的文化随华侨回归故里,是使广州文化得风气之先的一个最重要的直接原因。(P13-14

心理认同:华侨积极支持广州文化教育

在现代,华侨投资具有纪念性质的雕塑和建筑物很多,最重要的,除了黄花岗烈士墓陵外,还有耸立于越秀山南麓的那座八角形宫殿式的中山纪念堂和越秀山上的那座巍峨的中山纪念碑。

说明: ▲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是当时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孙中山病逝后决定兴建的,设计者为曾留学于美国康南耳大学的吕彦直。它集海外建筑技艺与中国建筑技艺于一炉,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优秀艺术品。从外部结构看,这座建筑物以前后四个宫殿式重檐和左右两座歇山大屋顶,烘托着中央巨大的八角亭顶,组成了一个飞檐重叠、金碧辉煌而又配搭和谐、端庄肃穆的整体,从内部结构看,设计者巧妙地把大厅内的所有柱子,都藏于周围的内墙,支承着四个跨度约30米的大型钢桁架,架上再支架,构成了好像一把巨型伞面的八角型顶盖,罩着一个分两层共容4700多个座位的大厅。中山纪念堂于193110月建成时,中外人土纷纷前来参观,不少外国建筑专家赞口不绝。

其次,上承近代华侨的传统,现代华侨还继续向广州的教育事业投资或赞助。例如1925年秋建立的广东国民大学就曾在抗战前或后三次得到了海外华侨捐助;1929年,张景耀副校长赴美洲为校募捐,得侨胞资助;1935年,吴鼎新校长赴南洋募捐,得教学楼“华侨纪念堂”一幢(现省人民医院门诊部外科及透视楼),抗战胜利后张景耀副校长再赴美洲募捐,得“美洲华侨纪念堂”一幢(现广东省水利厅办公楼)。又如1927年创办的广州大学,也曾得海外华侨的捐助;抗战胜利后,该校创办人陈炳权赴美募捐,遍走美国48州,历时三年,募得侨捐122328美元,建了华侨堂、国仁文华堂、全美至孝笃亲纪念堂、理工实验场、图书馆等一批崭新的建筑物。此外,如中山大学等校也得到过华侨的捐助。

接着,我们来看华侨捐助中学的一些情况。1921年创立的广州执信中学,除得到了孙中山的捐款10000元外,还曾派李佩书等人到美国筹得侨捐56万元。广州培正中学1924年建成的古巴华侨纪念堂、1929年建成的美洲华侨纪念堂、以及1932年建成的澳洲华侨纪念堂均为华侨所捐。此外,1946年,台山、新会、开平、恩平等地出身的海外华侨还捐资创办了广州私立四邑华侨中学。其他如广雅中学、培英中学等也得到过华侨的捐助。

另外,上承近代华侨的传统,现代华侨还继续投资广州的西餐业,以使西食文化不断东来。例如1937年开业的爱群大厦,也是华侨集资创办的。当年的爱群大厦隶属于爱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办人早年曾参加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奔走革命,后弃政从商。1932年,他集美洲华侨的资本,购得珠江北岸新填地一块。于1934年破土动工,历时三年,终于建成了当时广州最高的大厦,为西食东来猛添了后劲。由于爱群大厦地处水陆交通要冲,登临其上,羊城珠海尽收眼底,加之迎面江风阵阵,有飘飘欲仙之感,所以当时的新闻界誉之为“开广州建筑之新纪元”、“南中国建筑之冠”。

现代的华侨还对广州的戏院与图书馆进行投资。前者如中山戏院、中国戏院、中兴戏院、东乐戏院、西堤戏院和华民戏院等,后者如中山图书馆等。华侨的这项投资,对于广州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戏剧运动的发展,起到不容低估的作用。

透过投资这一事实的表面,可以看到现代海外华侨对广州的革命文化与正在变异中的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似乎比笼统地把华侨的这些投资称作为“爱国”要更加准确些。(P82-84

融会贯通:粤菜西渡与西餐东来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由于广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广州人得以从中原和海外文化的相继传入之中,博取中食与西食之精华,集天下之烹饪所长,创造了驰名中外的粤菜。

粤菜在式样上很讲究香、酥、脆、肥、浓“五滋”,咸、甜、酸、苦、辣、鲜“六味”。这些味道,还要以人的口味、体质、气候不同来变化配搭,燥热时要配清凉,寒凉之日宜有温补,一席—盘都要配套适中,一款一项都要色、香、味俱全。

粤菜很早就被美国人所欣赏。清道光年间,一个叫威廉·亨德的美国人来到广州,在美商开设的旗昌洋行任职。他多次参加十三行商人潘启官的宴会,对广州的粤菜有很好的印象。据他的著作《广州番鬼录》介绍,当时的广州拥有世界第一流的厨师,这些厨师制作出来的菜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他感叹道:“能品尝这些名厨精湛的技巧,真是三生有幸!”

早期在美国旧金山所开的粤菜餐馆,其方式也并非与广州酒楼的方式完全一样。旧金山有个风俗,即在酒吧和餐馆里用餐的人只要付出固定的钱,便可以任意吃喝。粤菜餐馆也随了这个俗。当时的《纽约论坛报》流动记者贝阿德·泰勒写道:“在海边上的孔一宋餐馆、萨克拉门托大街的王东餐馆和杰克逊大街的东林餐馆,中国饭菜每客一美元,随便吃多少都行。”

有粤菜西去,也有西餐东来。在1919年以前,广州的西餐业已十分兴旺。这其中除了有本地人与外国人的投资外,华侨投资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民国初年开办的“华盛顿”西餐馆,便是一位绰号叫“肥佬李”的华侨创办的。而“东亚酒店”则是由澳洲华侨集资创办的,它是当时我市第一家规模较大的西式酒店。1918年开业的“亚洲酒店”,也是由澳洲华侨集资筹办的。其他华侨投资的小型西餐馆,则难以胜数了。

华侨在粤菜西去,西食东来的过程中贡献很大——不仅使粤菜名扬海外,且使粤菜的制作技巧不断丰富。广州的饮食行业不仅为海外的粵菜餐馆不断提供专业人才,在精神上、政治斗争方面也给予华侨很大的支持。

为支援美国华侨取得合法的居留权和生存的权利,1905年广州爆发反美华工禁约运动,广州各界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抵制美货的热潮,其中尤以饮食行业的抵制最为得力。当时美国在广州销售的货物中,以面粉最为大宗,而使用面粉最多的是饮食行与茶楼。他们纷纷联名签章,一致抵制用美国面粉。1905年的中秋节,用国产面粉制作月饼,世人称之为“雪耻饼”,风行一时。经饮食行业的抵制,美国积存在广州仓库里的面粉销不出去,共有2000万包之多。广州饮食行业人员的这一行为,有力地支持了美国华侨的拒约斗争。(P54-56

花城之花播四海——广州出生的世界级华人建筑艺术家贝聿铭

说明: https://pic1.zhimg.com/80/v2-e34547e8cf502646b8255e471686fdd0_720w.jpg

▲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酒店

人们常把国际普里茨克建筑学奖比作建筑界的“诺贝尔奖”。1983519日,贝聿铭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馆接受了此项学奖,他是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位华人。

贝聿铭1917426日生于广州,18岁赴美留学,23岁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系,29岁获哈佛设计研究学院建筑学硕士学位。

如今,在美国以及其他欧美国家的许多城市中,都有贝聿铭设计的建筑艺术品。波士顿的肯尼迪图书馆曾被誉为美国建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丹维尔市1000公尺高的摩天大楼令许多建筑界同行惊叹不已;纽约市的议会中心使四方游人为之倾倒;费城社交大楼的设计令贝聿铭获得了“人民建筑师”的称号;而扩建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设汁,更令建筑界震动,贝聿铭以独到的匠心征服了巴黎……他设计的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大厅,美国总统盛赞其设计成功,《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以及纽约等地华人所办的中文报刊都先后发表专稿或社论,他们说:“贝聿铭创造了一座一座真正的杰作,使所有的华人都感到光彩。”美国一位著名建筑评论家还说:“贝聿铭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

1978年深秋,贝聿铭怀着浓郁的故国情飞抵北京,设计了中西合璧,典雅优美的香山饭店。这项设计获得了美国建筑学会的荣誉奖。(P129-P130

《广州与华侨文化》是一本兼具知识性、资料性、通俗性、可读性的书,作者以散文的形式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广州与海外华侨的故事,广大海外侨胞为广州近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华侨华人在把广州本土文化、习俗传播到海外居住国的同时也接受了当地文化的融合,其独特的华侨文化,无论在思想、饮食、建筑、语言文字、民俗、艺术、教育等方面,都对传统岭南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说明: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oqr0NkeVCs6IDng9yPHia6xkzR4lNYiahBogianIJ2wfrtHiaiczKFnsWFlk0R2icp2EPhYe51vQyUCfWCjO4JEBfLZg/640?wx_fmt=png声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于《广州与华侨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阅读电子书(电脑阅读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