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为人知”社科学堂·广州通史|广州桥梁——城市发展的文化纽带
发布时间:2025-02-28 14:52:02

广州的现代桥梁从1933年广州的第一座跨江大桥——海珠桥面世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共修建了数百座桥梁,广州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丰富的桥梁文化。

     

猎德大桥全景

2024年8月10日下午,由广州市社科联主办,广州图书馆和新时代岭南人居环境艺术研究与科普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共同承办的“广为人知”社科学堂之广州通史“攀山越海 城脉千载”系列讲座第三场在广州图书馆北九楼广州人文馆如期举行。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一院副总工程师胡会勇老师以“广州桥梁: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为主题,带领听众们打开城市记忆,回顾广州近现代的桥梁发展史,梳理城市发展脉络,挖掘桥与人背后的广州精神。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广州桥梁的发展与广州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胡会勇老师介绍道,珠江流经广州境内,自西向东将广州切分为了南北两块。秦末汉初,珠江南北两岸分别约在今天的市二宫背面和西湖路南侧,江面宽超2000米。随着江中淤泥不断冲积,珠江北岸逐渐南移,广州的“河北”与“河南”距离缩短为几百米。到了近代,珠江将不断扩展的广州城区分割成三大部分,交通不便遏制了城市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两岸之间的联系,建设一座跨江大桥便提上了日程。

1933年海珠桥在万众瞩目中面世,广州人拥有第一座跨江大桥。海珠桥第一次将千年天堑变成通途,对广州人而言,它早已超越了一座桥梁的定义。时至今日,海珠桥因特殊的历史经历和独特风格,成为广州一大标志性建筑,是羊城八景之一的“碧海丹心”的组成部分。

                                              

旧时海珠桥全景

海珠桥建成至今不到百年的时间,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广州先后修建了18座跨江大桥,从西到东,从北到南,连接两岸,推动着广州城突破云水边界。胡会勇老师从专业角度出发,详细地介绍了海珠桥建成以来广州城区珠江航道上,珠江大桥、人民桥、海印大桥、解放桥、江湾大桥、猎德大桥、海心桥等标志性桥梁的建设情况,这些桥梁见证了广州城市的发展。

         

(珠江上的桥梁)

在一座座跨江大桥中,海珠桥是典型的钢架桥;江湾大桥、解放大桥、人民桥是梁桥;海印桥是斜拉桥;猎德大桥是悬索桥,不同的结构和姿态,不断刷新这座城市对桥之美的想象。

                                          

(你认识这些桥吗?)

在海珠桥建成的80多年后,广州人在海心沙和广州塔之间,用充满创造力的方式重新定义桥梁,在珠江上建设了世界上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广州市民为它投票,取名“海心桥”,寓意珠江之心。“古琴弦动,舞粤曲水袖;珠水荡漾,映岭南花舟”,胡会勇老师介绍了“海心桥”的设计主线便是以“琴鸣绢舞、岭南花舟”为理念——桥面提取粤曲水袖的形态特征,再现粤曲神韵;桥拱融入岭南古琴的造型元素,桥上的拉索就好像古琴上的琴弦;桥面景观以岭南花舟为主题,花开满桥。同时,结合“人行”这一独特功能,海心桥还以曲线形态融入两岸现有步行系统,游客在桥面行走时步移景异,如在画中行走;桥拱如眼,形成了朝向珠江核心景区的最佳环视观景面,而人行桥轻盈通透的姿态也在江上形成了一道最美的曲线。

                                          

(海心桥俯瞰图、全景图)

胡老师提到“桥兴城兴”,几十年来珠江沿岸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劈开江水的水上之桥,见证了珠江潮起潮落的变化,记录下城市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书写着广州人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华章。从唯一一座到隔几百米就一座,珠江上这些桥见证广州城市与居民生活的变迁。不知不觉间,江上一座座凌空“飞虹”改变了广州的城市交通网络,也改变着广州人的生活边界。广州的桥梁建设,从最初的满足基本通行需求,逐渐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推手,桥梁的兴建带动了周边地块的升值吸引了大量投资与人才汇聚,成为推动广州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引擎。

                                            

(活动结束后热烈讨论)

在讲座的尾声胡会勇老师在谈到桥梁的文化印记是如何体现广州城市精神上,表示在广州每座桥梁不仅是冰冷的建筑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桥梁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广州的故事传递着广州的声音让每一个经过它的人感受城市独有的温度与魅力

(以上内容与图片根据主讲嘉宾课件整理,仅代表其个人见解,讲座现场图片由于会强拍摄。)

 

延伸阅读推荐】

中国桥梁:1949-2024

 

责任者:葛耀君

出版社: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24

ISBN:978-7-114-19424-5 

馆藏地点:科学技术图书区

索书号:U448/554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我国从1949年至2024年建成的中国有代表性的桥梁类型,充分反映了中国桥梁由“中国建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展现中国桥梁技术创新和突破的能力与水平,展示了我国在桥梁建设中的大国担当、大国精神,充分展示了我国的桥梁建造实力。 

 

 

广州城记

 










责任者:林树森著

出版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ISBN:978-7-218-08634-7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

索书号:TU984.2/328

内容简介:本书作者兼具宏观与微观的视角,从广州城市形象工程建设轨迹、旧城改造、城市战略规划、房价与土地管理、广州交通规划与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城市中轴线的打造、南沙区的规划、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建设以及大学城的规划建设等方面,描述和分析了近十来年广州城市发展的轨迹,总结了城市规划决策中的经验。该书解剖了当时广州城市规划思路的政治与经济逻辑,展示了多项重点市政工程决策的过程,为我们理解广州城市变迁提供了一种内部视角,较为完整描述了广州城市变迁的轨迹。

 

撰稿/张文燕

审核/陈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