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0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林广思教授在广州图书馆九楼广州人文馆带来了一场题为“山庄旅舍——岭南庭园的现代主义”的讲座。这也是由广州市社科联主办、广州图书馆和新时代岭南人居环境艺术研究与科普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共同承办的广州通史系列讲座第2期。
广州白云山上的山庄旅舍,作为彼时的“国宾馆”,无疑是1950年代以来岭南庭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广州城脉的主要节点。林教授采用长案例的讲述方法,阐述山庄旅舍在1962年至2019年的设计、改建和扩建中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在探究岭南现代主义庭园设计思想的同时,带着读者走进更加鲜活富有生命力的山庄旅舍。
林教授首先展示了山庄旅舍的由来、外观和沿革。
他介绍道,山庄旅舍位于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摩星岭景区东南一处幽静的山谷,一期始建于1962年,1965年正式开放,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莫伯治主持设计。2001年,山庄旅舍扩建,增建了二期,基本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山庄旅舍所在的位置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的“文昌庵”。南宋时苏绍箕在庵后建了一座苏氏宗祠,因有月溪从中淌过,遂命名“月溪寺”,这便是山庄旅舍的前身。
1962年,广州市政府拟在白云山上建设旅舍,作为接待中央领导的内部接待基地。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看中了白云山“月溪寺”旧址这块风水宝地,遂提议在该旧址处新建“山庄旅舍”,最后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山庄旅舍由广州副市长林西亲自挂帅,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参与,设计团队是由莫伯治、吴威亮、林兆璋、蔡德道、朱炳恒等人组成的设计小组。建筑从1962年开始设计,直到1965年才正式投入使用。彼时,山庄旅舍号称是“广州的国宾馆”,曾接待过众多中外贵宾友人,留下了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董必武、陈毅、贺龙、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等多位各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足迹。
谈到岭南园林,第一反应可能是岭南的四大名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东莞的可园、顺德的清晖园和佛山梁园。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于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热爱,一群受西方现代建筑理论影响的中国建筑师,试图重新挖掘传统的中国传统园林并注入现代主义新活力,这之后岭南庭园的设计风格发生了一系列转变。林教授强调,在山庄旅舍建设之前,岭南园林经历了1957-1962年的“酒家园林”建设阶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北园酒家,获得了包括梁思成在内的专家们的赞誉。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莫伯治利用旧材料建造传统建筑形式的手法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评,认为这些设计“太古老、太浪费” :所谓“古老”是指北园酒家的灰瓦青砖的形式,“浪费”是指使用了木雕装饰和砖磨墙面。为避“复古主义”之嫌,在其后的南园酒家建成时,时任广州副市长的林西提出了“应该适应新的功能,寻求新的手法,创造新的风格”的要求。
林教授重点回顾了当时的华南工学院夏昌世教授和广州市城市建设委员会莫伯治先生这两位早年岭南园林理论和实践缔造者的设计历程和造园理论,详细分析他们的理论结晶——前有双溪别墅,后有山庄旅舍,让读者深入了解到建国后岭南庭园理论的发展脉络和设计特色。
通过对山庄旅舍的研究,林教授指出,岭南庭园风格的设计特点,一是特别注意多层次空间的相互渗透,二是摆脱传统形式的束缚,通过现代建筑的形式、材料营造相似而不相同的空间,这也就是所谓内隐的抽象传统。因而他总结道,山庄旅舍不仅继承了庭园理论的构成思想,还基于现代的文化氛围与功能需求,发展出更为细腻的空间特质及功能适应性。
除了山庄旅舍本身的设计理念、风格和现代主义内涵之外,林教授及其团队还对山庄旅舍沿革的历史背景、1965-2019年的变化以及未来如何更好地保护山庄旅舍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山庄旅舍建设的契机也是出于国事外交的需要,最初由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参与谋划,之后山庄旅舍还陆续接待了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然而在1980年代受到广州外贸宾馆大量建设的冲击,山庄旅舍从功能和环境品质上都无法跟上时代潮流,不得不进行多次改造。2001年2月28日莫伯治和林兆璋联名向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城市规划局递交《关于修复白云山山庄旅舍的请示》,呼吁保护山庄旅舍。2001年6月,在广州市长林树森的支持下,由莫伯治与林兆璋主持开始了山庄旅舍的全面装修改造,并对其中的主体建筑物进行了修复设计,并移交广州大厦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以更好地与广州城市发展相适应。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林教授对山庄旅舍经历的三次改造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他指出,山庄旅舍经历了三次建设和改造,从最初1965年的一期逐渐拓展到现在的二期,增建了不少客房和配套设施,局部的空间调整和要素产生了不小的变化。
另外,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来看山庄旅舍,可以发现它蕴含着许多不同类型的遗产价值,这些价值往往相互交织融合在一起。林教授不无惋惜地说道,遗产价值的保护在实践过程中更多是以实际行动而非文字论证的方式呈现,这导致在至今为止的文献资料中都未见有明确的分析研究。他希望这一系列分析除了希望大家能够更了解山庄旅舍,从而在未来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延续独特的现代主义岭南庭园艺术。
接下来,林教授使用了大量精美照片展现山庄旅舍的精巧与活力,让读者身临其境,领略岭南庭园的独特风韵。
在讲座最后,林教授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介绍了岭南庭园建筑中现代主义与岭南地域性高度融合的多元化特征。他总结道,岭南现代庭园设计思想来源于岭南传统园林遗存、中国传统园林理论和现代主义建筑实践;正是结合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岭南园林的理论和实践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岭南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一个流派,需要一个独特的知识和理论体系。这个体系需要通过历史研究以及实践探索,持续产生实用的知识以及创新的理论。60年来,广东园林的研究者和设计师,已经回答和践行了林西理事长提出的“继承与创造岭南园林风格”的命题。这也是岭南风景园林师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所在。
此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建筑学专业人士、学生以及对岭南建筑文化感兴趣的市民前来聆听,现场共计约80余人参加了讲座,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不少读者站立听讲。在讲座的交流环节中,听众们积极参与,对林广思教授的观点进行了深入探讨。许多听众对岭南庭园的建筑发展和变化表示浓厚兴趣,并提出了不少问题。林教授耐心解答了大家的疑问,并进一步阐述了岭南庭园的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接受媒体采访时林教授表示,与平时在学校授课有所不同,面对不同年龄段和职业背景的观众,在准备讲座内容时他花费了大量精力,所以才能够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复杂的建筑设计理念。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岭南庭园的独特魅力和现代主义设计的创新。
(以上内容根据主讲嘉宾课件整理,仅代表其个人见解)
【延伸阅读推荐】
山庄旅舍:岭南庭园的现代主义
责任者:林广思,王曲荷著
出版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
ISBN:978-7-5623-7459-6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
索书号:TU986/2361
内容简介:本书以社会情境构建故事和行文框架,结合设计图纸和历史照片,以及实地调研、测绘获得的数据,阐述山庄旅舍的建设背景、设计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和空间特征,特别分析了在1965-2019年的多次改建和扩建中,山庄旅舍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在探究岭南现代主义庭园设计思想的同时,走进更加鲜活的山庄旅舍研究之中。
岭南庭园
责任者:夏昌世、莫伯治著,曾昭奋整理
出版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ISBN:978-7-112-09337-3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
索书号:TU986/569
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九章,总结了岭南庭园建筑艺术的特点,附有插图及资料性照片等,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提出庭园与园林设计上的区别,并对庭园的构成与布局、空间组织及其艺术处理,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撰稿/刘璐
摄影/于会强
审核/陈智颖、金峰、于会强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