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为人知”社科学堂·广州通史|广州近现代岭南建筑如何创新发展?这场讲座用老照片生动讲述!
发布时间:2025-02-28 11:11:34


岭南建筑是浸润着岭南文化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流派,是华夏建筑的一颗璀璨明珠。2024年7月6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毅强受邀以“广州近现代岭南建筑发展”为题,介绍在近现代城市建设中,广州主要的建设活动及其岭南建筑表达,剖析重要历史时期建筑事件的背景、人物、制度及设计创新,探讨广州近现代城市建筑发展的内在文化价值。

                                         

肖毅强教授在广州人文馆开讲(摄影:于会强)


讲座中,肖教授从“广州”一名的最早出现讲起,介绍了广州的城廓变迁历史。广州城选址于山海之间,白云山和珠江提供了最重要的地理参照,2200多年以来,城廓随珠江岸线的不断南移而拓展,“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就是人们对古代广州城貌格局的生动形容。及至1921年广州改组市政公所,设市长,以市政厅为市长办公机关,以警察界线为暂定市区,不受县辖,肖教授认为这是正式设立广州市的标志,广州市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市政府为行政主体的城市规划城市。

肖教授将岭南传统建筑划分为岭南广府传统民居、岭南寺庙建筑、岭南楼台建筑和岭南园林建筑(主要为行商庭院)四大类。那么广州知名的岭南传统建筑有哪些?陈家祠、光孝寺、镇海楼、海山仙馆、余荫山房……肖教授如数家珍,娓娓道出这些建筑的历史和特色。他指出,岭南传统建筑无论是从形式、方法,还是风格,都受到了中国北方建筑的影响,正是广东的地理、气候特性与北方建筑经验的融合,形成了岭南建筑传统特色。

肖教授重点以1861年至1949年和1949年以后的两个时间段,通过大量老照片来回顾岭南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五仙门发电厂(图源于嘉宾课件)

 

现场听众们跟随着肖教授的讲述,看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近代建筑照片,比如石室圣心大教堂、沙面建筑群、广州大元帅府旧址、中山纪念堂与纪念碑、东山洋房、骑楼、爱群大厦、海珠桥等,也有如今少为人知的建筑,例如我国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之一的五仙门发电厂,上世纪30年代市政府为收容劳苦贫民住宿而建的平民宫等。近代的广州作为一个城市已经成长,无论是从建设资金,还是建筑设计、工程建造,广州近代建筑都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但同时也保持了民族性和地域特色,许多西式风格的建筑都不同程度地融合了岭南传统建筑元素。

肖教授指出,岭南近现代建筑的蓬勃发展,得益于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建设与传承,从1932年勷勤大学成立建筑工程系,开创探索岭南现代建筑学教育,到1938年中山大学成立建筑工程系,再到1952年成立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标志着华南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及建筑岭南学派的奠基。近百年来,广州涌现出了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莫伯治、佘畯南、何镜堂等一大批优秀卓越的建筑设计人才,他们既有西方建筑技术又有岭南传统建筑理念,在设计中敢于中西并举、开拓创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朱光、陶铸、林西等有着远见卓识的领导干部的支持下,广州城市建设诞生了一系列重大建筑工程。

肖教授以1949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前为时间跨度,详细梳理了广州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政策和标志性建筑,并分析了这些建筑的历史背景、设计特色、创新性以及影响力。“回顾广州现代城市建设,不能不提曾任广州副市长的林西同志”,肖教授说,林西主管广州城市建设期间,制定了适应实际与发展的城市规划,组织了水上居民上岸定居、白云山保护开发等重大工程,提出岭南建筑“轻、巧、通、透”原则,主持修建了一大批代表岭南文化的公园、园林酒家和标志性建筑,使广州岭南园林得到继承和发展。我国知名建筑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佘畯南先生曾评价其为“岭南建筑交响乐团总指挥和作曲家”。

肖教授历数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的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展馆、双溪别墅、泮溪酒家、北园酒家、越秀公园、广州宾馆、友谊剧院、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路展馆、白天鹅宾馆、花园酒店等诸多地标建筑,来阐释广州如何开创出了一条建筑与园林融合的岭南现代建筑发展之路。

最后他总结道:广州岭南现代建筑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城市化发展经验,不断持续发展的结果;是中国最具探索性地结合了现代主义、地域气候、环境、园林和文化传统的建筑创作;其成就是教育传承、政府主导、团队合作、制度支持、行业发展及价值共识共同达成的结果。


 

读者积极与肖毅强教授互动(摄影:于会强)

 

以上内容根据主讲嘉宾课件整理,仅代表其个人见解。部分内容由广州市社科联提供。

 

延伸阅读推荐

 

《岭南近现代建筑.1949年以前》

责任者:邵松,孙明华编著

出版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ISBN:978-7-5623-3932-8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科学技术图书区

索书号:TU-8/1323/1

内容简介:本书对1949年以前岭南近代建筑的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分类,归纳总结其技术特征、空间属性及其文化内在的逻辑关系。

 

《岭南近现代优秀建筑:1911-1949.广州》

责任者: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7

ISBN:978-7-5623-5145-0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

索书号:TU-8/1336/1

内容简介:本书是对1911-1949年间以珠江三角洲尤其是广州为中心的岭南地区建筑建设活动及其相关背景、优秀建筑实例、杰出建筑设计师及设计理论等多方面资料的分析整理,对已有相关岭南民国建筑文化研究成果进行详细梳理。

 

《留得清绿在人间——林西》

责任者:杨苗丽,周艳红编著

出版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6

ISBN:978-7-218-10859-9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

索书号:K826.1/901

内容简介:本书以林西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来划分内容,从少年求学、初入社会、投身革命、战争年代、开展事业等阶段来叙述林西丰满的一生,内容重点在新中国成立后林西为广州园林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排版:阳志蓉

审核:陈智颖、金峰、于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