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丨岭南精神图谱建构的里程碑(扎根岭南——本土经典文本导读系列活动第9讲)
发布时间:2022-01-14 17:28:15

岭南精神图谱建构的里程碑

——从《广州大典》普及书系•广府名人读本系列

看《岭南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屈大均作品选读》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才辈出,名人先贤不胜枚举:开启明代学术新风的大儒陈献章,岭南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屈大均,晚清“新学风”的倡导者陈澧,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近代三十年政学潮流的领跑者梁启超……

图1.何天杰教授与梁凤莲研究员做客广州人文馆


2021年“扎根岭南——本土经典文本导读”第九讲邀请到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何天杰与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梁凤莲,他们将为读者导读《广州大典》普及书系•广府名人读本及《岭南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屈大均作品选读》。

图2.梁凤莲研究员导读《广州大典》普及书系•广府名人读本


讲座伊始,梁凤莲老师对《广州大典》普及书系做了导读分享:作为《广州大典》普及书系的开篇,今年出版的第一辑“广府名人读本”系列共有七本,其中有何天杰编著的《岭南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屈大均作品选读》。屈大均作为一个倾力表达乡土情怀的学者和诗人,他不仅致力于学术梳理、新学传承,还执迷于对广东山川形胜、草木虫鱼的书写,他的代表作《广东新语》更是一本描述岭南风物的百科全书,历来为本土书写者所称颂和推崇。有李绪柏编著的《晚清“新学风”的倡导者——陈澧作品选读》,作为文化新变的先驱,晚清新风的倡导与引领者陈澧,同时也是岭南著名的学海堂学长,在音律诗词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所秉持的无所不知、有所不言的宗旨,成为一代学人的风范。有黎业明编著的《开启明代学术新风的大儒——陈献章作品选读》,作为岭南大儒的新风标识、思想建构自成体系的陈献章,既开启学术创新之风,亦灵活游走在法度之外,从容渐进。有王川编著的《大清探花的诗文人生——李文田作品选读》,常识淹通、述作有体的咸丰年间的探花李文田,作为一代文魁,对传统文化的赓续义不容辞,在政、学、教三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宾睦新编著的《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作品选读》,容闳是拿来为我所用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作为中国留学生之父,也是获取最高学府耶鲁博士的第一人,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并且是教育新变的先行者和探索者。有闵定庆、肖玉华编著的《游走在近代政商之间的沉思者——郑观应作品选读》,倡导新变,西学中用的郑观应,富国图强,从世界的高度来思考中国。有李旭编著的《近代三十年政学潮流的领跑者——梁启超作品选读》,观念变革思想超前,打破禁锢的一代旗手梁启超,一生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著述,成就了影响时代和社会的一代伟业:变法维新,成就报刊事业,掌教时务学堂,促进建党立宪,怀揣梦想入阁,倒袁再造共和,点燃“五四”之火。

图3.《广州大典》普及书系(第一辑)书影


这套丛书的价值,呈现了岭南文化在近现代的一座思想领域的精神高原。从观念、意识、精神、思想、行动、创新与热情等诸多方面,这些名副其实的大家们,用各自的才情与著述,为岭南文化的耸立托举起了一座高原,其中的每一个,都堪称岭南文化中集大成的最具份量的高峰,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光彩不减当年的影响力和导引力。这些经过漫长时日冲刷和检验过的精神财富,成为了岭南文化源源不断地推陈出新、丰富出彩的滋养和动力之源,也是对中华文化一个不可多得的贡献。

说明: G:\2021\扎根岭南\5.扎根岭南第九讲2021117(广州大典)\照片\`ZJ`TGRY1I@_7T}%P)2_R}Y.png

图4.何天杰教授导读《岭南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屈大均作品选读》


随后,何天杰教授以《岭南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屈大均作品选读》为切入点,与读者分享岭南文化的精神。屈大均前期是一个政治遗民,曾多次离家别舍、数度北上,四处联络抗清义士,以图再举。后期他是一个文化遗民,在诗歌、散文、史传、笔记文的创作,以及岭南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等方面都有着突出成就,为提高岭南文化的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广东新语》被誉为“广东百科全书”,举凡广东的天文、地理、经济、物产、人物、风俗、文学、艺术、传说、故事,甚至神鬼无所不包,这对我们了解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广东大有裨益。屈大均认为《广东新语》写的不仅仅是广东,是带着全国性的眼光来写的,是“广东之外志”可以“范为天下而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把《广东新语》作为一本明清时代的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来阅读。

提及岭南文化精神,何教授认为首先是务实精神。广东人讲究实际的秉性在屈大均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早期,他作为明朝遗民,一直为反清复明而东奔西走,时易世变,屈大均从一个拿着刀剑分离抵抗清军的志士,顺理成章地转化为一个热心乡邦文献的收集整理,并规劝当政者施行仁政、多多关心下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学者。第二就是开放兼容,这一点在屈大均的诗歌创作上也有体现:屈大均自称是爱国诗人屈原的后裔,他学诗就是从《离骚》起步的;后来,屈大均跟从陈邦彦系统学习了《诗经》,被称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的《诗经》和《离骚》,屈大均一个都不缺地继承了,然后他又不断地学习吸收前人和同时代诗人的创作经验,推崇变化发展,以岭南之雄直豪放、吸收中原之厚重、秦晋之坚韧、江浙之灵动、湘鄂之暴烈,融贯汉魏、李杜,融铸出独特的“雄奇”诗风。第三就是执着,认准了一个事情,绝不放手,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以屈大均为例,作为一个遗民,他的身份虽然从政治遗民到文化遗民方向转变,但是,他对明王朝的忠诚从未改变,并且每到年节都坚持与明朝遗民一起或者独自一人拜祭明朝的皇帝。第四就是敢为天下先。屈大均未满30岁就以一己之力收集明朝死难烈士的姓名事迹,撰写《皇明四朝成仁录》,一直写到临终,但他仍然因没有完成这部可以让烈士流芳百世的史书而深感遗憾,这是相当令人敬佩的。

屈大均在他的百科全书般的扛鼎之作《广东新语》里,有一句豪迈盖世之言:“广东者,吾之乡也。不能述吾之乡,不可以述天下。”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只有讲好自己土地的故事,才能讲好天下的故事。身边事,广州情、岭南风、湾区范,值得好好讲述,好好呈现,好好传播。


推荐图书

说明: C:\Users\xieyaxin\Desktop\5302237-fm.jpg

【题名】开启明代学术新风的大儒:陈献章作品选读

【责任者】黎业明编著

【出版发行】广州出版社

【索书号】K296.5/1930/1--1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

说明: C:\Users\renwenguan\Desktop\QQ截图20211105134456.png

【题名】岭南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屈大均作品选读

【责任者】何天杰编著

【出版发行】广州出版社

【索书号】K296.5/1930/1--2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

说明: C:\Users\xieyaxin\Desktop\陈丽.jpg


【题名】晚清“新学风”的倡导者:陈澧作品选读

【责任者】李绪柏编著

【出版发行】广州出版社

【索书号】K296.5/1930/1--3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

说明: C:\Users\xieyaxin\Desktop\5433138-fm.jpg

【题名】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作品选读

【责任者】宾睦新编著

【出版发行】广州出版社

【索书号】K296.5/1930/1--4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

【题名】大清探花的诗文人生:李文田作品选读

【责任者】王川编著

【出版发行】广州出版社

【索书号】K296.5/1930/1--5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

说明: C:\Users\xieyaxin\Desktop\郑.jpg

【题名】游走在近代政商之间的沉思者:郑观应作品选读

【责任者】闵定庆、肖玉华编著

【出版发行】广州出版社

【索书号】K296.5/1930/1--6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

说明: C:\Users\xieyaxin\Desktop\梁启超.jpg

【题名】近代三十年政学潮流的领跑者:梁启超作品选读

【责任者】李旭编著

【出版发行】广州出版社

【索书号】K296.5/1930/1--7

【馆藏地点】广州人文馆•广州地方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