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丨“钟鼎传家——世家的智慧”系列讲座第五期:魏晋名士的为父哲学
发布时间:2021-11-22 17:27:03

2021912日上午1030分,由广州图书馆主办的“钟鼎传家——世家的智慧”第五期讲座,在广州图书馆北九层广州人文馆准时开讲。主讲嘉宾郝婧羽以“魏晋名士的为父哲学”为主题,向读者介绍了魏晋名士父子之间的逸闻趣事,展现了魏晋名士作为父亲的哲学与智慧。

                                                                                说明: E:\人文馆2021年10月备份\钟鼎传家2021\钟鼎传家第五期\照片\abaf6b0063f0e875a3cd7e33cdf2a.jpg

钟鼎第五期讲座现场

 

第一部分:远见

“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

讲座从一封信开始。1498年,一个寒窗苦读的年轻人在乡试中再次落榜了。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落榜,并且这一年他已经29岁了。更让人沮丧的是,一个和他同龄的、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却在这次考试中得了第一名。

落榜的年轻人感到苦闷、彷徨、绝望,就在这时,他接到一封信,是他的父亲写来的。父亲在信里对他说:“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父亲对他信心满满,认为将来他的成就一定会超过这个得了第一名的朋友,而他要做的,就是沉住气,相信自己,继续努力。

父亲的鼓励让这个年轻人放下了落榜的痛苦,让他变得沉静而笃定,后来,这个年轻人果然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明代的大画家、大书法家文徵明。而那个得了第一名的朋友,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寅。虽然和天才般的唐寅生在同一时代,但文徵明后来所取得的成就足以和唐寅平分秋色。后人把文徵明和唐寅一起称为“吴门四士”。

文徵明的一生,一共经历了10次落榜。这在科举时代是难以想象的打击。但因为有父亲的信任和鼓励,文徵明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第二部分:包容

在魏晋,也有一个故事和文徵明的故事很像。

故事的主角是王述。王述出身于太原王氏,是魏晋一等一的高门,他的父亲是王承,王承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有多厉害呢?当时非常有权势的东海王司马越,广招天下人才,所以司马越的府上人才荟萃,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越还专门叮嘱自己的儿子说,要用心学习王承的谈吐、风度和处事。司马越认为王承的品德、办事的能力、为人的风度,堪称当时的典范。王承是如此出色,如此卓越,而他的儿子王述呢,却是从小就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

当时的人称王述为“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反应慢、还很倔的意思。但父亲王承从来不否定王述,也从来不催促王述,更加不会拿王述和“别人家的小孩”比较。父亲的“沉得住气”,让王述得以按照自己的速度成长、成熟,得以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审视世界。

王述对自己非常自信。有一次,尚未成名的王述去拜见丞相王导,王导就谈论一些事情,座上的其他宾客就纷纷奉承丞相高见。坐在末座的王述却说:“丞相又不是圣人尧舜,怎么可能每一件事都说得对呢?”这句话让王导大为惊艳,说王述不简单。

后来,王述的名气越来越大,朝廷要升王述的官,让他做尚书令,王述接到诏令,就说“好”。他的儿子王坦之劝王述,应该按照俗情先推脱一番。王述回答说:“我能胜任,为何要推脱?”这就是王述。即使是在风姿各异的魏晋名士中,他也是一道很独特的风景。

 

第三部分:见识

魏晋名士中,像王承这样有智慧的父亲还有很多,比如嵇康、阮籍。此外,还有一个了不起的父亲,他凭一己之力,让整个家族成为魏晋名门之一。这个父亲叫陈寔。

陈寔是东汉的一个地方官,太丘令,太丘在河南,太丘令就相当于是太丘这个地方的县长,也就是当地的父母官。陈寔有一个好朋友,叫荀淑。荀淑请陈寔去赴家宴。陈寔是怎么做的呢?他让大儿子元方负责驾车,三儿子季方负责捧着父亲的手杖跟在车后面随行,孙子陈群太小,还不能自己走,陈寔就把陈群抱着,一起坐在车里去赴宴。这个出行的车队,虽然没有一个仆人,但是在陈寔的安排下,有前导,有随从,俨然是一个完整的仪仗。荀淑又是怎么接待的呢?荀淑让大儿子叔慈在门口迎接客人,让六儿子慈明负责斟酒,其他六个儿子负责依次上菜。孙子荀彧年龄太小,还不能自己坐,荀淑就抱着他坐在自己的膝前。这样一番安排,这个家宴俨然有了国宴的气派。

陈寔和荀淑这两位父亲,通过一个简单的家宴,向孩子生动地展示了上流贵族社会的社交礼仪和举止规范。后来,这两个家族,人才辈出,都成为了当时的名门之一。陈群,帮曹魏制定了九品中正制和《魏典》。荀彧,是曹操最为倚重的三位谋臣之一。

 

第四部分:做园丁,不要做木匠

通过分享魏晋名士的为父哲学,分享嘉宾郝婧羽最后总结说,做父母,要做园丁,不要做木匠。做木匠,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作品,自己动手去雕琢他,最后展示的是自己有多厉害。为人父母,一定要克制这种冲动,做回园丁的角色。所谓园丁,是尽量给花花草草营造出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而不直接干涉花花草草的生长,不会把花花草草修剪成盆景。归结为一句话,就是:重要的不是别人眼中的成功,而是与孩子一起相处的快乐时光。

说明: E:\人文馆2021年10月备份\钟鼎传家2021\钟鼎传家第五期\照片\61147cec3bb3a7a046db008b4f5fce1.jpg

讲座后郝老师与读者互动

 

 

 

 

阅读推荐: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

【责任者】王仲荦

【出版发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80

ISBN7-208-00132-47-208-00133-2
【推荐理由】王仲荦是中国著名史学家,长期从事文史教学和研究,专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晚年致力于敦煌学和古代物价史的研究。本书分为十二章,对三国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脉络、政治与经济、边境各族、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哲学思想与宗教、经学史学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都有议论。体例严谨,论证详密,资料丰富,语言简洁,是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必看之书。

【馆藏地点】广州图书馆北九楼朱雷藏书

【索书号】K235/W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