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这个人物并不熟悉,但在历史上,他是一个大书法家、知名学者。回顾其一生,颇具神奇色彩。耿直的他,凭着过人的才华深受慈禧赏识,屡次犯颜进谏却幸运地全身而退。他与康有为、梁启超的一段公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清末历史。
泰华楼是李文田辞官退隐之所。他在此度过一段怡然自得、宁静淡然的岁月。走在这里,满眼斑驳的青砖、古旧的梁柱,还有那铺满风尘的书箱,你是否能体味主人看透世态、沉醉书林的心境?
行走
大量购置明“禁书”积藏
种种珍本散落殆尽
贫穷的“贵”人
1874年~1885年,李文田辞官回广东,在城外西关的多宝坊河畔地,筑起一座新宅以安顿家人。这座宅子本来占地两千多平方米,河涌环绕,环境幽雅,岁月变迁,如今只剩下三四百平方米的藏书楼。
曾经河涌环抱的泰华楼现在位于街巷之中。
春日里的一天,在文史专家梁基永的带领下,我们叩开了泰华楼。李文田的后人如今大多移居国外,这里由其孙辈的贴身侍女芝姐看管。
种种珍本散落殆尽
穿过大门,跃入眼帘的是一个天井小花园。正对花园的是泰华楼的正厅。它面积不大,但古朴的气息无处不在。迎面墙上供奉着李文田的黑白炭相,炭相下面一个大架子,架上陈列着古董、文房四宝等物件。厅的一边立着几个用杉木制成的硕大书柜,分上下两层,年月久远,木箱已开始掉漆,露出发黄的木质。
大厅正中有一块由清代音韵学家陈澧题写的牌匾,写着“泰华楼”三个大字,左边是小字:“东泰西华,秦篆汉隶,如此至宝,是谓稀世,谁其得之,青莲学士有大笔兮一枝与双碑兮鼎峙。”它道出了泰华楼得名的来由:“双碑”是指当年李文田镇楼之宝:宋拓珍本《西岳华山碑》和《秦泰山碑》,前者是书法史上的名器,为世罕有,故这里取名为“泰华楼”。
李文田大量购入明人别集及抄本,数量达数百种之多。
梁基永介绍,泰华楼是广州现存唯一的一座古代私人藏书楼,当年它在全国很有名,因为这里的藏书很有特色,楼主喜欢收藏“禁书”。清初大兴文字狱,大量明人别集在文网中灰飞烟灰,李文田深知这些“禁书”的历史意义,大量购入明人别集及抄本,积达数百种之多。然而可惜的是,楼内珍藏的种种珍本丛帖,都在岁月流逝中散落殆尽了。
贫穷的“贵”人
当年李文田身居高位,但却是一个出名的“穷官”。他一生最大的嗜好是读书,不多的钱资差不多都用来买书,去世的时候家中无甚积财。所以泰华楼面积虽大,但建筑远远不及西关其他富贾权贵所建的大屋华美宏伟,所选用的材料也很普通。泰华楼在上世纪80年代曾大修过一次,但如今还是出现损毁的情况。
“当年在西关聚居着众多富贵之家。富是指有钱,而贵是指有权,以前通常来说,富与贵不分家,但李文田却是个例外。”梁基永说。
成 就
一代通儒曾为蔡元培老师
质疑《兰亭序》
元史研究先驱
出身于西关的梁基永与李家渊源颇深。其祖上与李文田就有着交往,李文田不时送字画到他家,当年梁家的教馆先生,就是李文田的一名苏姓弟子。100多年后,梁基永成为李文田的研究者,著有《李文田》一书。他说,李文田不单是一个清流重臣,他为后世景仰的还有作为一个学者和书法家的成就。
质疑《兰亭序》
李文田的书法在清代有很多追随者,十分出名。慈禧和光绪帝的题画诗词及同廷春帖,都出自李文田之手。如今故宫中乾清宫、养心殿等地方仍存有不少“臣李文田”敬书的装饰书法。
“泰华楼”三个大字是由清代音韵学家陈澧题写的。
而他在书法理论上最有名的,莫过于对流传千古的《兰亭序》的质疑。他指出该帖不是晋人王羲之的作品,理由是“文之题目与内容,与《世说新语企羡篇》刘孝标注本所征引不同,是梁以前之兰亭,与梁以后之兰亭,文尚难信,何有于字?”他是第一个对《兰亭序》作者提出怀疑的学者。
元史研究先驱
李文田对经史、诸子、小学、金石、堪舆、相学等都博涉潜研,其最大成就莫过于对元史及对元人著述进行整理,是清代元史研究的先驱之一。《元朝秘史注》是李文田影响最大的作品,如今仍是研究蒙元史的必备书籍。
出身寒微的李文田,不遗余力地扶掖后辈,粤籍不少近代知名文士,都出自他的门下,较出名的有溥仪的老师梁鼎芬。此外,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是李文田的门生。蔡元培是光绪壬辰科(1892)的翰林,李文田去世后,他撰写《先师李文田传》一文悼念老师。1929年,蔡元培南下讲学,还专门到西关寻访李文田故居泰华楼,在楼中见到李文田的孙子李琰,他颇为欣赏李琰的才学,力促其赴北京就读。
生平
耿 介 探 花
慈 禧 近 臣
谏止重修圆明园
破碎康有为翰林梦
李文田,字畲光,1834年出生于南海县佛山镇一个普通农家。其祖父辈都无功名事业可述,李家的兴起应说始自李文田。
谏止重修圆明园
李文田自幼聪颖,十岁左右,因家贫在佛山梁园做杂工并做伴读书童,塾师是南海县的名师何铁桥。14岁时,父亲去世,一家日子过得更艰难。幸得何铁桥和园主梁九图帮助才不至于辍学,学业大进。
李文田22岁时中举人,三年后会试中进士,殿试点为一甲第三名,即探花。同治三年(1864年),慈禧太后赏识李文田过人的才学,特命入值南书房。南书房是清代皇帝读书治事之处,又叫南斋,在南斋能时时亲近皇帝,不时代拟圣旨、上谕,清代士子无不以入值南斋为荣,可见慈禧对李文田的器重。
然而,李文田为朝野所瞩目的是他屡屡敢于犯颜直谏的行为。
李文田墓,原碑被挖去,现碑为盗葬者所立。(梁基永提供)
1874年,李文田听说慈禧打算修复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时值国库空虚、内忧外患,他回京后写了长达3000字的奏折,恳求停止动工复修。他的奏折在朝野引起很大震动,当时传闻纷纷,有的说慈禧阅折后,撕碎折子掷于地。李文田连身后事也准备好了,不久后辞官,圆明园的复建也最终停止。
李文田重回南书房,是二十年后的事了。1894年,慈禧六十寿辰,谄媚的官员奏请在京城搭牌楼、戏台等进行大肆庆祝。李文田得知后,上奏请求停止这些铺张浪费之举,慈禧采纳了他的意见。羿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为了支付巨额赔款,朝廷准备增加赋税,李文田又上疏极力反对,朝廷最终把这个建议搁置了下来。
破碎康有为翰林梦
1895年,有一件与李文田攸关的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晚清历史。那是他与康有为、梁启超的一桩公案。
据清人的笔记记载,当时,任礼部侍郎的李文田担任当年会试的副总裁,本来,他也颇赏识康有为的文才,但康有为通过户部侍郎、南海同乡张荫垣替其说情,耿介的李文田对这种做法很反感,结果该科康有为只中二甲的进士。康有为不死心,专门具了拜帖写了“门下士”求见李文田。李文田对这一套更厌恶,在朝考时列康有为的成绩为二等。按照清代的规矩,进士二甲必须复试一等,朝考一等才能进入翰林,康有为的翰林之梦至此破灭。李文田同样不喜欢同年参加会试的维新派另一重要人物梁启超,梁启超落第而归。康、梁此后全身投入“维新变法”运动中。
李文田画像
李文田与康有为性格与处事方式的差异,造成了近代史上的一个令人遗憾的往事。而当时李文田已步入晚年,经历政治风雨,忧心国事,又屡次拂逆慈禧旨意,他对仕途感到厌倦,身体渐不如前。同年九月,他积劳成疾,引发哮喘病逝于北京。年仅62岁。
链 接
广府籍状元之“最”
据统计,自唐代至清代,广府籍状元就有10名(另有榜眼8名,探花10名)。由于广州是南国都会,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在广州留下过足迹。
最早的状元:莫宣卿
《广东历史名人传略》记载,莫宣卿是开建(今广东封开)人,唐大中五年(851年)中状元时只有17岁。在小北路与法政路交界处,宋代曾建有纪念他的状元桥。
被累死的状元:简文会
简文会是南海黎涌乡人,南汉刘龚乾享二年(918年)殿试中状元。因直言劝谏南汉主刘晟被贬至粤北祯州(今英德县)任刺史。简文会任内为民兴利除弊,积劳成疾,死于任上,安葬于今广州白云区太和镇。其墓是广州唯一保存的状元墓。1933年,简氏祖祠迁建到今广州盘福路27中学内。
最悲情的状元:张镇孙
张镇孙自幼居住在如今状元坊。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状元。传说他赶考时因为大雨状元坊水浸街,此时,游来了一只大龟驮着他及时赶到考场。宋末,元军大举进攻南方,攻占广州城,张镇孙临危受命,重新集结南宋溃退的各路散兵游勇,一度收复广州城。守城逾月,力竭势穷,张镇孙在势不可挽的情况下,以不屠城为条件,宁愿降城使个人名誉受辱以保全百姓的性命。其后,他作为战俘被押解北上,至大庾岭,他自杀殉国以明志。文天祥闻讯,极为悲愤,挥泪赋诗悼念。
在众多广府状元中,伦文叙在民间的知名度可能是最高的,关于他的传说五花八门,而且版本众多,甚至被搬上银幕。真实的伦文叙出生在现广州越秀区福地巷,从小便能诗善对,在当地有“神童鬼才”之誉,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状元。据传说,伦文叙衣锦回乡祭祖后,被奸臣陷害,诬告造反,禁于天牢,后得他人平反昭雪冤案,才恢复原职。伦文叙英年早逝,享年47岁。伦文叙的3个儿子也都考取了功名,长子伦以谅中探花,次子伦以训考中会元和榜眼,三子伦以诜也考取了进士,成为羊城佳话。
李文田后人如今大多移居国外,老宅由其孙辈贴身侍女芝姐看管。
最坎坷的状元:庄有恭
庄有恭,字容可,号滋圃,番禺(今属广州市黄埔区文冲村)人,乾隆四年(1739)被乾隆钦点为状元。庄有恭勤勉爱民,一生清正,但宦海无情,在近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经受了罚俸、革职、赴军台效力,甚至秋后问斩等惩罚,却又一次次被赦免。乾隆之所以对他手下留情,原因之一是庄有恭是位非常难得的治水人才,他为官大部分时间基本是与水打交道,江浙地区很多海塘建设都留有他的足迹。庄有恭死后,人们将他与其祖、父均安葬于今黄埔区文冲村的飞鹅岭山上,称庄氏墓地山为状元山。
趣谈地名
“钟落潭”得名
传说宋朝灭亡后,不愿降元的部分官军,逃到岭南后,在现今广州萝岗区九佛镇择地而居,生息繁衍,到明朝时,生活安定富足。乡绅们商量着,到佛山请十尊佛像回来供奉,以求国泰民安。于是,他们就派一名身强力壮的村民,带上扁担家什,择了吉日,奔石湾而去。第二天,经过精挑细选的十尊佛像上了肩,这个村民便急忙往回赶。谁知走到现在的钟落潭时要过河,略带疲惫的汉子走到桥上,晃晃悠悠,一个踉跄,一尊佛像一下滑落水中,飘向下游。钟落潭由此得名(“钟落”,粤语中有“掉下、跌落”之意,那桥至今还在,叫佛公桥),然后,汉子沿河用竹竿“撩”(粤语“捞”的意思,同“料”音),寻找佛像,用竹竿所捞之处,后来名曰:竹料。但他最后还是找不到,无奈之下,他只好挑着九尊佛像,回到乡里,供奉在山顶小庙里,从此,这里改称九佛。
策划:赵 洁
采写:梁 婵
摄影:王维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