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芳村本名叫荒村
发布时间:2010-11-16 15:06:26
趣谈广州地名

  抗元英雄光明路

  增城县荔城镇的光明路本是增城南边城墙,1922年拆城墙建马路时,命名为文光路。文光路的得名是为了纪念宋末抗元英雄石文光。石文光由于率军抗元带兵有法,屡立战功,被任命为镇国大将军等职。宋朝灭亡后,兵荒马乱,为了保乡安民,石文光把数十艘兵船,带返增城,使增城百姓免了战乱之苦。后人为了纪念石文光,在夏街村建了一座石王庙。文光路现虽已更名为光明路,但石王庙至今仍存。

  昔日鱼塘挞子街

  在古代,小北路曾经是广州的古河道,文溪的下游。清代广州城图描绘说,这附近有个挞子鱼塘。按照《白云粤秀二山合志》的介绍,这鱼塘占地辽阔,“烟波浩渺,藻荇交错”,一片青绿。鱼塘产鱼不少,收入可观,其收益归将军衙门所有,故老百姓称它为“挞子鱼塘”。至今,小北路附近仍留有一条挞子大街。

“荒村”摇身变芳村

芳村白鹅潭。

  芳村原称“荒村”,曾是荒凉的小岛,北宋初年陆续有人自南海、番禺等地到此聚居,以捕鱼为生,因其荒凉得名。后来居民种植花木,至明末清初,已花果遍地,香飘四野,因此,人们取其谐音,以“芳”取代“荒”,改名芳村。

  贞烈印证红莲塘

  解放北路的东风路口附近,有两条“姐妹”巷,一条叫红莲塘,一条叫白莲塘。关于红莲塘的来历,民间流传一段贞烈的故事。清代时,这里仍是一泓池水、长满野莲。顺治七年(1650年),清兵围攻羊城,攻入城后,便疯狂屠城。其中有一名少妇,得知丈夫遇难,又见清兵肆虐。她不甘受辱,便背着孤儿,毅然投塘殉节。后来,人们感其忠烈,便将其人其事神话化。说这位血性女子的贞烈之举,感动了神灵、让她殉节的池塘开出血色的莲花,由此得名红莲塘。后来池塘填塞,变成街道,人们把塘名作为街名。

  百岁秀才百岁坊

  东山区的大塘街旁,有一条窄小的小巷,名叫百岁坊。此地得名并非由于居住了很多百岁老人,而是纪念一位“百岁秀才”。清代康熙年间,相传有一位名叫王健寒的老书生在这条小巷居住,寿逾103岁。数十年来,他苦守寒窗,但到头来还是一介布衣。但他毫不气馁,直到和孙子王球同赴考场,终于爷孙两个同时考中秀才,传为佳话。

  仙气氤氲古祠路

黄大仙祠

  芳村古迹之一黄大仙祠所在地。大门有对联“叱羊传晋代,骑鹤到南天”。记载了黄大仙成仙的传奇故事。全祠总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呈长方形,该祠还有另外两件珍品:一是黄大仙主殿、观音殿及吕祖殿的牌匾是广州市文化局捐赠的,全由南越国御花园遗址出土的秦代古船台枕木(古松木)制成。另一件是种在东、西两花园的增城挂绿园原荔枝树折枝种植的两棵小荔枝树。

  血腥屠杀法场路

  广州珠光路西段有一条巷叫法场地。这巷名有点骇人,那来历确带血腥味。“法场”即刑场。一百多年前,封建统治者两广总督叶名琛就在这里为镇压洪兵起义残酷屠杀人民。经过这次血腥屠杀,人们咒骂叶名琛为“杀人魔王”,称昔日刑场为“法场地”。后来变为居民点后,仍沿用这一地名。

仙人毗邻仙邻巷

  广州惠福西路有一条富有神秘色彩的街名——仙邻巷,仙邻巷因在五仙观近邻而得名。相传古时有五位仙人,各骑一羊从天而降,向广州的先民赠送品种优良的谷穗,并祝福这里永远无饥荒。仙人飞升而去后,五羊化为石。五仙观就是人们为酬谢仙人而建的建筑物。

  (文字、图片整理:梁  婵 实习生:欧阳尼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