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走访三馆考察:广州市城市文化建设走进了民心
报道时间:2019-12-31
来源:广州参考APP

广州参考APP 20191231

1227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广州的全国人大代表一行十余人就2号议案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视察。来自广州大学、广州地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律师协会等组成的广州全国人大代表考察团走访了正在建设中的广州市文化馆、广东省博物馆、粤剧博物馆。代表们充分听取了最新建设和项目进展,并为广州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提升积极建言献策。

代表们听取广州市文化馆项目建设报告

其中,位于海珠湖东北侧的广州文化馆项目是广州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可谓近几年的“攻城拔寨”重大项目,也是市人大2号议案督办重点项目。据介绍,项目于201711月开工,计划202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文化馆建设展示

代表们对总用地面积16万余平的文化馆进行了详细走访。目前,项目已完成公共文化中心、岭南翰墨园、岭南曲艺园、百果飘香园、广府风情园以及广锈风雅园等所有单体结构施工,正进行机电安装及装修工程施工,室外配套等园林绿化工程也正在有序推进园建及道路工程施工。广州市文化馆负责人表示,“建成后广州文化馆不仅在建筑面积上在全国文化馆界名列前茅,其独特的‘园林式文化馆’将打造成为一个综合实力‘走在全国前列’的文化馆和非遗园,并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遗保护、岭南文化中心建设、人文湾区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等各领域起到比较突出的示范作用。”

代表们对广州文化馆的功能定位十分感兴趣。在西关老城区长大的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庭长陈海仪告诉记者,她尤其关注馆内“岭南生活气息”与“新时代特色”的结合。长期从事青少年案件审理的陈庭长认为,“岭南建筑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还应该有丰富的生活内涵,让孩子从内心对文化传承有一种认同感。”正如馆内正在打造的市内非遗项目集合地,她建议,文化馆也可将游玩观摩和教育基地、文创开发等结合起来,让青少年留下更深的岭南文化印记。“非遗文化可以通过各种载体让孩子感受到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岭南文化立体化,在群众中活起来。除了挖掘历史文化的价值,项目也应该考虑和新时代更好地结合起来。青少年不仅需要仪式感,也需要新时代价值观的引领。”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东华村委员会黄海桥主任第一次来参观该项目,他表示“这是家庭休闲的好去处”,还询问了普通市民关心的收费和开工时间。而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志良则高兴地说道,目前在建的11号线就特意为广州市文化馆规划了站点,市民未来可以轻松搭乘地铁逛游。

正在建设的广州市文化馆一角

代表们的下一站来到了广州图书馆。一进大厅,各位代表就被每日进馆人数、借书册次等实时数据吸引。总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的广州图书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图书馆之一,面向广州塔,与周边的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形成文化共同体,成为广州的文化窗口。截至2018年底,广州图书馆藏量946.6万册(件),阅览座位4500个,公用计算机737台,有线网络节点4000个,2018年日均接待公众访问3万人次。此次走访,代表们详细了解了馆内的研究写作室、人文馆、儿童与青年服务区等的建设与服务情况。

代表们关注广州图书馆大厅内的实时数据

其中,可供读者免费申请的研究写作室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好评。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介绍,研究写作室依托研究写作特色服务空间,根据用户交流分享的需求细分,打造研究沙龙、专家志愿者咨询服务、研究分享荟、主题研究写作室专家一对一等系列活动,至11月共举办55场。写作室内配有电脑、书桌和书柜,坐落在图书馆安静一隅。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对这些公众项目表示了浓厚兴趣。广州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代表都纷纷提出申请要求,并希望图书馆加强申请指引,为读者的细分需求提供更多便利。

研究写作室备受好评

最后,代表们走访了位于荔湾老城区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当天日头温和,露天舞台上聚集了一批民间粤剧爱好者登台献唱,吸引了众多民众驻足聆听、拍照。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筱虹教授特别爱好话剧、戏剧艺术,她认为,这种独具岭南特色的“流动的音乐”与民间参与充分融合走进了民心,为市民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场所,有利于广州市综合文化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杨逸男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杨逸男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