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培正路与名校培正
发布时间:2011-08-30 14:38:36
来源:《广州越秀老街巷》广州越秀文艺网


        越秀区东山有条培正路,此名因路上有培正学堂而得名,“培正”之名亦享誉海外。
  清光绪十五年(1889),两广基督教浸信会的华人教徒廖德山等人在广州秉政街(今中山四路内街)创办培正书塾,逐渐吸引华侨子弟入学。1907年,迁至现址,改名培正学堂,1912年改名培正学校,以后分为培正中学、培正小学。自迁到现址后,黄启明校长先后数次赴南洋及美洲募捐,得款数十万元,陆续增建校舍、增添教学设备。1918年起,又增建古巴堂、澳洲堂、美洲堂、图书馆等建筑,海外华侨亦纷纷送子弟来校就读。抗日战争期间,培正学校曾在澳门设分校及在粤北、广西办联校。抗战胜利后,培正迁回现址。新任校长冯棠于1947年带着10万美元的华侨捐款由美国回到广州,进一步充实学校设施,兴建礼堂等建筑。如今培正校园仍是古朴而典雅,一栋栋红砖绿瓦的老楼掩映于参天古树之间,其中几幢名建筑更有纪念价值。如1999年7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美洲华侨纪念堂,始建于纪念培正建校40周年的1929年,由美洲华侨捐资建成,现为学校行政办公楼。又如建于1918年的王广昌寄宿舍,是当时校友、大东银行的股东王国璇为纪念培正建校30周年捐资兴建的学生宿舍,以其父的名字命名。现为男生宿舍。
  “文化大革命”期间,培正的校名几经变易,先后改名为广州市人民第一中学、广州市第五十七中学。1984年复名“培正”。1989年12月14日,海内外培正校友和师生共同集资194万元人民币兴建的培正中学百周年纪念堂竣工。
  1990年举行培正一百周年校庆时,海内外有三千多校友归宁母校。曾长期担任广州、香港培正校监,旅居美国的八旬老人黄汝光博士,不仅发动了四十多位旅美校友归宁,而且偕同夫人、儿孙等七人回来,还亲自创作了《培正中学创校百周年纪念歌》给大会演唱。
  百年沧桑,培正师生英才辈出。校友中有13个院士,包括美国核专家罗竹年、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和获号称数学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等。如今培正校友遍布世界,达七万余人(以美洲及澳洲最多),76个同学会构成庞大的校友网。
  培正的校风、教育理念、团队精神,培正的名字,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