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即将消逝的行业·行业街·纺织街]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发布时间:2010-08-02 10:59:50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3-10-9
心灵地图
织女记录行业兴衰的一个符号
 
绣花或织布,是谓女红。不会女红的女孩子是没有男孩子爱的,所以牛郎爱织女,“你织布来我耕田”,幸福得观众看了要掉眼泪。但这是在过去,在故事,在渐渐远去的歌谣里。   
  
  
走在经纶大街.很难想像这里曾是繁华喧闹的纺织街,只有这两块“改衫”、“锻骨”的招牌似乎才与纺织有点联系
  
走在广州历史上曾经最热闹的机房(手工织造业工场)重地——西关光复北路一带(经纶大街、麻纱巷),已经找不到昔日的繁花似锦,留下的只有青石的街道、发黄的招牌和织女老去的容颜,还有她们美好的记忆——旧时上西关(旧时广州城西门外地势较高的一带)机房里织出的丝缎为什么那么精美,是与张骞有关的。相传有一次他出访西域,乘坐仙车上了月宫,看见月宫中的仙女在织世间从未见过的光彩夺目的天衣云锦。张骞遂拜仙女们为师,学习织造技艺,并要把它带回人间,造福世人。仙女们教会了张骞,并在临别时赠给他一枚宝石,并说如以这块宝石作支机石,什么美丽的绫罗绸缎都能织出来。张骞把学得的技术和支机石带回了人间,从此人间也能织出绚丽多彩的锦缎。   
  
 
清末民初的织女
  
其实传说中的张骞时代,纺织业还集中在北方黄河流域一带,直到黄道婆发明了纺车,中国的纺织业才逐渐转向了江南,所以在广州看到江南织造的牌子,我并不觉得奇怪。但即使觉得自己拜错了神,广州西关的机房主还是对张骞十分敬重,每逢旧历八月十三日张骞的诞辰,全行都休息庆贺,以示尊敬和虔诚。
按我私下的揣测,中国人的手应该比西方人的要小一些,心也要细一些,所以许多体现心灵手巧的手工艺、能工巧匠多出自中国。在此逻辑下,虽然中国人搞纺织几千年了,可外国人看着织女翻飞的双手,还是搞不来,于是便发明织布机。在机器转得越来越快时,中国妇女的女红逐渐变成了绝活,不再是生活必需的技能。 
   
 
20世纪30年代的纺织女工
  
但在“村南村北响缫车”的年代,那坐在窗前的织女是多么吃香,我们从太多的古典诗词中可以领略到。即使到现代,在20年前,纺织女工也还是很时髦的“品牌”,当年的广州一棉厂,最多的时候一个厂有6000多人,好多女工14岁就进了厂。当年没有假期,在“压苏超美”口号的号召下,很多人的工作时间超过了12个小时,但大家都任劳任怨。看看当年的海报,看着纺织女工昔日的豪迈,你很难想像她们的未来会突然黯淡下来。 
  
 
现代纺织女工
 
所以说中国妇女的韧性强、耐力好,美国人即使用上了机器,也还是嫌累的。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服装和纺织女工举行了一次抗议,反对非人道的工作环境,12小时工作制和低薪,游行者被警察围攻并驱散,两年以后,她们又来了,没起大效果;过了两年,她们又来了。由于她们的不懈努力,于是有“三·八妇女节”的订立。   
中国对纺织女工还是很重视的,1972年,发行了五角面额的纺织女工人民币,再后来,纺织业发展得很迅猛,许多城市的雕塑开始使用纺织女工造型,再后来,便迅速衰落了。一个叫陈傻子的诗人写过一首诗贴在网上:三个纺织女工/站在这里/当她们的脸和身体/黑得不像话的时候/就会有人用白颜料刷上一遍/她们/就又白了。  
走在今日的西关,在光复北路或洞神里或龙津东路,我们还是可以找到针车一条街,但那是卖给工厂的大玩意,对于心存好奇的年轻人而言,没用;如果你愿意多走几步,绕到上下九路,在精品店里你应该不难找到一种微型的织布机,它和一本书差不多大,包括线架、两把粗齿梳及两把飞梭,全部木质,十分轻巧。年轻的女孩子常对着它流连忘返,最后忍不住买一台回家,而这也许是女红在现代继续流传的一种机会吧。

行业地理
光复北路
织造工场集中地  
 
广州纺织业源远流长,相传在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广州地区已出现用葛藤纤维编织而成的葛布。汉代,广州人种桑、养蚕、种棉花,纺织业逐步发展起来。   
在清初,广州纺织业发展很快、机房(手工织造业工场)即选择西关平照农村开辟,盛时广州机房达2500多家,每家工人达20入或更多。机房集中在现在的光复北路一带,机房区街名有锦华大街、经纶大街、麻纱巷、锦云里、锦华坊等。纺织业的兴盛带旺了十八甫银庄,形成卖布专业街、故衣街、装帽街等,并带动了印染、晒、(石)扇、浆缎、机具、制衣、制帽、制鞋、制袜、绒线等行业兴起。
 
1934年正式建成的广东纺织厂(今广州第一棉纺织厂)外景。
 
麻纱巷就在光复北路上,它很容易一晃而过,因为它只有短短的10米长。在经纶大街尚可以找到发黄的改衫银骨的招牌.显示它曾经的历史,你便只有对着字面,玩味其中的含意了。
 
锦纶会馆纺织行会驻地
   
当记者看到荔湾广场对面的锦纶会馆时.它还处在维修的第一阶段。据工人介绍说,将于年底前完工的修复工作,估计将花费300万元以上。在它完成装修并营运时,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起:它原来并不在现在这个位置,是花了300万元请鲁班公司花了37天的时间,平移了120米才“走”到这里的。

 
正在修缮中的锦纶会馆。

始建于1723年的锦纶会馆,原是当时广州地区纺织业行会的所在地。更早以前它叫锦纶堂.为三进锅耳式祠堂建筑。建国后由广州市民政局接管,改为住宅,但原三进房屋结构的石柱沐梁、瓦面、主墙体等均基本保持完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是公共宿舍,几十户人家、100多口济济一堂。堂里有许多文物,可并没有人看重它,直到后来政府叫里面的人搬迁,那时他们才知道锦纶堂原来是块“宝地”呢。
负责维修工程的陈家祠馆长黄淼章介绍,按照计划,这里将成为一座丝绸博物馆,目前正在征集相关文物。到时候会馆门前将铺上青石板.形成一个小型的门前广场,周边加以绿化,馆后再建一个停车场。
 
一棉厂现代纺织业的摇篮
   
广州市第一棉纺织厂(简称一棉厂).被誉为现代广东纺织业的摇篮。它位于今日的江湾桥下,但自建造江湾桥时,一棉厂已经不行了。江湾桥正对的路,正好通过原厂的中间线。路的东边原是私人厂房,西边是老的国营厂,两者加起来有14万平方米之多。当年的一棉厂周围,还比较荒凉,工人出厂必须要搭小木船。今日的滨江路原来全是珠江水,后来人工填江.才变成岸。

广州第一棉纺织厂如今被包围在高楼大厦之中。

繁荣时的一棉厂,包括服装厂在内,共有6个厂,其中第一、二、五厂是搞纺纱的,其中第一、二厂是老一棉厂,以环锭纺为主;五厂是引进设备的气流纺三厂和四厂,搞织布;三厂占着二厂地方。四厂由原十一厂合并而来。当时的规模,从素社直街到朗晴居,里面除了元帅府和变压站外,全是一棉厂的。后来,三、四厂合并成今日的一棉厂,二厂被淘汰;五厂则搬到了花都,成为广州三棉厂;一厂和二棉厂合并,现在员村;做服装的工厂则改制,被划分了出去。原来庞大的一棉一厂,已经萎缩至十分之一。 
 
寻找之旅
一条叫大街的小巷
  
“广州人不习惯把路叫大街的.它(经纶大街)肯定是在某个巷子拐进去很深的地方。”带着记者在龙津东路走了两个来回的摩托车司机说:“我在荔湾呆了六七年了,从没听说有这么一条街,它肯定很小。”后来,记者在派出昕的档案里找到了这条街。   
档案里说,清朝的时候这一带是广州有名的百货批发专业街。当时,这里经营苏杭杂货、洋货的店铺有数十家之多,经营批发的品种十分繁杂,有头绳、针线、纽扣、花边、脂粉等土制小商品,也有生丝、绫绸、绢、纱等丝织品及竹纱、呢布等,还有不少日用品和食品。为了销售运输的便利,许多从事丝织业的店家便选择在不远的地方设厂。因此这一带遂成为丝织手工业作坊(俗称“机房”)的集中地。最兴旺的时候,这里几十条的横街窄巷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机房。   
“但现在早就没有影子了。”在龙津路救助办的赵先生的指引下,记者在龙津东路上沿着一条叫洞神里的小巷往前直行,再走完康公直街,然后左拐,是王家园下街,再接下去便是经纶大街了。   
说是大街,其实是一条两米宽的小巷,街旁全是上了年纪的民宅。在巷子里,很少看到年轻人,除了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就是在房外炒菜或冼衣服的老奶奶。记者在这条路上行走着.看到在一个人居然坐在门外看电视,房屋的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看到记者拍照,一个瘦瘦的老奶奶很好奇。我问她:“听说这里的丝织业曾经很发达,是吗?”老人笑笑,说:“那都是我年轻时的事了,至少也有50年了吧。机器做的比手工的好,现在还有人喜欢穿手工的吗?”
  
被高楼大厦包围的厂房  
  
“昔日的纺织厂已经不复繁华了,在纺织路,如果不是人带着,你不一定能找得到的。”海珠区滨江街道办事处郭细智主任在电话里反复强调,可记者偏不信这个邪,既然是一个有数百人的厂,总不可能藏身于现代都市而不着痕迹吧。   
目北向南从江湾大桥直下右拐,便是纺织路了。记者从纺织路的1号走到30多号,没有发现一处挂着纺织厂的牌子。偶然发现的一处老房子,也是废弃的油库,只有锈迹斑驳的大铁门在诉说着它的历史。纺织路不宽也不长,一会儿就走到头了。没发现纺织厂影子的记者只得再打电话给郭主任,他说:“如今的纺织厂挂着两块小牌子,而且处于中海名都的包围之中,你得回头左拐,不要从桥上走,就可以找到它的小门了。”   
果然,当记者不走纺织路,而是沿着江湾引桥下的路往江边方向走时,在左手边看到了纺织厂的大门。说是大门,其实只是不起眼的小铁门而已。在两边的围墙上,挂着两块“广州第一棉纺织厂”的牌子,门卫也说不清哪一块更古老些。   
一走进厂里,扑面而来的是机器的轰鸣声,偶尔有下班女工的谈笑声穿透机器的钝响,与厂外街道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事隔多年,我们还是可以想像到昔日的纺织厂人多钱多的繁华。这是一间做牛仔布的厂,是由当年的三厂和四厂合并而成的,原来的大厂已经分散,只留下这一小块地。而即使是这仅余的果实,到明年秋天也要往西南方向“飞”去,迁往芳村鹤洞一带了。   
走进车间,布匹的灰尘在机梭的来回拨弄下飞散得满屋子都是,上百台机器形成的巨大轰鸣声,让人只能以手示意各自的语意。纺织女工看起来不多,分散在整个车间内,应该不超过50入。李厂长说:“现在快下班了.当然人不多了,下次你早点来,肯定可以找到好多。”记者笑说:“我又不是找对象,干嘛还要专程来看看你的女工数量?”他若有所思地说:“找对象?当年的女工很吃香呢,可现在……”
 
人物访谈
从摇钱树到苦菜花 
 
叶均元,1925年出生,曾任广州一棉厂办公室主任,从事纺织业43年。
刘升江,1931年出生,曾任李裕兴针织厂党委书记,从事纺织业45年。   
记者(以下简称记):纺织路上曾经有很多纺织企业吗?
叶均元(下简称叶):很多人以为纺织路E集中了许多纺织企业,其实不然,整条纺织路上只有广州第一棉纺织厂这一间厂,但因为它建得最早也最大.后来广东全省的许多纺织食业都是由这个厂提供管理人员,昕以有人把一棉厂叫做广东纺织业的摇篮。   
记:当年一棉厂在广州处于什么地住?
叶:早期的时候,每年都有上千万甚至过亿的利润,与水厂、电厂齐名,被人称为当年广州的五大厂之一。   
刘升江(以下简称刘):一棉厂的主要特色是比较全面,又能纺纱、又能织布,还能生产成衣,也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广州最好的技术人员全在它这儿了。当然它的前身是国民党时期广东省长陈济棠在1933年办的国营的广东纺织厂,后来荣毅仁于1949年又把一间私营厂搬过来,力量当然壮大了。
记:也就是说它原来叫广东纺织厂,后来才改为广州一棉厂的,还有二棉、三棉吗?
叶:是的。解放初期,国营厂和上海迁来的私营厂公私合营,到1956年两厂合并还叫广东纺织厂,“文革”期间广州一下子冒出几十家纺织企业,而且三水、韶关、佛山、顺德都搞起了纺织业.于是就开始论资排辈,“文革”一结束,就改为“广州市第一棉纺织厂”。后来纺织业效益下滑,于是在一棉厂的基础上开始搞机构的精兵简政,又有“广纺联”、“广州纺织企业集团”等名称的变换。
记:当年有什么名牌吗?
叶:多了,高士线、天鹅丝、喜燕的纯棉印染布及五羊牌棉纱都是全国闻名的产品。   
刘:广州的针织业全国闻名,黑妹牌背心、汗衫曾畅销全国,还大量出口到欧美。秋蝉牌的确良、牛头牌牛仔暇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名列全国第一,特别是牛仔服,当年只有萍果牌可以与它媲美。
记:这么多的厂,而且都那么大,也曾出过好多品牌,怎么现在都不行了呢?
叶:原因很复杂。广州棉纺织的黄金时代是在1978之后开始的,记得当时从香港运来瑞士的二手设备开始生产牛仔布,这在全国是第一家。从1990年开始,广州的棉纺织业开始走下坡路,因为以产定销的时代过去了,而且管理上也比较混乱,好多大厂还没回过味来,已经不行了。有人形容现在的管理是一盘散沙,我已经好多年没关心纺织业的动态了,不知道这一说法是否准确,但从大众的眼睛看,当年的摇钱树已经成为今日的苦菜花,这是谁都不可否认的事实。   
刘:比起全国的纺织业,广州调整的步伐比较慢。上海、浙江,甚至内蒙古,都有叫得响的品牌在商场热销,可广州不仅没有,甚至不如周边的佛山、大塘等小城市,这与经营者的思路是分不开的,有关部门不够重视可能也是问题所在。再说了,广州这么大的现代化都市,连个像样的国际服装节都没有,与时装有关的活动也都是这两年才动起来的·好不容易搞一次国际纺织品、服装鞋帽交易会吧,地点却选在广东国际贸易大厦,你说来定货、参观的人会多吗?影响力会大吗?
 
历史地位
针织工业发祥地之一   
 
广州地处沿海,历来是中国对外通商的主要口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由于地理交通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成为中国针织工业和现代机器纺纱业的发祥地之一。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诞生前的一个世纪漫长岁月中,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摧残,纺织工业发展缓慢,长期停留在落后的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上,而且原材料、染化料、设备及机配件等均主要依靠进口,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广帅I纺织工业已建设威一个包括化纤、棉纺、毛纺织、麻纺织、丝织、印染、色织、针织、棉织复制和纺织机械在内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机械化的产业。
 
汉代 纺织业逐渐形成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在珠江三角洲兴起,手工缫丝、织绸业逐渐形成。  
 
宋元时期 棉纺织业兴盛 
 
宋末元初,棉花种植在广东中、西部地区普遍推广,用弓弦弹棉、手摇车纺纱,手工织布,已成为广大农村的主要家庭副业,珠江三角洲等地棉织业甚为发达。广州番禺新造一带有“无男不种棉,无女不织布”的说法。
   
明代 纱缎甲于天下   
 
明代(1368年—1644年),广州丝织品生产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平,其品质优于金陵和苏杭,品种有五丝、八丝、云缎、光缎及牛郎绸等,有“纱缎甲于天下”之美誉。
    
清道光年间 手工纺纱遭淘汰   
 
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自,085年间,广州是中国对外通商的惟一口岸。得天时地利,广州纺织业蓬勃发展,产品出口到欧美及南洋诸国。
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起,西方动力纺织机开始传人中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将纺织品进口关税率降至5 56%.一6 95%,降幅高达60%一90%。从此,洋纱、洋布大量涌人广州口岸,使广州乃至广东省手工棉纺织业遭到致命打击,手工纺纱基本被淘汰,土布业严重萎缩,大量纺织女工失业或被迫转行。  
 
清同治年间 诞生首家现代机器纺纱厂
   
清同冶十年(1871年),中国首家现代机器纺纱厂——厚益纱厂在广州市沙面建成投产,有棉纺锭1280锭,它比1890年建成投产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早19年。同年,万昌隆染坊在广州投产,家庭式的手工印染业从此走上工业生产。  
 
 
20世纪初叶 针织业领跑全国   
 
20世纪初叶,辛亥革命成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911年,广州亚通机器织布厂投产,拥有日本丰田电动织布机100台,是广东省使用现代机器织布的首家企业。1912年,广州针织业总产值达到215.86银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20世纪30年代纺织业工业化 
 
20世纪30年代,广州纺织业进人工业化时期。色织产品开眙生产。随着电动织袜机、横机、威噜机的引进,针织业逐渐成为一个较大的行业,主要产品为纯棉袜子和汗衫。民国22年(1933年),陈济棠兴办的广东实业公司创办了广东纺织厂,开设棉纺、绢纺、苎麻纺、毛纺织分厂,引进国外的纺织机械设备,这是广州纺织工业化的起点。   
 
20世纪5090年代从辉煌走向没落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的纺织业得到长足发展。1959年7月,广州人造纤维厂试验车间建成,并抽丝成功,这是广州化纤工业的起点。1977年1983年,广州麻纺织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运用苎麻碱变性工艺及使用毛纺精梳工艺路线的条件下,于1983年1985年开纺纯苎麻高支纱及其织物,为全国首创。   
1979年1990年是广州纺织科技发展最快的时期。此后,迅速萎缩。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于国家经济过热,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工业生产增长过速,流通领域秩序失控,市场疲软,广州纺织企业普遍资金困难,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单方面撕毁出口贸易合同,致使出口纺织品生产比重占30%以上的广州纺织工业生产开始滑坡,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 
 
本版撰文/摄影(资料图片除外)
本报记者张御临
 
下期预告
 
棺材铺没了,士葬的风俗也转换了,因此,这条路也就“冷清”了人们闲散地走在路上,全然不会想到过去这里曾以棺材而闻名广州的棺材铺较之柳州,也许是“小巫见大巫”,而“任你官势成富豪,衙门架刀开大路”,“睢有不敌光雅里,还有长生福寿铺”之类民间语文,却体现了老广州的“黑色”幽默……
敬请关注下期《广州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