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看,80年前五分钱一份的漫画杂志
发布时间:2009-08-12 10:01:3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叶因泉及其夫人潘峭凤。

旧报档案  
  《半角漫画》(1929-1937)

  1929年创刊于广州,由叶些刹(叶因泉的笔名)和谢征璞共同创办。每期四开一张,三色石印,所有的漫画作品由编者在石印药水纸上进行人工缩小,分色,然后上石。每星期六日下午发行,售价半角(当时的五分钱),故称《半角漫画》。当时该画刊设立了两个通讯处,一个在香港,一个在广州太平北路。

  《半角漫画》内容主要登载小市民的生活琐事,反映了底层人士的生活,比如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街头的乞丐,午夜的清粪夫,谈恋爱的青年男女,这样的内容决定了读者多数是小市民阶层的店员,还有部分学生。

  《半角漫画》的报头右侧有一个人像,此人头发长长,面孔瘦削,眼大嘴大,这就是《半角漫画》长期连载的“阿老大”的形象。用“阿老大”的头像作《半角漫画》的标志之一,这个形象在当时漫画读者中是很熟悉的。

  一开始“阿老大”是叶因泉的作品,大概在1935年,叶因泉把“阿老大”的形象无条件转让给李凡夫,而经过李凡夫的新加工,“阿老大”变成了“何老大”,其形象更加丰富和更具有典型意义。

  在《半角漫画》上发表过作品的有李凡夫、黄苗子、陈白青、麦金沫、潘醉生等。

  廖冰兄曾回忆说,在他小学念书的时候就是叶因泉漫画的读者,对于后来从事漫画的创作起过启蒙的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州沦陷,1937年《半角漫画》也停刊。有人说,《半角漫画》是解放前广东存在时间最长的漫画期刊,在广东的漫画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报人逸事
  画坛奇才叶因泉

  1902年,叶因泉出生于广东台山,1969年在香港逝世。他常用笔名叶些刹,是广东现代画坛一位重要的漫画家。叶因泉早年毕业于香港华人书院和香港大学,自学绘画,擅长人物写生和漫画,其作品多取材民间生活。从1929年到1937年在广州创办《半角漫画》。叶因泉毕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面向世俗的漫画创作。抗战前,广州漫画艺术十分兴旺,作者的人数和能力仅次于上海,廖冰兄认为,“这个局面的形成和叶因泉是不无关系的。”廖冰兄小时候就经常看叶的漫画,对于他后来从事漫画创作也起到了启蒙作用。

  画家黄般若这样评价叶因泉的画,“其习画绝不假师承,顾于中西画学,私无所不窥,苟有所习,每能自出新意,有独来独往之慨。凡识其人读其画者,辄许为画坛奇才。”



  历史精神
  漫画的力量,在于温暖人心

  生活离不开美术,就像离不开音乐一样,当人们解决饱暖之后,渴望的是心灵的填充、慰藉和营养,美术可以让人找到尘世之美,快乐之源,音乐则能让人找到共鸣和解脱的安慰。

  物质生活固然重要,但是精神世界若如干燥的海绵一样,就需要水分般的养料才能丰盈充实。文学、艺术就是重要的填充材料。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可现在又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读书呢。

  有人虽不读书,但是爱看报纸上的漫画,因其源于生活、富有想象、有趣好玩。一位专家曾表示,广东是革命美术的策源地,也是现代漫画的策源地。早期的漫画,是和政治、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画家手中的匕首,广东早期的漫画作品为正义、公平、光明呼喊过,向黑暗宣战过,虽然是无声的刀剑,但凝聚普通大众的力量。

  我至今记得,中学历史课本上有一幅《时局图》的漫画:中国四面八方列强虎视眈眈,这幅漫画是中国的第一幅政治漫画,是1898年兴中会革命志士谢缵泰所创作的,中国地图上,占领不同边界或区域的列强被画成一群禽兽怪物,北方的俄国是熊,东南方向的美国为鹰,列强正在瓜分中国的局面令人触目惊心,这幅漫画后来被广泛使用,影响很大。

  广东早期的漫画家潘达微、何剑士都是革命志士,在他们的笔下,漫画更多的功能是讽刺时政,鞭挞社会,为民请命。但在叶因泉主编的《半角漫画》中,我看到了广州当时世俗的生活,那是一个活色生香、幽默滑稽和充满童稚趣味的生活世界。

  寻访叶因泉和《半角漫画》的过程有些困难,能够说出那段往事的人大多已作古,甚至在我看到的一本介绍广东漫画史的著作中,也没看到《半角漫画》的影子。广州是个容易遗忘历史的城市,这样说丝毫无贬义的成分,过于注重眼前的实际生活,就必然会忽视百年前的人和事。

  在中山图书馆的缩微胶卷上,我看到了《半角漫画》,从电脑上一页页阅读这些漫画,我仿佛回到了广州的三十年代,走进了那个时代小市民的生活。

  漫画是欢乐的制造者,她温暖着普通民众的心灵;漫画也是历史的记录者,她留下了旧时的影像。在《半角漫画》中,我看到了街头恋爱中的男女,乞讨的叫化子,还有学校考试作弊的学生,或者有的作品并无阳春白雪的高雅,但确实是当时市井生活的真实再现。

  对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而言,人们除了应付日常的琐事之外,他们又是如何娱乐呢,那时没有电视、音乐,小市民甚至都舍不得去看电影和粤剧,而一本五分钱的漫画,他们看起来会觉得很过瘾,或许他们看到高兴处会会心一笑,读到精彩处会拍案叫绝。这些生活的调剂温暖着一般市井百姓的心灵。

  生于1896年的历史学者简又文曾评论过叶因泉的漫画,“在描写实际生活之中,兼含有劝世讽世之微旨,其作风与西洋趋向的漫画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我认为这一派的新画法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尽管这段话是针对叶因泉的《抗战流民图》而发的,但在《半角漫画》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那些深入人心的漫画:有对生命和社会的幽默解读,有对情感和金钱的讽刺,有对政治和强权的明确不满。我在《半角漫画》的一页上看到,牛郎织女银河相会,织女看到穿着破烂的牛郎,赶紧扭过头去,似乎是闻到了什么臭味。这放映的是当时的一个社会现实,又何尝不是今天的现实呢。

  不过我一直没想明白,叶因泉在当时并不赚钱的情况下,为什么能够坚持创办半角漫画七八年之久?叶因泉的夫人潘峭凤曾说,叶“醉心艺术,鄙视金钱,志行奇特,至死不渝”。可以想见斯人,正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才有了他坚持的力量。

  总有一种力量深入人心,不管是音乐还是美术;总有一种力量如沐春风,不管是尘世的漫画还是如烟的往事。

  □ 宋金绪


  《抗战流民图》

  抗战爆发后,《半角漫画》被迫停刊,叶因泉来到香港。三年后香港被日军占领,他回到内地,在江西、湖南、云南、广西、贵州几省流浪,背着画囊,涉荒历险,用画笔记录了沿途难民的种种状况。画面上有敌机轰炸后无家可归的平民、被迫卖田的农家、饿得喊不出口号的抬轿夫以及背着小孙子讨饭的老人、哀号的孤儿等等,都是血泪交融的场景。这些都是叶因泉亲历的流民苦难生活的真实记录,保留了当时流民的历史。抗战流民图上每幅图都有诗人严南方的题诗,对图画进行点评和解析。严是叶因泉的好友,华南地区著名的报人。叶因泉一般画好几幅就会寄给严南方,严就随手题诗,两人共同完成了这套作品。

  1946年,抗战流民图在广东文献馆展出三天,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所有参观者都苦着脸,边看边叹息,有的还流泪,有人说,抗战期间经历的悲惨事实很多,可即使用生花妙笔来记录,还是不够真切,而《抗战流民图》这些画,情景逼真,如临其境,印象深刻,胜似文章。

  展出后,叶因泉把《抗战流民图》捐赠给广东省文献馆永久收藏。1949年,因广东省文献馆停顿,《抗战流民图》转移到广东省立图书馆保存。


  口述历史
  黄苗子:叶因泉很有正义感

  口述人:黄苗子,广东省中山人,生于1913年,是老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年轻时曾多次给《半角漫画》投稿。

  我画《半角漫画》也是为了生活,挣钱吃饭。叶因泉一开始画钢笔画,1920年代他给上海孙雪泥主编的《世界画报》投过稿,当时他生活在广州,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靠画画为生。抗战期间去了香港。叶因泉是非常了不起的画家,除了漫画之外,他的黑白装饰画画得非常好,一般就是画在A4大小的纸上。《半角漫画》的合订本上有一些装饰画,都是叶因泉画的,有一些幻想中的女神,人头鱼尾等类似的形象。

  在创办《半角漫画》之前,任大任、叶因泉、谢枒槎三人在香港创办了《字纸篓》,叶也在上面画些漫画,其余两人“北伐”时做过宣传队工作,也是文化人,后来不满意就来香港创办了《字纸篓》,这份刊物的时间不长。

  1929年,叶因泉创办了《半角漫画》,之所以叫半角,一是刊物上有个羊头的形象,露出半个角,一是因为售价五分钱,半角的价格。当时给《半角漫画》投稿的人不多,有李凡夫、我等几个人,也没有稿费,当时《半角漫画》发行量也不是很大,但他们还是能赚一点钱。

  当时,主要由叶因泉一个人在操办,他画了很多作品,后来的封面基本上都是叶因泉画的。

  《半角漫画》在广东漫画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当时很重要的刊物,广东漫画家早期有潘达微、何剑士,后来就是叶因泉和李凡夫了。

  叶因泉这个人很有正义感,尽管《半角漫画》不敢过多涉及政治内容,主要面向小市民阶层,但也有很多讽刺时政的漫画,讽刺军阀也很厉害,这些都是爱国主义作品。另外,叶因泉也是草根出身,对小市民很有同情心。

  叶因泉的夫人潘峭凤,是广州市立美术学校陈之佛的得意学生,她画的装饰画很好,她很佩服叶因泉。这里有个小故事,有一次他们两人闹翻了,潘峭凤要开展览会,叶因泉觉得她的有些作品不太好,要修改,两人就吵了起来,后来展览也没有举行。从这个小故事也可看出叶因泉性格和为人处事的一面。


  故纸新读
  “乡巴佬”从地方骗到中央

  《半角漫画》第八十期的封面上画了梁作友的头像,题为《梁作友在中央演滑稽剧》,这是很有意思的故事。

  □ 小民梁作友要捐3000万给国家

  1932年9月,山东黄县的乡民梁作友来到济南,求见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称要向政府献金。见到韩复榘后,梁作友说要捐助3000万元给国家,并称是祖上流传下来的金银珠宝。韩对梁热情非常。梁作友说,要亲自去南京,直接与中央洽谈此事。韩复榘于是给南京发电报。

  □ 何应钦宋子文亲切接见梁作友

  10月1日梁作友抵达南京,有关他捐献3000万元的消息也立即见报,传得纷纷扬扬。梁作友被安顿在首都最豪华的中央大饭店膳宿。当天,军政部长何应钦就接见了梁作友。梁娓娓而谈,说起来京经过、献金动机,并客气了一番,同时还提出了这3000万捐款的用途,两成赈济灾民,两成作为军费,剩下的都兴办实业。随后,财政部长宋子文也接见了梁作友。当下商定,由宋子文制定捐款用途的具体计划,交梁作友认可后,3000万元到位。梁作友又建议,让宋子文出面筹组节约委员会,号召全国民众厉行节约,支援政府。

  时间一天天过去,梁作友捐款的事情一直都停留在嘴上,不见行动,舆论也开始怀疑了,甚至认为这可能是骗局。梁作友提出要见蒋介石。宋子文也有些怀疑,让韩复榘调查,但也没有底细。最后同意梁去汉口见蒋介石,并把可疑情况一并回报。

  □ 蒋介石受骗 3000万原来是废币!

  10月中旬,梁作友见到蒋介石,露馅了,拿出了山东张宗昌时代滥发的已成废纸的纸币,还狡辩说,“我已建议宋部长,组织节约委员会,令四万万人每年节省一角钱,不是一举可得3000万元?只多不少。”

  武汉市警察局长陈希曾气得要把梁送进监狱,蒋介石得知受骗后也勃然大怒,“娘希匹,混蛋,都是混蛋!”蒋介石不但骂了梁作友,连何应钦、宋子文、韩复榘都骂上了。蒋介石说要枪毙梁作友,但考虑到被一个乡巴佬欺骗,实在太丢人,于是就把梁作友赶走了事。同时严令新闻检查署严加把关。自后,有关梁作友的消息就再也没有了。

  
  本专题由本报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合作编写。
  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提供馆藏报纸。
  本报记者 宋金绪
  实习生 郭小娜
  (感谢漫画家江沛杨先生提供帮助)

① 第六十五期《半角漫画》封面

② 《半角漫画》的广告全以漫画形式表现。

③ 牛女会图 春三作

④ 摩登女子跳鼠似的步伐 秋花作

⑤ 毕业考试 老宋作

《抗战流民图》之一。  叶因泉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