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广州年俗] 被抛弃的或复活的传统
发布时间:2012-04-09 10:29:01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3-01-27
心灵地图

虽说自己是广州人,但却从来没有试过一个完整的“年”。所谓的完整,就是指从谢灶君到过“天穿”的全套过程,每一天都有具体的安排。在现代人眼里,这样的形式成了“繁文缛节”,既耗费时间又耗费精力,的确是有简化的必要。然而在老一辈人心目中:过年就要开开心心、踏踏实实,正统的仪式必不可少。无论是陋俗还是良俗,过年毕竟还是继承了历史传统的,迷信的风气固然要批判,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强调气氛才是最为重要。总的来说,广州人的春节和其它地方的春节一样,充满了人情味,人们在喧闹之中丢开了平日的竞争、猜忌,提倡“和合”,有和谐统一之风。采访了许多人,才发现现在广州人过春节的习惯并不那么一致,甚至还有很大的差别,形成了各种风格的分化。究其原因,推想必定是广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然。一方面此处是广东的省会,聚集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工作者,这部分人在广州驻扎下来,不同地区的人便会有不同的风俗。另一方面广州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北方的风气能够融入本地文化,港澳的习俗也有一定的影响,各种文化混杂在一起,使得先前的本地传统逐渐弱势起来。
1.派利是
    市长也要尊重广州年俗,给工作人员派“利是”。
一位从80年代初便在广州工作、生活的白女士说,作为“移民”,她的家既没有太多的保留原来的风俗习惯,也没有入乡随俗接受广州人的传统,所以20年来在广州过年,气氛都相当平淡。像她这样的“外籍”广州人非常多,地域的差异使他们无法仔细了解本地的文化,特别是广州人所喜欢的油炸甜食、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讲意头”等等,都是外来人所不能轻易体会的。只有“拜年”这一样,全国都能通行,相互之间的拜访成了过年期间固定的节目,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成了一家子了。其实广州本地人也分为两派,一派是坚守传统,依样画葫芦;一派是简单行事,百无禁忌。36岁的邓先生说,他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在广州过年了,春节期间都是到外地旅游,即使留在广州,也不会像以前的人那样求神拜佛,一切从简了事,至于过年的气氛。因为家里还有老人,所以多少也还是能感受到传统气息的,但若要亲自张罗,恐怕是有心无力了。 
大多数广州人对旧俗并不太过于在意,稍微复杂一点的程序都不会遵循,例如以前广州人要炸油角,这种食品几乎成了历史文物了。所以我们在寻访的时候特别留意了那些以往的民风习俗,不在于研究民俗文化的渊源,而在于记录这些文明的历史存在。及至后来经过对比,竟发现这些已经丢失或是正在丢失的传统,才真正是广州民风与外地民风的区别所在。

像真正的广州人一样过年 

北方人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民俗,广州当然也不例外,虽然许多细节都有共通之处,但各地的风俗毕竟不完全相同。于是我们先从过年的日程安排着手,先看看广州人的“年”与外地人的“年”有什么不一样,再看看广州人现在过的“年”和以前过的“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旧时的广州人,对如何过个好年是十分讲究的,一般从腊月十五开始便步入年关大忙,预备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家居等等,都有细致的安排。准确地说,广州过年已经从年廿三开始算起,直至年宵结束,前后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按照传统,年廿三或廿四谢灶,廿五开炸(油炸煎堆、油角),廿六扫屋,廿七洗涤。廿八蒸糕,廿九贴春联,三十团年。然后是初一斋戒,初二拜年,初三戒口,初四回娘家,初七人日,初八开市,最后便是过元宵。这佯的过节日程,在南方最具有代表性,广州附近的城乡乃至整个岭南地区都有类似的安排。倘若是北方,便有些不相同了,南北过年的差异不但是在食物方面,就连清洁,拜年的日程安排也不尽相同。   
老广州谈起过年,总有说不完的话。上面说的这些日程,以前的确是家家都遵守的,解放前后,尽管受到战火的侵扰,市面也相对萧条,但过节的气氛还是相当浓厚。只是到了文革期间,传统的习俗被当作了批判的对象,同时又加上了破除迷信的宣传,于是按部就班过年关的习惯逐渐有了淡化的迹象。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广州又受到港台文化的影响,一部分人“重操旧业”,继承了老一辈的传统,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坚持朴素,并不讲究形式。最近的十年,广州的外来人口逐渐增多,许多北方的习俗也一并带过来,于是广州人过年的习惯又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了。   
短短的几十年,广州的过年风俗既有变迁,又有轮回,或抛弃或延续,其中的起伏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述清楚的。我们不但采访了多位土生土长的广州本地人,而且还特地请教了专门研究岭南民俗的学者,一位是中山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叶春生,一位是《神州民俗》的主编刘志文先生,在两位学者的指点下,记者搜寻到不少关于广州过年的习俗,让我们从细处着手看看广州人如何度春节。
 
南北异俗
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黏;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儿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北京童谣
 
年廿三谢灶,廿五开炸,廿六扫屋,廿七洗涤,廿八蒸糕,廿九贴春联,三十团年。初一斋戒,初二拜年,初三戒口,初四回娘家,初七人日,初八开市,十五看花灯。
——广州童谣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  杨湛
图片摄影(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  黄皓

人与神
开端
廿三谢灶 

是个颇有迷信色彩的传统,据说全国各地都有“送灶君”的习惯。灶君是守护厨房的神灵,刘志文老师说,广州人关于灶君有不少的传说。其中一说是,灶君每年都在年廿三左右上天给玉皇大帝汇报户主这一年的功过,凡间的人为了讨好灶君,便用好吃好喝的敬奉上去。送灶君的食品也有讲究,据说灶君属于比较低级的神,喜荤,所以一般会用烧肉来拜祭,另外,也有人会奉上汤圆,汤圆是用糯米粉做的,甜腻粘滑,据说是让灶君吃了可以封住嘴巴。送灶君还有“官三民四”的说法,做官的在廿三谢灶,贫民则在廿四举行仪式。  

廿六扫屋 
如果说谢灶是陋俗,那么扫屋、冼涤便算得上是“良俗”了。广州人年前必须要进行大扫除,不但要把室内收拾干净,个人卫生也十分注重。通常是全家人都动员起来,收拾好自己的房间,一切都要布置得干干净净,室外的楼梯也要清理,宿舍大楼里每户都派人出来打扫公共卫生的情形现在还能看得到。广州人还有句话说“年廿八,冼邋遢”,便是指这一天必定要冼澡,而且还要用柚子叶清洗,能够破除身上的晦气,洗完澡之后便要换上全新的衣服。   
除夕团年广州人称为年三十,这一天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团年饭。旧时广州人的团年饭吃得特别早,祭完祖宗之后,下午四点左右便开始吃饭,一直吃到傍晚。饭后,年轻人去逛花市,老年人便在家中“守岁”。孩子们还要“卖懒”,入夜之后提着灯笼,边走边唱“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不懒”。当然,除夕最让孩子们高兴的地方是,夜里一直放烟花,到了12点便敲钟、放大炮仗,然后欢天喜地去讨压岁钱。

人与人
高潮

初一斋戒 
初一是春节的正日,许多人在这一天便开始拜年。其实以前的广州人初一是足不出户的。传统的初一广州人要斋戒,据说是对神灵的尊重,所以这天并不宜串门。穷人的家庭便不一样,初一开始,穷人的孩子便要“派财神”,用小红纸写了财神的字样,拍开富人家的门,送上财神符,开门的人要“接财神”,还要给派财神的人封红包。越是有钱的人,接到的“财神”就越多,于是初一接财神便成了烦琐的事情,虽然如此,却不能不接,讨个吉利对于广州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斋戒的习惯已经非常淡化了,烧香拜佛更是为现代人所摒弃,在广州生活的外地人也不讲究禁忌,所以初一拜年倒是成了如今的风俗。初二拜年吃了一天的斋,从初二开始便有大鱼大肉,拜年也是在这一天开始的。以前广州人拜年一般都是送煎堆油角年糕之类,大多是亲自动手做的。这些油炸的食品后来愈来愈不适合城市人的胃口,送油炸食品的习惯便慢慢退化了。至于初三,因为是“赤口”,传闻这一天容易吵架,所以大多数人也是不出门的。到了初四,结了婚的人便要回娘家。
   
大头佛
    舞狮队伍中担当引狮重任的“大头佛”,竟然是个孩子.
舞狮
    以前的狮子挨家挨户拜年“采青”,如今则变成一种集中在商业区的公共娱乐。
 
初八开市 
广州的商店多数会在初八开市。有的也会选择初五开市,因为据说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在这天要接财神。“八”与“发”同音,初八开市便成了一贯的传统。这一天街上舞龙舞狮的特别多,商铺会准备好“采头”,用竹竿把生菜和红包高高挂起,请舞狮的师傅来“采青”。过了初八,春节也就过了大半了,人们开始工作,节日的气氛也逐渐开始有所回落。
 
一位从花市上买回桃花准备过年的老伯。灿烂的桃花点燃了一年的心情,这也是广州人国内的经典情境。

尾声
人与物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春节的末尾。广州以前的元宵相当热闹,过去“十家则放烟花,五家则放花筒”,炮竹连天。清代的时候,广州民众还会举行元宵巡游,游行队伍常常达到数里之长。初十开始便要“开灯”,元宵故此也称作“灯节”。正月十三还要“试灯”,十四则要彩排,预演元宵节目。
广州现在的元宵节,大体没有了以往的繁闹,只是每年在文化公园还会举办元宵灯会。元宵要煮汤圆,还要煎“薄撑”。民俗专家刘志文先生特别提到,以前广东一带还有过“天穿”的习俗,正月十九过“天穿”,“薄撑”则是用糯米粉煎成了圆形薄饼,供神补天。如今这种广式薄饼还能见到,但过“天穿”的习俗便不多见了。
民国时期的除夕花市,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花和人都变了,不变的是以花寄托祈盼的心情。  资料图片

老广州与新广州

退休工人梁阿姨(老广州人)   
在广州生活了几十年,感觉过年的气氛一年比一年淡。文革以前尽管物质条件很紧张,但是大家都很注重过年的气氛,当时家家户户都会蒸年糕、炸油角,因为没有足够的材料,便用杂粮、杂面来代替。现在市场上什么都能买到,我也将近有十年没动手蒸炸糕点了。

年轻文员陈东(广州人)
春节的概念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已经非常淡化了,广州过年似乎没有什么浓厚的气氛,反而是出外旅行,看外地人不同的习俗,那才叫过瘾。
元宵节的三元宫人山人海。广州人一大早便在三元宫外排队,等待“上头香”、祈福。

商场经理黎小姐(广州人)
我身边的人都比较注重过年的安排,谢灶君、初一拜神吃斋、元宵煮汤圆等等都会照做,经商的人比较迷信,其他人可能就没有那么讲究了。

历史研究员白女士(祖籍北方,来广州20多年)
我在广州呆了20多年.对广州人的传统习俗也没有深入的了解。其实过年在许多地方都有类似的风俗,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在食物方面,我们家就没有讲究,过年吃团年饭顶多就是丰盛一点罢了。

民间语文   
一夜过两年,一宵有两节。  ——农历除夕与春节合起来,广州人统称为“过年”   
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不懒。    ——除夕之夜儿童们还要去“卖懒”。入夜以后,一手提灯笼,一手拿着染红的鸡蛋和数炷香,沿街边行边唱。   
年三十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这朵红花鲜,那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看不完。妈妈笑,爸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     ——广州童谣《行花街》   
初一拜神,初二拜人,初三穷鬼日……初七是人日……    ——广州童谣
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风仪亭,貂婵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得手捶胸……百屏拜寿郭子仪。    ——民谣《百屏灯》

年俗词典

挥春 
广州人过春节,居民家中的厅堂上摆着插满鲜花的花瓶,墙上贴“挥春”,写上“新春大吉”、“万事如意”、“迎春接福”、“龙马精神”等;东西墙上贴“东成”、“西部”、南北墙上贴“南和”、“北合”等。60年代以后已少贴“挥春”。80年代以后,多从街巷的小店档中购买现成的用红纸金字,或金纸红字写成的“挥春”,贴于各个房室的门楣上。   
 
人日 
正月初七为“人日”,人目的来历与传统中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关。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羊日,初四为猪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目。此后从初八至初十顺序为谷日、天日和地日。 
“人日”,广州人俗称“众人生日”。过去此日早饭时,人们要吃由七种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等)制成的“七宝羹”,及吃“薰天饼”(在露天中煎成)等。民国以前,人目这天,青年男女结伴到郊外游玩,选“人日皇后”,中选者主持一天的活动;年长者则登上观音山(今越秀山)或白云山饮酒、吟诗;女的去神庙参神,男的到花地赏花或拜黄大仙庙。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人日那天带着母亲、妻子和女儿,全家坐船来游花地,并写下一首七绝:“烟雨井边春最闹,素馨田畔棹方向;千年花埭花犹盛,前度刘郎今可回。”   
此节日建国后已渐淡化。  
 
元宵夜
以前有长达数里的花灯巡游,如今则变成到公园赏花灯了
开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从初十就开始“开灯”。“开灯”的灯五花十色,均从专业店档中购买,如有去年元宵后出生的男孩的家庭,要请外婆和亲戚朋友来家庆贺,俗称“做灯酒”,以示祝贺“添丁”。正月十三,在厨房里也要点灯,此称“点灶灯”,直点到十五元宵夜。正月十三要“试灯”,即“试点元宵灯”。十四是“上元节”(元宵节)的前夜,各街道居民纷纷搭彩绷,挂花灯、舞狮、舞龙、预演元宵节日,这也叫“试点”。节前数天,街巷摊档,竞售各式花灯,争奇斗丽,称为“灯市”。 

抢头牙
第一件叫做“抢头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广州人好吃,初二、十六两日时兴打牙祭,正月初二是一年之中的“头牙”,所以要起得早,叫做“抢头牙”。杀生鸡备好酒席,大吃一餐,叫做“开年”,此后才可以扫地和免除禁忌,开始给亲戚朋友拜年。

打小人
“打小人”的风俗源于广东各地,民国初期传到港澳。“打小人”有一套完整的过程,包括奉神、禀告、打小人、祭白虎等等,后来这种繁复的程序便大大减少了。广州人在过年之前要买新鞋子“踩小人”,就当是完成了“打小人”的功能。所以年前广州鞋店的生意总是最好的,初一开始,买鞋子的人便会骤然减少,因为粤语“鞋”是个不吉利的词。

禁忌

初一有许多禁忌,如不能扫地,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妇女不能出门拜年,不能打碎碗碟,万一打碎了要说“落地开花,富贵荣华”,或“岁(碎)岁平安”等;有病也不能看医生,说年初一看医生,一年到尾都会病。以上禁忌现在已逐渐淡化。
广州人的团年饭十分讲究,饭桌上有鸡、鸭、鹅、烧肉,还要有鱼,惟独没有“炒鱿鱼”这道菜。广州话“炒鱿鱼”形象地代表了被老板辞工的意思。

下期预告:那些朴素却经典的、充满智慧的美食——过年,想像真正的广州人一样吃吗?敬请关注下期广州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