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广州年俗] 闹元宵 开灯卖懒铁锁开,时来运转
发布时间:2012-07-25 14:16:28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3-01-31

心灵地图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说的是什么?元宵。从这两首诗中,隐约可以看到唐代元宵之夜的无限风情。中国的“情人节”,原来在古代就这么火爆!火树,星桥;明月,游妓;缛彩,繁光;星落,月悬——古人的悠闲自在,让人倾慕不已。   
古代的元宵节情景,我没有经历过,所以无法确切道来。我的记忆停留在小时候。晚上,小山村,万山寂静,虫儿鸟儿都躲到了隐蔽的所在。一群提着小灯笼的“小鬼”出发了,每一条村巷都挤满了红彤彤的灯笼,远望像火龙。每家每户都准备好了蜡烛、香火之类;也有一些富贵家庭,包着若干个数量不等的小红包,给“小鬼”们“打赏”。这还是“小不点”灯笼队。真正火爆的,是那些快成人的大小伙,他们三五成群地组成了“跑马队”。自然没有马,一个“骑马”的小伙子前后各挂一个蒙了红纸的竹篮,在前面竹篮的缝隙里插上蜡烛——这个动作得小心,一不留神就把工具全烧了——“马”就做成了。再加上一个摇铃铛的、一个提着袋子收钱的,如果阵容再大些,就会有人拿着鼓啊锣啊什么的。黑暗的山村里(正月十五家乡经常是阴天或下雨,所以很少有月亮),叮叮咚咚的跑马队把村子闹活了!老少爷们这天夜里都非常开心,所有的烦恼似乎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现在的孩子们玩的花灯也越来越时髦了。

 


成年后,这些习俗逐渐淡薄,像那些远逝的记忆,幻化成一缕缕烟雾似的东西。生存的压力,工作的不顺心,恋爱的风波,人际交往的疲惫,慢慢消磨了对节日的感觉。来到广州,面对钢筋水泥的城市,和各自奔波的人群,不知不觉中,内心那点仅存的纯真也慢慢被溶化,恍惚间便加入到奔走的身影之中。所以,在城市里谈论元宵佳节,就好比在千里之外,想念自己心爱的姑娘一般,无所用,但很美。   
而谁都清楚,城市其实是最需要。节日滋润的。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种泛着中国传统文化“面目”的灯会庙会、舞狮舞龙等活动,往往能勾起所有观赏者儿时的记忆,勾起一些伤感、一丝幸福、一点激动、些许返还纯真的冲动。这些感情、情绪,会把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的烦恼无助感以及空虚冲淡那么一点——仅这么一小点,就足以使一个人对生活更有信心,让自己充满活力,让生命焕发光彩。这个时候的城市,是幸福的城市,它因真情与爱的漫溢,而变得生动、有趣,布满生存的勇气。 
 
狮龙腾舞“打十八" 
  

旧时的广州在元宵节这天有许多民俗现象非常有特色。据称,在清代时,现在的解放中路一带,新年的第一轮圆月刚刚升起,街上就站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据民国初年《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广州过去“十家则放烟花,五家则放花筒”,处处繁花四放,炮竹连天响。长长的舞狮、舞龙、舞鸾、舞象的队伍,队伍后面紧跟着“打十八”(即后来所称的“八音锣鼓柜”),再后面是手举或手提各式灯笼的居民灯饰队。在元宵游行队伍中,还有特意组织的、以金童玉女扮饰的民间故事表演队,如“天女散花”、“六国封相”、“哪吒闹海”等,游行队伍常常达数里之长,穿大街、绕小巷,所到之处,居民们燃烟花,放炮竹,热闹非凡。

今日三元宫内的香火依然十分畅旺。

 

灯节开灯做灯酒 
 
元宵节又称灯节。在广州旧风俗中,从初十就该“开灯”,包括大三星灯、小三星灯、百花莲藕灯、树头灯等。“开灯”时,要在宗祠或在神堂的正中央、两旁和大门口各挂一对莲花灯;另外在灶君、“床头婆”神位、街上土地庙也要放上一个小灯。“开灯”的当晚,如果有上一年元宵后出生的男孩子的家庭,要请外婆和亲戚朋友来家庆贺,俗称“做灯酒”,以示祝贺“添丁’’。外婆要送小孩衣服、鸡,肉、米、酒等礼物,其他客人也要带些礼物。广州人过去在正月十二这天,还有替“床头婆”开灯之俗,祈求床头婆保佑孩子平安长大。这灯称为“亚婆灯”,是用红、黄、绿几色彩纸糊成六角圆筒,然后粘合而成的小灯。正月十三在厨房里点灯,称“点灶灯”,直点到十五元宵夜。正月十三要“试灯”,即“试点元宵灯”。十四是“上元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的前夜,各街道居民点纷纷搭彩棚,挂花灯,舞狮舞龙,预演元宵节日,也叫“试点”。节前数天,街巷摊档,竞售各式花灯,争奇斗丽,称为“灯市”,具有浓郁的节日气氛。

 

扮相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客家狮子”。

 

 

三乡十里轮流闹   

旧时,广州郊区的乡镇,还有在农历十六至十九日轮流闹元宵的旧俗。郊区人民讲究团结,为了方便各乡镇群众在元宵节时互相拜贺,十里八乡的乡民约定轮流进行元宵活动。原三元里乡的乡民至今仍保留在正月十八闹元宵的习俗,每逢此日,原十里八乡的居民都来参加活动,敲锣打鼓,唱歌跳舞,交朋结友,一派欢乐祥和。

风车好运带回家   

现在,广州的元宵灯会演变为每年的元宵之夜,广州各公园以及娱乐场所,包括街道两旁和珠江沿岸都张灯结彩,全城不分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彩灯琳琅满目。主要灯品有走马灯、夹纱灯、丝料灯、宫灯、各式形象纸扎灯、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花果灯、大型彩灯等,现在各式各样的霓虹灯也加入了节日行列,将广州打扮成一个五彩缤纷的海洋。   
广州市内的元宵习俗,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除了张灯结彩和进行文艺活动以外,传统的民俗行为已逐渐淡化,但自80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居民又恢复了元宵节的活动。每逢正月十五这天,居民们一大早便到越秀山南麓应元路三元宫烧香,烧完香买回大香或纸糊风车带回家——意思是:带好运回家。

每年去文化公园看花灯是广州人例牌的闹元霄节日。

 

元宵节起源考据   

一种意见认为元宵节形成于唐代。《七修类稿》云:“元宵放灯,起唐开元之间,……从十四至十六夜,后增至五夜。”林达祖的看法与《七修类稿》稍有不同。他在《唐宋时代元宵看灯的盛况》一文中根据《旧唐书》有关睿宗的记载:“景龙四年,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看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至丁卯夜又微行看灯。”认为“元宵灯节在明皇的父亲睿宗朝代已盛行了”。   
另一种意见认为元宵节是汉代传下来的。罗启荣、欧仁煊在1983年9月出版的《中国年节》中认为:“汉文帝是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的。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放灯习俗。到了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这是元宵节放灯的起源。”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元宵节源于释道的宗教活动。《涅盘经》日:“如来维讫,收舍利罂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十二里。”《西域记》亦日:摩喝概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而《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沿道教的陈规。道教把正月十五灯节又称为“上元节”。
  
神话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很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传说   

有传说灯节源于汉武帝。当时宫女元宵正月过后想念家中父母,宫深禁严,怎么外出相会呢?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得知后很同情,便设计成全她们,他先散布谣言,说火神君将派员火烧长安城,城里宫内一片恐慌。后又向武帝献计,十五晚上宫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满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好像满城大火,以骗过天上观望监视的火神。武帝允诺,宫女们元宵遂趁机与家人相会。从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灯。   
还有的传说,元宵灯会源于民间的“放哨火”等农事习惯。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将来临,各地农民忙于备耕等工作。一些地区的农民就在这天晚上到地里把枯枝杂草拢存一起,放火烧掉,以除虫害。

三个讲究   
吃元宵   

相传,春秋时期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这样,吃元宵就像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等,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蒸、炸皆可。

风车在广州人制造闹元宵的气氛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大早去三元宫上香然后带着发车回家也就意味着把好运带回家了。


   
猜灯谜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三元宫门前一对上完香后手拿风车归家的情侣。


  
舞狮子   

据传说,舞狮子的风俗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舞狮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南昌人闹了十五闹十六南昌人过元宵叫闹元宵,闹了十五还要闹十六。闹元宵这天,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住户,都必须吃元宵,象征全家团圆、幸福。吃了元宵之后,便开始闹灯了。南昌邻县农村元宵节的龙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等。板凳灯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板凳灯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十分好看。如今,民间的闹元宵,又加入了各种民间歌舞,元宵的夜晚,家家挂灯。村村的彩灯彻夜通明,“鞭炮声、嬉戏声不断,闹到通宵,一直闹到正月十六,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开始将腊月廿四设的供桌拆去将灯收起来,举行送神活动,送神完毕,新春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  

 

清末,上元日去三元宫上香的壮观景象。    (资料图片)

 


山西大摆“九曲黄河阵”  

 正月十五,山西各地都要举行灯节,灯节里最有情趣的就是转“九曲黄河阵”。晋北一带转九曲的活动更盛。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二十、二十五、二月二,都要举行九曲黄河灯会,会期一艘为3至、5天,白天唱戏,晚上转九曲。九曲,即用木杆或玉米秆扎成弯弯曲曲的道路,当地讲究“摸摸老杆,祛病延年”。木杆上端置有圆形木质灯托,灯数一般为365盏(闰年另加30盏),象征一年365天。灯场中心,栽一根高达7-10米时“老杆”,上面挂有大灯笼,灯场外面有许多用块炭垒砌成的圆锥形的“旺火”。吉时一到,鸣炮三声,这时场内灯光齐亮,场外的“旺火”冲天。秧歌队披红着绿,载歌载舞;各种社火队伍及村中男女老少,也依序进阵。人们自由自在地转悠徜徉,一派热闹景象。当活动进入高潮,老杆上的焰火点燃,上下鞭炮齐鸣,会场群情激昂,欢声雷动。

邯郸元宵荡秋千祛百病 
 
每年的元宵节,邯郸地区生活的人们,有荡秋千的习惯。一过正月初十,人们就开始在村街口开阔处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的秋千架,从搭威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荡一阵子,其中十四、十五两天是高潮。人们认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所以男女老少都要在秋千上荡上几下。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荡秋千高手,有时还要进行表演比赛,这比赛的日子,也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好机会。荡秋千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秋千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有“胡悠”、“过梁悠”、“板不煞”等等,既安伞又具有观赏表演性。

哈尔滨元宵送灯祈福   
在哈尔滨的汉民族,元宵节这天,家家用面团做成各种形状的灯、不同颜色的灯,还有玻璃灯、冰灯,做好后,先送到祖宗灵牌位上,祈求祖宗保佑,再送到天地、灶神以求神仙赐福;又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等处,以求五谷满仓,牛肥马壮,打水平安;然后送到大路,祈求出入平安,家迎四方客;最后由家长把灯送到祖坟上,为祖宗灵魂上天照好路。   
南京初八上灯,十八落灯  南京灯节前后历时10天,初八上灯,十八落灯。明代灯节最盛,从笪桥至评事街,鱼龙纷沓,五光十色。届时老少看灯,万人空巷。后来集中挂灯区移到了夫子庙一带,至今每年灯节这一带仍很热闹。旧时讲究“上灯元宵落灯面”,就是说南京人灯节期间的食俗。

天津从十五闹到十七   
在天津人的心目中,“闹元宵”也是过年,因此,要闹得轰轰烈烈,要闹出“年味”来。从正月十三到十七的每天晚上,城内繁华的街道,游人如织,灯火辉煌,锣鼓喧天,非常热闹。十五这天,平时分家单过或外出工作的,都要集中在家长的住处吃晚饭,因为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的日子,月圆家圆,象征着家庭和睦、美满幸福。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李辉斐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黄皓   

下期预告:
从清代开始,广州出现了一批与都市化公共设施有密切关系的组织机构,这意味着一个老城在向都市化转型,下期我们开始记录广州老机构的前世今生。敬请关注下期广州地理之老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