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广州年俗] 广州花市 香暖羊城,行过花街才过年
发布时间:2012-07-06 09:49:04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3-01-29

心灵地图   

读书的时候,家里管教得很严,平日除了上学,别的地方是不能到处乱跑的,特别是晚上,过了九点回家便是“大逆不道”了。然而过春节却是例外,如果禀告了说要去“逛花街”,父母却总是能够同意的,而且还有额外的零用钱。由此可见,广州人逛花街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于是后来“逛花街”成了借口,每年的年廿八都要约了一帮子朋友出外,先是去麦当劳吃汉堡包,看完热闹之后还要到“大三元”喝夜茶,如果还没有过足瘾,便去卡拉OK。大人们的夜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体会得到。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情景,麦当劳后来便是不新鲜了,“大三元”也成了历史的尘土,卡拉OK更是成了日常的生活,只有“迎春花市”依旧是一年一度,每年都要去看花,看人头簇拥,看世间百态。       
据说广州以前还不兴“情人节”,只是有一年,刚好情人节赶在花市期间,于是玫瑰成了最热销的货色,然后“情人节”这个名目便迅速走红了,由此可见广州花市的魅力所在。   

在不知不觉中,过年买花赠花已成为广州人心里解不开的民俗情意结。


广州人过年买花的习惯,一直都没有消退过,喜庆的节日,人们总要“大红大紫”,要有生气,所以鲜花最能表现欣欣向荣的面貌。然而说到逛花市,买花倒是其次。如今花档到处都有,品种也相当丰富,价格也很便宜,而在花街买花,因为有了密集的人流,手里拿着鲜花或是盆景,成了极不方便的事情。   
不过每年的花市依然能聚集人气,广州人最盛大的聚会莫过于此了。于是花市的功能又有了转变,年花是少不了的,精致的花卉则成了重点,精品、饰物、年宵等等也成了近年的主角,情态更是热闹非凡,所以过年来广州游玩的人,必定是不能错过迎春花市的,这便是广州人生活的一部分。   
卖花的人说,三天花市过后,喉咙总是要嘶哑的,全家人都是这样,成了花农过节的标志。所以从广州的迎春花市,不仅能体味到节庆的欢乐,还能知道广州人传统的勤快踏实,其中的余味,苦涩之中又带有甘甜。   
说广州遍地黄金的确是有了误导的嫌疑,没有如此的辛勤努力,盛世的繁华是无论如何不能打造出来的,这是广州花市的精神,这是广州人的精神。


盛名
花气袭人知昼暖
广州人喜花,是全国都闻名的,所以广州不但叫“羊城”,也叫“花城”,这个名目,与广州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不无干系。著名散文家秦牧的《花城》,写的就是20世纪60年代的广州花市,“花棚有点像马戏的看棚,一层一层衔接而上。那里各个公社、园艺场、植物园的旗帜飘扬,卖花的汉子们笑着高声报价。灯色花光,一片锦绣。我约略估计了一下花的种类,今年总在一百种上下。望着那一片花海,端详着那发着香气、轻轻颤动和舒展着叶芽和花瓣的植物中的珍品……”。   
过年的习俗,逛花街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迎春花市在初一前三天开放,一连三天三夜,除夕的晚上,一家大小吃过团年饭,老人便留在家中“守岁”,年轻人便结伴逛花街,成了迎春的传统了。当然,逛花街并不只是为了买花,凑热闹才是最重要的。广州的花市年年都要举办,几乎每个区都有自己的卖场,从早到晚人流都非常密集,所谓花的海洋、花的盛宴,一点都不夸张。看花的,买花的,卖花的,都是喜气洋洋。这种状况多年以来一直都没有改变过。   

花有好彩
红掌:鸿运当头


在花市摆档的,多是四乡的花农,南海、顺德来的人也不少,广州芳村花地湾的花农更是迎春花市的主力。花市开办前半个月开始花农便要准备好所有的细节,天气比较热的时候,为了要保持花的新鲜,花农们还要用大冰块把鲜花冰冻起来,比如剑兰,气温稍微高一点便要开花,所以时间必须掌握得非常准确,于是我们在花市看到的新鲜剑兰,通常被叫作“雪剑兰”。如果天气比较冷,则要“催生”,例如卖水仙的,遇到寒冷的天气便要用电灯来“暖花”,开花的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那才叫“应节”。不过逛花街的人并不了解这些细节,满目的色彩斑斓,满街的人气鼎盛,气氛才是最重要。     
“摩肩接踵”已经不能形容花市的人迹稠密,所以大多数人只能在外围观看便满足了。


缘起
买花赠花渊源长
越秀区编志办的黄永添老师说,广州的花市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时期便有了雏形。广州人种花为业,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五代南汉时期,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氏宠姬素馨便是庄头的种花女。每天早上花农们采摘鲜花,在五仙门渡口过江上岸,到老城门下出售,那是平日的花市。一年一度的花市,是19世纪60年代初才形成的,那时的花市在藩署前。即现在的省财厅一带,后来又迁到双门底,除了卖鲜花以外,还卖古董、杂架、年宵品等等。   
辛亥革命之后,老城拆除,藩署前一带更加开阔,游人也更多,还扩展至十八甫、高第街一带。许多商号、酒楼、茶居食肆,也都订购四时花卉。西关一带,还出现了花贩,专为大户、店铺送花。   

苹果:平平安安

猪笼草:猪笼入水(财源滚滚)

 

 

火炬花:大富大贵

仙客来:财神临门

 


前面提到的双门底,就在现在的北京路一带,当时这个地方有许多出名的书院:读书人非常喜欢“吊钟”,因为像极了古代殿堂的饰物,意头特别好,于是吊钟便成了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当时盛产吊钟的地方是肇庆鼎湖。晚清时期,西关商旅鼎盛,这个时候人们又喜欢上桃花,有财运亨通的涵义,于是桃花成了春节花市的经典品种直到现在,广州的家庭也每年必备桃花。广州人买桃花“转运”的习俗也是从那个时候便开始流行。   
传统的花卉,还包括柑桔之类,也是广州地区才有的特有品种。广州特别喜欢意头好的花卉,花农通常起了好听的名字来吸引顾客,比如有一种柑橘叫“代代果”,果实有拳头般大小,色泽桔红,表面粗糙,一盆里头有四五个桔子,取“一代接一代”之意,后来又发展到“四代同堂”、“五代同堂”,都是满足了人们讲究意头的习惯。改革开放之后的花市,有了不少引进的品种,许多花卉的名字都是后来才命名的,比如“金枝玉叶”、“沙漠美人”(仙人掌)等等,这便是广州的花卉文化之一角了。


花变   
羊城世界本花市
广州人办花市的习俗,即使在文革的艰难岁月也一直没有中断过。20世纪80年代末是广州花市的一个鼎盛时期。郭舜尧,广州芳村花地湾人士,年幼的时候便跟着妈妈舅舅种花卖花,80年代末,更是在迎春花市开了自己的花档,经历了广州花市的繁华变迁。现在的花市档口,都是工商局负责向大众拍卖,以前的花农,则是通过生产大队向管理部门申请摊位。广州各区都有自己的花市,其中数教育路花市规模最大,人流最多。大队组织了摊位之后,便以抽签的方式派放给每一户花农,运气好的人家便可以在教育路摆卖。   
买花的人并不是所有花都要自己来种养,郭舜尧自己种菊花、仙人掌,后期则到花卉市场买茶花、剑兰等品种。广州花市的摊档,卖的最多的是“碎花”,就是用来插花的散件,区别于盆栽。传统的花卉一直都受到欢迎,卖得也最多,80年代未有了进口的品种,比利时杜鹃、美国金虎等等都是那个时候开始便有得卖了。当时花农自己种的金虎仙人掌直径只有4厘米左右,有红有绿,色彩相当好看,因为稀少,所以卖得特别好。郭舜尧说,迎春花市的三天,平均每年都有五六干元的收入,相当于全年收入的1/10,过年时候的使用都是在花市那几天赚到的。   
花市的三天,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门考试——考精力、考体力、考口才、考眼光。不是所有的花农都有满意的收获,只有勤快而又机灵的人才能卖得多。买花的人,有人笑也有人哭,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难忘的经历了。1988年左右,教育路花市增设了精品摊档,郭舜尧自己也于1993年申请了一个精品档口,卖“发财帽”,想不到竟有非常好的效果,三天下来总共卖了:1000多元,成了他的“第一桶金”。


花市之最
越秀花市古色芬芳

广州最大的花市是越秀迎春花市,位于广州市中心,在繁华的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中山五路商业带、东南亚最大的地铁出口公园前站附近,这里的人流很旺,商机勃勃。多年来,广大花农、花卉专业户和园林部门都踊跃参加越秀迎春花市。去年花市的主题是把“中变”换新颜的越秀花市举办得隆重、热烈、欢乐、祥和,既保留传统特色,又具有现代风格。花市的设置呈T字形,长度近500米。西湖路、教育南路是鲜花、金桔、盘景、桃花摊档,教育南路是工艺品摊档,总共是546档。越秀迎春花市在北京路、中山五路和起义路广开三门,三个牌楼沿袭了传统的牌楼设计,牌楼也是充满传统过年的图案。面向北京路的西湖路口的花市正门牌楼上,是鲜花丛中有五只马,教育路与中山五路口的花市牌楼上,是鲜花伴双马,表现了在人世新春之际,马年神骏的勇往直前、拼搏进取精神。西湖路与起义路口是双鱼戏龙门,表现鱼跃龙门的上进和群众“年年有余”的期望。牌楼两旁是对联“越秀换新颜缤纷百卉欣国泰,长街披锦绣璀璨群芳庆民安。”表达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区越秀在“三年一中变”中换新颜,最古老的花市长街百卉锦绣璀璨。一位阿伯说,还是越秀迎春花市的牌楼够古老、够传统,有“古城”、“商都”的味道。  

 

一年一度行一次花街,等于收获一次世间百态。

 


越秀花市是广州市历史最长的花市,那时迎春花市又称除夕花市。据屈大均《广东新语》(明末清初)记载,明代五羊门(即今谊园处)对岸有称花渡头者,“广州花贩载花入城,从此上舟”。广州解放后,花市的规模渐大,内容还增加。每年春节前三天到旧历除夕午夜,广州各区均辟路段封路开设花市。从1956年起,原北京路的花市迁往教育路、西湖路。1964年开始,广州迎春花市以越秀区花市为中心花市。“文化大革命”期间,迎春花市被停办了6年,至1973年始恢复越秀区迎春花市设于教育路、西湖路和惠福东(初曾在人民中路也开设花市,时间较短)。至于广州其它各区,也都有自己的花市,例如海珠区在江南西路、东山区在东川路、天河区在体育中心,都有大规模的花市,就连距离市区较远的黄埔区,也有花市长街。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杨湛  通讯员  陈明  何雪妍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黄皓(除署名图片外)


年俗词典
除夕夜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南北传统
守岁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年俗拾趣   
春节话“最”
最早的“春节”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相传原始社会就有“祭腊”之说,夏朝建立后,此俗便流传下来了。《尔雅》一书对春节有如下说:“夏日岁,商日祭祀,周日年”。   
最早的“门贴”春联古称“门贴”、“桃符”,是刻写在桃木板上“灭灾降福”的咒语。据《宋史‘蜀世家》载,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幅“门贴”,时值公元946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了。   
最早的“福”字传说始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叶氏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百姓过年贴“福”字,以驱赶穷神,寓意“福到我家”。   
最早的倒“福”字始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亲王福晋竟把赐给的“福”字拿倒了,犯有杀头之罪。太监李莲英忙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赐福,福真的到(倒)了”。慈禧一听极为高兴,连说“福到了,福倒了”。传至民间,“福”也就倒贴起来。   
最早的“压岁钱”其始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古籍《开元天宝轶事》载:嫔妃们过年,三五结伴做掷钱游戏,为助兴,宫廷金库就拨些钱给她们。后来,此俗传到民间。   
最早的“元宵节”相传,始于汉朝。汉文帝登基,为庆祝周勃、陈平戡平诸吕之乱(时值正月十五),每逢此夜,微服出宫,与民同乐,并将此日定为“元宵节”。


下期预告:
南派舞狮热闹好看,但是舞狮人和扎狮人的故事更精彩。   

敬请关注下期广州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