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读者交流日”之冯世锋、汪翊:“我更爱一个有活力的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9-12-02 09:12:27

8月24日上午10点,广州图书馆读者委员会委员冯世锋和汪翊,邀请了广东省博物馆的事业发展基金会监事黄健南律师,与广州图书馆的读者朋友等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文明秩序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公共文化空间的噪音问题

8月初,广东省博物馆留言簿上一位妈妈的留言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于博物馆等公共空间里文明秩序问题的讨论。

                                                                  
▲博物馆留言(图片来自广东省博物馆微博) 

对于这一社会热点议题,身为广州图书馆读者委员会委员的汪翊也有很多话想说。汪翊在“泡馆”的同时,也很喜欢观察来图书馆的各种人群,加上自己有画速写的爱好,因此不知不觉间就积累了大量在图书馆里看到的各种场景速写。


▲嘉宾汪翊律师展示他在图书馆画的速写作品

在准备以读者委员身份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中,他翻看这些速写作品,才发现自己居然也记录了一些图书馆里的“不雅画面”,比如躺在图书馆沙发上睡觉的读者等。

相对于速写画面中展现出来的公共空间文明秩序问题,大概是受“博物馆留言簿”事件的影响,作为省博监事的黄建南律师则更关注广州图书馆的噪音问题,黄建南律师曾经看过两篇关于广州图书馆噪音问题的论文,其中一篇对国内多家图书馆的官方微博进行文本研究,发现被微博用户提及存在噪音问题的公共图书馆中,广州图书馆被提及的频次排第一,高达80次,此外上海浦东图书馆有12次,东莞图书馆有9次,杭州图书馆8次,四川图书馆6次,长沙图书馆6次,南京图书馆4次。综合来看,这些图书馆也是服务效益较好的图书馆,每天都有大量读者进入,相对来说噪音问题会比较明显。

如何面对图书馆里的噪音问题?
读者委员、嘉宾和现场读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嘉宾黄建南从论文的研究出发,结合在国外图书馆的经历,在噪音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
在他看来,读者如果经过合理的引导,会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韩国等国家的公共图书馆或博物馆,在入口处设置文明参观墙等,利用视频和展板引导读者保持文明的习惯,这种新颖的温馨提醒较为温和,收效也比较明显。此外,国外有些图书馆也在噪音较多的区域设置了醒目的噪音数值装置,当噪音超过一定分贝时就会显示红色数字等作为提醒。 

不过,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读者委员冯世锋则认为小朋友天性爱动,并且有些小朋友并不怎么认字,可以对他们多一点包容。同样身为律师的读者委员汪翊也认为,现在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某种意义上已经转型成为一市民文化学习和休闲的场所,并不一定要保持沉默安静的风格,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公众是可以而且应该接纳一定程度喧闹的。



▲嘉宾们与读者交流互动

在场读者的建议
现场读者们非常支持读者委员们的建议,并且在如何引导和提示等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 

一位年轻的妈妈建议,在申请读者卡时,最好提前告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读者阅读图书馆的文明礼仪须知并签名同意,此外也可以在自助借书等环节中增加文明礼仪的提示。(在现场的广州图书馆馆员表示,公共图书馆的理念是提供普遍均等的服务,对于来图书馆读书的人,图书馆并不希望也不会设置过多的门槛……)

一位中年读者则建议,在家长进入图书馆之前就可以做宣传引导,比如入口处播放宣传片,让读者意识到自己是什么类型的读者,希望能在图书馆获得哪一类服务,因此进入图书馆之后需要注意什么。读者委员冯世锋认为,这个方法类似投资基金,提前知道相关规则,这样能够加强暗示。 

一位年轻读者则建议,一楼大堂等区域可以安排多一些志愿者,对大声喧哗的读者做出提示,还可以在地上用投影文字提示保持安静,尤其是那些喜欢在馆里跑来跑去的孩子们……不过,立马就有小读者表示反对意见,一位跟着妈妈来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从自己的经验来说,地上的投影很难对孩子起到提醒作用,更何况那些最爱跑跳的小小孩都不识字,投影的提示效果会大打折扣。小读者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广州图书馆的馆员可以在喧闹的时候大吼一声“大家安静!”,就像在课堂上老师忍无可忍就会发飙一样…… 

其他读者则建议,应该像大剧院那样,采用安静提示射灯,发现有人大声喧哗时就用灯光照照他,这种暗示可能会比较起效。 

▲积极参与现场讨论的小学生

“我更喜欢一个充满活力的图书馆” 

有小读者问到图书馆噪音来源,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示,经过实际测量,广州图书馆的噪音来源于小朋友们的声音,除了一楼大堂跑来跑去的孩子们之外,南楼二三楼等孩子们多的区域噪音较大,尤其因为广州图书馆的中空设计,声音能往上传导,二三楼的噪音甚至能影响到七楼或者八楼。 

针对这个现象,小读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这样的噪音问题主要是动静分区不明显造成的,他建议,图书馆除了按年龄分区之外,其实也可以按图书的分类来做动静分区,例如可以把书籍按思考类和运动类分开,那些喜欢运动、喜欢动手、喜欢参与的读者们相对更能接受有一定声音的图书馆。 

在场的一位年轻读者则立即表示赞同,他认为,相比其他那种进去就自觉降低音量,馆内寂静无声的图书馆,“我更喜欢广州图书馆这样充满活力的图书馆”! 

▲这位年轻读者表示更喜欢有活力的广州图书馆 

读者委员汪翊也指出,一个图书馆是安静读书的地方?还是娱乐休闲场所?这个定位比较重要,例如当人们参观博物馆时,是在与古人对话?或者与恐龙对话?而来图书馆,则是来借书看书?还是来听讲座参加活动?这种不同需求的心理定位其实会影响到读者在公共空间里的行为习惯。

另外,环境的特点也会给到一种心理暗示,比如所谓的破窗理论是说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类似的,如果在一个充斥声音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大声说话,但如果是在大家都在安静读书的空间,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自觉降低音量,所以要解决图书馆里的噪音问题,还是需要从动静区隔入手,通过环境的氛围营造来给到入馆读者在不同区域有不同表现的行为指引。 




▲老年读者积极参与噪音问题的讨论

最后,一位经常来图书馆的老年读者表示,她最喜欢的活动是每周日下午的雅村文化空间活动,早期的时候那个活动很多小朋友参加,也比较吵,但是每次活动时屏幕都会滚动播放静音的提示,主持人也会反复强调现场观众将手机关静音,家长管好小朋友,志愿者也积极巡视,现在这个活动越来越安静,氛围很好。

此外,她认为广州图书馆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热情,很有活力,很多家长也很爱带小孩来图书馆。如果家长能注意对小朋友加强教育,读者之间也能互相提醒,久而久之,公共图书馆形成良好的秩序,噪音问题也能解决。
     


活动结束后,读者委员会委员和部分读者继续交流图书馆秩序问题